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的中药

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胶囊药剂,小白花苏10-20;板蓝根10-25;茵陈蒿10-25;地耳草10-20;龙胆草10-20;青叶胆10-25;虎杖12-25;青叶丹10-22。本发明对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均有疗效。本发明配方及制作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213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熊安富;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94745.X

  • 发明设计人 熊安富;

    申请日2014-12-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逸心

  • 地址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北路2号金元国际新城11栋1单元4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18: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授权

    授权

  • 2015-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 申请日:20141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的中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无黄疸型肝炎易被忽略,应注意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肝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反复发作会使乙肝病毒侵入人体,持续复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肝组织慢性损伤,成为难治愈的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现,应严格消毒和隔离,慢性肝炎患者虽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一般不传染。

由于肝胆部位相连,经脉互相络属,故临床上两经的辩证,有些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肝火盛或肝火旺的病人,都会出现胸胁痛,口苦、咽痛、急躁易怒等症状,在药物的应用上,泻肝火的药物同样具有泄胆火的功能,而泻胆火的药物也有很多是可以泻肝火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医以清热,利湿解毒,利胆药物,同样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中医以清热,利湿解毒的草药如茵陈,山栀,金线草等。

治疗急慢性肝炎或胆囊炎的中药很多,如本发明发明人的专利《一种能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    ZL200710077739.2,《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中药》ZL03135785.7虽然治疗急慢性肝炎或胆囊炎的中草药种类很多,关键在于在众多清热,利湿,解毒和利胆的中药中筛取有限的中药并合理搭配,以期达到同时治疗肝炎和胆囊炎的最佳效果是很不容易的,本发明发明人在专利ZL03135785.7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和苦心探索,发明了一种同时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的中药,同时适用于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的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研制一种具有兼治急慢性肝炎,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同时还对胆囊炎有疗效的一种中成药,加工简单,服药方便,效果好。

本发明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胶囊药剂,

小白花苏   10-20           龙胆草  10-20

    板蓝根   10-25             青叶胆  10-25

    茵陈蒿   10-25             虎杖   12-25

    地耳草  10-20              青叶丹  10-22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小白花苏   15            龙胆草   20

    板蓝根   20              青叶胆   25

    茵陈蒿   20              虎  杖   25

    地耳草   15              青叶丹   20

所述的药剂是散剂,胶囊或散剂。

取糯米一份重,泡胀放在蒸笼上,取板蓝根、龙胆草各四份重,地耳草3份重混合,覆盖在糯米上,盖上蒸笼盖,蒸约一小时后,除去糯米饭,取糯米上层的药物晒干,与其余药物按比例配合,粉碎过100目筛,消毒灭菌。

散剂每包0.4g,丸剂每粒0.4g,块剂每粒0.4g,病人每天服三次,每次服1.6g,直至三阳转阴。

本发明产品符合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乙肝,慢性乙肝的及胆囊炎的辩证施症原理,兼有清热,利湿,解毒,利胆的功能,具有兼治急、慢性肝炎,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同时还对胆囊炎有疗效,本发明加工简单,服药方便,效果好。本发明产品研发以来,先后治疗乙肝患者230条例,治疗时间最长两个疗程,6个月,最短一个月。

典型病例一、罗某,女,汉族,33岁,公务员,贵州省普安县政府。2003年考入普安县公务员。体检查出“乙肝小三阳”,同年6月28号到我处服用苗家“乙肝丸”,每天三次,每次0.4*4丸,连服三十天,于同年7月29日经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检查报告:三阳转阴,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再经贵阳医学院复查属实,被普安县政府录取用。此例是“乙肝小三阳”一个月治愈经贵州最高学府查实才录用为公务员。

典型病例二:何某某,男,汉族,22岁。住贵州省兴义县,顶放开发区汽车修理站修理工人。患乙肝两年多,经各大医及私营中草医治疗无效,病情严重送2006年4月2日兴义县医院:肝病专科住院治疗,肝功能六大项增高,各转氨酶1254。两对半“大三阳”HBL-DNA阳性,病原体含量12175020,因肝晕迷,而返回家。

2010年4月10号用我苗家乙肝丸在家治疗,每天三次,每次0.4*4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取糯米50g,用水泡软,放在蒸笼上,另将板蓝根200g,龙胆草200g,地耳草150g混合覆盖在糯米上,盖上蒸笼盖,蒸约一小时后,弃掉糯米饭,取糯米饭上层药物晒干,然后与下列药物混合粉碎。

小白花苏  200g                

    青叶胆   200g

    茵陈蒿   200g

    虎  杖   240g

    青叶丹   200g

将通过120目筛的混合药物经灭菌处理,装入0号胶囊,每粒0.4g。

实施例二、取糯米50g,用水泡软,放在蒸笼上,另将板蓝根200g,龙胆草200g,地耳草150g混合覆盖在糯米上,盖上蒸笼盖,蒸约一小时后,弃掉糯米饭,取糯米饭上层药物晒干,然后与下列药物混合粉碎。

小白花苏   200g                

    青叶胆   250g

    茵陈蒿   250g

    虎  杖   250g

    青叶丹   220g

将通过120目筛的混合药物经灭菌处理,装入0号胶囊,每粒0.4g。

实施例三、取糯米50g,用水泡软,放在蒸笼上,另将板蓝根200g,龙胆草200g,地耳草150g混合覆盖在糯米上,盖上蒸笼盖,蒸约一小时后,弃掉糯米饭,取糯米饭上层药物晒干,然后与下列药物混合粉碎。

小白花苏   150g                

    青叶胆   200g

    茵陈蒿   200g

    虎  杖   250g

    青叶丹   200g

将通过120目筛的混合药物经灭菌处理,装入0号胶囊,每粒0.4g,或用散剂,每包0.4g,或压成粒,每粒0.4g,病人每天服三次,每次服药1.6g,直至三阳转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