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和系统

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获取视频素材;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将所述视频素材通过网络发送给公有云中心端;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将原始视频素材复制转换成码流为适用于网络传输的代理码流的代理素材,并应移动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代理素材发送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协同编辑和/或审看所述视频素材。本发明利用公有云的支持,实现了快速采编,放宽了对素材编辑地点的要求,提高了文件的传输及节目的制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724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正奇联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83241.X

  • 发明设计人 何海东;曾亮;

    申请日2015-12-03

  • 分类号H04N21/27(20110101);H04N21/2743(20110101);H04N21/234(20110101);H04N21/44(20110101);

  • 代理机构11449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纯;张靖琳

  • 地址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六街数字传媒大厦一层10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12: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27

    授权

    授权

  • 2016-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21/27 申请日:20151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电视台对新闻等节目制作的流程,首先采用摄像机等专业 设备现场采访录制,然后回到电视台,用专业的非编设备编辑制作,制 作完成后,经过审查,提供给播出系统,由播出系统播出。

在此流程中,节目素材是由专业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并在特定场所 录制完成。而此种方法排除了普通用户获得的素材。对于新闻类的节目 来说,大大减少了素材的来源。另外,即使电视台采用了普通用户自己 录制的视频素材,但是用户不能自主地将其视频上传给电视台。另一方 面,在电视台得到这些素材后,要经过专业编辑后才能提供给播出系统。

因而,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从素材的采集到编辑制作完成耗时较 长,对新闻的时效性造成不利影响。而素材编辑的地点要求必须在电视 台内的专业机房,工作便利性差,也会对时效性造成间接影响。并且, 对于新闻的采集,目前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缺少普通用户的参与,越 来越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 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和系统,利用公有云的支持,实 现快速采编,放宽对素材编辑地点的要求,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 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获取视频素材;

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将所述视频素材通过网络发送给公有云中心 端;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将原始视频素材复制转换成码流为适用于网络 传输的代理码流的代理素材,并应移动通信终端的请求,将代理素材发 送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协同编辑和/或审看所述视 频素材。

优选地,所述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获取视频素材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终端采集所述视频素材,或者

通过专业设备采集所述视频素材;

通过所述专业设备将采集到的所述视频素材发送给所述移动通信 终端。

在本发明中,对于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获取视频素材可以多种方式, 即由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AD和普通摄像机等采集,对于一些突出 事件,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地记录下事件的经过。对于有预期的 采访报道,采用专业设备采集,然后再经由移动通信终端发送回公有云 中心端,可以快速地返回采集到的素材。

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中,所 述的将视频素材通过网络发送给公有云中心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利用快编软件对所述视频素材进行编辑;

由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将所述编辑过的视频素材发送给所述公有云 中心端。

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利用快编软件对所述视频素材进行编辑的步 骤中,所述的编辑包括将所述视频素材进行裁剪或拼接;在所述移动通 信终端将所述编辑过的视频素材发送给所述公有云中心端的步骤中,所 述编辑过的视频素材为裁剪或拼接后的有效部分。

通过在发送之前对素材的裁剪或拼接,在发送时仅发送有效部分, 大大减小了文件的数据量,因而减小了网络传输压力,提高了传输效率。

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中,所 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协同编辑所述视频素材的步骤具体 包括: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在收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的编辑请求后,将未被 锁定的代理素材以代理码流传输给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并锁定所述代理 素材;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以所述代理码流传输来的代理素材,对其进 行编辑,并将素材编辑结果反馈给所述公有云中心端;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接收所述素材编辑结果,根据所述素材编辑结果 对原始素材进行同步操作并解除锁定。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协同编辑 所述视频素材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在收到对同一视频素材的多个编辑请求后,将所 述视频素材的代理素材以代理码流分别发送给发出请求的移动通信终 端;

所述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对所述代理素材进行编辑,并将素材编 辑结果反馈给所述公有云中心端;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接收并合并多个没有冲突的编辑结果;和/或发 出对有冲突部分的提示信息给编辑系统,可由操作人员手工合并;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根据合并后的数据对原始素材进行同步操作。

如前所述的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方法,所述编辑移 动通信终端在编辑所述代理素材时,记录对应的操作,并生成相应的操 作信息;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在对原始素材进行同步操作时,如果所述操 作信息记录的为逻辑编辑操作,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将所述操作信息同步 到原始素材的对应元数据信息;如果所述操作信息记录的为物理操作, 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将所述操作信息作为提示信息传递给编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系统,包括:

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用于获取视频素材或编辑、审阅视频素材;和

公有云中心端,其通过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其 中,所述公有云中心端包括:

素材存储控制模块,其与一素材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将从移动通 信终端接收到的视频素材存储到所述素材存储模块中;

素材转码模块,其与所述素材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素材存 储模块中的原始视频素材转换为码流为适合网络传转的代理码流的代理 素材;

素材同步模块,其与所述素材存储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从编辑移 动通信终端返回的素材编辑结果对原始素材进行同步操作;和

素材编辑控制模块,其与编辑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素材存储模块、 所述素材转码模块及所述素材同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编辑移动通 信终端发送的编辑请求,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所述素材存储模块中获 取相应的素材,或发送转码指令给所述素材转码模块,将其相应的代理 素材以代理码流发送给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由所述编辑移动通 信终端返回的素材编辑结果,并将所述素材编辑结果发送给所述素材同 步模块。

优选地,所述素材存储模块包括隔离区,用于存储由用户发送的视 频素材。

所述素材编辑控制模块还优选地包括锁定单元或合并单元,用于锁 定已被请求的素材和解除已完成编辑的素材的锁定,所述合并单元用于 合并对同一素材的多个编辑结果。

本发明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终端能力,如拍摄,编辑等,将其与电视 台公有云中心平台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的视频节目采集、制作过程。由 移动终端采集,提高了信息采集处理的速度;由于普通用户也能利用其 移动通信终端采集素材,扩大了素材采集的方式和来源,让新闻等节目 更具有时效性。

本发明通过代理码流在移动通信终端和中心平台之间传输素材,降 低了对网络传输的压力,提高了传输率,并降低了终端设备的运算压力。

本发明实现了多地、多点的协同编辑,改变了以前编辑、审片的单 一方式。放宽了对工作地点的要求,在为编辑和审片的工作人员提供了 便利的同时,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空间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 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系统的一具 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视频素材采集、上传流程图;

图3为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视频素材编辑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视频素材编辑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所述基于公有云的视频节目采编及制作的系统的一具体实施 例的原理框图。所述系统移动通信终端1和公有云中心端2。在图1中 包括了多个用于不同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如审片移动通信终端11、采 集移动通信终端12和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其中,所述公有云中心端 包括审片控制模块21、素材存储控制模块22、素材编辑控制模块23、 素材存储模块24、素材转码模块25、素材同步模块26和素材库27。

结合图2所示的基于图1所示系统的视频素材采集、上传流程图。

关于素材的采集,采集移动通信终端12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 专业人员使用的专业人员采集终端121,例如对于突发的事件,或者其 它专业设备不能在场的情况,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身边方便的电子终端设 备录制素材,如手机、pad、普通摄像机等,这些可以称为专业人员采集 终端121。专业人员也可以由专业设备来采集,再将数据传输到专业人 员采集终端121,由专业人员采集终端121上传给公有云中心端。

以上是由电视台的专业人员采集数据,另外的一种采集方式为UGC (usergenerate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采集,即UGC用户采集终端122。 由用户产生的内容,一般都是采用移动通信终端,如上所述的手机、pad、 普通摄像机采集。

为了与下面编辑、审片过程中用到的移动通信终端区分,在此称为 采集移动通信终端。

步骤A1,通过采集移动通信终端12采集视频素材;

步骤A2,判断该采集移动通信终端是否安装有快编软件,如果有快 编软件,转到步骤A3,如果没有,则转到步骤A4,直接将该素材上传给 公有云中心端。

步骤A3,采用快编软件对录制的素材进行简要的编辑,如裁减或者 拼接。由于经过简要编辑后,仅上传有效的部分,因而大大缩减了要传 输的文件,减少了传输整个素材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也节约了时间。

这里所述快编为电视台常用的一种编辑方式,通过该方式可以简单 地将视音频素材截断或者拼接,只将需要截断的部分或者拼接的部分作 部分编解码。对此相对应的是非线性编辑,即将视频素材解码成图像, 在图像的层面做后期加工,再编码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在这个工作中, 素材被全部编解码。由于移动端设备性能的限制,不适合采用非线性编 辑,而快编软件占用容量小,运算量小,非常适合于移动终端。快编将 无用的段落去掉,将有用的部分拼接,并且只传输有用的部分到公有云 中心端,减少了传输量,从而减少了传输时间和网络压力。

步骤A4,将该素材上传给公有云中心端。

在以上过程的步骤A1中,素材是由采集移动通信终端12直接采集 的,另外一种方案是通过专业设备采集,再将采集到的素材发送到移动 通信终端,如笔记本电脑上。

公有云中心端中的素材存储控制模块22包括两个控制单元,即专 业素材存储控制单元221和用户素材存储控制单元222,对应的,在素 材存储模块24中置一个隔离区,将素材存储模块24分成两个存储单元, 即专业素材存储单元241和用户素材存储单元242。出于安全因素的考 虑,在本实施例中,在素材的存储控制中,针对不同来源的素材,采用 分开的机制,即在存储模块中单独设一隔离区,用来存储用户上传的素 材。为方便存储控制,素材存储控制模块采用分开控制存储的策略,由 专业素材存储控制单元221接收专业人员采集终端121上传的素材,并 将其存在专业素材存储单元241中。由用户素材存储控制单元222接收 UGC用户采集终端122上传的素材,并将其存储在与专业素材存储单元 241相隔离的用户素材存储单元242中。存储在用户素材存储单元242 中的素材,经过杀毒处理,由专业人员选择出有用的素材。

在对素材的编辑制作方面,本发明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编 辑,而非在电视台的专业机房内编辑。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为基于图 1所示系统的视频素材编辑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步骤B1,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向公有云中心端2发送请求。

步骤B2,公有云中心端2的素材编辑控制模块23检测被请求的素 材是否被锁定。如果被锁定,则在步骤B11向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 返回通知信息,同时将该请求加入到排队列表。如果没有被锁定,转到 步骤B3。

步骤B3,素材编辑控制模块23将与该素材对应的代理素材以代理 码流传输给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并由锁定单元231锁定所述素材。

在此步骤中的代理素材是由素材转码模块25从原始素材转换而来。 通常电视台使用的视音频素材一般为专业素材,普遍码流较高(比如高 清25到50Mbps,标清8到15Mbps),如果将其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会 比较消耗网络资源,也会很耗时。因而本发明申请将原始素材转换成低 码率(例如2M以内)、适合网络传输的素材,便于网络传输。为便于区 别于原始素材,将转换成低码率的素材称为代理素材。不管是何种码流, 描述素材的元数据信息是统一的,除了视频质量,低码流的代理素材与 高码流的原始素材没有其它的区别。

将原始素材复制转换成代理素材这一过程可以在收到编辑请求之 后,也可以在收到采集到的素材之后便进行复制转换,以便为后续的流 程节约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当公有云中心端收到素材之后便进行 了复制转换。

步骤B4,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接收以所述代理码流传输来的 代理素材,对其进行编辑。在编辑时记录对应的操作,并生成相应的操 作信息。

步骤B5,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将素材编辑结果反馈给所述公 有云中心端2。

步骤B6,所述公有云中心端2的素材编辑控制模块23接收所述素 材编辑结果,将所述素材编辑结果发送给素材同步模块26,由其对原始 素材进行同步操作,并通知锁定单元231解除对该素材的锁定。

在对原始素材进行同步操作时,如果素材编辑结果中的操作信息记 录的为逻辑编辑操作,所述素材编辑控制模块23将所述操作信息同步到 原始素材的对应元数据信息中;如果所述操作信息记录的为物理操作, 将所述操作信息作为提示信息传递给编辑系统,由操作专业编辑软件的 人员确认。

步骤B7,判断是否有移动通信终端对该素材的排队请求。如果有, 转向步骤B8,如果没有,则在步骤B12结束该流程。

步骤B8,向发送该请求的编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素材已经解除锁 定的通知。

步骤B9,将该素材复制转换为代理素材;

步骤B10,将转换后的代理素材发送给该移动通信终端,同时由锁 定单元231锁定该素材。重复步骤B4以后的步骤。

在上述步骤中,对素材的加锁可以以素材为单位,也可以以素材的 某个时段等更小的单元为单位。

当有多个终端请求对同一个素材进行编辑时,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 示的方法。

步骤C1,多个编辑移动通信终端13向所述公有云中心端2发送针 对同一个素材的编辑请求。此时,发出对同一个素材的编辑请求可以是 同时发出的,也可以是不同时的。

步骤C2,公有云中心端2收到编辑请求后,将所请求的素材的代理 素材以代理码流发送给所述编辑移动通信终端。

步骤C3,编辑移动通信终端收到素材后,进行编辑。

步骤C4,编辑移动通信终端在编辑完成后,将编辑结果发送给公有 云中心端2。

步骤C5,公有云中心端2收到编辑结果后,由合并单元232进行数 据合并。而此时首先要判断所述的编辑结果是否有冲突的地方,如果有, 则在步骤C8,向公有云中心端的编辑系统发出提示信息,由操作人员手 动合并。如果没有冲突,则转到步骤C6。

步骤C6,合并没有冲突的数据。在此过程中,包括元数据信息的合 并和对物理素材编辑的合并,具体与前一实施例类似。

步骤C7,公有云中心端2将合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素材同步模块 26,由其根据合并的数据同步原始素材。在本步骤中的同步原始素材与 上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以上所述方案包括素材的采集和编辑,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在审片 中。例如,如图1中所述的审片部分,包括审片移动通信终端11和公有 云中心端的审片控制模块21。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前述方案相同,即 以代理码流进行数据的传输,用以减少传输压力,提高传输效率。当审 片移动通信终端11向公有云中心端2发送审片请求时,其请求中包括终 端属性字段。审片控制模块检测该属性,根据所述属性,从素材存储模 块或素材库中提出相应的素材,如果请求的素材没有代理素材,发送给 素材转码模块25转换成代理素材,然后以代理码流将该素材的代理素材 推送给所述审片移动通信终端11。从而实现了移动审片。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的公有云中心端还包括素材库,其可以提供在 编辑时所需要的其它素材。例如在一个节目的编辑过程中,需要以前的 一些素材作为背景。公有云中心端提供相关的素材库查询,通过素材转 码模块将查询到的素材转换成代理素材,供移动终端使用。

本发明针对特定素材,还可以进行网络爬取来获得相关内容,并将 爬取的内容整理分类,作为原始素材为节目制作提供支持。

本发明通过代理码流在移动通信终端和中心平台之间传输素材,降 低了对网络传输的压力,提高了传输率,并降低了终端设备的运算压力。

本发明实现了多地、多点的协同编辑,改变了以前编辑、审片的单 一方式。放宽了对工作地点的要求,在为编辑和审片的工作人员提供了 便利的同时,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空间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 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 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 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