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和测量方法

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和测量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和测量方法,包括衬底、正方柱、四个锚区以及四根横卧的T形悬臂梁。所述正方柱固定于衬底上表面的中央位置;所述横卧的T形梁由悬臂梁和梁末端一小截处的宽度宽于其它地方的翼缘构成,横卧T形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锚区的侧面;所述四根横卧的T形悬臂梁的上表面与正方柱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对称分布于正方柱的四周。当悬臂梁因应力梯度的存在而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弯曲时,由四根横卧的T形悬臂梁的翼缘边所围成的正方图形将扩大,据此,可判断出结构层应力梯度的大小。本发明降低了对观测设备的要求,直观、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5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028123.5

  • 发明设计人 唐洁影;王磊;

    申请日2016-01-15

  • 分类号G01L5/00;

  • 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徐激波

  •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0: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24

    授权

    授权

  • 2016-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L5/00 申请日:2016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文中简称MEMS)中,通过MEMS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的 MEMS悬臂结构中应力梯度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T形梁的MEMS 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和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结构中的应力主要来源于热应力、内应 力和外应力。各薄膜层因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应力的产生为热应力;晶格失配、杂质 原子、晶界弛豫……等微观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应力为内应力(也称本征应力);当材 料表面不是很致密,环境中一些极性分子会吸附在空隙上,吸附的极性分子之间的互作 用产生的应力为外应力。因此,在MEMS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残余应力, 当沿厚度方向应力分布非均匀即存在应力梯度时,悬臂梁结构或双端固定的固支梁结 构,在结构被释放后(腐蚀掉梁下层的支撑牺牲层,使梁悬置),会出现离面弯曲或屈 曲,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因此,重视MEMS结构中应力梯度的测试和分析并反馈 之设计中,以保证设计和制造的MEMS器件具备良好的性能指标,是非常必要的。关 于应力梯度的测试,最常见的方法是借助于精密的光学设备,利用光学干涉技术而获知 梁因应力梯度造成的弯曲变形。但是,通过测试结构的专门设计,往往可以降低对测试 设备的要求,且便于直接从测量信号中读取材料的特性参数。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和测量 方法,将被测梁设计成T字形,让四根横卧T形梁的翼缘边在固定正方柱周围围成一未 封闭的正方图形。固定的正方柱提供参考位置,延宽的翼缘边扩大正方图像,水平和垂 直放置的T形梁为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量提供了可能。这样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可以将 被测悬臂梁因应力梯度而产生的弯曲转变为图形大小或形状地变化,便于光学仪器的直 接观察,降低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测试简单、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 构,通过显微镜放大和记录结构释放前后的图形变化,即可获取应力梯度的具体信息。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横卧T形梁形变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具体测试方法,操作 方便可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 测试结构,包括衬底、正方柱、四个锚区以及四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

所述正方柱固定于衬底上表面的中央位置;

所述四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的材料和尺寸完全相同,对称分布于正方柱的四周, 并悬置在衬底的上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各自锚区的侧面,另一端 在接近末端边缘的一小截处的宽度宽于其它地方形成T形梁的翼缘;

所述四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的上表面与正方柱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且T形中的 翼缘边分别靠近并平行正方柱顶面的四条边,在正方柱外围围成一不完全封闭的正方图 形。

测试中,当悬臂梁因应力梯度的存在而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弯曲时,由四根横卧T形 悬臂梁的翼缘边所围成的正方图形将扩大,对于各项异性材料,正方图形将扩大且变为 一不封闭的长方图形。据此,可利用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来判断应力梯度的大小, 与常用光学方法比较,降低了对观测设备的要求,直观、方便。

上述基于横卧T形梁形变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测试结构,其测试应力梯度的具 体原理和步骤如下:

1)将释放工序前后的测试结构分别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放大倍数根据被测结 构的尺寸而定,调节显微镜的焦距直至被测结构的图像清晰可见,分别记录被测结构释 放工序前后的俯视图像;

2)对比释放工序前后的两张图像,分析结构释放后,正方柱外围围成的不完全封 闭的正方图形是否发生变化;无变化表明被测悬臂梁不存在应力,否则有应力梯度的存 在;

如果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不存在应力梯度,那么T形梁结构释放后,T形梁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长度不变;那么,由四根T形梁围成的正方图形也保持不变;

如果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存在应力梯度,那么在T形梁被释放悬空后,悬臂梁会向 上翘起或向下弯曲,导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明显缩短,因而由四根横卧T形悬臂梁 的T字形横边所围成的正方图形将扩大;

3)对于发生变化的正方图形,测量各T形横边与正方柱对应边的间距变化量,从 而获知横卧T形悬臂梁弯曲程度,判断出结构层应力梯度的大小;

若变化后的图形仍为正方形,表明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横卧T 形悬臂梁的弯曲情况相同,应力梯度与方向基本无关;

若变化后的图形变为长方形,表明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横卧T 形悬臂梁弯曲情况有差异,应力梯度与方向有关,可分别测量和获取相互垂直的两个方 向的应力梯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被测悬臂梁设计成水平横卧的T字形,并分布于正方柱的四周, 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将被测悬臂梁因应力梯度而产生的弯曲转变为可用光学显微仪器直 接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各向异性材料所引起的应力梯度,也可以直接 通过平面图形大小和形状地变化来确定。与常用光学干涉方法相比,降低了对测试设备 的要求,为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准确的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横卧T形梁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构,包 括衬底1、正方柱2、四个锚区31,32,33和34,以及四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41, 42,43和44;

所述正方柱2固定于衬底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

所述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41,42,43和4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各自锚区31,32,33 和34的侧面,另一端在接近末端边缘的一小截处的宽度宽于其它地方形成T形梁的翼 缘;整个水平横卧的T形梁通过锚区悬置在衬底1的上方。

所述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41,42,43和44的材料和尺寸完全相同,对称分布于正 方柱2的四周,四根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的上表面与正方柱2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且 各翼缘边与正方柱顶面的四条边分别平行,在紧邻正方柱的外围围成一不完全封闭的正 方图形。

设计中,被测悬臂梁设计成水平横卧的T字形,通过适当加长翼缘的长度使由四根 T形梁末端围成的正方图形可以比较大,便于观察和测量图形的变化;在衬底中心处引 入一个固定不变的正方柱作为图形变化的参照物,使得图形变化的观察和测量更准确。

测试中,当被测横卧悬臂梁因应力梯度的存在而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弯曲时,由四根 横卧T形悬臂梁翼缘所围成的不完全封闭的正方图形将扩大,对于各向异性材料,正方 图形扩大且变为一不封闭的长方图形。据此,可利用图形变化判断应力梯度的大小,与 常用光学方法比较,降低了对观测设备的要求,直观、方便。

该测量结构的制备可采用常规的MEMS体加工工艺或表面加工工艺。以表面加工 工艺为例,衬底1的材料可用单晶硅,牺牲层常采用磷硅玻璃(PSG),正方柱2和锚 区的材料相同均为多晶硅,T形梁为多晶硅,T形梁结构的释放可采用湿法腐蚀方法去 除牺牲层,使梁结构悬空。

上述基于横卧T形梁形变的MEMS微梁应力梯度的测试结构,其测试应力梯度的具 体原理和步骤如下:

1)将释放工序前后的测试结构分别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放大倍数根据被测结 构的尺寸而定,调节显微镜的焦距直至被测结构的图像清晰可见,分别记录被测结构释 放工序前后的俯视图像。

2)对比释放工序前后的两张图像,分析结构释放后,正方柱外围围成的不完全封 闭的正方图形是否发生变化。无变化表明被测悬臂梁不存在应力,否则有应力梯度的存 在。

如果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41、42、43和44不存在应力梯度,那么T形梁结构释放 后,T形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不变。那么,由四根T形梁围成的正方图形也保持不 变。

如果被测横卧T形悬臂梁41、42、43和44存在应力梯度,那么在T形梁被释放悬 空后,悬臂梁会向上翘起或向下弯曲,导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明显缩短,因而由四 根横卧T形悬臂梁的T字形横边所围成的正方图形将扩大。

3)对于发生变化的正方图形,测量各T形横边与正方柱对应边的间距变化量,从 而获知横卧T形悬臂梁弯曲程度,判断出结构层应力梯度的大小。

若变化后的图形仍为正方形,表明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横卧T 形悬臂梁的弯曲情况相同,应力梯度与方向基本无关。

若变化后的图形变为长方形,表明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横卧T 形悬臂梁弯曲情况有差异,应力梯度与方向有关,可分别测量和获取相互垂直的两个方 向的应力梯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 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