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

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疏通、打孔、脱盐和改良。本发明的有点是:通过疏通、打孔和脱盐步骤改变土壤的物力结构,以提供土壤内排水、排盐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改良步骤既补充了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又能降低PH指数,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整体投入成本低,时效快,且便于操作,有效改善了滨海盐碱滩地的土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321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78063.1

  • 发明设计人 刘太祥;刘东;曲延超;

    申请日2015-12-04

  • 分类号A01B79/00(20060101);A01B79/02(20060101);C05G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卢海洋

  • 地址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滨海工业园区南海路5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5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B79/00 登记生效日:201908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0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2-08

    授权

    授权

  • 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79/00 申请日:2015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响应沿海大开发战略,我国沿海地区建起了若干个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滨海新区地处沿海,土质条件和地下水层条件都给当地的生态园林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促进新区的快速发展,必需尽快通过招商把国内外的客商引进来,而原有的盐碱滩地的荒凉制约着这些新区的发展。

考察发现,滨海盐碱滩地之所以不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其土壤含盐量高,含碱量也偏高,水位浅。土壤由于高盐而板结,对排水入渗产生阻力,对空气的射入、温度的传导也会产生阻力,造成这些地区的土壤温度低、缺氧、渗水慢,从而制约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新区的开发者们为了达到招商的环境条件,通常会采取用农田客土更换的方法,暂时解决了新区的生态园林环境,虽然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但如果长时间用农田换土方法做绿化会毁掉周边大片的农田,这将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很严重的损失,也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成本低,时效快,且便于操作的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疏通:将确定的绿地平整造型,表层铺设12-18cm厚的土壤调理剂后与表层以下80-90cm厚的土层深翻掺拌均匀;

(2)打孔:在疏通后的绿地上每间隔50-55cm打一个渗水孔,渗水孔的底部与地下水层相通,渗水孔内距绿地表层30-35cm以下的部分填细粒石硝,然后将石硝上方的绿地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封闭渗水孔;

(3)脱盐:在绿地边缘打挡水畦,利用天然降雨或淡水浇灌将水渗入渗水孔内,这样渗水孔内的水一方面直接向地下水层排,另一方面阴渗到渗水孔的周边土壤里,达到饱和后再回渗至渗水孔排至地下水层,天然降雨或淡水浇灌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上,以确保绿地含盐量在0.3%以下;

(4)改良:在脱盐后的绿地表层铺撒酸性改良肥和硫酸亚铁,并与石硝上方的土层掺拌均匀,从而形成具备种植植被条件的改良层。

所述土壤调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30-40份蚯蚓肥、25-35份草炭土、25-35份植物秸秆、1-3份硫酸亚铁和2-4份腐殖酸。

所述渗水孔的直径为9-12cm。

所述酸性改良肥的厚度控制在5-10cm,硫酸亚铁的含量控制在每平方米450-550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治理方法通过疏通、打孔和脱盐步骤改变土壤的物力结构,以提供土壤内排水、排盐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改良步骤既补充了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又能降低PH指数,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整体投入成本低,时效快,且便于操作,有效改善了滨海盐碱滩地的土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铺设土壤调理剂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疏通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渗水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打孔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脱盐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铺撒酸性改良肥和硫酸亚铁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改良处理后的示意图。

其中,1、土壤调理剂,2、地下水层,3、渗水孔,31、石硝,4、挡水畦,5、改良层。

具体实施方式:

滨海盐碱滩地快速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疏通:将确定的绿地平整造型,表层铺设12-18cm厚的土壤调理剂1,如图1所示;然后将土壤调理剂1与表层以下80-90cm厚的土层深翻掺拌均匀,使土壤达到疏松通透的效果,具备植被的种植厚度,并给脱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图2所示;其中,土壤调理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30-40份蚯蚓肥、25-35份草炭土、25-35份植物秸秆、1-3份硫酸亚铁和2-4份腐殖酸;

(2)打孔:如图3和图4所示,在疏通后的绿地上每间隔50-55cm打一个直径为9-12cm的渗水孔3,渗水孔3的底部与地下水层2相通,渗水孔3内距绿地表层30-35cm以下的部分填细粒石硝31,然后将石硝31上方的绿地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封闭渗水孔3,使得后续天然降雨或淡水浇灌时水分均匀渗入土壤,达到均匀脱盐的效果;

(3)脱盐:如图5所示,在绿地边缘打挡水畦4,便于快速蓄水,然后利用天然降雨或淡水浇灌将水渗入渗水孔3内,这样渗水孔3内的水一方面直接向地下水层2排,另一方面阴渗到渗水孔3周边的土壤里,天然降雨或淡水浇灌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上,停水后由于渗水孔3内的水很快排至地下水层2,孔内的湿度逐渐小于周边土壤的湿度,周边饱和后的水分就会再回渗至渗水孔3排至地下水层2,这样就会把孔周边的含盐水不断通过渗水孔3排到地下水层2,直至绿地含盐量在0.3%以下;

(4)改良:为了防止碱的成分随地下水层2回升,必须在脱盐后的绿地表层铺撒酸性改良肥和硫酸亚铁,如图6所示;然后将其与石硝31上方的土层掺拌均匀,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顺便降低PH指数,从而形成具备种植植被条件的改良层5,如图7所示;其中,酸性改良肥的厚度控制在5-10cm,硫酸亚铁的含量控制在每平方米450-550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