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52012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60708.7
申请日2015-09-06
分类号E04H12/34;
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全
地址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通湖路699号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23:49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7-06-20
授权
授权
2017-06-0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4H12/3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06
著录事项变更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H12/34 申请日:2015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5-12-30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保证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低压架空线路是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所用的线路,低压架空线路多由水泥电杆支撑架设。在传统施工工艺中,电杆的架设通常由吊车将电杆吊起,再放置入预设的杆坑中。然而,受土质松软、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影响,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斜,且不易校正;这样,给电杆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国家局于2013年9月18日公告了一份名为“立杆扶正器”、申请号为“2013202168393.4”的文献,该案在使用时安装于电杆的顶端与吊车之间,从而确保电杆在放入杆坑前始终保持铅垂状态;然而,该案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因上述中土质松软、操作不规范等因素而导致的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斜的问题。
此外,国家局还于2014年6月18日公布了一份名为“电杆扶正器”、申请号为“201410094723.2”的文献,该案提出了一种在电杆架设完成后以千斤顶为动力源对电杆进行扶正的装置;然而,该案也存在着结构繁杂、操作不易、转运不易等缺陷,同时,其也存在着扶正后依然易倾斜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操作步骤清晰有序且使用稳定性好,使用后可确保电杆在松软土质中架设后仍能保持高度铅垂的斜坡上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及电杆的斜坡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杆的下部设在预设的杆坑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底板、驱动板、若干驱动组件和若干扶正组件,所述底板呈圆环状,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底板同轴心的环形滑槽、且其顶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与底板同轴心的斜齿轮;所述驱动板呈圆环状、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所述驱动板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径向滑槽和若干位于径向滑槽的内外两侧的插槽;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丝杆、驱动丝母和一对驱动座,一对所述驱动座可拆卸的插接在同一径向滑槽内外两侧的两插槽中,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穿设在一对驱动座中、且与其下方的径向滑槽平行,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丝杆的一侧端头处、且与斜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丝母套接所述驱动丝杆、且其底端滑动连接在径向滑槽中,所述驱动丝杆与驱动丝母螺纹连接;
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可伸缩杆;
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铰接杆一、铰接杆二和扶正块,所述铰接杆一的底端铰接在位于径向滑槽和驱动齿轮之间的驱动座的顶部,所述扶正块的底部铰接在铰接杆一的顶端,所述铰接杆二的底端铰接在驱动丝母的顶部、且其顶端铰接在扶正块的一侧。
所述底板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底板,相邻所述弧形底板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驱动板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驱动板,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扶正组件均设有三个,所述扶正组件、驱动组件和弧形驱动板一一对应。
相邻所述弧形底板相插接,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相插接。
所述扶正块朝向驱动板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扶正球头。
电杆的斜坡安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B1)、初期准备:
B1.1)、完成各个驱动组件及各个扶正组件的安装;
B1.2)、完成驱动板与底板的配合安装,并完成各个驱动组件与驱动板的配合安装;
B1.3)、撑起若干可伸缩杆,并对各个可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直至底板呈水平状态;
B2)、投放电杆:通过起重机将电杆吊起后放入杆坑中;
B3)、校准电杆:
B3.1)、维持吊接,并通过外接的电机或人力转动驱动盘,直至若干扶正块均与电杆的表面相接触;
B3.2)、移除吊接,并继续转动驱动盘,直至驱动盘无法转动;
B4)、固定电杆:维持安装装置不动,向杆坑中填入泥土,并压实;
B5)、移除安装装置:
B5.1)、反向旋转驱动板,使得若干扶正块与电杆脱开;
B5.2)、依次拆开并移除扶正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板、底板和可伸缩杆;完毕。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若干扶正块的协同动作,使得电杆将在放入杆坑之后逐渐摆动至铅垂状态;同时,由于电杆表面的锥度的存在,因此,对若干扶正块的持续动作将有效的压实电杆下方的松软泥土,从而有效避免了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斜的问题。具有着结构精巧、动作稳定、使用稳定性好及电杆安装后不易倾斜的特点。
此外,本案实际使用时可对斜齿轮和驱动齿轮的传动比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级减速;同时,由于驱动板外缘尺寸较大,因此,在外力驱动时将自成减速状态,即为二级减速;这样,驱动板旋转时扶正块将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直线进给,从而使得在电杆扶正时对外力要求较小,甚至人力即可操作,具有着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I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四,
图8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五;
图中1是电杆,2是底板,20是弧形底板,21是斜齿轮,3是驱动板,30是弧形驱动板;
4是驱动组件,41是驱动齿轮,42是驱动丝杆,43是驱动丝母,44是驱动座;
5是扶正组件,51是扶正块,510是扶正球头,56是铰接杆一,57是铰接杆二,58是可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8所示,所述电杆1的下部设在预设的杆坑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底板2、驱动板3、若干驱动组件4和若干扶正组件5,所述底板2呈圆环状,所述底板2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底板2同轴心的环形滑槽、且其顶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与底板2同轴心的斜齿轮21;所述驱动板3呈圆环状、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所述驱动板3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径向滑槽和若干位于径向滑槽的内外两侧的插槽;实际使用时,可于驱动板的外缘处设置一圈啮合齿或多个径向推杆,从而使得当有人力或电机等外力作用时,驱动板可在环形滑槽中做绕其自身轴心的旋转运动;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齿轮41、驱动丝杆42、驱动丝母43和一对驱动座44,一对所述驱动座44可拆卸的插接在同一径向滑槽内外两侧的两插槽中,所述驱动丝杆42的两端穿设在一对驱动座44中、且与其下方的径向滑槽平行,所述驱动齿轮41固定连接在驱动丝杆42的一侧端头处、且与斜齿轮21相啮合,所述驱动丝母43套接所述驱动丝杆42、且其底端滑动连接在径向滑槽中,所述驱动丝杆42与驱动丝母43螺纹连接;这样,驱动板的旋转将首先带动一对驱动座绕驱动板(底板)的轴心进行旋转,再通过驱动座带动驱动丝杆绕驱动板的轴心转动;同时,由于驱动齿轮和固定在底板内侧的斜齿轮啮合,因此,驱动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也将绕自身轴心旋动;从而在最后带动驱动丝母边绕驱动板的轴心转动,边向内或向外直线进给;
所述底板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可伸缩杆58;(实际使用时可采用若干千斤顶代替),从而可通过对若干可伸缩杆的长度的调节,简单、有效的对底板进行调平(调节至水平状态);
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铰接杆一56、铰接杆二57和扶正块51,所述铰接杆一56的底端铰接在位于径向滑槽和驱动齿轮41之间的驱动座44的顶部,所述扶正块51的底部铰接在铰接杆一56的顶端,所述铰接杆二57的底端铰接在驱动丝母43的顶部、且其顶端铰接在扶正块51的一侧。这样,驱动丝母的直线运动将转化为扶正块绕铰接杆一底端摆动的旋转运动,使得扶正块在进给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从而有效提升对电杆下方松软泥土的压实效果,使得电杆在斜坡上安装时,电杆的铅垂度以及对电杆下方泥土的压实效果更好。
这样,通过若干扶正块的协同动作,使得电杆将在放入杆坑之后逐渐摆动至铅垂状态;同时,由于电杆表面的锥度的存在,因此,对若干扶正块的持续动作将有效的压实电杆下方的松软泥土,从而有效避免了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斜的问题。具有着结构精巧、动作稳定、使用稳定性好及电杆安装后不易倾斜的特点。
与此同时,本案中通过边旋转边进给扶正的的动作方式,有效避免了单个扶正组件因长时间受压而造成的疲劳损伤及零件损坏,从而有效延长了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并有效提升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此外,本案实际使用时可对斜齿轮和驱动齿轮的传动比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级减速;同时,由于驱动板外缘尺寸较大,因此,在外力驱动时将自成减速状态,即为二级减速;这样,驱动板旋转时扶正块将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直线进给,从而使得在电杆扶正时对外力要求较小,甚至人力即可操作,具有着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所述底板2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底板20,相邻所述弧形底板20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驱动板3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驱动板30,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30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和扶正组件5均设有三个,所述扶正组件4、驱动组件5和弧形驱动板30一一对应。本案通过“组装式”的底座及驱动板,可在面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杆时进行方便的更替;并可在使用前后进行更为方便的拆装。
相邻所述弧形底板20相插接,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30相插接。
所述扶正块51朝向驱动板3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扶正球头510。从而有效降低扶正块与电杆表面的摩擦力,进而提升动作流畅性与稳定性。
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B1)、初期准备:
B1.1)、完成各个驱动组件及各个扶正组件的安装;
B1.2)、完成驱动板与底板的配合安装,并完成各个驱动组件与驱动板的配合安装;
B1.3)、撑起若干可伸缩杆,并对各个可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直至底板呈水平状态;
B2)、投放电杆:通过起重机将电杆吊起后放入杆坑中;
B3)、校准电杆:
B3.1)、维持吊接,并通过外接的电机或人力转动驱动盘,直至若干扶正块均与电杆的表面相接触;
B3.2)、移除吊接,并继续转动驱动盘,直至驱动盘无法转动;
B4)、固定电杆:维持安装装置不动,向杆坑中填入泥土,并压实;
B5)、移除安装装置:
B5.1)、反向旋转驱动板,使得若干扶正块与电杆脱开;
B5.2)、依次拆开并移除扶正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板、底板和可伸缩杆;完毕。
机译: 用于拆卸和更换一组焦炉或类似物中的负荷口或负荷孔的盖的设备,在该装置中,所述盖通过电杆安装,所述电杆由垂直安装在支撑件和可替代的汽车分配器上的柱DA装载,装料孔
机译: 用于儿童支撑装置倾斜的系统包括一个恒温区域。一种使用倾斜系统为儿童提供支撑的装置的方法,该系统具有一个平台,该平台设置在座椅支撑装置下方,儿童靠在倾斜轴上,致动器,支撑的一个部件。斜坡支撑的状态以及在平台斜坡下方提供的住房;以及该系统被配置为通过儿童抚养费来抚养儿童。
机译: 防止电杆上的马皮鸟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