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及方法

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和方法,保留了CMOS器件晶圆结构的原型,能够真实地模拟CMOS环境对离子注入层的影响,例如:尺寸、形状、图形密度、周边环境等,同时能够通过各个测试引脚来测试离子注入层的电学特性,来更直观地验证光学修正对离子注入层的优化效果,即监控光学修正对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的影响,避免了版图的图形密度对离子注入层光学修正的不利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14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78319.7

  • 发明设计人 崔丛丛;刘梅;

    申请日2015-09-11

  • 分类号H01L21/66;H01L21/266;H01L21/8238;H01L21/027;

  • 代理机构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智云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开发区高斯路5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4: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授权

    授权

  • 2016-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66 申请日:2015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 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是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基础,组成数字集成电路的最基本单元。 CMOS是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的一种有机组合,构成逻辑器件,其优 点在于仅有逻辑状态转换时,才会产生大电流,而在稳定的逻辑状态下,只有 极小的电流通过,因此能够大幅减小逻辑电路的功耗。

在CMOS制造过程中,离子注入工艺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器件的性能、可 靠性等有决定性的影响。离子注入的主要应用包括CMOS阱的形成、阈值调整 注入、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SOI埋层注入等。随着 器件尺寸微缩,需要更精确地控制各个器件的性能,对离子注入的工艺要求逐 渐增加,离子注入的步骤随之增多,超浅结注入和同层多次离子注入成为当前 的主要趋势与挑战。

离子注入层光刻工艺主要用于提供离子注入的掩膜版,即使用光刻胶作为 离子注入层的掩蔽物,使用光刻胶进行覆盖掩蔽晶圆上不需要离子注入的区域, 同时,显影去除掉需要离子注入的区域上的光刻胶。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降低,, 离子注入层光刻图形线宽关键尺寸越来越小,特征尺寸已经接近甚至小于光刻 工艺中所使用的光波波长,光学系统的有限分辨率造成的光学临近效应的影响, 造成的掩膜版上的图形在转移到晶圆上后发生图形偏差,特别在图形相互邻近 的部分,由于光波干涉和衍射作用明显,图形偏差会相对更大,例如在线段顶 端和图形拐角处,线宽发生变化、转角圆化、线长缩短等变形和偏差更加明显, 直接影响器件性能和产品良率。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和影响,需要对光掩膜图形 进行预先的光学临近效应修正(OpticalProximityCorrection,OPC),来弥补光学 临近效应。OPC通过对要形成的图形在掩膜版上进行修正,来弥补光刻工艺中 的图形变形使得转移到晶圆上的图形与预期图形基本符合。

传统的在线监控离子注入层掩膜版OPC修正效果的方法是通过监测修正后 的掩膜版图形中的离子注入区结构的关键尺寸,来监控光学临近效应修正程序 对离子注入层图形的预测准确性误差,当光学临近效应修正程序的预测不准确 时,及时对光学临近效应修正程序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保证OPC修正效果。然 而,随着离子注入区的线宽越来越小,离子注入的掩膜版图形自身的特征尺寸 (CD)和图形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减,使得掩膜版图形中的关键尺寸的监控误差 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这种传统的在线监控光学修正效果的方法不能满足更小尺 寸的CMOS器件制造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 及方法,能够通过电学特性测试结果来验证光学修正的优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 试结构,在CMOS器件前道工艺结构基础上形成,所述CMOS器件前道工艺结 构包括形成在衬底中的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型离子注入层、P 型离子注入层,所述测试结构包括:从NMOS管有源区引出的第一测试引脚、 从P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第二测试引脚、从PMOS管有源区引出的第三测试引 脚,以及从N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第四测试引脚;在测试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 的隔离能力时,第一测试引脚接正电位,第四测试引脚接零电位,在测试所述N 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时,第三测试引脚接负电位,第二测试引脚接零电位。

进一步的,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N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 整注入、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所述 P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P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整注入、场注入、源漏 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

进一步的,所述CMOS器件为SRAM,所述CMOS器件为SRAM,所述 NMOS管有源区包括下拉NMOS管的有源区和传输门NMOS管的有源区,所述 PMOS管有源区包括上拉PMOS管的有源区。

进一步的,第一测试引脚、第二测试引脚、第三测试引脚和第四测试引脚 每个测试引脚均通过通孔和金属引线引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方法,包括:

提供一具有前道工艺结构的CMOS器件,所述前道工艺结构包括形成在衬 底中的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型离子注入层、P型离子注入层;

从所述NMOS管有源区引出第一测试引脚,从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 第二测试引脚,从所述PMOS管有源区引出第三测试引脚,从所述N型离子注 入层引出第四测试引脚;

对所述CMOS器件中相应的离子注入层进行光学修正,同时对光学修正进 行优化,包括:将第一测试引脚接正电位,第四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所 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以对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 和/或,将第三测试引脚接负电位,第二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所述N型离 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以对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若第一测试引脚与第四测试引脚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一设定值, 则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的预测准确性达到工艺要求;若第二测试引 脚与第三测试引脚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光 学修正的预测准确达到工艺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N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 整注入、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所述 P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P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整注入、场注入、源漏 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

进一步的,所述CMOS器件为SRAM,所述CMOS器件为SRAM,所述 NMOS管有源区包括下拉NMOS管的有源区和传输门NMOS管的有源区,所述 PMOS管有源区包括上拉PMOS管的有源区,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为N阱,所 述P型离子层为P阱。

进一步的,第一测试引脚、第二测试引脚、第三测试引脚和第四测试引脚 每个测试引脚均通过通孔和金属引线引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 结构和方法,保留了CMOS器件晶圆结构的原型,能够真实地模拟CMOS环境 对离子注入层的影响,例如:尺寸、形状、图形密度、周边环境等,同时能够 通过各个测试引脚来测试离子注入层的电学特性,来更直观地验证光学修正对 离子注入层的优化效果,即监控光学修正对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的影响,避 免了版图的图形密度对离子注入层光学修正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用于SRAM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 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用于SRAM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方法 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只是局限在 所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原有器件版图的基础上,添加测试引脚,应用 电学特性测试的方法来器件版图的光学修正的效果,避免器件特征尺寸很小时 进行关键尺寸采集的不利因素。下面以SRAM器件为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和效果。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SRAM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 构,保留了原SRAM器件阵列版图的前道工艺结构的层次:NMOS管有源区、 PMOS管有源区、多晶硅栅极、N型离子注入层、P型离子注入层等次,在此结 构基础上增加测试引脚以进行电学测试。本实施例的SRAM(即静态随机存储 器)是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其阵列包含多个NMOS晶体 管和PMOS晶体管,例如上拉PMOS晶体管、下拉NMOS晶体管以及两个传输 门NMOS晶体管等,能够在通电情况下保存数据的存储器。SRAM具有低功耗、 数据存取速度快且与CMOS逻辑工艺兼容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测试结构中,图1的SRAM中各个NMOS管有源区 101(包括传输门NMOS晶体管102以及下拉NMOS晶体管103的有源区)通 过通孔和金属线引出为第一测试引脚,记为pin1;SRAM中的P型离子注入层 105的引出端106通过通孔和金属线引出为第二测试引脚,记为pin2,SRAM 中的PMOS管有源区109(包括上拉晶体管104的有源区)通过通孔和金属线 引出为第三测试引脚,记为pin3,SRAM中的N型离子注入层107的引出端108 通过通孔和金属线引出为第四测试引脚,记为pin4。在测P型离子注入层的隔 离能力时,给pin1正电位,pin4接零电位;测N型离子注入层隔离能力时,pin3 接负电位,pin2接零电位。后续可以根据pin1与pin4、pin2与pin3之间的漏 电流等电学数据,来对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进一步优化离子注入 的效果。当P型离子注入层106为P阱、N型离子注入层108为N阱时,可以 根据pin1与pin4之间的漏电流大小判断出P阱的隔离能力,根据pin2与pin3 之间的漏电流大小判断出N阱的隔离能力。

本测试结构保留了SRAM结构的有源区、栅极多晶硅、离子注入层的原型, 能够更真实的模拟SRAM环境,例如:尺寸、形状、图形密度、周边环境等, 排除了掩膜版的图像密度的影响,准确地模拟SRAM中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 力;为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优化提供电学数据作为验证的依据,更直观,以 便寻找最优的光学优化方案,最终实现更小面积SRAM器件;而且应用本测试 结构可同时实现N型离子注入层和P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监控,节省面积, 可用于验证阱注入层、阈值调整注入层、场注入层、源漏注入层、隔离注入层、 材料改性注入层或SOI埋层注入层等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效果。

本实施例的用于SRAM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可以扩展到用 于其他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学修正的测试结构。用于CMOS器件离子注入光 学修正的测试结构包括:在CMOS器件前道工艺结构基础上形成,所述CMOS 器件前道工艺结构包括形成在衬底中的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 型离子注入层、P型离子注入层,所述测试结构包括:从NMOS管有源区引出 的第一测试引脚、从P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第二测试引脚、从PMOS管有源区 引出的第三测试引脚,以及从N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第四测试引脚;在测试所 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时,第一测试引脚接正电位,第四测试引脚接零 电位,在测试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时,第三测试引脚接负电位,第 二测试引脚接零电位。其中,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N型离子的阱 注入、阈值调整注入、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 层注入,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离子注入为P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整注入、 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SRAM器件阱区注入光学修正的测 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SRAM器件阵列版图,所述SRAM器件阵列版图具有NMOS 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阱、P阱以及除N阱(N型离子阱注入形成)以外 的N型离子注入层、除P阱(P型离子阱注入形成)以外的P型离子注入层等 前道工艺结构层次,各个有源区和阱区为不规则多边形;

S2,修改所述SRAM器件阵列版图,以添加测试结构:从所述NMOS管有 源区引出第一测试引脚,从所述P阱引出的第二测试引脚,从所述PMOS管有 源区引出第三测试引脚,从所述N阱引出第四测试引脚,所述测试结构包括第 一至第四测试引脚,其中每个测试引脚的引出主要通过通孔以及金属引线来实 现;

S3,根据修改后的具有所述测试结构的SRAM器件阵列版图制作SRAM器 件,所述SRAM器件包括具有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型离子注 入层、P型离子注入层、N阱以及P阱等前道工艺结构;

S4,对所述SRAM器件的离子注入层进行光学修正,并测试和优化光学修 正的效果,包括:将第一测试引脚接正电位,第四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 所述P阱的隔离能力,以对所述P阱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和/或,将第三测试 引脚接负电位,第二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所述N阱的隔离能力,以对所 述N阱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

其中,S1至S4所有步骤均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步骤S1至S2通过集成电 路版图设计软件实现,步骤S3至S4通过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模拟软件,步骤S3 的模拟过程包括:根据修改后的具有所述测试结构的SRAM器件阵列版图制作 掩模版,其图案可以定义出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NMOS管、PMOS管有源区以 及包括阱区、源/漏区等在内的有源区中的各个离子注入层;以所述掩膜版为掩 膜,在一半导体衬底上涂布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等现有的前道工艺,将 该掩模版的图案转移到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 区以及有源区隔离等,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各种离子注入,包括N型离子和/ 或P型离子的阱注入、阈值调整注入、场注入、源漏注入、隔离注入、材料改 性注入或SOI埋层注入等离子注入,由此形成所需要的各个离子注入层,包括 N型离子和/或P型离子的阱注入层、阈值调整注入层、场注入层、源漏注入层、 隔离注入层、材料改性注入层或SOI埋层注入层等,最终形成SRAM器件,所 述SRAM器件包括具有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型离子注入层、 P型离子注入层等前道工艺结构;步骤S4中,若第一测试引脚与第四测试引脚 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P阱的光学修正的预测准确性达到工艺 要求,无需再次优化,反之,则需要修改光学修正参数,再次监测;若第二测 试引脚与第三测试引脚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所述N阱的光学修正 的预测准确达到工艺要求,无需优化,反之,则需要修改光学修正参数,再次 监测。即每次优化后可以再次监测所述P阱和N阱的隔离能力,以再次优化对 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直至离子注入层的注入效果符合器件要求。在其他实 施例中,根据器件性能要求,也可以仅仅对P阱或N阱的隔离能力进行单一监 测。步骤S4中对P阱和N阱的光学修正的在线监控,通过监测相应测试引脚之 间的电学数据来实现,通过这些电学数据更直观地给出了P阱和N阱的隔离能 力,避免了图像密度对阱区隔离能力的影响,从而更直观地表达出P阱和N阱 的光学修正方案的效果,以便直观地调整至最佳的光学修正方案,为实现小尺 寸SRAM扫除障碍。

本实施例的用于SRAM器件的P阱和N阱的光学修正的测试方法可以是推 广至SRAM器件的其他N型离子注入以及P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测试,如 源漏区的halo离子注入层、LDD离子注入层等离子注入层。

本实施例的测试方法不限于SRAM器件,可推广至任何CMOS器件的离子 注入层的光学修正的测试,具体地:

提供一具有前道工艺结构的CMOS器件,所述前道工艺结构包括形成在衬 底中的NMOS管有源区、PMOS管有源区、N型离子注入层、P型离子注入层;

从所述NMOS管有源区引出第一测试引脚,从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引出的 第二测试引脚,从所述PMOS管有源区引出第三测试引脚,从所述N型离子注 入层引出第四测试引脚;

对所述CMOS器件中相应的离子注入层进行光学修正,同时对光学修正进 行优化,包括:将第一测试引脚接正电位,第四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所 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以对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 和/或,将第三测试引脚接负电位,第二测试引脚接零电位,来监测所述N型离 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以对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若第一测试引脚与第四测试引脚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一设定值, 则所述P型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的预测准确性达到工艺要求;若第二测试引 脚与第三测试引脚之间的漏电流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所述N型离子注入层的光 学修正的预测准确达到工艺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保留了CMOS器件前道工艺结构的有源区、 栅极多晶硅、离子注入层的原型,能够更真实的模拟CMOS器件环境,例如: 尺寸、形状、图形密度、周边环境等,排除了掩膜版的图像密度的影响,准确 地模拟CMOS器件中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为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优化提 供电学数据作为验证的依据,更直观,以便寻找最优的光学优化方案,最终实 现更小面积CMOS器件;而且应用本测试结构可同时实现N型离子注入层和P 型离子注入层的隔离能力监控,节省面积,可用于验证阱注入层、阈值调整注 入层、场注入层、源漏注入层、隔离注入层、材料改性注入层或SOI埋层注入 层等离子注入层的光学修正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