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和装置

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包括有两个以上用户的用户组;为每个用户建立对应的通讯录,通讯录包括用户的网络好友的好友信息;好友信息包括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网络与好友应的好友昵称;根据好友昵称在用户组中查询包括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根据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在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获取以该网络好友为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根据联系人姓名生成该网络好友的备注名。本发明中,即使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没有保存某一网络好友的联系人信息,也可以通过用户组中的其他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该网络好友的备注名,因此可以增加自动获得的备注名的数量,从而可以识别更多的更改昵称后的网络好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8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99701.0

  • 申请日2015-11-19

  • 分类号H04L12/58;H04M1/2745;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北媒体村天畅园4号底商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16: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28

    授权

    授权

  • 2016-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8 申请日:2015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和 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腾讯QQ等网络通讯工具中,用户一般都可以更改自己的昵 称,以不同的名称来与好友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为了确定网络好友的身份,现有技术采用了备注名的方式来使用 户可以在网络好友更改昵称后也能确定网络好友的真实身份。

现有技术中,备注名可以根据用户的通讯薄来生成,比如,当网 络好友的QQ号码所对应的手机号保存该用户通讯薄中,那么就可以 以该手机号码所对应的联系人姓名为备注名来标识该网络好友的真实 身份。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很多的网络通讯工具(如腾讯QQ) 中网络好友并没有保存在自己的手机通讯薄中,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备 注名获得方式,所能自动获得的备注名的数量有限,从而使的很多的 网络好友在更改昵称后都无法识别其真实的身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网络好友的身份识别度, 具体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包括:

建立包括有两个以上用户的用户组;

为每个所述用户建立对应的通讯录,所述通讯录包括所述用户的 网络好友的好友信息;所述好友信息包括所述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 与所述网络好友对应的好友昵称;

根据所述好友昵称在所述用户组中查询包括以所述好友昵称为 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

根据所述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在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 获取以所述网络好友为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

根据所述联系人姓名生成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系人姓名生成所 述好友的备注名,包括:

滤除包括辈份称谓和\或配偶关系称谓的联系人姓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用户包括有多个;

所述根据所述好友的手机号码在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 获取以所述网络好友为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包括:

在多个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分别获取以所述网络好友为 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所述联系人姓名包括有多个;

所述根据所述联系人姓名生成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名,包括:

将多个所述联系人姓名中相同数量最多的联系人姓名确定为 备注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辈份称谓,包括: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儿子、女儿、姐姐、 妹妹、哥哥、弟弟、表哥、表弟、表姐或表妹。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偶称谓,包括:

老公、老婆、媳妇、爱人、孩子他爸或孩子他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 装置,包括:

建组单元,用于建立包括有两个以上用户的用户组;

通讯录建立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用户建立对应的通讯录,所述 通讯录包括所述用户的网络好友的好友信息;所述网络好友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与所述网络好友对应的好友昵称;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好友昵称在所述用户组中查询包括以所 述好友昵称为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

姓名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在所述目标用 户的手机通讯薄中获取以所述网络好友为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

备注名生成单元,用户根据所述联系人姓名生成所述网络好友的 备注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备注名生成单元,包括:

滤除模块,用于滤除包括辈份称谓和\或配偶关系称谓的联系人 姓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用户包括有多个;

所述姓名获取单元用于在多个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分 别获取所述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所述联系人姓名包括有多个;

所述备注名生成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个所述联系人姓名中相同数量最多的联 系人姓名。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辈份称谓,包括: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儿子、女儿、姐姐、 妹妹、哥哥、弟弟、表哥、表弟、表姐或表妹。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偶称谓,包括:

老公、老婆、媳妇、爱人、孩子他爸或孩子他妈。本发明实施 例中,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为用户组中的大量用户分别建立通讯录, 通讯录中包括了好友的好友昵称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 的好友属于用户组时,根据该好友的好友昵称,就可以在用户组中找 到其他保存了该好友昵称的目标用户;接着,在这些目标用户的手机 通讯薄中,根据该好友的手机号码,就可以找到该好友在其他用的手 机通讯薄中的联系人名称;由于手机通讯薄中的联系人姓名是其他用 户用于识别该好友的标识,所以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该好友的真实身 份,因此根据以该好友为手机通讯薄中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可以生 成好友的备注名。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即使自己的手机通讯薄中没 有保存某一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联系人姓名,也可以通过用户组中 的其他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该网络好友的备注名,因此可以有效 的增加自动获得的备注名的数量,从而可以识别更多的更改昵称后的 网络好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 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为了提高好友的身份识别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好 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1、建立包括有两个以上用户的用户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用户组可以是在云端服务器中实现;在实 际应用中,用户组中的用户数量一般都会比较大,每个用户的大部分 联系人都是属于用户组的成员的用户,比如,用户A的网络好友所包 括B、C、D、E和F这几个人,在作为用户A的网络好友的同时,B、 C、D、E和F这几个人其自身也可以属于用户组,即,作为用户组的 成员,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也可以分别包括有 其自己的网络好友,而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的 网络好友也可以属于用户组的成员的用户。

S12、为每个用户建立对应的通讯录,通讯录包括用户的网络好 友的好友信息;好友信息包括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与网络好友应的 好友昵称;

对于用户组的每个用户,需要在云端服务器为其建立对应的通讯 录;具体的,通讯录至少要包括有用户的网络好友的好友信息,比如, 用户A的通讯录中包括有其网络好友,如,用户B、用户C、用户D、 用户E和用户F这些用户的网络好友信息。在好用信息中,保存网络 好友的手机号码和与网络好友的好友昵称;比如,用户B为用户A的 网络好友,好友信息中保存了B的手机号码88668866和“熊大”(B 的好友昵称)。

S13、根据好友昵称在用户组中查询以该好友昵称为网络好友的 目标用户;

还是以好友昵称是“熊大”的用户B为例,在用户组中,查找所 有以“熊大”为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比如,经查询,获得的目标用户 包括用户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即,用户C、用户D、用户E 和用户F这些用户的网络好友中都包括了这个以“熊大”为好友昵称 的用户。

S14、根据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在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获取 以该网络好友为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

由于在通讯录中,好友信息包括了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对应的 有昵称,因此,在获得了网络好友的手机通讯薄以后,就可以根据该 电话号码来获得各个目标用户保存的联系人姓名了,比如,根据电话 号码88668866,可以在用户C的手机通讯薄中查询到好友昵称为“熊 大”的网络好友,用户C将该网络好友的联系人姓名设定为“张三”, 同理,可以得知“熊大”在各个目标用户中的联系人姓名分别为:用 户D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用户E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哥哥” 和用户F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

S15、根据联系人姓名生成网络好友的备注名。

由于一般情况下,各个手机用户中的手机通讯薄中所存储的联系 人姓名是可以真实的反应联系人的真实身份的,即,大多数情况下联 系人姓名即为该联系人的真实姓名;所以可以通过目标用户的手机通 讯薄所存储的联系人姓名来生成网络好友的备注名,从而可以识别网 络好友的真实的身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为用户组中的 大量用户分别建立通讯录,通讯录中包括了网络好友的好友昵称与手 机号码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的网络好友属于用户组时,根据该好 友的好友昵称,就可以在用户组中找到其他保存了该好友昵称的目标 用户;接着,在这些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根据该网络好友的手 机号码,就可以找到该网络好友在其他用的手机通讯薄中的联系人名 称;由于手机通讯薄中的联系人姓名是其他用户用于识别该网络好友 的标识,所以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该网络好友的真实身份,因此根据 以该网络好友为手机通讯薄中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可以生成网络好 友的备注名。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即使自己的手机通讯薄中没 有保存某一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联系人姓名,也可以通过用户组中 的其他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该网络好友的备注名,因此可以有效 的增加自动获得的备注名的数量,从而可以识别更多的更改昵称后的 网络好友。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会将亲人和配偶等联系人在手机通讯薄 中记载为辈份称谓或配偶关系称谓,比如,用户E的联系人姓名中 可以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儿子、女儿、 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老公、老婆、 媳妇、爱人、孩子他爸或孩子他妈等等。这样的联系人姓名除了用 户E以外,对于其他用户来说一般不会起到标识联系人身份的作用,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在生成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 名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滤除包括辈份称谓和\或配偶关系称谓的联 系人姓名的步骤,从而提高备注名的识别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用户为多个时,可以根 据多个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同一网络好友在各个目标用 户中的联系人姓名,此时,还可以通过比对的方式来获得最有可能 体现联系人真实身份的联系人姓名,来进一步提高提高备注名的准 确度,具体的:比如,根据电话号码88668866,可以在用户C的手机 通讯薄中查询到好友昵称为“熊大”的网络好友,用户C将该好友的 联系人姓名设定为“张三”,同理,可以得知“熊大”在各个目标用户 中的联系人姓名分别为:用户D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用户E 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哥哥”和用户F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在各个目标用户中,与“熊大”对应的联 系人姓名中“张三”的数量最多,因此该网络好友的真实姓名为“张 三”的可能性最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装置, 如图2所示,包括:建组单元01、通讯录建立单元02、查询单元03、 姓名获取单元04和备注名生成单元05,其中:

建组单元01用于建立包括有两个以上用户的用户组;通讯录建 立单元02用于为每个用户建立对应的通讯录,通讯录包括用户的网络 好友的好友信息;网络好友信息包括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与网络好 友对应的好友昵称;查询单元03用于根据好友昵称在用户组中查询包 括以好友昵称为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姓名获取单元04用于根据网络 好友的手机号码在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获取以网络好友为联系人 的联系人姓名;备注名生成单元05用户根据联系人姓名生成网络好友 的备注名。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组单元01建立用户组可以是在云端服务器 中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组中的用户数量一般都会比较大,每个 用户的大部分联系人都是属于用户组的成员的用户,比如,用户A的 网络好友所包括B、C、D、E和F这几个人,在作为用户A的网络好 友的同时,B、C、D、E和F这几个人其自身也可以属于用户组,即, 作为用户组的成员,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也可 以分别包括有其自己的网络好友,而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 E和用户F的网络好友也可以属于用户组的成员的用户。

对于用户组的每个用户,需要在通讯录建立单元02为其建立对 应的通讯录;具体的,通讯录至少要包括有用户的网络好友的好友信 息,比如,用户A的通讯录中包括有其网络好友,如,用户B、用户 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这些用户的网络好友信息。在好用信息 中,保存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与网络好友的好友昵称;比如,用户 B为用户A的网络好友,好友信息中保存了B的手机号码88668866 和“熊大”(B的好友昵称)。

还是以好友昵称是“熊大”的用户B为例,查询单元03在用户 组中,查找所有以“熊大”为网络好友的目标用户;比如,经查询,获 得的目标用户包括用户C、用户D、用户E和用户F,即,用户C、 用户D、用户E和用户F这些用户的网络好友中都包括了这个以“熊 大”为好友昵称的用户。

由于在通讯录中,好友信息包括了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对应的 有昵称,因此,在获得了网络好友的手机通讯薄以后,姓名获取单元 04就可以根据该电话号码来获得各个目标用户保存的联系人姓名了, 比如,根据电话号码88668866,可以在用户C的手机通讯薄中查询到 好友昵称为“熊大”的网络好友,用户C将该网络好友的联系人姓名 设定为“张三”,同理,可以得知“熊大”在各个目标用户中的联系人 姓名分别为:用户D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用户E的手机通讯 薄中为“哥哥”和用户F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

由于一般情况下,各个手机用户中的手机通讯薄中所存储的联系 人姓名是可以真实的反应联系人的真实身份的,即,大多数情况下联 系人姓名即为该联系人的真实姓名;所以备注名生成单元05通过目标 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所存储的联系人姓名来生成网络好友的备注名,从 而可以识别网络好友的真实的身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用户组中的大量用户分别建立通 讯录,通讯录中包括了网络好友的好友昵称与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这样,用户的网络好友属于用户组时,根据该好友的好友昵称,就可 以在用户组中找到其他保存了该好友昵称的目标用户;接着,在这些 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中,根据该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就可以找到 该网络好友在其他用的手机通讯薄中的联系人名称;由于手机通讯薄 中的联系人姓名是其他用户用于识别该网络好友的标识,所以能够较 为准确的反映该网络好友的真实身份,因此根据以该网络好友为手机 通讯薄中联系人的联系人姓名,可以生成网络好友的备注名。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即使自己的手机通讯薄中没 有保存某一网络好友的手机号码和联系人姓名,也可以通过用户组中 的其他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该网络好友的备注名,因此可以有效 的增加自动获得的备注名的数量,从而可以识别更多的更改昵称后的 网络好友。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会将亲人和配偶等联系人在手机通讯薄 中记载为辈份称谓或配偶关系称谓,比如,用户E的联系人姓名中 可以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儿子、女儿、 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老公、老婆、 媳妇、爱人、孩子他爸或孩子他妈等等。这样的联系人姓名除了用 户E以外,对于其他用户来说一般不会起到标识联系人身份的作用,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备注名生成单元05具体可以 包括滤除模块(图中未示出),在生成所述网络好友的备注名时,还 可以滤除包括辈份称谓和\或配偶关系称谓的联系人姓名,从而提高 备注名的识别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用户为多个时,可以根 据多个目标用户的手机通讯薄,来获取同一网络好友在各个目标用 户中的联系人姓名,此时,还可以通过比对的方式来获得最有可能 体现联系人真实身份的联系人姓名,来进一步提高提高备注名的准 确度,具体的:比如,根据电话号码88668866,可以在用户C的手机 通讯薄中查询到好友昵称为“熊大”的网络好友,用户C将该好友的 联系人姓名设定为“张三”,同理,可以得知“熊大”在各个目标用户 中的联系人姓名分别为:用户D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用户E 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哥哥”和用户F的手机通讯薄中为“张三”。

通过对比可以得知,在各个目标用户中,与“熊大”对应的联 系人姓名中“张三”的数量最多,因此该网络好友的真实姓名为“张 三”的可能性最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 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 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 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 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 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 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 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 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 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 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 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 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 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 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 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 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 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 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 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