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舒润莹亮美白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舒润莹亮美白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润莹亮美白啫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啫喱含有银耳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本发明的美白成分是通过筛选获得的,在化妆品基质里加入上述美白成分,可以很好的降低皮肤的麦拉宁值以及麦拉宁含量,充分说明本发明啫喱具有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的作用,即具有很好的美白作用;另外,本发明啫喱的稳定性较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267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29964.1

  • 发明设计人 何廷刚;艾勇;朱思阳;邵珠广;

    申请日2015-11-24

  • 分类号A61K8/99(20060101);A61K8/86(20060101);A61K8/97(20060101);A61Q1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143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柳围街13号(1号厂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16: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8/9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1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10-19

    授权

    授权

  • 2016-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8/99 申请日:2015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润莹亮美白啫喱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美白和护理是化妆品的主题,具有皮肤美白和皮肤护理功能的化妆品 是最畅销的化妆品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皮肤老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黑色素的生成和自由基引起皮肤弹性纤维的变性是 两大主要因素。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为:人体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tyrosine) 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生成多巴(dopa)和多巴醌(dopaquinone),经重 排后进一步氧化生成多巴色素(dopachrome)、5,6-二羟基吲哚(5, 6-dihydroxyindole)、吲哚醌(indole-5,6-quinone),最终合成黑色素(melanin)。影 响黑色素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黑色素细胞的数量、酪氨酸酶的活性、氧自由 基的含量和酪氨酸的含量。其中,酪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量是由人 体自身控制的。所以,要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只能通过控制黑色素细胞的数量、 酪氨酸酶的活性和氧自由基的含量。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皮肤美白和皮 肤护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抑制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减少 黑色素细胞生成的数量;二是通过抑制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催 化活性,从而降低黑色素的生成速率达到美白目的;三是通过防晒,防止阳光 中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晒黑和晒伤),减缓皮肤老化;四是通过使用抗氧剂去 除皮肤中的氧自由基,减缓黑色素生成和减缓皮肤老化。目前,我国美白化妆 品的管理和技术均存在较大缺陷,违规添加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以氨基 氯化汞等违禁品作为美白剂或添加双氧水等过氧化物进行漂白,多年来造成了 许多美容事故,甚至毁容,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已经引起国家和消费 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化妆品中使用的美白剂主要有对苯二酚(氢醌)、L-抗 坏血酸(维生素C)、曲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熊果苷等化合物。但这 些美白剂存在着诸多缺陷,如氢醌的刺激性非常大,维生素C和SOD非常不稳 定,曲酸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易变色性,熊果苷作用单一和效果不佳等。所以 开发具有良好安全性、稳定性,抑制效果明显,性价比良好的天然美白剂,已 成为当前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天 然物质应用于化妆品可达到皮肤治疗和护肤双重功效,而且具有功能多样、适 用面广、安全等特性,因而日益受到重视。发明专利CN102225039A公布了一 种含甘草、牡丹皮、白蒺藜、黄精、益母草的美白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 采用煎煮方法进行提取制备。发明专利CN101612105公布了一种由白芨、白敛、 桑白皮、白茯苓、白蒺藜、白术、白豆蔻、白芍、鹿衔草和当归的提取物组成 的美白护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采用浸泡提取和树脂分离富集 的方法制备。发明专利CN101732223A公布了一种由芦荟、白丁香、白牵牛、 白茯苓、白果仁、白芨、白芷、白术、燕窝、薏仁、龙胆草、当归、银杏组成 的纯中药美白护肤液,该中药组合物采用煎煮方法进行提取制备。发明专利 CN101804185A公布了一种含柴胡、当归、白芍、山茱萸、白术、茯苓、川芎、 桃仁、白僵蚕、煨姜、薄荷和炙甘草的祛斑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采用了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提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化妆品基质中, 虽然可以解决美白化妆品刺激性、稳定性的问题,但这些化妆品外观较差,美 白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好的美白化妆品,具有重要 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一种新的啫喱,该啫喱中含 有美白成分,美白成分包括:银耳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双-PEG-18甲 基醚二甲基硅烷。本发明的美白成分是通过筛选获得的,在化妆品基质里加入 上述美白成分,可以很好的降低皮肤的麦拉宁值以及麦拉宁含量,充分说明本 发明啫喱具有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的作用,即具有很好的美白作用;另外,本发 明啫喱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啫喱,含有银耳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双-PEG-18甲基醚二甲 基硅烷。

其中银耳提取物0.04-0.06重量份、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4-0.06重量份、双 -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0.4-0.6重量份。

所述银耳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和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的组 合物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

其中制备啫喱的原料包括:甜菜碱、甘油、1,2-戊二醇、1,3-丁二醇、1,2- 丙二醇、1,3-丙二醇、1,2-己二醇、卡波姆、氢氧化钠、辛甘醇、β-葡聚糖、水 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软骨素硫酸钠、白藜芦醇、母菊花提取物、麦芽糊 精、苯甲地那铵、可溶性蛋白多糖、梅果提取物、菜蓟叶提取物、香橙果提取 物、卤虫提取物、铂粉、银耳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双-PEG-18甲基醚 二甲基硅烷。

其中制备啫喱的原料包括:甜菜碱4-6重量份、甘油2-4重量份、1,2-戊二 醇2-4重量份、1,3-丁二醇2-4重量份、1,2-丙二醇2-4重量份、1,3-丙二醇2-4 重量份、1,2-己二醇1-2重量份、卡波姆0.2-0.4重量份、氢氧化钠0.1-0.3重量 份、辛甘醇0.1-0.2重量份、β-葡聚糖0.001-0.003重量份、水解植物蛋白 0.0002-0.0003重量份、三磷酸腺苷0.0002-0.0003重量份、软骨素硫酸钠 0.0002-0.0003重量份、白藜芦醇0.0001-0.0003重量份、母菊花提取物0.0001重 量份、麦芽糊精0.0001重量份、苯甲地那铵0.00002重量份、可溶性蛋白多糖 0.000005重量份、梅果提取物0.000004重量份、菜蓟叶提取物0.0000004重量 份、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重量份、卤虫提取物0.0000002重量份、铂粉 0.0000002重量份、银耳提取物0.04-0.06重量份、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4-0.06 重量份、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0.4-0.6重量份。

所述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甜菜碱、甘油、1,3-丁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2-己二 醇、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水相锅,加热至80-85℃ 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加 入水、甘油、1,2-己二醇、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氢氧化 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软骨素硫酸钠、卤 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提取物、梅果提取 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续搅拌均匀,冷却 至室温;灌装,即得。

下述是本发明部分原料的购买厂家以及批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并不限定对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下述试验,是在多次创造性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本发明所要保护的内容, 进行的结论性试验。

一、筛选试验

试验1组: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

试验2组:银耳提取物0.1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1g。

试验3组:银耳提取物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5g。

试验4组: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0.5g。

试验5组: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1g。。

试验样品配制:取1,3-丁二醇1g,加水1g,混合完全。取试验1组原料, 加入上述溶剂中,混合完全,备用;试验2组、试验3组,配制方法同上。

试验方法:取人体皮肤三维模型试验盒(MEL-300B)。按照该试验操作流程 将三维模型移至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长期维持培养基(EPI-100LLMM)置于 37℃,5%CO2下恒温箱预培养1小时后,加入不同试验组,分别添加配制好试验 样品100μL至角质层侧,空白组加入等量的1,3-丁二醇水溶液。基底层侧使用长 期维持培养基继续培养。2天或3天的间隔交换培养基和受试物共进行16天的培 养。培养后,用PBS(-)缓冲洗皮肤组织后,利用MX18(Courage+Khazaka公 司制造)测试不同组别的麦拉宁值。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试验组的麦拉宁值

试验组别 麦拉宁值(a.u.) 空白组 501.2±1.1 试验1组 403.2±0.9** 试验2组 394.1±1.2** 试验3组 390.2±0.9** 试验4组 327.4±0.5*** 试验5组 325.1±0.9***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01。

试验结论:已知麦拉宁值越低,说明抑制黑色素的能力越强;上述试验数 据表明,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和银耳提取物组合后(试验1组)可以很好的抑制黑 色素,增加银耳提取物和甘草根提取物重量后,并没有提高美白效果,但加入 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后,麦拉宁值大大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01), 继续增加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的量,并没有进一步提高抑制黑色素的 能力,因此,申请人确定试验4组的组合物为美白成分。

二、验证试验

试验1组:甜菜碱4g、甘油2g、1,2-戊二醇2g、1,3-丁二醇2g、1,2-丙二醇 2g、1,3-丙二醇2g、1,2-己二醇1g、卡波姆0.2g、氢氧化钠0.1g、辛甘醇0.1g、 β-葡聚糖0.001g、水解植物蛋白0.0002g、三磷酸腺苷0.0002g、软骨素硫酸钠 0.0002g、白藜芦醇0.0001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甲地 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叶提 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粉 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4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4g、双-PEG-18甲基醚二 甲基硅烷0.4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50g、甜菜碱、甘油0.8g、1,3-丁二醇0.8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4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1.6g、甘油1.2g、1,2-己二醇0.6g、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 根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2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 苷、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 蓟叶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 继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试验2组:甜菜碱5g、甘油3g、1,2-戊二醇3g、1,3-丁二醇3g、1,2-丙二醇 3g、1,3-丙二醇3g、1,2-己二醇1.5g、卡波姆0.3g、氢氧化钠0.2g、辛甘醇0.15g、 β-葡聚糖0.002g、水解植物蛋白0.00025g、三磷酸腺苷0.00025g、软骨素硫酸 钠0.00025g、白藜芦醇0.0002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 甲地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 叶提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 粉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0.5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62g、甜菜碱、甘油1.2g、1,3-丁二醇1.2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6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5.3g、甘油1.8g、1,2-己二醇0.9、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8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试验3组:甜菜碱6g、甘油4g、1,2-戊二醇4g、1,3-丁二醇4g、1,2-丙二醇 4g、1,3-丙二醇4g、1,2-己二醇2g、卡波姆0.4g、氢氧化钠0.3g、辛甘醇0.2g、 β-葡聚糖0.003g、水解植物蛋白0.0003g、三磷酸腺苷0.0003g、软骨素硫酸钠 0.0003g、白藜芦醇0.0003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甲地 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叶提 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粉 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6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6g、双-PEG-18甲基醚二 甲基硅烷0.6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77g、甜菜碱、甘油1.6g、1,3-丁二醇1.6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8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8.1g、甘油2.4g、1,2-己二醇1.2g、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2.4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验证试验1:按照试验一筛选试验,测定不同组别的麦拉宁值。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啫喱的麦拉宁值比较

试验组别 麦拉宁值(a.u.) 空白组 483.2±0.8 试验1组 339.2±0.9*** 试验2组 330.1±1.2*** 试验3组 335.4±0.9***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01。

验证试验2:麦拉宁含量测定

麦拉宁的定量方法按以下程序操作:取上述试验后皮肤,用镊子将皮肤剥 离后,置入450μL的1.0%SDS溶液(含10mMTris-HCl,0.05mMEDTA,pH6.8) 中实施超音波破碎后,添加5mg/mL的链霉蛋白酶E溶液20μL,45℃条件下加温 12小时。在加入50μL的500mMNa2CO3和10μL的30%H2O2后置于80℃条件 下加温30分钟。冷却后,加入100μL的氯仿:甲醇(2:1)混合液予以搅拌, 10分钟离心分离后取其上清100μL用光谱仪进行波长为405nm时的测量。同时 利用合成麦拉宁(SIGMA)作为标准样品进行同样测量并制作标准曲线,依据 标准曲线对皮肤组织中的所含的麦拉宁进行定量。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麦拉宁含量定量结果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试验结论: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啫喱具有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的作用。

三、稳定性试验

试验1组:甜菜碱5g、甘油3g、1,2-戊二醇3g、1,3-丁二醇3g、1,2-丙二醇 3g、1,3-丙二醇3g、1,2-己二醇1.5g、卡波姆0.3g、氢氧化钠0.2g、辛甘醇0.15g、 β-葡聚糖0.002g、水解植物蛋白0.00025g、三磷酸腺苷0.00025g、软骨素硫酸 钠0.00025g、白藜芦醇0.0002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 甲地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 叶提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 粉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0.5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62g、甜菜碱、甘油1.2g、1,3-丁二醇1.2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6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5.3g、甘油1.8g、1,2-己二醇0.9、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8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试验2组:甜菜碱5g、甘油3g、1,2-戊二醇3g、1,3-丁二醇3g、1,2-丙二醇 3g、1,3-丙二醇3g、1,2-己二醇1.5g、卡波姆0.3g、碳酸钠0.5g、辛甘醇0.15g、 β-葡聚糖0.002g、水解植物蛋白0.00025g、三磷酸腺苷0.00025g、软骨素硫酸 钠0.00025g、白藜芦醇0.0002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 甲地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 叶提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 粉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0.5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62g、甜菜碱、甘油1.2g、1,3-丁二醇1.2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6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5.3g、甘油1.8g、1,2-己二醇0.9、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碳酸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8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试验结论:见表4。

表4稳定性试验结果

组别 是否分层 是否浮油 色泽是否变化 试验1组 试验2组

试验结论:本发明啫喱没有产生分层、浮油和色泽变化的现象,充分说明 本发明啫喱处方稳定性较好。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啫喱处方为:甜菜碱4g、甘油2g、1,2-戊二醇2g、1,3-丁二醇2g、1,2-丙二 醇2g、1,3-丙二醇2g、1,2-己二醇1g、卡波姆0.2g、氢氧化钠0.1g、辛甘醇0.1g、 β-葡聚糖0.001g、水解植物蛋白0.0002g、三磷酸腺苷0.0002g、软骨素硫酸钠 0.0002g、白藜芦醇0.0001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甲地 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叶提 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粉 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4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4g、双-PEG-18甲基醚二 甲基硅烷0.4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50g、甜菜碱、甘油0.8g、1,3-丁二醇0.8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4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1.6g、甘油1.2g、1,2-己二醇0.6g、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 根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2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 苷、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 蓟叶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 继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实施例2

啫喱处方为:甜菜碱5g、甘油3g、1,2-戊二醇3g、1,3-丁二醇3g、1,2-丙二 醇3g、1,3-丙二醇3g、1,2-己二醇1.5g、卡波姆0.3g、氢氧化钠0.2g、辛甘醇0.15g、 β-葡聚糖0.002g、水解植物蛋白0.00025g、三磷酸腺苷0.00025g、软骨素硫酸 钠0.00025g、白藜芦醇0.0002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 甲地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 叶提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 粉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5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5g、双-PEG-18甲基 醚二甲基硅烷0.5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62g、甜菜碱、甘油1.2g、1,3-丁二醇1.2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6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 加入水15.3g、甘油1.8g、1,2-己二醇0.9、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1.8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实施例3

啫喱处方为:甜菜碱6g、甘油4g、1,2-戊二醇4g、1,3-丁二醇4g、1,2-丙二 醇4g、1,3-丙二醇4g、1,2-己二醇2g、卡波姆0.4g、氢氧化钠0.3g、辛甘醇0.2g、 β-葡聚糖0.003g、水解植物蛋白0.0003g、三磷酸腺苷0.0003g、软骨素硫酸钠 0.0003g、白藜芦醇0.0003g、母菊花提取物0.0001g、麦芽糊精0.0001g、苯甲地 那铵0.00002g、可溶性蛋白多糖0.000005g、梅果提取物0.000004g、菜蓟叶提 取物0.0000004g、香橙果提取物0.0000003g、卤虫提取物0.0000002g、铂粉 0.0000002g、银耳提取物0.06g、光果甘草根提取物0.06g、双-PEG-18甲基醚二 甲基硅烷0.6g。

啫喱的制备方法为:

(1)取水77g、甜菜碱、甘油1.6g、1,3-丁二醇1.6g、1,3-丙二醇、1,2-丙 二醇、1,2-己二醇0.8g、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辛甘醇、卡波姆,加入 水相锅,加热至80-85℃后,搅拌均匀,抽入真空乳化机中;

(2)开机搅拌混合均匀,30分钟,1000rpm/分,停止搅拌,降温至40℃;加 入水18.1g、甘油2.4g、1,2-己二醇1.2g、1,2-戊二醇、β-葡聚糖、光果甘草根 提取物、氢氧化钠、银耳提取物、1,3-丁二醇2.4g、水解植物蛋白、三磷酸腺苷、 软骨素硫酸钠、卤虫提取物、铂粉、香橙果提取物、可溶性蛋白多糖、菜蓟叶 提取物、梅果提取物、白藜芦醇、麦芽糊精、母菊花提取物、苯甲地那铵,继 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灌装,即得。

制备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