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该试剂盒包括: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抗人球蛋白溶液,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共包括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本发明的试剂盒保存时间长,操作简单,不需离心,洗涤,孵育等繁杂过程,结果清晰易判,同时具有适合大规模操作、标准化操作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4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36933.7

  • 发明设计人 胡晶高;汪大明;

    申请日2014-12-05

  • 分类号G01N33/577(20060101);G01N33/531(20060101);G01N33/80(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松亭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新光路33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30: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1N33/57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9-28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577 申请日:2014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由ABO血型鉴定错误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还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患者输血前需进行抗体筛查,借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完全抗体,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完全抗体筛查临床意义:虽然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3%~2%,但它是引起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

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有多种,目前市面上的主要检测方法有: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上述方法大多具有检测时间长,操作不方便的缺点(通常先37℃水浴30分钟,再生理盐水洗涤3次,然后离心观察。),因为都要用到筛查红细胞,试剂要保存在2-8℃下,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红细胞抗原活性会降低且出现溶血现象,导致筛查红细胞试剂的质量极其不稳定,且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另外还有比较相近的方法是磁珠酶免疫分析法进行血型抗体筛检,将新鲜筛检红细胞制备成磁化筛检细胞试剂,检测时将待检血清和磁化筛检细胞孵育后,然后再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孵育,加入底物显色,终止后借助酶标仪读值,判断结果,其过程需要洗涤至少6次和孵育3次,同样检测时间较长(60分钟以上),操作繁杂(需要反复孵育及洗涤),且需要大型辅助设备(酶标仪),其试剂由磁化的筛检细胞试剂组成,因此也需2-8℃保存,有效期通常也不超过3个月。上述检测方法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方法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完全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包括: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可以有交叉,但不能完全一致,共包括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但不局限于此;且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所源自的红细胞为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的健康人成人O型红细胞;

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溶剂均为如下配方的基础液:

超纯水定容至1L。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C、E、e、Jka、JKb、M、N、S、Fya、Dia、k、Leb和P1抗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E、c、Jka、M、s、Fya、K、k、Lea和Leb抗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C、E、c、e、N、s、Fya、Fyb、k、Lea和P1抗原。

上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大小为40~60nm的胶体金颗粒,上述还原剂为枸橼酸钠、白磷、抗坏血酸和鞣酸中的至少一种;

(2)通过通过单克隆IgM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对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的健康人成人O型红细胞进行检测鉴定,获得共同覆盖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的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

(3)采用0.1%的CaCl2溶液分别破碎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离心弃上清、超纯水洗涤,离心弃上清,直到上清无色透明,弃上清和底层杂质,即分别得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

(4)将步骤(1)所得的胶体金颗粒溶液调节pH至5.5~6.5,再分别与步骤(3)获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弃上清,所得沉淀分别为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

(5)将步骤(4)所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分别用所述基础液复溶,即得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

(6)用0.1~0.5%的Triton X-100溶液浸渍反应板后,将上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分别分装于对应的反应孔中,密封保存。

所述试剂盒为干式试剂盒,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均干燥固定在反应孔上,其基础液配方为:

超纯水定容至1L。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C、E、e、Jka、JKb、M、N、S、Fya、Dia、k、Leb和P1抗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E、c、Jka、M、s、Fya、K、k、Lea和Leb抗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抗原谱为D、C、E、c、e、N、s、Fya、Fyb、k、Lea和P1抗原。

上述干式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大小为40~60nm的胶体金颗粒,上述还原剂为枸橼酸钠、白磷、抗坏血酸和鞣酸中的至少一种;

(2)通过通过单克隆IgM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对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的健康人成人O型红细胞进行检测鉴定,获得共同覆盖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的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

(3)采用0.1%的CaCl2溶液分别破碎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离心弃上清、超纯水洗涤,离心弃上清,直到上清无色透明,弃上清和底层杂质,即分别得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

(4)将步骤(1)所得的胶体金颗粒溶液调节pH至5.5~6.5,再分别与步骤(3)获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弃上清,所得沉淀分别为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

(5)将步骤(4)所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分别用所述基础液复溶,即得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

(6)用0.1~0.5%的Triton X-100溶液浸渍反应板后,将上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分别分装于对应的反应孔中,再进行冷冻干燥、抽湿机抽干或烘干,最后封装于铝箔袋内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试剂盒通过制备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然后进行胶体金标记,这样就不用考虑红细胞溶血或保存不当而引起的抗原性降低的因素,解决了传统试剂盒保存期限短的问题;

2、本发明的试剂盒的液体试剂一般在2~8℃条件下的保存有效期不低于12个月,操作简单,不需离心,洗涤,孵育等繁杂过程,结果清晰易判,同时具有适合大规模操作、标准化操作的优点;

3、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为干式试剂盒,将抗原直接包被在反应孔内,检测时直接滴加待测样本即可反应,结果容易观察、有效期长,且可室温保存,且干式试剂对野外非常军事时期的输血抗体筛查尤为重要;

4、本发明的试剂盒亦可与ABO血型反定型胶体金干试剂(专利号:ZL201210537173.8)和ABO&RhD血型正定型试剂(固相法)(申请号:200810111567.0)组成组合试剂,用于采血时候的初步血液筛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红细胞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该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大小为40~60nm的胶体金颗粒,上述还原剂为枸橼酸钠、白磷、抗坏血酸和鞣酸中的至少一种;

(2)通过单克隆IgM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对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的健康人成人O型红细胞进行检测鉴定,获得共同覆盖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的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具体来说第一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C、E、e、Jka、JKb、M、N、S、Fya、Dia、k、Leb和P1抗原,第二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E、c、Jka、M、s、Fya、K、k、Lea和Leb抗原,第三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C、E、c、e、N、s、Fya、Fyb、k、Lea和P1抗原;

(3)采用0.1%的CaCl2溶液分别破碎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离心弃上清、超纯水洗涤,离心弃上清,直到上清无色透明,弃上清和底层杂质,即分别得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

(4)将步骤(1)所得的胶体金颗粒溶液调节pH至5.5~6.5,再分别与步骤(3)获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弃上清,所得沉淀分别为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

(5)将步骤(4)所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分别用所述基础液复溶,即得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上述基础液的配方如下:

超纯水定容至1L。

(6)用0.1~0.5%的Triton X-100溶液浸渍反应板后,将上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分别分装于对应的反应孔中,密封保存。

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如下:

1、取反应板一块,分别取装有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的反应孔,标记为Ⅰ、Ⅱ、Ⅲ。分别加入待检血清或者血浆20μL于标记好的孔内,手动使其在微孔板中完全扩散。

2、将反应板放置在振荡器上120rpm振荡10分钟。

3、观察反应板,肉眼判读结果。(阳性,说明存在抗人IgM不规则抗体)

4、Ⅰ、Ⅱ、Ⅲ孔中各加入10μL抗人球蛋白试剂(包括抗人IgG、C3d)。

5、将反应板重置在振荡器上120rpm振荡10分钟。反应结束后,观察反应板,肉眼判读结果。(阳性,说明存在不规则抗体)

该试剂盒的结果判定

阳性反应表示反应体系中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反应强度以4+~W+依次减弱,具体如下:

阳性:

4+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结实的大凝集块,无游离细小凝集块。

3+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不结实的大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2+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不结实的中等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1+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蓬松的小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W+凝集:反应孔中有很多肉眼可见细小凝集块。

阴性:无肉眼可见的细小颗粒。

实施例2

一种红细胞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该试剂盒为干式试剂盒,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大小为40~60nm的胶体金颗粒,上述还原剂为枸橼酸钠、白磷、抗坏血酸和鞣酸中的至少一种;

(2)通过通过单克隆IgM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对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的健康人成人O型红细胞进行检测鉴定,获得共同覆盖D、C、E、c、e、Jka、JKb、M、N、S、s、Fya、Fyb、Dia、K、k、Lea、Leb和P1抗原的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具体来说第一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C、E、e、Jka、JKb、M、N、S、Fya、Dia、k、Leb和P1抗原,第二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E、c、Jka、M、s、Fya、K、k、Lea和Leb抗原,第三红细胞的抗原谱为D、C、E、c、e、N、s、Fya、Fyb、k、Lea和P1抗原;

(3)采用0.1%的CaCl2溶液分别破碎第一红细胞、第二红细胞和第三红细胞,离心弃上清、超纯水洗涤,离心弃上清,直到上清无色透明,弃上清和底层杂质,即分别得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

(4)将步骤(1)所得的胶体金颗粒溶液调节pH至5.5~6.5,再分别与步骤(3)获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和第二红细胞膜抗原提取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弃上清,所得沉淀分别为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

(5)将步骤(4)所得的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分别用所述基础液复溶,即得所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上述基础液的配方如下:

超纯水定容至1L。

(6)用0.1~0.5%的Triton X-100溶液浸渍反应板后,将上述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和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溶液分别分装于对应的反应孔中,再进行冷冻干燥、抽湿机抽干或烘干,最后封装于铝箔袋内保存。

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如下:

1、取出反应板,一份标本需要三孔,分别标记为Ⅰ、Ⅱ、Ⅲ。Ⅰ孔包被有Ⅰ号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第一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Ⅱ孔包被有第二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Ⅲ孔包被有第三红细胞膜抗原金粒子。

2、分别加入待检血清或者血浆40μL于标记好的孔内,手动使其在微孔板中完全扩散。

3、将反应板放置在振荡器上120rpm振荡10分钟。

4、观察反应板,肉眼判读结果。(阳性,说明存在抗人IgM不规则抗体)

5、Ⅰ、Ⅱ、Ⅲ孔中各加入20μL抗人球蛋白试剂(包括抗人IgG、C3d)。

6、将反应板重置在振荡器上120rpm振荡10分钟。

7、反应结束后,观察反应板,肉眼判读结果。(阳性,说明存在不规则抗体)

该试剂盒的结果判定

阳性反应表示反应体系中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反应强度以4+~W+依次减弱,具体如下:

阳性:

4+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结实的大凝集块,无游离细小凝集块。

3+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不结实的大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2+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完整而不结实的中等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1+凝集:反应孔中有一个蓬松的小凝集块,有少量游离细小凝集块。

W+凝集:反应孔中有很多肉眼可见细小凝集块。

阴性:无肉眼可见的细小颗粒。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红细胞抗体筛查胶体金试剂盒的灵敏度检测结果

用已注册上市的血型单克隆抗体(IgG)试剂与本试剂盒中含相应抗原的胶体金粒子反应(不局限于这些抗原),达到如下标准:

抗血清凝集3+抗血清最高稀释度凝集1+抗血清最高稀释度抗D≥原液≥2抗C≥原液≥2抗c≥原液≥2抗E≥原液≥2抗K≥原液≥2抗M≥原液≥2抗N≥原液≥2抗Jka≥原液≥2抗Jkb≥原液≥2抗P1≥原液≥2抗Lea≥原液≥2抗Leb≥原液≥2抗S≥原液≥2抗s≥原液≥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