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其中,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法,包括: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在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未释放时,判断是否选择了进行D2D中继通信的中继终端;在判定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时,根据所述远端终端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1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013916.X

  • 发明设计人 雷艺学;张云飞;郑倩;

    申请日2016-01-07

  • 分类号H04W76/02(20090101);H04W76/04(20090101);H04W76/06(2009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B座8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2: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2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6/02 申请日:2016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 连接管理方法、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装置、一种终端和一种 基站。

背景技术

3GPPRelease13开始引入了部分覆盖场景的讨论,并引入了D2D (Device-to-Device,设备对设备,是3GPPRelease12引入的设备间直接 通信技术,通过引入副链路来实现,而不通过蜂窝网络系统的上行链路和 下行链路来实现)中继的概念,即进行D2D通信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终 端,有的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有的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具体如图1所 示为部分覆盖场景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中继UE(UserEquipment,用户 设备)可以与基站建立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 接,基站可以为中继(relaying)UE配置D2D发送资源,而远端(remote) UE则采用预配置的资源与中继UE进行通信。远端UE也可以位于网络覆 盖内,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直接为远端UE配置D2D通信资源。

目前,RAN2#92并未明确定义覆盖内的远端UE的RRC状态。而远 端UE既可以在空闲(即idle)态,也可以在连接态。若覆盖内的远端UE 要进入空闲态,则基站侧不需要维护远端UE的context(上下文),这意 味着,如果覆盖内的远端UE选定了中继UE之后,须向基站发起信令来 释放UEcontext;否则,该UE无法进入空闲态。然而,如果UE通过这 种方式转入空闲态,则带来了对D2D资源使用上的限制。这是因为,空 闲态的UE不能使用调度模式的D2D传输资源,只能使用资源池模式的 资源。因此,这样的UE状态转移限制了远端UE在进行D2D通信时的资 源灵活度。特别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会导致D2D 通信资源利用率的下降。

因此,如何能够解决覆盖内的远端终端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问题, 以避免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D2D中继 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案,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 管理的问题,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 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 连接管理方法,包括: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在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未释放时,判断是否选择了进行D2D中继通信的中继终端;在 判定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时,根据所述远端终端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 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通过在选择了中继 终端时,根据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 否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能够改变 RRC状态时(即选择了中继终端,可以将RRC状态由连接态改变为空闲 态时),能够考虑到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避免了 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 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 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 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则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选择了中继UE且使用资源池模式时,无需 与基站保持RRC连接,因此当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 池模式时,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即能够将RRC状态由 连接态改变为空闲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 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 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同意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接收 所述基站配置的资源池,并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拒绝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确定不能释放 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覆盖内的远端终端若需要释放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则需要在D2D通信时使用资源池模式,因此若远端终端在进 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需要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 的请求消息,此时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来确定是否同意远端终端改变资源调度模式,进而由远端终端根据基 站的反馈消息确定是否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所 述远端已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 站之间的RRC连接时,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在接收到所 述基站反馈的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时,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 连接,以进入空闲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主要是远端 终端确定能够使用资源池模式进行D2D通信。具体包括两方面:1)远端 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2)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 用的是调度模式,然后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并且基 站也同意将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且基站向远端终 端分配了资源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 方法,包括:接收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且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未释放 的远端终端发送的将资源调度模式由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的请求消 息;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 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是否同意改变所 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 在选择了中继终端且向基站发送了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时,基站 能够综合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来确定是否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间接控制远端终端是否改变RRC状态(即将 RRC状态由连接态改为空闲态),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 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 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 的资源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 远端终端发送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的步骤, 具体包括:

若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且所述调度模 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则判定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 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 式的消息;

若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则判定同意改 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同意改变所述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可以在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即大于 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确定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而在资 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少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确定拒绝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提高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 送的RRC连接释放请求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反馈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 息,以使所述远端终端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 装置,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与基站之 间的RRC连接未释放时,判断所述远端终端是否选择了进行D2D中继通 信的中继终端;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远端终端选择了 所述中继终端时,根据所述远端终端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 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通过在选择了中继 终端时,根据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 否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能够改变 RRC状态时(即选择了中继终端,可以将RRC状态由连接态改变为空闲 态时),能够考虑到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避免了 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 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 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 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模式时,确定能够释放 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选择了中继UE且使用资源池模式时,无需 与基站保持RRC连接,因此当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 池模式时,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即能够将RRC状态由 连接态改变为空闲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一发送单 元,用于在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时,向所 述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 反馈的同意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并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配置的资源 池;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同意改 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并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拒绝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 息时,确定不能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覆盖内的远端终端若需要释放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则需要在D2D通信时使用资源池模式,因此若远端终端在进 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需要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 的请求消息,此时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来确定是否同意远端终端改变资源调度模式,进而由远端终端根据基 站的反馈消息确定是否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所 述远端已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 述处理单元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时,向所述基站发 送RRC连接释放请求;连接释放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同 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时,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以进入空 闲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主要是远端 终端确定能够使用资源池模式进行D2D通信。具体包括两方面:1)远端 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2)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 用的是调度模式,然后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并且基 站也同意将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且基站向远端终 端分配了资源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 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且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未释放的远端终端发送的将资源调度模式由调度模式更改为资 源池模式的请求消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 模式的资源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第一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 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 在选择了中继终端且向基站发送了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时,基站 能够综合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来确定是否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间接控制远端终端是否改变RRC状态(即将 RRC状态由连接态改为空闲态),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 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 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资源池 模式的资源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且所述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大于 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判定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用 于在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判定同意改变 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拒绝改变所述远端 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 源调度模式的消息,并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 资源调度模式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 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可以在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即大于 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确定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而在资 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少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确定拒绝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提高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 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释放请求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反馈同 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以使所述远端终端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 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 所述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 所述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装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 管理的问题,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 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D2D通信中部分覆盖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 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202,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在与基站之间的RRC连 接未释放时,判断是否选择了进行D2D中继通信的中继终端;

步骤204,在判定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时,根据所述远端终端进行 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通过在选择了中继 终端时,根据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 否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能够改变 RRC状态时(即选择了中继终端,可以将RRC状态由连接态改变为空闲 态时),能够考虑到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避免了 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 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 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 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则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选择了中继UE且使用资源池模式时,无需 与基站保持RRC连接,因此当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 池模式时,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即能够将RRC状态由 连接态改变为空闲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 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 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同意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接收 所述基站配置的资源池,并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的拒绝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确定不能释放 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覆盖内的远端终端若需要释放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则需要在D2D通信时使用资源池模式,因此若远端终端在进 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需要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 的请求消息,此时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来确定是否同意远端终端改变资源调度模式,进而由远端终端根据基 站的反馈消息确定是否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所 述远端已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 站之间的RRC连接时,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在接收到所 述基站反馈的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时,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 连接,以进入空闲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主要是远端 终端确定能够使用资源池模式进行D2D通信。具体包括两方面:1)远端 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2)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 用的是调度模式,然后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并且基 站也同意将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且基站向远端终 端分配了资源池。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 管理装置,包括:判断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4。

其中,判断单元302,用于在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与基站 之间的RRC连接未释放时,判断所述远端终端是否选择了进行D2D中继 通信的中继终端;处理单元304,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302判定所述远端 终端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时,根据所述远端终端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 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否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终端通过在选择了中继 终端时,根据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确定是 否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能够改变 RRC状态时(即选择了中继终端,可以将RRC状态由连接态改变为空闲 态时),能够考虑到在进行D2D通信时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模式,避免了 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 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 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04包括:确定单元 3042,用于在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模式时, 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选择了中继UE且使用资源池模式时,无需 与基站保持RRC连接,因此当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 池模式时,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即能够将RRC状态由 连接态改变为空闲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04还包括:第一发 送单元3044,用于在所述远端终端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 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接收单元3046,用 于接收所述基站反馈的同意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并用于接收所述基 站配置的资源池;所述确定单元304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3046接收 到所述基站反馈的同意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 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并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3046接收到所述基站反馈 的拒绝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时,确定不能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覆盖内的远端终端若需要释放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则需要在D2D通信时使用资源池模式,因此若远端终端在进 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调度模式,则需要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 的请求消息,此时基站可以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来确定是否同意远端终端改变资源调度模式,进而由远端终端根据基 站的反馈消息确定是否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所 述远端已选择了所述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306,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304确定能够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时,向所 述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连接释放单元308,用于在接收到所述 基站反馈的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时,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 接,以进入空闲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能够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主要是远端 终端确定能够使用资源池模式进行D2D通信。具体包括两方面:1)远端 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用的是资源池 模式;2)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时,确定在进行D2D通信时使 用的是调度模式,然后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并且基 站也同意将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且基站向远端终 端分配了资源池。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400,包括:如图3中所示 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装置30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 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502,接收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且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未释 放的远端终端发送的将资源调度模式由调度模式更改为资源池模式的请求 消息;

步骤504,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判断 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是否 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 在选择了中继终端且向基站发送了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时,基站 能够综合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来确定是否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间接控制远端终端是否改变RRC状态(即将 RRC状态由连接态改为空闲态),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 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 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 的资源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 远端终端发送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的步骤, 具体包括:

若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且所述调度模 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则判定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 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 式的消息;

若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则判定同意改 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同意改变所述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可以在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即大于 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确定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而在资 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少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确定拒绝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提高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 送的RRC连接释放请求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反馈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 息,以使所述远端终端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 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 管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02、判断单元604和第一发送单元606。

其中,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且与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未释放的远端终端发送的将资源调度模式由调度模式更改为资 源池模式的请求消息;判断单元604,用于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 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 第一发送单元606,用于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是否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端 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调度模式的资源 数量判断是否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使得覆盖内的远端终端 在选择了中继终端且向基站发送了改变资源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时,基站 能够综合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和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来确定是否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间接控制远端终端是否改变RRC状态(即将 RRC状态由连接态改为空闲态),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 置不足,而调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下降的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移和连接管理的问 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604具体用于:在所述资 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且所述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 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判定拒绝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 并用于在所述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判定同意 改变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606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604判定拒绝改变 所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拒绝改变所述远端 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并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604判定同意改变所 述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发送同意改变所述远端终 端的资源调度模式的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可以在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即大于 或等于第三预定值时),确定同意改变远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而在资 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少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较多时,确定拒绝改变远 端终端的资源调度模式,以提高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608,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释放请求时,向所述远端终端反 馈同意释放RRC连接的消息,以使所述远端终端释放与所述基站之间的 RRC连接。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700,包括:如图6中所示 的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装置600。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针对D2D中继通信中远端UE的状态转移 和连接管理问题,分别提出了远端终端和基站的处理方案,具体地:

1、对于覆盖内的远端终端:

只要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还未被释放,一旦远端UE选择了中继 UE,则判断RRC连接是否需要释放。

其中,判断RRC连接是否释放的准则是UE所使用的D2D通信模式 是调度模式还是资源池模式。若是资源池模式,则确定可以释放RRC连 接进入空闲态,此时远端UE需要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若是 调度模式,则远端UE首先向基站请求资源池模式的资源,当获得了资源 池模式资源后,可以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从而转入空闲态。

2、对于基站:

若接收到远端UE请求资源池模式的资源的原因是“已选择了中继 UE”,则基站可以判断资源池模式的资源和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若资 源池模式资源较紧缺而调度模式资源很丰富,则基站可以拒绝远端UE的 请求;否则,基站可以同意远端UE的请求。

当基站接收到远端UE发送的RRC连接释放请求时,可以向远端UE 反馈同意指令,以使远端UE进入空闲态。

上述过程具体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802,覆盖内的远端UE处于连接态。

步骤804,远端UE选择了中继UE。

步骤806,远端UE判断是否使用的是资源池模式的资源,若是,则 执行步骤814;否则,执行步骤808。

步骤808,远端UE向基站发送改变资源模式的请求,该请求中带有 “已选择中继UE”的说明。

步骤810,基站判断是否允许转入资源池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 812;否则,返回步骤802。具体地,基站根据资源池模式的资源数量和 调度模式的资源数量来确定是否允许远端终端转入资源池模式。

步骤812,基站向远端UE分配资源池。

步骤814,远端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请求。

步骤816,基站接收并同意RRC连接释放请求。

步骤818,远端UE断开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进入空闲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D2D中继通信中远端UE的状态转 移和连接管理问题,解决了D2D中继通信方案存在的协议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 D2D中继通信中的连接管理方案,解决了D2D中继通信中UE的状态转 移和连接管理的问题,避免了覆盖内的远端终端在资源池配置不足,而调 度资源较多时也转入空闲态而导致D2D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