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胃铋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胃铋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胃铋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胃铋镁颗粒为由主药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朗鼠李皮、茴香、芦荟和石菖蒲组合后加入药用辅料制备而成的颗粒剂,其中,将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进行包合得到包合物,再与其它组分组合。本发明中将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进行包合,从而使得胃铋镁颗粒中石菖蒲的挥发性成分不易挥发,其挥发油利用率比较高,优于现有技术的β-环糊精法;且采用该方法制得的胃铋镁颗粒的疗效优于现有技术的石菖蒲环糊精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颗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3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弘美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15118.8

  • 发明设计人 郭智华;车东;王丽玲;

    申请日2015-06-1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另婧

  • 地址 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弘美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5-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 申请日: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胃铋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其初 始或轻微发作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烧心、干呕、恶心等。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胃病, 如饮食、环境、遗传、药物、细菌和化学品损伤、吸烟等都可以成为胃病的病因,其结果 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和胃黏膜损伤加重。因此治疗胃病的药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和 或减弱胃酸的药物和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一类为增加胃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

申请号为CN03157561.7和CN200510132701.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组合物,组分为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朗鼠李皮、茴香粉、芦 荟粉或/和石菖蒲,称为胃铋镁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的铝酸铋可在胃及十二指肠粘膜上形 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促进粘膜再生和加速溃疡的自然愈合;碳酸氢钠和重质碳酸镁作为抗 酸药可中和部分胃酸,从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破坏;甘草浸膏粉含有芹 糖甘草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溃疡作用,能够化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茴香含有一定量的挥 发油,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作用,具有调节胃肠机能、抗溃疡、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弗朗鼠李皮有促进组织修复的治疗作用;石菖蒲含有细辛脑等挥发油,具有化湿开胃、行 气除胀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且能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芦荟 含有的芦荟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胃损伤作用、抗胃溃疡作用。

胃铋镁是治疗胃病的中西药合剂,西药治标,中药治本。颗粒剂是其治疗胃病的首选 剂型。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处方中含有的芦荟,有特殊臭味,味极苦;石菖蒲中含有 的挥发油有着特殊的异味,使得最终得到的胃铋镁颗粒在患者服用时,口感非常不好,患 者的顺应性很差,且挥发油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但其水溶性差,性质不稳定,在制剂 中容易挥发氧化,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因而大大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为克服上述缺陷,CN200610086980.7公开了一种胃铋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颗 粒剂中的石菖蒲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药用辅料采用甜蜜素和桔子香精,并且使经 过优选得到的,以去除挥发油的特殊异味,并增强挥发油的稳定性,使得颗粒剂味道更好、 患者顺应性更好。

然而,β-环糊精的空间结构是固定的,因而其包结物的载油量较低,一般在10-16%; 而且由于β-环糊精在常温水中溶解度较低。因而,在包结时,一般均要保持在较高温度 (60℃左右)下使其溶解,如CN200610086980.7公开的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石 菖蒲挥发油用适量乙醇稀释,得挥发油稀释液;将挥发油14倍量的β-环糊精加入到等体 积的70-80℃热水中,在研钵中研磨均匀;边研磨环糊精溶液边逐渐滴入挥发油稀释液,并 研磨1小时,得到液体石菖蒲包合物;40-5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石菖蒲包合 物。这样,挥发油容易挥发,包结物表面油也较高;从而使挥发油的利用率下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铋镁颗粒,该胃铋镁颗粒中挥发性成分不易挥发,挥发油 利用率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铋镁颗粒,由主药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朗鼠李皮、 茴香、芦荟和石菖蒲组合后加入药用辅料制备而成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将石菖蒲提取的 挥发油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进行包合得到包合物,再与其它组分组合。

胃铋镁颗粒中石菖蒲含有的挥发油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性差,在制剂中易挥发,性质 不稳定,从而导致药物疗效下降。现有技术大多采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含。然而,β-环糊精 的空间结构是固定的,因而其包结物的载油量较低,一般在10-16%;而且由于β-环糊精 在常温水中溶解度较低。因而,在包结时,一般均要保持在较高温度(60℃左右)下使其 溶解,如CN200610086980.7公开的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石菖蒲挥发油用适量乙 醇稀释,得挥发油稀释液;将挥发油14倍量的β-环糊精加入到等体积的70-80℃热水中, 在研钵中研磨均匀;边研磨环糊精溶液边逐渐滴入挥发油稀释液,并研磨1小时,得到液 体石菖蒲包合物;40-5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石菖蒲包合物。这样,挥发油容 易挥发,包结物表面油也较高;从而使挥发油的利用率下降。

本发明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石菖蒲进行包合,并惊喜地 发现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制备石菖蒲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比较高,优于现有技术 的β-环糊精法;而且采用本发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制备的石菖蒲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 颗粒,其疗效优于现有技术的石菖蒲环糊精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用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0~ 15g:1ml。

具体地说,所述的包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液;在搅拌下,向所得 的浆液中加入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得到挥发油乳液;再将 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的包合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均质为均质两次,一级压力25~35MPa,二级压力8~12MPa。

优选,所述的一级压力为30MPa,二级压力为10MPa。

所述的药用辅料为蔗糖。

所述的蔗糖的用量为主药重量的1~3倍。

所述的主药按如下配比组成:

铝酸铋100-250重量份、重质碳酸镁300-500重量份、碳酸氢钠150-250重量份、甘草 浸膏粉150-300重量份、弗朗鼠李皮5-30重量份、茴香粉5-30重量份、芦荟粉10-30重量 份、石菖蒲5-50重量份。

优选,所述的主药按如下配比组成:

铝酸铋180-220重量份、重质碳酸镁350-450重量份、碳酸氢钠200-250重量份、甘草 浸膏粉200-300重量份、弗朗鼠李皮10-20重量份、茴香粉10-20重量份、芦荟粉20-30重 量份、石菖蒲10-30重量份。

更优选,所述的主药按如下配比组成:

铝酸铋200重量份、重质碳酸镁400重量份、碳酸氢钠250重量份、甘草浸膏粉250重 量份、弗朗鼠李皮15重量份、茴香粉15重量份、芦荟粉30重量份、石菖蒲12.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这几种组分均可采用目前符合国家药品标 准的市售产品,或依照中药药剂学上的方法将原材料处理粉碎所得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浸膏粉可以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甘草浸膏采用中药药剂学上的方法 处理粉碎得到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浸膏粉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得到:

将处方量的甘草净药材置提取罐中,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 分别为药材量的7倍、5倍、5倍,提取过程中控制夹层蒸汽压力不得超过0.3Mpa,温度95~ 100℃微沸,滤过,滤液静置8~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控制蒸汽压力0.09Mpa以下、一 效温度95℃以下、二效温度65℃以下,真空度0.09Mpa以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15(60~ 65℃)的浸膏;将浸膏用喷雾式干燥机干燥,控制进风温度200~220℃、出风温度90~100℃、 进料流速0.5~1L/分钟,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弗朗鼠李皮可采用目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市售产品,或依照中药药剂学 上的方法将原材料处理粉碎得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弗朗鼠李皮为采用如下 方法得到的弗朗鼠李皮浸膏粉:

将处方量的弗郎鼠李皮净药材置提取罐中,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 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量的7倍、5倍、5倍,提取过程中控制夹层蒸汽压力不得超过0.3Mpa, 温度95~100℃微沸,滤过,合并滤液,滤液用双效蒸发浓缩器浓缩,控制蒸汽压力0.09Mpa 以下、一效温度95℃以下、二效温度65℃以下、真空度0.09Mpa以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10~ 1.15(60~65℃)的浸膏后将浸膏继续浓缩,控制蒸汽压力0.09Mpa以下、温度70℃以下、 真空度0.08Mpa以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26~1.35(60~70℃)后转下道工序;将弗郎鼠李 皮浸膏置真空干燥机中干燥,控制蒸汽压力0.2Mpa以下、温度75℃以下、真空度0.09Mpa 以下,干燥后将弗郎鼠李皮浸膏100目筛粉碎,粉碎后即得弗朗鼠李皮浸膏粉。

本发明所述的茴香粉为小茴香,可采用中药药剂学上的方法处理粉碎所得;作为一种优 选方案,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得到:

将洗后的小茴香药材置真空干燥机中干燥,控制蒸汽压力0.2Mpa以下、温度50℃以下、 真空度0.09Mpa以下,用微粉机粉碎,检验合格后待用。

本发明所述的芦荟粉可采用目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市售产品,或依照中药药剂学上 的方法将原材料处理粉碎得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得到:

取芦荟药材置中成药灭菌柜中灭菌,温度115℃,湿热灭菌5分钟,转入真空干燥机 中干燥,控制蒸汽压力0.2Mpa以下、温度75℃以下、真空度0.09Mpa以下,将干燥后的药 材用粉碎机安装100目筛底粉碎,粉碎后检验合格后待用。

本发明所述的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其挥发油可采用水提的方法 提取得到的,具体地说,可采用如下方法提取得到:

将处方量的石菖蒲净药材置提取罐中,加入约药材4倍量的水,浸泡36小时,用水蒸 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保持液面沸腾,控制蒸汽压力0.3Mpa以下,收集石菖蒲挥发油,密 闭,请验,于2~10℃冷藏,检验合格后备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的胃铋镁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 得到挥发油乳液;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的石菖蒲包合物;

将蔗糖粉碎,过筛,备用;

将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郎鼠李皮、茴香粉、芦荟粉、备用 的蔗糖粉和石菖蒲包合物混合,得到预混后的物料;

将预混后的物料用75%乙醇混合20-30分钟制成软材,18目筛网制成颗粒,控制转速 为9-12转/分,再在进风温度70-80℃、流化室温度60-70℃条件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中,先将石菖蒲的挥发油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制得石菖蒲包合物后再与其它 原料和蔗糖混合制得胃铋镁颗粒,其石菖蒲挥发油利用率比较高,优于现有技术的β-环糊精 法,且该方法制得的胃铋镁颗粒的疗效优于现有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本发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制备石菖蒲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比较高, 优于现有技术的β-环糊精法;

(2)采用本发明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制备的石菖蒲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颗粒,其疗 效优于现有技术的石菖蒲环糊精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而不是限制 本发明。

实施例1

处方:

石菖蒲挥发油的制备:将处方量的石菖蒲净药材置提取罐中,加入约药材4倍量的水, 浸泡36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保持液面沸腾,控制蒸汽压力0.3Mpa以下,收 集石菖蒲挥发油,密闭,请验,于2~10℃冷藏,检验合格后备用;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备用的石菖蒲挥发油,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的用 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0g:1ml,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得到挥发油 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25MPa,二级压力为8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 的石菖蒲包合物。

将处方中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将称量后的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郎鼠李皮、茴香粉、芦荟 粉、备用的蔗糖粉和石菖蒲包合物混合20分钟,得到预混后的物料。

将预混后的物料用75%乙醇混合20-30分钟制成软材,18目筛网制成颗粒,控制转速 为9-12转/分,再在进风温度70-80℃、流化室温度60-70℃条件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

处方:

石菖蒲挥发油的制备:同实施例1。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备用的石菖蒲挥发油,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的用 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5g:1ml,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两次均质处理得到挥 发油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35MPa,二级压力为12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 所述的石菖蒲包合物。

将处方中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将称量后的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郎鼠李皮、茴香粉、芦荟 粉、备用的蔗糖粉和石菖蒲包合物混合20分钟,得到预混后的物料。

将预混后的物料用75%乙醇混合20分钟制成软材,18目筛网制成颗粒,控制转速为9转 /分,再在进风温度70℃、流化室温度60℃条件下干燥,整粒,分装。

实施例3

处方:

石菖蒲挥发油的制备:同实施例1。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备用的石菖蒲挥发油,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的用 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2g:1ml,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得到挥发油 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30MPa,二级压力为10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 的石菖蒲包合物。

将处方中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将称量后的铝酸铋、重质碳酸镁、碳酸氢钠、甘草浸膏粉、弗郎鼠李皮、茴香粉、芦荟 粉、备用的蔗糖粉和石菖蒲包合物混合20分钟,得到预混后的物料。

将预混后的物料用75%乙醇混合30分钟制成软材,18目筛网制成颗粒,控制转速为 12转/分,再在进风温度80℃、流化室温度70℃条件下干燥,整粒,分装。

实施例4

处方:

石菖蒲挥发油的制备:同实施例1。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备用的石菖蒲挥发油,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的用 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3g:1ml,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得到挥发油 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28MPa,二级压力为9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 的石菖蒲包合物。

其它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处方:

石菖蒲挥发油的制备:同实施例1。

石菖蒲包合物的制备: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温,得浆 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加入备用的石菖蒲挥发油,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的用 量与石菖蒲提取的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4g:1ml,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处理得到挥发油 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32MPa,二级压力为11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喷雾干燥得到所述 的石菖蒲包合物。

其它同实施例1。

比较例1

该比较例比较了不同石菖蒲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

β-环糊精法:7ml石菖蒲挥发油用20ml的乙醇稀释,得挥发油稀释液;100gβ-环糊 精加入100ml70-80℃热水中,在研钵中研磨均匀;边研磨环糊精溶液边逐渐滴入挥发油稀 释液,并研磨1小时,得到液体石菖蒲包合物;45-5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石 菖蒲环糊精包合物。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取100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加沸水,搅拌使溶解,冷至室 温,得浆液;在搅拌下,向所得的浆液中7ml石菖蒲挥发油,制成初乳;将初乳进行均质 处理得到挥发油乳液,其中一级压力为25MPa,二级压力为8MPa;再将所得的挥发油乳液 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的石菖蒲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包合物。

包合物中石菖蒲挥发油利用率的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XD)挥发 油测定法测定,将所得干燥包合物精密称重,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5h,至油量不再增加 时停止加热。充分静置读数,计算包合物中挥发油利用率,公式如下:

包合物收得率(Q1)=包合物实际重量×(β-环糊精+投油量)-1×100%

(注:当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时,式中的β-环糊精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包合物中石菖蒲挥发油利用率(Q2)=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投油量)-1×100%

两种石菖蒲包合物的结果,见表1:

表1、两种石菖蒲包合物结果的比较

包合物 Q1(%) Q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法 96.81 73.52 β-环糊精法 90.65 45.38

注:各项数值均为三组平行实验的平均数。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制备石菖蒲包合物,其挥 发油利用率比较高,优于现有技术的β-环糊精法。

比较例2

该比较例比较了不同石菖蒲包合物制得的胃铋镁颗粒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①入组标准: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经胃镜后诊断为慢性胃炎且14C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确定存在Hp现症感染的患者80例,其中住院患者50例,门诊患者30 例;男54例,女26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0岁,平均(36.9±3.2)岁; 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5-49岁,平均(35.7±4.1)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 胃黏膜炎症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排除标准:治疗前 2周服用过抗生素、铋剂、H2受体拮抗剂和PPI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严重疾病如严 重肝病、心脏病、肾脏病、恶性肿瘤及酒精中毒者、消化性溃疡及精神疾病不能合作者。

分组和给药方法: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次服埃索美拉 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日;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胃铋镁颗 粒3.0g,3次/日,疗程14天;对照组每次服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 林1000mg,2次/日;CN200610086980.7中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制得的胃铋镁颗粒3.0g,3 次/日,疗程14天。

评价指标:治疗结束后停上述药物30天,31天后做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阴性 者判断为Hp根除,阳性为治疗失败(表示Hp没根除)。同时记录和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分类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Hp根除效果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后Hp根除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 Hp(阴性) Hp(阳性) 根除率 治疗组 40 38 2 95.0% 对照组 40 35 5 87.5%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含本发明的胃铋镁颗粒的四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合并Hp感 染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

对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所制得的胃铋镁颗粒也进行了上述试验,其获得的结果相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