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7-12-12
授权
授权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15/00 申请日: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6-02-03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翻片机构,该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翻片机 构主要用于(但不限于)服装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服装裁片指的是裁剪后还没缝纫的衣片,裁片可以是布片,也可以是纸片, 一般指布片。控制裁片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打飞(即编号),给裁片编 号是防止面料色差或段差,这样缝制时就不会产生差色。
目前,对服装裁片大多采用人工编号,人工编号弊端较多,浪费大量的人 力成本,效率低下,而且出错概率较大。为了解决人工编号的问题,技术人员 开发了自动编号机,如专利文献CN201370140公开的一种服装裁片自动编号机, 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定位机构和打印机构,定位机构与未裁剪的布料相适配, 打印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在布料上的定位用于对布料的裁片进行打印编号,该服 装裁片自动编号机虽然克服了手工对服装裁片进行编号的缺点,能自动完成对 服装裁片的自动编号打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该编号机的编 号打印与铺布同时进行,铺布完成后再进行裁剪,限制了使用的场合,而且人 工干预的程度仍然较大,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特定状态下能够自动对裁片进行翻片的裁片自 动编号机的翻片机构,实现替代人工自动对服装裁片类物品进行自动翻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翻片机构,包括推片杆和翻片动力装置,在裁片分 离机构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后,推片杆在翻片动力装置带 动下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推送到未编号裁片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翻片动力装置包括翻片第一导轨和翻片第二导轨,翻片第 一导轨、翻片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放置机构的两边,翻片第一导轨、翻片第二 导轨均包括导向固定元件导向轨道和移动元件滑块,推片杆安装在翻片第一导 轨和翻片第二导轨之间,推片杆的一端设置在翻片第一导轨的滑块上,所述推 片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翻片第二导轨的滑块上,第一导轨滑块、第二导轨滑块中 至少有一个滑块连接有翻片驱动机构,翻片驱动机构带动滑块运动。
翻片驱动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与滑块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套置在 主动轮上,传送带的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
在所述推片杆连接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采用摆动气缸。所述推片杆上还 设置有抚平带,推片杆在翻片动力装置带动下向一侧运动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 推送到一侧后,推片杆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使抚平带与未编号裁片接触 或不接触,当推片杆在翻片动力装置带动下返程时,抚平带将未编号裁片抚平。
所述推片杆通过翻片安装架安装在翻片第一导轨、翻片第二导轨的滑块上, 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翻片安装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抚平带由毛刷构成。
编码机构首先对放置机构上的裁片进行编号,然后裁片分离机构将编号后 的单片裁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本发明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翻片机构将编号后 的单片裁片推送到未编号裁片的一侧,从而自动完成翻片,克服了手工对服装 裁片进行翻片的缺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裁片自动编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编机构及翻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裁片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裁片分离机构连接板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裁片分离机构连接板部位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裁片分离机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裁片自动编号机包括放置机构、编码机构、裁片分离机构 和翻片机构,上述机构安装在机架2上,通过电控箱1控制。其中:
(1)放置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放料台101,裁片放置在放料台101 上,放料台101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102上,放料台101一侧设置有夹持 裁片的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03、蜗杆111和蜗轮110,电机103设置 在底座102上,底座102安装在机架2上。蜗杆111顶端与放料台101底部连 接,电机103带动蜗轮110转动,利用蜗轮110、蜗杆111的传动使蜗杆111旋 转,蜗轮110内有与蜗杆111配合的螺纹,蜗轮110旋转带动蜗杆111做轴向 运动使放料台101升降。放料台101底部设置有四个导柱108,底座102上设置 有四个与导柱108配合的导套107,导柱108设置在导套107内,从而使放料台 101在导套107限定的行程上升降。
放料台101边设置有检测裁片高度的检测装置112和裁片检测装置(如图3 所示),所述检测装置112的检测信号控制升降机构动作。检测装置112可以 采用光电传感器,放料台边设置的裁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料台上是否有裁 片,裁片检测装置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一类的检测装置,也可以采用光电检测 系统。
裁片检测装置检测到放料台101上有裁片时,启动升降机构的电机103,将 放料台101顶升至高度检测位置。当正常工作,裁片不断被编码时,裁片的高 度将不断地下降,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放料台101上的裁片高度过低时,检测装 置112信号传送给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构升高,让放料台101上的裁片高度处 于预定的高度。当放料台101上的裁片高度因工作不断减小时,检测装置112 信号传送给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构工作,这样升降机构可以通过判断放料台101 上裁片的高度位置自动升降。
上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105,夹持板105与气缸104的活塞杆106连接, 所述气缸104安装在放料台101上,气缸101活塞杆106的运动带动夹持板105 将放料台101上的裁片夹持。夹持机构一方面可以将欲编号的裁片固定,另一 方面,在翻片机构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推送到未编号裁片的另一侧(即安装夹 持机构的这一侧)时,夹持机构将已编号的裁片固定,束在一起。
(2)编码机构,在此介绍两种实施方式:
1)编码机构采用打码方式:
编码机构包括打码装置,打码装置如打码机,该机构如印章原理一样,由 于打码机在工作时需要固定,因此,打码装置固定安装在放置机构边(具体是 上方),打码装置上下运动(如印章),从而打码装置对放料台101上的裁片 进行编号。
2)编码机构采用喷码方式:
如图3所示,编码机构包括喷码装置208(采用喷码机)和带动喷码装置 208运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喷码装置208经过放置机构时,喷码装置 208对放料台101上的裁片进行编号。
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放置 机构的两边,第一导轨包括导向固定元件导向轨道201和移动元件滑块,第二 导轨包括导向固定元件导向轨道205和移动元件滑块206,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之间设置有安装架207,喷码装置208安装在安装架207上;所述安装架207的 一端安装在第一导轨的滑块上,所述安装架207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导轨的滑 块206上,第一导轨作为主动导轨,第一导轨滑块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 带动第一导轨滑块运动。第一导轨的导向轨道201边设置有检测第一导轨上滑 块位置的检测装置。在此,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均可以作为主动导轨,哪一个 导轨作为主动导轨,哪个导轨的滑块便与驱动机构连接。或是两个导轨的滑块 均与驱动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包括传送带202,传送带202与第一导轨 滑块连接,传送带202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203上,传送带202的另一端套置 在从动轮204上,主动轮203通过电机驱动。
(3)裁片分离机构用于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如图4-7 所示,裁片分离机构包括接触件301(接触件301采用滚轴,便于更换胶带315 时滚动),接触件301的表面设置有粘着剂,具体地,接触件301的表面设置 有胶带315,粘着剂为胶带315粘着面的粘着剂。接触件301连接在第二动作部 件上,第二动作部件连接在连接板306上,连接板306与第一动作部件连接。 第一动作部件、第二动作部件为气缸,即接触件301连接在气缸320(第二动作 部件)的活塞杆上,气缸320连接在连接板306上,连接板306与另一气缸319 (第一动作部件)的活塞杆连接,另一气缸319则安装在安装板上。
安装在安装板上气缸319的活塞杆动作,带动连接板306动作,从而带动 连接板306上气缸320动作,最终带动与连接板306上气缸320连接的接触件 301动作,使接触件301接触裁片后依靠胶带的粘着剂粘附裁片并带动粘附的裁 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
连接板306通过气缸320与接触件301连接,是为了使接触件301接触裁 片时具有类似弹簧一样的缓冲功能。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此时气缸320可以采 用针型气缸,也可以对气缸320施加一定强度的气压实现。另外,当接触件301 拉起裁片时,第二动作部件动作回缩,即气缸320收缩活塞杆,这样能使胶带 315处于松弛状态,裁片被拉起紧绷后,松弛状态的胶带315不会与裁片轻易脱 离。
当接触件301的表面设置胶带315时,在连接板306上还设置有主动轮303 和从动轮302,胶带315的胶带卷304安装并固定在从动轮302上,从动轮302 选用阻尼轮,胶带头绕过接触件301连接在主动轮303上,主动轮303转动带 动从动轮302上的胶带卷304转动,不断更新接触件301上的胶带315,从而达 到更换胶带315的目的,使接触件301上的胶带315始终保持粘着性。
为了改变胶带315行走的路径,在所述主动轮303和从动轮302之间,连 接板306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改变胶带315行走方向的导向辊305,导向辊305采 用防静电材料制作。
为了固定胶带315,在所述接触件301边,所述安装板306上设置有夹持块 316,所述夹持块316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317、318,绕过接触件301两侧的胶 带315分别位于气缸317、318与夹持块316之间,即一侧胶带315位于夹持块 316与其左端的气缸317之间,另一侧胶带315位于夹持块316与其右端的气缸 318之间,这样气缸317、318的活塞杆动作将胶带315夹持固定在活塞杆与夹 持块316之间。当然,可以在夹持块316上设置气缸,夹持块316的两侧设置 有吸附孔,在气缸317、318的活塞杆动作将胶带315夹持固定在活塞杆与夹持 块316之间后,夹持块316上气缸动作将胶带315吸附在夹持块316上,此时 气缸317、318便可回位。
为了便于调节接触件301与放置机构之间的位置(横向),安装板安装在 横向位移调节机构上。安装板在横向位移调节机构的带动下,横向调节接触件 与放置机构之间的位置。
如图7所示,所述横向位移调节机构包括横向安装架307,横向安装架307 上设置有横向滚珠丝杆和横向导轨310,横向滚珠丝杆的横向滑块308与安装板 连接在一起,横向滚珠丝杆的横向螺杆309安装在横向安装架307上,电机322 带动横向滚珠丝杆的横向螺杆309转动,横向螺杆309带动横向滚珠丝杆的横 向滑块308横向位移。
为了调节接触件与放置机构之间的纵向位置,所述横向位移调节机构安装 在纵向位移调节机构上。所述纵向位移调节机构包括纵向安装架311,纵向安装 架311上设置有纵向滚珠丝杆和纵向导轨312,纵向滚珠丝杆的纵向螺杆313安 装在纵向安装架311上,电机323带动纵向滚珠丝杆的纵向螺杆313转动,纵 向滑块通过纵向安装板314与横向安装架307连接在一起,纵向螺杆313带动 纵向滚珠丝杆的纵向滑块纵向位移。
当然,为了单纯地调节接触件与放置机构之间的横向、纵向位置,所述安 装板可以分别直接安装在横向位移调节机构、纵向位移调节机构上。为了能够 即调节横向位置,又能够调节纵向位置,横向位移调节机构和纵向位移调节机 构同时使用。
为了检测裁片是否脱离,所述裁片分离机构边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 感器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一类的检测装置。
(4)翻片机构,在裁片分离机构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 后,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推送到未编号裁片的一侧。
如图3所示,翻片机构包括推片杆209和翻片动力装置,在裁片分离机构 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与未编号的裁片分离后,推片杆209在翻片动力装置带动 下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推送到一侧。
翻片动力装置包括翻片第一导轨和翻片第二导轨,翻片第一导轨、翻片第 二导轨分别设置在放置机构的两边,翻片第一导轨、翻片第二导轨均包括导向 固定元件导向轨道和移动元件滑块,推片杆209安装在翻片第一导轨和翻片第 二导轨之间,推片杆209的一端设置在翻片第一导轨的滑块上,所述推片杆209 的另一端设置在翻片第二导轨的滑块上,第一导轨滑块、第二导轨滑块中至少 有一个滑块连接有翻片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滑块运动。
所述翻片驱动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与滑块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套 置在主动轮上,传送带的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
所述推片杆209连接有翻转机构(如采用摆动气缸212),所述推片杆209 上还设置有抚平带210,图3中抚平带210由毛刷构成,推片杆209在翻片动力 装置带动下向一侧运动将编号后的单片裁片推送到未编号裁片的一侧后,推片 杆209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翻转,使抚平带210与未编号裁片接触或不接触, 当推片杆209在翻片动力装置带动下返程时,抚平带210将未编号裁片抚平。
所述推片杆209通过翻片安装架安装在翻片第一导轨、翻片第二导轨的滑 块上,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翻片安装架上。
本实施例中,翻片动力装置与编码机构(采用喷码方式时)的动力装置采 用同一组动力,即推片杆209安装在编码机构的动力装置的安装架207上,与 推片杆209连接的翻转机构也安装在动力装置的安装架207上。此时,翻片第 一导轨即为第一导轨,翻片第二导轨即为第二导轨。同样,驱动装置也相同。
使用时(采用喷码方式):
裁片采用辅助夹具夹平,将裁片按十字光标位置放置在放料台101上,放 料台101上的夹持板105夹住裁片,放料台101边设置的裁片检测装置(光纤 检测)检测放料台101上是否有裁片,当检测到放料台101上有裁片时,启动 升降机构的电机103,将放料台101顶升至高度检测位置。当正常工作,裁片不 断被编码时,裁片的高度将不断地下降,此时放料台101边的检测装置112检 测裁片的高度位置,位置检测112信号传送给放料台101升降机构的电机103, 电机103通过蜗杆111、蜗轮110和丝杆109配合将放料台101顶升至预定的高 度(此高度是编码机构能对裁片正常编码时裁片的高度)。
此时,编码机构动力装置上设置的光纤检测裁片前后位置作为工作点,裁 片分离机构则以PLC程序计算确认粘附位置。
编码机构在动力装置带动下经过放置机构,在编码机构动力装置运动到终 点时,推片杆209在摆动气缸212的带动下翻转,使由毛刷构成的抚平带210 与未编号裁片接触(或不接触,当未编号裁片较为平整时,抚平带210可与未 编号裁片不接触),当推片杆209在编码机构动力装置带动下返程时(此时编 码机构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返回初始位置),编码机构的喷码装置对放置机构 上的裁片进行编号,此时,抚平带210抚平裁片。当然,本发明并不对喷码装置 进行编号的时机进行限定,如在编码机构动力装置运动到终点这段时间进行编 号。
编码机构在动力装置带动下运行到终点(裁片工作点)时,抚平带210可以 在裁片一边将裁片轻轻压住。
裁片分离机构工作,即安装在安装板上气缸319的活塞杆向下动作,带动 连接板306向下动作,从而带动连接板306上气缸320整体向下动作,连接板 306上气缸320活塞杆向下动作,与其连接的接触件301向下动作,使接触件 301接触裁片后依靠胶带315的粘着剂粘附裁片。其中,气缸319的气压大于气 缸320的气压,用来确保粘附。
然后,为了确保裁片松弛状态,气缸320活塞杆先向上动作,气缸319活 塞杆再向上动作,带动接触件301粘着编号后的裁片向上运动与未编号的裁片 分离。带动裁片的接触件301向上动作的力度大于抚平带210压住裁片的力度, 且保证该力度应小于胶带315粘附裁片的力度,这样就可以带动粘附的裁片与 未编号的裁片分离。
裁片分离机构边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光纤检测系统)检测裁片(已编号与 未编号裁片)是否脱离。此时,主动轮303转动带动从动轮302上的胶带卷304 转动,更新接触件301上的胶带315。裁片分离机构边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光纤 检测系统)再次检测裁片(已编号与未编号裁片)是否脱离。脱离时,推片杆 209在摆动气缸212的带动下翻转回位。
翻片机构的推片杆209在编码机构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将编号后的单片裁 片推送到一侧(以夹持板105为基准,一侧为未编号的裁片,一侧为已编号的 裁片)。
推片杆209在摆动气缸212的带动下翻转,使由毛刷构成的抚平带210转 变为抚平状态。喷码装置208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对裁片先喷码并抚平。
重复上述动作至最后一张裁片。当裁片检测装置检测到无裁片时,升降机 回位,编码机构及裁片分离机构回位至原点,松开夹持机构的气缸104取编号 后的裁片。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 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机译: 具有相同内容的裁纸机裁片及裁片方法
机译: 翻片安装方法,翻片安装装置以及在翻片安装装置中使用的工具保护板
机译: 空心转子式剥皮机用裁片和裁片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