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轴类部件结构强度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包括:支撑框架;风扇轴夹具;风扇轴的顶端与支撑框架的顶梁固定连接;弯矩盘顶部与风扇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多个弯矩加载油缸顶部分别铰接在弯矩盘的外环面上,底部分别与支撑框架的底座铰接;扭矩盘的外环面上具有两个对称的扭矩加载油缸;轴向力加载油缸铰接设置在扭矩盘的轴向底部与底座之间;力传感器。本发明针对风扇轴四种载荷输入特点,采用立式层叠结构,能够实现旋转弯矩、主扭矩和/或振动扭矩、轴向力的加载,使得试验器集成度高,适应性更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7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93968.6

  • 申请日2015-12-08

  • 分类号G01M15/00;G01M13/00;G01M7/02;

  • 代理机构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丽萍

  •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16: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13

    授权

    授权

  • 2016-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15/00 申请日:2015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轴类部件结构强度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主轴承受的载荷比较复杂,对主轴疲劳寿命影响较 大,应该加以考虑的工作载荷有扭矩、轴向力、振动扭矩和弯矩。发 动机风扇轴是主轴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扇轴的边界约束条件和所受 载荷情况的分析,四种载荷作用于风扇轮盘上,进而传递到风扇轴上。

其中,旋转弯矩的加载现主要有旋转偏心配重盘和旋转液压作动 筒两种方式。第一种加载方式中,电机皮带轮的张紧力会对载荷施加 造成偏心力影响,载荷及其频率大小受到限制(配重块离心力偶即载 荷;载荷频率即电机转速),在高达3000RPM(50Hz时)的转速下, 不平衡的高速配重盘在加载精确性和安全性上不可保证。而第二加载 方式中,需要设计专门的液压与电气接口旋转装置,后续维保成本高、 工作量大,另外液压部件在高速旋转中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尚需验 证,附加在作动筒上的高速离心力也要进行相应计算和处理。二者均 通过电机拖动进行弯矩载荷的旋转,强电磁辐射的环境对系统测量精 度也会产生影响。另外,对试验对象施加弯矩载荷后,会引起试验件 发生一定的变形,这对同样作用到试件上的扭矩和轴向力构成相互影 响,也需要一套解耦装置。

振动扭矩的加载要么通过振动台(液压或电磁),要么采用一对 对称作动筒实现。振动台虽然能够提供频率不低于50Hz的振动载荷, 但振动台一般不提供开放的控制开发接口,难于实现无缝集成及与其 他载荷的时序同步;而振动扭矩与主扭矩采用不同的作动筒来实施, 且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扭矩力臂上,会引起与主扭矩的耦合,有必要设 计对主扭矩的跟随装置用于解耦。

综上所述,现有试验器至少存在如下不足:

1)、针对扭矩、轴向力、振动扭矩和弯矩,需要采用不同的试 验器进行加载,加载操作复杂,成本较高;2)、现有试验器或者由 于所针对试验对象的差异,设备载荷类型、加载能力及加载执行机构 (如作动筒两腔压力差模拟载荷)不完全适用于风扇轴试验;3)、 由于设计缺陷,在旋转弯矩载荷加载中引入了额外的附加力(如偏心 力、离心力),主扭矩与振动扭矩间的耦合造成控制系统复杂,四种 载荷间弯矩与扭矩(含轴向力)解耦不完全从而无法保证各个载荷的 准确加载;4)、由于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同载荷之间无法按照严格 的载荷谱时序逻辑进行复合,维护成本和校核时间开销巨大,设备运 行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 劳试验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包括:

支撑框架,具有水平的底座、顶梁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顶梁的竖直 立柱;

风扇轴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立柱上,且发动机的风 扇轴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风扇轴夹具内部;

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风扇轴夹具竖直上方,用于将所述风扇轴 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梁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风扇轴夹具竖直下方,顶部与所述风扇轴 的底端固定连接;

弯矩盘,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底部固定连接;

多个弯矩加载油缸,每个所述弯矩加载油缸的轴线垂直于水平 面,多个所述弯矩加载油缸的顶部端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多个所 述弯矩加载油缸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另外,多个所述弯矩加载 油缸的顶部分别铰接在所述弯矩盘的外环面上,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 框架的底座铰接,通过多个弯矩加载油缸实现弯矩加载;

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弯矩盘竖直下方,顶部与所述弯矩盘的轴 向底部固定连接;

扭矩盘,位于所述第三固定部竖直下方,轴向顶部与所述第三固 定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扭矩盘的外环面上具有两个沿径向凸出且 对称的支臂;

两个扭矩加载油缸,每个所述扭矩加载油缸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平 行,其中一个所述扭矩加载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扭矩盘上一个支臂的端 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根立柱铰接;另一个所述扭 矩加载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扭矩盘上另一个支臂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根立柱铰接;两个所述扭矩加载油缸以所述 扭矩盘的中心点为原点对称分布,通过扭矩加载油缸实现主扭矩和/ 或振动扭矩的加载;

轴向力加载油缸,一端与所述扭矩盘的轴向底部铰接,另一端与 所述支撑框架的底座铰接,通过轴向力加载油缸实现轴向力的加载;

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弯矩加载油缸、所述扭矩加载油 缸以及所述轴向力加载油缸上。

优选的,所述风扇轴夹具内部由上至下同轴设置有两个轴承座, 所述风扇轴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上,以模拟所述 风扇轴真实安装时候的边界约束。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套齿法兰,所述套齿法兰顶部与所述 支撑框架的顶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与所述风扇轴顶端固定连 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双向法兰转接盘,顶部与所述风扇轴 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与所述弯矩盘的轴向顶部通过螺栓固 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矩盘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八个双耳,每个双耳 与一个所述弯矩加载油缸的顶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弯矩加载油缸的活塞杆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一端通 过法兰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的另一端球型铰接到所述弯矩盘的双耳 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部为十字万向节。

优选的,所述扭矩加载油缸的活塞杆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一端球 型铰接,所述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扭矩盘的支臂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向力加载油缸上的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轴向 力加载油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的,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还包 括:

液压伺服协调加载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弯矩加载油缸、所述扭矩 加载油缸以及所述轴向力加载油缸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针对风扇 轴四种载荷输入特点,采用立式层叠结构,能够通过弯矩加载油缸实 现旋转弯矩的加载,通过扭矩加载油缸实现主扭矩和/或振动扭矩的 加载,还能再通过轴向力加载油缸实现轴向力的加载,使得试验器集 成度高,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的结 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中风 扇轴夹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中着 重突出弯矩加载油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中着 重突出扭矩加载油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中着 重突出轴向力加载油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 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 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 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发明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 疲劳试验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 包括支撑框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的风扇轴夹具2、弯矩盘4、 扭矩盘5、油缸、力传感器等部件,用于对发动机的风扇轴3进行旋 转弯矩、主扭矩、振动扭矩以及轴向力载荷加载。

支撑框架1可以采用多种适合的形状结构,具有水平的底座11、 顶梁12以及用于支撑顶梁12的竖直立柱13。本实施例中,优选支 撑框架1包括一个水平底座11和一个由多根顶梁12构成的水平顶 盖,水平顶盖通过至少四根立柱13水平固定设置在水平底座11顶部, 水平顶盖与水平底座11之间形成一个开放的容纳空间,以便后续各 部件进行安装;立柱13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长度风扇轴3试验需要 进行选择,并且,顶盖与立柱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在二者 之间通过增减钢垫来改变顶盖高度;进一步,为了加强支撑框架1的 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在立柱13与底座11之间架设斜的支持梁。

风扇轴夹具2位于上述支撑框架1构成的容纳空间中,固定设置 在支撑框架1的立柱13上,且发动机的风扇轴3沿竖直方向转动设 置在风扇轴夹具2内部。风扇轴夹具2可以为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 施例中,优选风扇轴夹具2内部由上至下同轴设置有两个轴承座23, 由上至下分别是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风扇轴3通过两个轴承 24转动设置在两个轴承座23上,以模拟风扇轴3真实安装时候的边 界约束,也即是风扇轴夹具2与风扇轴3的安装结构完全模仿真实风 扇轴3安装时的结构(包括所选用的结构件装配、强度以及刚度)制 成而成,可以使得后续载荷加载试验的结构更准确。进一步,风扇轴 夹具2的外部通过螺栓与四根立柱13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在风扇轴夹具2内部的风扇轴3顶端(伸出风扇轴 夹具2第一轴承座23上表面的部分),还通过位于其竖直上方的第一 固定部21与支撑框架1的顶梁1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21可以为 多种适合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1为套齿法兰,套 齿法兰顶部与支撑框架1的顶梁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部与风扇 轴3顶端固定连接;并且,在套齿法兰底部设置有外齿,与风扇轴3 顶端的内齿相匹配,从而实现与风扇轴3固定连接(类似于花键配 合)。

弯矩盘4的轴向顶部通过第二固定部22与风扇轴底部固定连接; 同样,第二固定部22可以为多种适合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第 二固定部22为双向法兰转接盘,顶部与风扇轴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 定连接,底部与弯矩盘4的轴向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弯矩盘4外环面上设置有多个弯矩加载油缸41;具 体地,每个弯矩加载油缸41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多个弯矩加载油 缸41的顶部端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多个弯矩加载油缸41沿同一 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另外,多个弯矩加载油缸41的顶部分别铰接在 弯矩盘4的外环面上,底部分别与支撑框架1的底座11铰接。需要 说明的是,当支撑框架1的立柱13过高,弯矩加载油缸41长度不够 时,也可以在弯矩加载油缸41底部与底座11之间设置一些支撑块进 行支撑。

弯矩加载油缸4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及其与弯矩 盘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合的选择,本实施例中,是在 弯矩盘4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八个双耳43,每个间隔45°,每个 双耳43与一个弯矩加载油缸41的顶部铰接,通过八个弯矩加载油缸 41的联合作用,在弯矩盘4上产生一个旋转力偶场(通常旋转频率 不低于50Hz),从而模拟实现旋转弯矩载荷。另外,每个所述弯矩加 载油缸41上还设置有一个力传感器7,具体地,是弯矩加载油缸41 的活塞杆一端与一个力传感器7一端通过法兰连接,该力传感器7的 另一端球型铰接到弯矩盘4的双耳43上。

扭矩盘5可以为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在其外环面上还 具有两个沿径向凸出且对称的支臂51;扭矩盘5是通过第三固定部 42设置在弯矩盘4的轴向底部;具体地,第三固定部42位于弯矩盘 竖直下方,优选为十字万向节,十字万向节6起到不限制扭矩(含轴 向力)向上传递但限制弯矩向下传递的目的,实现弯矩和扭矩(含轴 向力)间的相互解耦;十字万向节的顶部与弯矩盘4的轴向底部固定 连接,十字万向节的底部与扭矩盘5轴向顶部固定连接。

扭矩加载油缸52为两个,每个扭矩加载油缸52的轴线均与水平 面平行;其中一个扭矩加载油缸52的一端与扭矩盘5上一个支臂51 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框架1的一根立柱13铰接;另一个 扭矩加载油缸52的一端与扭矩盘5上另一个支臂51的端部固定连 接,另一端与支撑框架1的另一根立柱13铰接;另外,两个扭矩加 载油缸52以扭矩盘5的中心点为原点对称分布并且优选初始状态(未 加载时)扭矩加载油缸5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支臂51的轴线。

同样,每个扭矩加载油缸52上还设置有一个力传感器7,具体 地,扭矩加载油缸52的活塞杆一端与一个力传感器7一端球型铰接, 另外,该力传感器7另一端与扭矩盘5的支臂51通过法兰连接。球 铰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扭转作用下变形(扭转角度)不对扭矩载荷的准 确度造成影响;并且,可以消除两个扭矩加载油缸52对轴向力的反 作用力及轴向力作用形变导致不确定的重力分力。

另外,在本发明扭矩加载油缸9可以选择为普通的两腔的液压作 动筒,通过该液压作动筒实现主扭矩和/或振动扭矩加载;在本实施 例中,还可以选择目前已知的三腔作动筒,每个含两套液压伺服阀执 行机构,利用油缸大腔实现主扭矩加载,利用两个小腔实现振动扭矩 加载,从而实现了主扭矩与振动扭矩间的解耦。

轴向力加载油缸6一端与扭矩盘5的轴向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支 撑框架1的底座11铰接,轴向力加载油缸6上的力传感器7设置在 轴向力加载油缸6的活塞杆上。

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针对风扇 轴四种载荷输入特点,采用立式层叠结构,能够通过弯矩加载油缸 41实现旋转弯矩的加载,通过扭矩加载油缸52实现主扭矩和/或振动 扭矩的加载,还能再通过轴向力加载油缸6实现轴向力的加载,使得 试验器集成度高,适应性更强。

进一步,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的复合静力和疲劳试验器还 包括高性能全数字式液压伺服协调加载控制器,用于对弯矩加载油缸 41、扭矩加载油缸52以及轴向力加载油缸6根据预设控制顺序进行 自动控制,使得试验谱时序逻辑精确,力闭环控制载荷模拟准确,还 可以具有完善的载荷保护机制,使得试验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