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应用,属于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包括B73-6-1品系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内源参照基因的引物和探针;所述B73-6-1的品系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是根据B73-6-1的5′端上游旁侧序列设计的;所述内源参照基因是根据GAG56D小麦醇溶蛋白基因设计的。本发明试剂盒既能够定性,又能够定量,准确度好,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可达0.01%,特异性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2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28830.9

  • 申请日2015-07-21

  • 分类号C12Q1/68(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勇

  •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33: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Q1/6895 授权公告日:20180116 终止日期:20180721 申请日:201507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1-16

    授权

    授权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Q1/68 申请日:2015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应用,属于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基因小麦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基因中,经过筛选得到的能够表达目的基因的小麦。转基因小麦B73-6-1是由基因枪将pHMW-1Dx5(携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由自身胚乳特异启动子驱动)和pAHC25(携带标记基因bar和GUS基因,上游连接广谱ubiquitin启动子)两个质粒通过共转化转入普通小麦品种中,经过筛选获得的表达外源基因HMW-GS、GUS和bar基因的纯合体转基因材料。目前,对于转基因小麦B73-6-1检测方法的研究仅限于定性检测,而不能够定量PCR检测,同时定性检测灵敏度不高,现有技术中缺少转基因小麦B73-6-1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基因小麦B73-6-1的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包括B73-6-1品系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内源参照基因的引物和探针;所述B73-6-1的品系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是根据B73-6-1的5′端上游旁侧序列设计的;所述内源参照基因是根据GAG56D小麦醇溶蛋白基因设计的。

所述B73-6-1的5′端上游旁侧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所述B73-6-1的品系特异性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所述内源参照基因的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所述试剂盒在转基因小麦B73-6-1品系的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利用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8-10所示的B73-6-1的品系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SEQ ID NO.11-13所示的内源参照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PCR反应,对转基因小麦B73-6-1进行特异性定量PCR检测。

优选地,所述PCR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30s;扩增95℃5s,60℃31s,40个循环。

优选地,所述PCR反应,每20μL定量扩增体系含有:待测样品DNA100ng,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0.2μM,探针0.4μM,Taqman探针荧光染料1×,ROX参比染料1×,灭菌蒸馏水补足至20μL。

所述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待测样品DNA;

2)以样品DNA为模板,利用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8-10所示的B73-6-1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以内部参照基因为模板,利用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1-13所示的特异性内源参照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设置空白对照;所述PCR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30s;扩增95℃5s,60℃31s,40个循环;所述PCR反应,每20μL定量扩增体系含有:待测样品DNA100ng,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0.2μM,探针0.4μM,Taqman探针荧光染料1×,ROX参比染料1×,灭菌蒸馏水补足至20μL。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分析外源基因HMW-GS基因的旁侧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品系特异性定性和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发明方法既能够定性,又能够定量,并且准确度好,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可达0.01%,品系特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B73-6-1转基因小麦基因组用Pst I、Dra I、Pvu I和EcoR V酶切检测结果;

(1,DL2000DNA分子量标准;2,Pst I;3,Dra I;4,Pvu I;5,EcoR V)。

图2为B73-6-1转基因小麦中质粒pHMW-1Dx5在基因组上的整合图谱。

图3结果;

(M,DL2000DNA分子量标准;1,HMW-GS 5'上游旁侧序列扩增片段)。

图4B73-6-1转基因小麦5'端上游旁侧序列Blast比对结果。

图5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产物位置图示;

(M,DL2000DNA分子量标准;1,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引物位置)。

图6标准品中GAG56D基因扩增曲线、标准曲线;

(A,标准曲线;B,扩增曲线)。

图7标准品中B73-6-1外源基因的扩增曲线、标准曲线;

(A,标准曲线;B,扩增曲线)。

图8不同转基因作物内参基因扩增检测结果;

(1,DL2000DNA marker;2-4为小麦内参基因GAG56D引物扩增非转基因小麦、转基因小麦B73-6-1、转基因小麦B72-8-1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319bp);5-7为玉米内参基因zSSIIb引物扩增转基因玉米Bt176、MON810、MON863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88bp);8-10为大豆内参基因lectin引物扩增转基因大豆GTS40-3-2、MON89788、A2704-12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118bp);11-13为水稻内参基因SPS引物扩增转基因水稻TT51、抗虫水稻科丰6号、非转基因水稻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277bp);14-16为棉花内参基因sad1引物扩增转基因棉花MON531、MON1445、LLCOTTON25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107bp);17-19为油菜内参基因HMYG引物扩增转基因油菜MS1、MS8、RF1的检测结果(目的片段大小为206bp))。

图9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测定。

图10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测定。

图11 6种小麦的定量PCR扩增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1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旁侧序列分析

1.1DNA提取

将转基因小麦B73-6-1和非转基因小麦按质量百分比混合,制成八个不同转基因含量(10%、5%、2%、1%、0.5%、0.1%、0.05%、0.01%)的样品。称取100mg于研磨成粉末状的样品材料,使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总DNA。提取的总DNA溶于100μLddH2O中,经NanoDrop 2000(Thermo Scientific,美国)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最终稀释成100ng/μL备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溶液的OD260与OD280,并计算OD260/OD280的比值来评价提取的质量,本研究中所用DNA其OD比值均在1.9左右。

1.2DNA文库构建

转基因小麦基因组建库所用试剂盒为Clontech Genome WalkerTM Universal Kit,其操作流程参照说明书。

1.2.1酶切

具体操作如下:取2μg的基因组DNA分别用100U的Pst I、Dra I、Pvu I和EcoR V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总体积500μL于1.5mL管中37℃过夜,直至基因组充分酶解;将酶切消化的DNA片段用酚∶氯仿(1∶1)抽提2次,70%酒精洗1次,沉淀后溶解在20μL的重蒸水中,电泳检测酶切效果(如图1),酶切产物需弥散且均匀分布用于构建文库进行染色体步移分析。

1.2.2酶切产物与接头连接

将4μL酶解DNA片段产物加入200μL管中,然后加1.9μL相对应的接头(序列见表1)和1.6μL 10×连接缓冲液,接着加0.5μL T4连接酶,16℃连接过夜。最后,连接产物放置在70℃中5min以终止反应并加入72μL的重蒸水稀释以形成带接头的核基因组酶解DNA片段文库。

表1染色体步移所用接头及引物序列

1.3染色体步移引物设计

根据pHMW-1Dx5质粒的结构,在其5′端上游设计了GSP1和GSP2引物(图2),引物相关信息如表2。

表2染色体步移所用所有引物

1.4染色体步移PCR扩增及测序

1.4.1巢式PCR反应条件

修饰接头连接PCR分为两轮巢式PCR反应。为了确保扩增的准确性和扩增长度,采用Advantage 2Polymerase Mix聚合酶。

第一轮反应体系为20μL,含1×Advantage 2PCR Buffer,0.25mmol/L dNTP mix,0.2μmol/L AP1和GSP1,1×Advantage 2Polymerase Mix,1μL连接DNA产物;反应条件:7个循环:变性95℃25sec,退火72℃3min;32个循环:变性94℃25sec,退火67℃3min;后延伸延伸67℃7min。

第二轮反应体系同第一轮反应体系为20μL,引物为AP2和GSP2,取稀释50倍的第一轮反应产物1μL为模板;反应条件:5个循环:变性95℃25sec,退火72℃3min;25个循环:变性94℃25sec,退火67℃3min;后延伸67℃7min。

1.4.2染色体步移扩增结果

HMW-GS上游扩增所用模板为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V构建的基因组库,所用GSP1为HR1258,GSP2分别是HR216,对应得到的特异片段大小分别约为1.6k,结果如图3,片段命名为“73-22”,将“73-22”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见SEQID NO.7。

将测序结果利用NCBI Blast分析,结果如图所示。此片段中有821bp序列为表达载体序列,其同源序列基因注释号为GQ149348,NCBI Blast结果见图4a;有32bp序列与细菌阿拉伯呋喃糖酶基因序列同源;有633bp为小麦基因组序列,其同源序列的小麦BAC文库号为BAC 897M20,详细序列见图4b。

1.2转基因小麦B73-6-1品系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2.1样品及DNA的提取

所用样品包括:非转基因小麦、转基因小麦B73-6-1、转基因小麦B72-8-1、转基因小麦含量为10%、5%、2%、1%、0.5%、0.1%、0.05%、0.01%的小麦样品,转基因玉米Bt176、MON810、MON863、转基因大豆GTS40-3-2、MON89788、A2704-12、转基因水稻TT51、抗虫水稻科丰6号、非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油菜MS1、MS8、RF1、转基因棉花MON531、MON1445、LLCOTTON25。

使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实验所用DNA。

1.2.2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2.2.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根据所获得的HMW-GS 5′端旁侧序列,设计品系特异性引物B73qF/B73qR和探针B73P,引物、探针序列见表3,其扩增产物大小为126bp(见图5)。

同时以小麦醇溶蛋白基因GAG56D作为内源基因参照(引物、探针序列见表3),建立转基因小麦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

表3B73-6-1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所用引物和探针

1.2.2.2品系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

内参基因GAG56D 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及序列见表3,扩增体系见表4,内参基因扩增的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30s;扩增95℃5s,60℃31s,40个循环。

5个不同稀释度的内参基因标准品、转基因植株、空白对照同时进行扩增,均设3个平行。实验数据用SDS软件(Sequence Detector System,美国ABI公司)分析。

表4定量扩增体系

1.2.2.3内参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在转基因小麦中的扩增

所用模板为转基因成分含量分别为5%、2%、1%、0.5%、0.1%转基因小麦。检测基因为GAG56D,构建标准曲线为Quantity=10(-0.355Ct+12.706),R2=0.999,扩增曲线(图6)中的荧光值能够准确地反映目的产物的扩增。

1.2.2.4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在转基因小麦中的扩增

外源基因HMW-GS PCR反应所用的品系特异性引物为B73qF/R,探针为B73P,反应扩增体系见表4。

所用模板为转基因成分含量分别为5%、2%、1%、0.5%、0.1%转基因小麦,检测基因为HMW-GS基因,构建的标准曲线,Quantity=10(-0.525Ct+16.266),R2=0.990,扩增曲线(图7)中的荧光值能够准确地反映目的产物的扩增。

1.2.3检测特异性的测定

为了验证不同转基因作物模板的有效性,分别选择不同作物对应的内参基因进行定性PCR扩增,扩增条件按照农业部下发的检测标准执行,结果显示所有模板都能扩增出内参基因条带(如图8),说明模板正常工作,PCR反应体系未受抑制。

转基因小麦B73-6-1品系特异性检测使用的引物为B73qF/R,探针为B73P,目的片段大小为126bp。为了验证该定性体系的特异性,同时对所有模板进行扩增。检测结果显示,扩增曲线仅在B73-6-1为模板的时候出现,而其他转基因作物模板没有出现相应的扩增曲线(图9),说明该引物具有品系特异性。

1.2.4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为测定该方法对转基因小麦的检测低限,取等量的0.1%和0%的标准品充分混匀,得到0.05%的转基因标准品;取0.1%的标准品0.1g与0.9g的0%标准品充分混匀,得到0.01%的转基因标准品。扩增从0.5%、0.1%、0.05%、0.01%和0%标准品,得到相应的Ct,根据标准曲线判断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达到0.01%,结果如图10。

实施例2:检测实际样品

1、样品制备:选取待测小麦样品6个(鄂麦18、豫麦28、济麦22、山农19、转基因小麦B73-6-1、转基因小麦B72-8-11b),使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进行小麦基因组DNA提取,使用NanoDrop 2000检测DNA的质量和浓度,确定样品DNA符合实验要求。

2、按照实施例1所建立的方法对6个小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1所示。

从图11中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建立的转基因小麦B73-6-1品系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灵敏、特异性地从转基因小麦B73-6-1样品中检测到扩增曲线,而非转基因小麦和转基因小麦B72-8-11b样品未检测到扩增曲线,与样品实际情况相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