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

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

摘要

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涉及一种用于医学骨科领域的测量控制工具,包括套管Ⅰ、套管Ⅱ、连接套筒Ⅰ、连接套筒Ⅱ、角度指针、角度读数组件和长度刻度管,套管Ⅰ穿过并垂直于连接套筒Ⅰ,套管Ⅱ穿过并垂直于连接套筒Ⅱ;角度读数组件包括角度读数盘、角度读数盘刻度管及收容腔,角度读数盘刻度管一端与连接套筒Ⅱ连接;长度刻度管一端与连接套筒Ⅰ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收容腔内;长度刻度管还设置有指针导向槽,角度指针定位在指针导向槽中。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度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它可以在体外精确的控制股骨旋转角度和移动长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效提高闭合微创手术的精准度和骨折复位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34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37270.3

  • 发明设计人 韦晓航;胡居正;石展英;

    申请日2015-07-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梁春芬

  • 地址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苑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1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24

    授权

    授权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56 申请日:2015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学骨科领域的测量控制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

背景技术

闭合复位并交锁髓内钉固定已成为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方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可减少手术中的创伤,具有微创、出血少、早期活动功能锻炼等优势,可以提高骨折的愈合率。此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股骨骨折的患者,当使用闭合复位骨折端并微创置入股骨髓内钉时,在不直视下复位骨折的情况下在体外准确控制股骨骨折端的旋转角度及长度尤其重要,但在手术中精确的控制股骨旋转角度和移动长度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

目前的较好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医学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辅助控制骨折处的复位,但一套手术导航系统价格昂贵,约需数千万人民币,也均需要国外进口,国内绝大部分的医院无法普及。所以,目前大部分骨科医师还是采用术中透视的方法来控制闭合复位后的骨折端是否已经完全控制旋转角度及长度,没有一个测量工具来进行较精确的测量控制,只能根据主刀医师的临床经验来判断,往往误差比较大,根据国内的报道,误差率在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该测控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度高、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它可以在体外精确的控制股骨旋转角度和移动长度,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包括套管Ⅰ、套管Ⅱ、连接套筒Ⅰ、连接套筒Ⅱ、角度指针、角度读数组件和长度刻度管,所述套管Ⅰ和套管Ⅱ分别设置有贯穿其各自上下表面用于定位克氏针的针孔Ⅰ和针孔Ⅱ,套管Ⅰ穿过连接套筒Ⅰ并与连接套筒Ⅰ轴向垂直,套管Ⅱ穿过连接套筒Ⅱ并与连接套筒Ⅱ轴向垂直;所述角度读数组件包括呈圆形的角度读数盘及由角度读数盘的后端面垂直延伸形成的角度读数盘刻度管,角度读数盘刻度管远离角度读数盘一端与连接套筒Ⅱ同轴连接,角度读数组件还包括由角度读数盘前端面向后延伸形成的收容腔;长度刻度管一端与连接套筒Ⅰ同轴连接,长度刻度管另一端延伸至角度读数组件的收容腔内,且长度刻度管可在收容腔内沿轴向移动和径向转动;所述长度刻度管还设置有用于定位角度指针的指针导向槽,角度指针定位在指针导向槽中并可沿指针导向槽前后移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角度指针包括滑块和垂直连接在滑块上的指针,所述指针导向槽由长度刻度管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形成,指针导向槽包括用于定位滑块的定位槽和用于供指针穿过的窄缝,所述滑块定位在指针导向槽的定位槽内,且指针穿过窄缝并凸出在长度刻度管的外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筒Ⅰ上设有用于锁紧套管Ⅰ的紧固螺钉Ⅰ,连接套筒Ⅱ上设有用于锁紧套管Ⅱ的紧固螺钉Ⅱ。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角度读数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位于收容腔内的长度刻度管的锁紧螺钉。

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利用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对骨折处进行矫正治疗,即术前通过体外标记、CT扫描及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模拟手术,即将CT数据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处理,并进行模拟手术将股骨骨折端完全的复位,获得精确的复位后的旋转角度数据及长度数据,术中在体外标记点垂直向股骨髓腔中心打入克氏针,通过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牵引患肢并测量控制两根克氏针距离达到术前模拟手术测量的长度数值,实现精准的股骨长度控制,再通过此测控工具控制旋转克氏针达到术前模拟手术测量的角度数值,从而实现精准的股骨旋转角度控制,最后达到与手术前模拟的手术方案完全相同的完全复位的理想复位效果。本发明的测控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度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它可以在体外精确的控制股骨旋转角度和移动长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无需昂贵的设备也能达到较精准的复位控制。利用此测控工具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将有效提高闭合微创手术的精准度和骨折复位效果,也将提高骨科行业的手术标准,有利于患者手术后恢复,并且极大的推动创伤骨科微创手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对骨科学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将受益于广大创伤骨科的患者,让病人更加愉快的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设置有锁紧螺钉用于锁紧位于收容腔内的长度刻度管,当长度和角度调整完成后通过锁紧螺钉将长度刻度管锁紧定位,可以很方便的读出读数;并且将角度指针定位在指针导向槽中,定位完成后可以将角度指针沿指针导向槽移动至角度读数盘附近,读数更精确,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定位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B-B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长度刻度管和角度指针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长度刻度管A向的侧视图;

图5是图3所示角度指针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套管Ⅰ、11-针孔Ⅰ,2-连接套筒Ⅰ、21-紧固螺钉Ⅰ、3-长度刻度管、31-指针导向槽、311-定位槽、312-窄缝、4-角度指针、41-滑块、42-指针、5-角度读数组件、51-角度读数盘、52-锁紧螺钉、53-收容腔、54-角度读数盘刻度管、6-连接套筒Ⅱ、61-紧固螺钉Ⅱ、7-套管Ⅱ、71-针孔Ⅱ,8-克氏针Ⅱ、9-克氏针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包括套管Ⅰ1、套管Ⅱ7、连接套筒Ⅰ2、连接套筒Ⅱ6、角度指针4、角度读数组件5和长度刻度管3。

所述套管Ⅰ1和套管Ⅱ7分别设置有贯穿其各自上下表面用于导向定位克氏针的针孔Ⅰ11和针孔Ⅱ71;手术时,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分别穿过针孔Ⅰ11和针孔Ⅱ71并定位在针孔Ⅰ和针孔Ⅱ中。所述连接套筒Ⅰ2上设有用于锁紧套管Ⅰ1的紧固螺钉Ⅰ21,连接套筒Ⅱ6上设有用于锁紧套管Ⅱ7的紧固螺钉Ⅱ61,套管Ⅰ1穿过连接套筒Ⅰ2并与连接套筒Ⅰ2轴向垂直,套管Ⅱ7穿过连接套筒Ⅱ6并与连接套筒Ⅱ6轴向垂直,套管Ⅰ1和套管Ⅱ7分别通过紧固螺钉Ⅰ和紧固螺钉Ⅱ定位紧固。

所述角度读数组件5包括呈圆形的角度读数盘51及由角度读数盘51的后端面垂直延伸形成的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远离角度读数盘51一端与连接套筒Ⅱ6同轴连接,角度读数组件5还包括由角度读数盘51前端面向后延伸形成的收容腔53。长度刻度管3一端与连接套筒Ⅰ2同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角度读数组件5的收容腔53内,长度刻度管3与收容腔53采用间隙配合,其可在收容腔53内沿轴向移动和径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读数组件5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位于收容腔53内的长度刻度管3的锁紧螺钉52,当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的距离和角度调整完成后,可将锁紧螺钉52拧紧使长度刻度管3固定在收容腔53内,实现两端的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距离和角度保持不变,可以方便后续的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长度刻度管3还设置有用于定位角度指针4的指针导向槽31,指针导向槽31由长度刻度管3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形成。角度指针4包括滑块41和垂直连接在滑块41上的指针42(如图5所示),所述指针导向槽31包括用于定位滑块41的定位槽311和用于供指针42穿过的窄缝312(如图4所示),窄缝312贯穿定位槽311全长。所述滑块41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定位在指针导向槽31的定位槽311内,指针42穿过窄缝312并凸出在长度刻度管3的外侧。定位在定位槽311中的滑块41可沿定位槽311前后移动并带动指针42在窄缝312中移动。将角度指针4定位在指针导向槽31中,可以将角度指针4沿指针导向槽31移动至角度读数盘51附近,使读数更精确,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定位精度。

所述角度读数盘51上设置有角度刻度,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和长度刻度管3上分别设置有长度刻度。

定位在套管Ⅰ1和套管Ⅱ7中的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间的距离可由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和长度刻度管3组合读出,即L = L1 + L2 ,其中L为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间的距离;L1为克氏针Ⅰ9到角度读数盘51前端面的距离,即长度刻度管3的读数;L2为角度读数盘51前端面到克氏针Ⅱ8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L2为固定值。

当定位在套管Ⅰ1和套管Ⅱ7中的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处于同一平面内保持平行时,定位在指针导向槽31中的角度指针4指向角度读数盘51的0度;当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产生相对转动时,长度刻度管3会相对角度读数盘51同步转动,定位在指针导向槽31中的角度指针4也一同转动;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产生的相对旋转角度可由角度指针4在角度读数盘51上的位置对应的角度值读出。

本发明人体股骨骨折术中闭合复位体外测控仪在骨折接骨手术中的具体使用方法是:

首先,在手术前对受伤骨折的大腿皮肤用金属标记物附着作为体外定位点(两个点,分别定位骨折股骨的近端和远端),然后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处理,进行模拟手术将骨折端完全的复位,获得精确的复位后的旋转角度数据及长度数据,确定骨折完全复位所需调整的相对长度及相对角度。

第二,手术中在两个体外定位点处分别垂直于骨折股骨的近端和远端股骨中心钻入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从而通过这两枚克氏针确定大腿深部骨折的近端和远端股骨位置,此时这两枚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是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的。

第三,在锁紧螺钉52松开的情况下调节长度刻度管3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本发明体外测控仪的两个套管Ⅰ1和套管Ⅱ7分别套穿入两枚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扭紧紧固螺钉Ⅰ21和紧固螺钉Ⅱ61,将克氏针和套管固定;通过牵引骨折股骨的远端,在长度刻度管3上可以读出两枚克氏针Ⅰ9和克氏针Ⅱ8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如果这个相对移动长度与术前模拟手术中确定的相对长度一致,也就能实现骨折股骨复位的长度控制。

第四,将定位在指针导向槽31中的角度指针4沿指针导向槽31滑动贴近角度读数盘51,术中通过旋转骨折股骨的远端,此时长度刻度管3会带动角度指针4同时转动并在角度读数盘51上读出相对旋转的角度,如果这个相对旋转的角度与术前模拟手术中确定的相对角度一致,也就能实现骨折股骨的旋转角度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长度刻度管3与连接套筒Ⅰ2、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与连接套筒Ⅱ66分别为一体加工成型,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它们之间还可采用过盈配合、粘接、销连接、螺纹连接或上述连接的组合连接方式;角度读数盘51与角度读数盘刻度管54可制作整体式的,也可制作成分离式的,通过过盈配合、粘接、螺纹连接、销连接等方式组合为一体。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