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

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能够进行真实的动作,是具有头口部、颈部、躯体部、前腿部、后腿部及尾部,整体由骨骼部件与覆盖该骨骼部件的表皮部件构成的模仿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其中,躯体部、前腿部以及后腿部连通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具有进入前腿部的前腿操纵者以及进入后腿部的后腿操纵者能够直立进入的大小,在所述空腔内,前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以及后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固定设置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前腿操纵者用背架与后腿操纵者用背架彼此对置地设置于各支承部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1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有限会社ON-ART;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18431.5

  • 发明设计人 金丸贺也;小塚明美;

    申请日2011-10-30

  • 分类号A63J19/00;A63H3/02;A63H3/36;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洋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4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20

    授权

    授权

  • 2013-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J19/00 申请日:2011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仿可进行真实的动作的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 装,特别涉及其内部构造。

背景技术

人偶服装是人体穿着用人偶服装的略称,意味着人能够穿着的大型 的人偶服装。人偶服装利用特殊衣服、材料制成,人进入其内部而被覆 盖全身,改变拟人化的动物、怪兽等虚构生物的姿态,通过此类演出而 被广泛用于各类活动、游乐园的文艺表演、电视节目等中。

另一方面,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的实物大小的复原模型在各类博览 会和博物馆等中多用于展示。并且,在需要大型动物的动作影像的情况 下,目前能够通过电脑绘图(CG)来实现真实的动作,这在电影的特 效摄影中被频繁利用。但是,在游乐园、主题公园、舞台戏剧等场所, 当需要大型动物的真实动作时,需要实物大小的人偶服装。

以往,模仿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由于其沿前后左右较长 且较大的形状而难以取得平衡,强行动作时存在跌倒的危险,因此难以 制作供实际使用的人偶服装。本发明人为解决该课题而努力钻研,结果 发现:首先,在躯体部与腿部内部连通而形成的空腔内的相当于人偶服 装的大致平衡点的位置,若将进入空腔内操作人偶服装的操纵者所背负 的背架固定设置于人偶服装的骨骼部分,则即使人偶服装全长约6米, 也能够以非常稳定的动作实现真实的动作,该发现在各国已取得专利 (专利文件1)。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进入人偶服装的 操纵者仅限一人,因此仅适用于双腿步行动物,而且如果人偶服装变得 更加大型化,则一个人无法支承该载荷,进而难以安全地行动。

另外,据本发明者所知,针对大型人偶服装的操纵方法所记载的现 有例几乎不存在,仅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可以在人偶服装的适当位 置设置电视摄像机,一边在内部观察监视器一边自发地进行动作,或者 也可以与外部的引导人员之间进行基于无线的相互通讯,根据其指令进 行动作”,以及在专利文献1的产品获得“2009年东京都风险投资技术 大奖”时的介绍报道中记载有“操纵者通过利用两台内部监视器与无线 通信来确保安全性”(非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037741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2009年东京都风险投资技术大奖(东京都产业劳动 局商工部创业支援科,2009年发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进行真实的动作的四腿步行的大 型动物的人偶服装。

本发明是一种四腿步行的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能够进行真实的动 作,且是具有头口部、颈部、躯体部、前腿部、后腿部及尾部,整体上 构成为包括骨骼部件与覆盖该骨骼部件的表皮部件的模仿四腿步行的 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其特征在于,躯体部、前腿部以及后腿部连通而 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具有进入前腿部的前腿操纵者以及进入后腿部的 后腿操纵者能够直立进入的大小,在该空腔内,前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 部件以及后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固定设置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前 腿操纵者用背架设置于在空腔的头部侧设置的背架支承部件,后腿操纵 者用背架与前腿操纵者用背架对置设置于在空腔的尾部侧设置的背架 支承部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人偶服装中,前腿操纵者用背架设置于 在空腔的头部侧设置的背架支承部件,后腿操纵者用背架与前腿操纵者 用背架对置设置于在空腔的尾部侧设置的背架支承部件。在本发明的一 种方式中,在上述人偶服装中具备用于操作头口部与颈部的动作的颈部 操作单元。在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上述人偶服装中具备用于操作头 口部的动作的头口部操作单元。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在上述人偶服 装中具备用于操作头口部的口开闭的口部操作单元。以下依次说明本发 明的其他方式。

本发明的模仿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在由前腿部、后腿部与躯体部形 成的空腔中,在与前腿部、后腿部相当的位置分别形成一个大人能够直 立进入的程度的空腔,因为是两名操纵者分担人偶服装的前后的载荷, 因此能够使更大型的四腿步行的人偶服装稳定地进行动作。另外,通过 采取一个操纵者操作头口部与颈部而另一个操纵者操作尾部的分工方 式,与一个人操作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更加真实的动作。

根据本发明,形成为两名操纵者彼此面对的形式,因此在操作人偶 服装时便于进行思想沟通,而且因为前腿操纵者的前进步行是向后进行 的,因此人偶服装的前腿膝关节的动作与四腿步行的大型动物所特有的 步行时的膝盖动作更为接近。另外,根据其他方式,能够操作头口部与 颈部的动作、头口部的动作或者头口部的口的开闭,从而能够更加真实 地实现四腿步行的大型动物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四腿步行的恐龙的人偶服装的整体形象且用于说明内 部构造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恐龙的人偶服装的颈部操作单元、头口 部操作单元以及口部操作单元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头口部操作单元中操作头口部的左右 动作的单元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头口部操作单元中操作头口部的上下 动作的单元以及口部操作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是具有头口部、颈部、躯体部、腿部及尾部,整 体上由构成外形的骨骼部件与覆盖该骨骼部件的表皮部件构成的模仿 四腿步行大型动物的人偶服装。大型动物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动物,可以 是各种动漫角色、怪兽等虚构的动物,或者也可以是恐龙等通过科学方 式证实其存在的动物。本发明优选的大型动物是以四腿步行的动物,也 可以是以四腿以上的多腿步行的动物,只要是能够以四腿步行的动物即 可。

骨骼部件的结构形成头部、颈部、躯体部、前腿部、后腿部及尾部 的外形,且只要是能够保持外形的材质即可,不予以特别限定,但是需 要尽量使用轻量的材质以便构成为整体重量较轻。作为骨骼部件的材 质,能够举出木材、竹等天然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聚乙烯、 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泡沫材料、将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作为强化材料的 FRP、铝等轻量金属等。

例如,在使用木材与合成树脂泡沫材料构成躯体部的骨骼部件的情 况下,使用木材构成相当于背骨的部分和相当于颈部与躯体部的连结面 以及尾部与躯体部的连结面的部分,将制作成躯体部形状的合成树脂泡 沫材料与背骨部分的木材粘合,由此能够制作躯体部的骨骼部件。在保 持外形方面,需要对骨骼部件间进行加强,此时能够使用板状、棒状、 管状等加强用部件进行适当加强,在该情况下,该加强用部件也包含于 骨骼部件中。在使用由碳纤维强化后的树脂(CFRP)一类具有优异的 强度的材料构成骨骼部件的情况下,无需区分背骨部分与其他躯体部 分,能够使用相同的材料制作躯体部。另外,在颈部一类并未有较大的 负载作用于骨骼部件的部分的情况下,只要具有能够保持外形的程度的 强度即可,能够使用合成树脂的海绵状泡沫材料一类较为柔软的材料进 行制作。

作为表皮部件的材质,只要具有不会因人偶服装的动作而遭受破坏 的强度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优选尽可能轻量且能够伸缩的材质,例如 使用各种布料、纸、各种薄膜、各种橡胶、各种泡沫材料等。其中,优 选由可伸缩的薄膜与聚氨酯等泡沫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具有前腿部与后腿部,躯体部、前腿部以及后腿 部连通而形成一个空腔。而且,该空腔需要具有进入前腿部的前腿操纵 者以及进入后腿部的后腿操纵者能够直立进入的大小。

在本发明中,前腿操纵者用背架以及后腿操纵者用背架在直立的操 纵者背负的位置被固定于背架支承用部件。前腿操纵者用背架优选设置 并固定于在空腔的头部侧设置的背架支承部件,后腿操纵者用背架优选 与前腿操纵者用背架对置地设置于在空腔的尾部侧设置的背架支承部 件。背架支承用部件固定设置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当骨骼部件具有木 制的背骨时,优选将背架支承部件固定于背骨用木材。此时,若将加强 用部件安装于背架支承部件、以及躯体部与颈部的连结部位或躯体部与 尾部的连结部位之间,则背架支承部件的固定更加稳固。该加强用部件 的安装部位可以在考虑躯体部的构造的基础上适当地决定。

在专利文献1中,背架的设置部位被确定为人偶服装的大致平衡点、 即相当于在将人偶服装整体视为扁担时的支点的位置。但是,在本发明 中,背架的设置部位自然地被在外观方面确定的前腿部以及后腿部的位 置限制。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还是优选在考虑前腿部及后腿部的位 置关系、高底的程度的基础上,将其设置于两名操纵者所承担的载荷尽 可能均等的位置。

背架(架框)是捆绑或装载货物,用背带(带)背负到人的背上的 形式的运输工具,在本发明中,只要形成进入空腔内部的操纵者用背架 背负人偶服装的构造即可,并不对其形状、材质、向骨骼部件的固定方 法等进行任何限制。例如,举例示出以下构造:在躯体部与前腿部、躯 体部与后腿部的内部分别连通而形成一个空腔的情况下,在躯体部的头 部侧以及尾部侧双方,将背架支承部件连结设置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 在该部件安装背架。举例示出以下构造:在躯体部与前腿部、躯体部与 后腿部的内部分别连通但却分别形成两个空腔的情况下,在每个空腔内 将背架支承部件连结设置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在该部件安装背架。

另外,在躯体部与颈部或尾部的连结部位具备板状、柱状等连结部 件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前腿部以及后腿部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该连结部 件来设置背架。在上述说明中,躯体部与颈部或尾部的连结部件具有用 于保持人偶服装的外形的加强用部件的功能,并且有时还会兼具背架支 承部件的作用。在这一意义上,该加强用部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骨骼部 件中,并且还相当于背架支承部件。

在本发明中,能够设置前腿部用与后腿部用的独立的两个空腔,但 是出于如下说明的理由,优选作为两者通用的一个空腔,并以下述方式 设置背架,即,形成为进入内部的前腿部用操纵者朝后,后腿部用操纵 者朝前,从而两者彼此面对的形式。在该情况下,在空腔的头部侧的背 架支承部件设置前腿部操纵者用的背架,在空腔的尾部侧的背架支承部 件设置后腿部操纵者用的背架。若采用这种方式,则当人偶服装前进时, 前腿操纵者向后行进,前腿的关节动作与实物的动作接近,更加真实。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是两名操纵者进入其中分担承受人偶服装的载 荷,因此容易取得整体平衡。与由一名操纵者操作的人偶服装相比,即 使人偶服装的尺寸较大,也能够穿着并进行操纵。例如,即使是全长约 10m~15m的人偶服装,也能由两名操纵者稳定地操纵。

在人偶服装的空腔内(操纵者直立进入的空腔内),能够适当安装 操作头口部与颈部的动作的颈部操作单元、用于操作头口部的动作的头 口部操作单元、用于操作头口部的口的开闭的口部操作单元。若具备这 些单元,除了能使人偶服装整体运动以外,还能使头口部与颈部联动地 进行动作、使头口部进行动作、或者进行口的开闭,从而能够实现大型 动物的更加真实的动作。

作为颈部操作单元,优选构成为包括由从颈部延伸到躯体部的空腔 的操作臂、以及与该操作臂连结的操作手柄的结构,例如,能够举出图 2所示那样的结构。图2为了明确头口部与颈部、颈部与躯体部的各自 的连结方法以及颈部操作单元的构造而示意性地示出了颈部与躯体部 的内部。为了简化附图,省略了颈部的骨骼部件。在图2中,操作臂101 为铝等金属、塑料等的棒状或管状的部件。操作臂的颈部侧能够在其前 端部104的附近,以螺栓与螺母等适当方法与颈部的连结部件103连结。 例如,如图3所示,若将连结部件103夹入设置于操作臂101的前端的 切口,则能够利用螺栓与螺母简单地进行连结。在操作臂101的另一端 侧附设有手柄102。在颈部3与躯体部4的连结部设置有颈部动作用支 点108,颈部3与手柄102的上下动作联动,从而向与手柄动作相反的 方向进行动作。另外,若以不能上下转动的方式连结头口部2与颈部3, 则头口部2也与因操作臂的运动而产生的颈部的动作联动地进行上下动 作。在图2中,能够将颈部动作用支点108制成可左右动作的构造,在 该情况下,颈部3与手柄102的左右动作联动地向与手柄动作相反的方 向进行动作。

在本发明中,作为头口部操作单元,优选包括从头口部延伸到躯体 部的空腔的钢丝(包括钢丝绳)、以及在与该头口部相反侧的末端附设 的杆或手柄的结构。作为操作头口部的左右动作的单元,例如,能够举 出图2~图4所示那样的包括左右一对钢丝、以及将各钢丝左右固定的 操作手柄的结构。另外,图3是用于说明操作头口部的左右动作的单元 的图,示出了将钢丝与头口部以及钢丝与手柄连结的方式。在图2、图 3及图4中,钢丝109的前端被固定于头口部的上颚部分的骨骼部件201, 其相反侧的末端被固定于操作手柄102的卡定点111。钢丝110也同样 被固定于上颚部分的骨骼部件201以及操作手柄102的相反侧的卡定点 112。若操纵者向左侧旋转右手用的操作手柄,则钢丝109被拉紧,头 口部以折页106为可动点而朝左进行动作。相反,若向右侧旋转左手用 的操作手柄,则钢丝110被拉紧,头口部以折页106为可动点朝右进行 动作。

作为操作头口部的上下动作的单元,优选例如图2以及图4所示那 样的包括用于自行车的轮辋制动器的钢丝与杆的操作单元。另外,图4 是用于说明操作头口部的上下动作的单元、以及操作口部的开闭的单元 的细节部分的图。在图2中,作为钢丝113,优选使用被由金属、合成 树脂等制成的外皮覆盖的带皮钢丝。钢丝从手边侧的头部上下运动用操 作杆118延伸而穿过空腔内、颈部内,其前端被固定于在头部的颈部侧 设置的钢丝设置用部件114的上部。该钢丝设置用部件114与连结部件 105连结成能够转动。另外,带皮钢丝的外皮在连结部件105被固定于 比钢丝的卡定点更靠近近前侧的位置。连结部件105通过左右转动自如、 且无法上下转动的折页而与对操作臂101进行固定的连结部件103连 结。若拉紧头部上下运动用操作杆118,则钢丝设置用部件114被拉向 后方,因此其以连结部位203为旋转轴旋转,使得头口部朝上进行动作。 进而,若释放头部上下运动用操作杆,则由钢丝引起的张力松弛,在头 部的重力的作用下,钢丝设置用部件114向前方旋转,从而头口部恢复 到原来的位置。

作为操作口部的开闭的单元,与操作头口部的上下动作的单元相 同,优选包括被用于自行车的轮辋制动器的钢丝与杆的操作单元。在图 2中,作为钢丝117,优选使用带皮钢丝。钢丝从手边侧的口开闭操作 杆123延伸而穿过空腔内、颈部内,其前端与卡定于头口部2的下颚部 分的可动片119连结。如图4所示,利用折页204将头口部2的上颚部 分与下颚部分连结成能够开闭。外皮固定于钢丝设置用部件114。利用 弹簧122将钢丝设置用部件114与可动片119连结,以使口处于闭合状 态。若操纵者拉紧口开闭操作杆123,则借助钢丝的动作而使得弹簧122 伸长,下颚部分以折页204为可动点进行动作,从而将口张开。进而释 放口开闭操作杆,则由钢丝引起的张力松弛,在弹簧122的复原力的作 用下使得可动片119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口闭合。若适当操作口开 闭用操作杆,就能以真实的动作进行口的开闭。

人偶服装的尾部构成为包括骨骼部件、以及覆盖该骨骼部件的表皮 部件,骨骼部件的构造只要能够保持外形即可,并不进行限定,例如, 举例示出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尾部作 为尾部的骨骼部件具有:在尾部内部的空腔部分模仿尾部的骨骼而配置 的柔软的板状部件;以及在该板状部件隔开恒定的间隔固定配置的多个 泡沫材料的块体。例如采用塑料、橡胶等板状部件作为柔软的板状部件。 这些部件相当于大型动物的尾部的骨骼,配置于沿着尾部内部的空腔部 分的大致中心线的部分。例如,在恐龙的尾部的情况下,该板状部件从 尾根部向尾末端侧逐渐缩窄(缩小)。若以该方式构成尾部的骨骼部件, 则尾部与基于后腿操纵者的身体的左右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且越靠近 尾的前端摆动幅度越大,因此会呈现出非常真实的动作。另外,不局限 于上述构造,还能够以合成树脂的泡沫材料(包含海绵状的泡沫材料) 构成具有期望的形状的尾部。

另外,为了使本发明的人偶服装形成为更加逼真的形态,可以将腿 部制成高底。高底根据大型动物的腿的长度适当设置即可,能够将前腿 部以及后腿部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设为高底。在恐龙一类的大型动物的情 况下,一般多为后退比前腿长,因此优选将后腿部设为高底。另外,在 将双方的腿部构成为高底的情况下,优选使后腿部的高底构成为高于前 腿部的高底。例如,在躯体部(背鳍部除外)的高度约3m的人偶服装 的情况下,前腿部的高底构成为0cm~20cm左右,后腿部的高底构成 为30cm~50cm左右。通过以该方式将腿部设为高底,人偶服装能够与 大型动物的形态更加相似,并能更加逼真地具体呈现其动作。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除了头口部、颈部、躯体部、前腿部、后腿部及 尾部以外,还可以具备背鳍部。通过设置背鳍部,能够制成显示出具有 背鳍的大型动物的真实形态的人偶服装。背鳍部只要将所需数量的背鳍 用部件设置于相当于脊背的骨骼部分即可,可以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连 结上述部件,但是为了便于运输、保管,优选使上述部件拆装自如地结 合。

背鳍用部件构成为包括背鳍的骨骼部分与覆盖该骨骼部分的表皮 部分。作为用于形成骨骼部分以及表皮部分的材料,能够使用与形成上 述躯体部分的材料相同的材料。能够在背鳍用部件设置与其下端连结用 的插入部位,并且能够在其底面设置钩环扣一类的连结用部件。另一方 面,能够在相当于躯体部的脊背的骨骼部分设置用于安装背鳍用部件的 安装座部,并且能够在与在背鳍用部件的底面设置的连结部位相对应的 位置设置同样的连结部位。如采用此类构造,则背鳍用部件的拆装变得 自如,在运输大型的人偶服装时,能够拆卸背鳍部用部件。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根据需要,能够构成为对头口部、颈部、躯体部、 前腿部、后腿部及尾部的至少一部分分解自如。例如,能够构成为可以 分解为头口部、颈部、躯体部、前腿部、后腿部、尾部。特别地,因为 尾部多为较长的形状,因此考虑到运输与保管的方便,优选形成为能够 从躯体分离的构造。只要适当地选择将各部分结合的方法即可,但通常 采用由折页、螺栓与螺母将各部分的连结部位结合的方法。只要适当地 设置供操纵者进出人偶服装的进出口即可,例如,只要构成为利用扣件 等使前腿部以及后腿部的左右腿内侧部分的表皮部分开闭自如即可。

本发明的人偶服装的目的在于模仿动物进行动作。对人偶服装的操 纵由进入空腔内的两名操纵者进行,能够一边通过设置于空腔内的监视 器确认前方监视用摄像机所拍摄的影像一边进行该操纵,其中,该前方 监视用摄像机设置于人偶服装的适当位置而用于监视前方。另外,如果 能够通过设置于空腔内的其他监视器确认在能够俯瞰人偶服装的周围 状况的位置拍摄到的影像,则能够更加安全地操纵人偶服装。进而,如 果具备能在外部的引导员与操纵者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单元,例如无线 通信器,则能够根据引导员的指令进行操纵。

前方监视用摄像机的安装位置优选能够获知行进方向的状况的位 置,例如,可以是头口部、颈部或躯体部的任意部位,安装在从周围来 看并不显眼的位置。优选图1所示的颈部与躯体部的连结部位的周边。 能够使用监视器配设用部件对监视器进行设置。在骨骼部件具有木制的 背骨的情况下,优选将监视器配设用部件固定于背骨用的木材。此时, 在监视器配设用部件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安装将监视器配设用部 件与躯体部的骨骼部件连结的加强用部件而实现稳定。

在设置前腿部用与后腿部用的独立的两个空腔的情况下,需要前腿 操纵者使用以及后腿操纵者使用的不同的监视器配设用部件,在设置一 个空腔、且前腿操纵者与后腿操纵者彼此面对的情况下,在空腔内的前 腿部与后腿部的大致中间位置将监视器配设用部件固定安装于骨骼部 件,利用该部件能够分别设置前腿部操纵者用监视器以及后腿部操纵者 用监视器,从而更加有效。另外,除了监视器以外,还能够在监视器配 设用部件适当地安装电池、电流电压计、开关等。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例的任 何限制。

图1示出了模仿作为大型动物的具体例的四腿步行恐龙的人偶服装 1的整体形象,为了了解人偶服装1的内部构造而绘制了该图。另外, 在图1中,人偶服装1的骨骼部件除一部分外其余都被省略。人偶服装 1具有:头口部2、颈部3、躯体部4、前腿部5、后腿部6、尾部7以 及背鳍部8。躯体部4与前腿部5及后腿部6的内部形成一个空腔9, 在前腿部以及后腿部分别形成前腿操纵者26以及后腿操纵者27能够直 立进入的大小的空腔。图1示出了进入空腔9的两名操纵者26、27分 别在背上背负背架14、16的情况。

人偶服装1的头口部2、颈部3、尾部7以及背鳍部8构成为能够 分别与其他部分分离,躯体部4、前腿部5以及后腿部6构成为一体。 躯体部与颈部在连结面11连结,并且,躯体部与尾部在连结面12连结。 头口部2与颈部3、躯体部4与背鳍部8也被以适当的方法连结(未图 示)。人偶服装1具有骨骼部件10以及覆盖该骨骼部件10的表皮部件 (未图示),骨骼部件由木材与合成树脂泡沫材料(包括海绵状)构成, 并且,表皮部件由树脂制薄膜与聚氨酯泡沫体组合而成的可伸缩的材料 构成。

在空腔9的头部侧,将前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13设置成与躯 体部4的骨骼部件10连结,前腿操纵者用背架14固定于该前腿操纵者 用背架支承部件13。而且,在空腔9的尾部侧,将后腿操纵者用背架支 承部件15设置成与躯体部4的骨骼部件10连结,后腿操纵者用背架16 固定于后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15。为了使前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 件13稳定,利用加强部件17将前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13与连结 面11连结。同样,利用加强部件18将后腿操纵者用背架支承部件15 与连结面12连结。

后腿部6构成为高底19,在躯体部4的颈部3附近设置有前方监视 用摄像机20。尾部7与专利文献1的图3所记载的构造相同,骨骼部件 构成为包括在内部空腔的大致中央部分配置的板状部件21、以及在该部 件隔开恒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泡沫材料的块体22。在空腔9的大致中央位 置,将监视器配设用部件23设置成与躯体部4的骨骼部件10连结,在 该监视器配设用部件23设置有前腿操纵者用监视器24以及后腿操纵者 用监视器25。

将设置有与下端连结用的插入部位的背鳍用部件插入到设置于躯 体部4的骨骼部件的背鳍部件的座部,由此将背鳍部8连结成分解自如 (未图示)。人偶服装1的全长(包括尾部)约7m,躯体部4的高度(包 括背鳍部8)约4m,后腿部6形成有约40cm的高底19。

人偶服装1具有用于操作头口部2与颈部3的动作的颈部操作单元。 在图2中,101表示从颈部3延伸至躯体部4的空腔9的操作臂,102 表示与操作臂连结的近似U字型的操作手柄。操作臂101为铝等金属、 塑料等的棒或管状的部件。操作臂101贯通颈部3与躯体部4的连结面 11,在其前端部104附近,固定于连结头口部2与颈部3的颈部侧的连 结部件103。利用头口部的连结部件105与折页106将连结部件103固 定成无法上下转动。操作臂的另一端侧固定于操作手柄102的中央部 107。在颈部3的躯体部4的连结部设置有颈部动作用支点108,颈部3 与操作手柄102的上下动作联动地向与操作手柄的动作相反的方向进行 动作。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因为使用无法上下转动的折页106,因此 头口部也与颈部的动作联动地进行上下动作。

另外,人偶服装1具备用于操作头口部2的左右动作的头口部操作 单元,该头口部操作单元具有:从头口部2延伸到躯体部4的空腔9的 一对钢丝109、110;以及近似U字型的操作手柄102。在图2~图4中, 人偶服装的左侧的钢丝109的头部侧前端固定于卡定点202,该卡定点 202设置于头口部2的上颚部分的骨骼部件201的左侧,其相反侧末端 固定于操作手柄102的左侧(图2中为近前侧)的卡定点111。右侧的 钢丝110也同样固定于上颚部分的骨骼部件201上(未图示),其相反 侧固定于操作手柄的卡定点112。若前腿操纵者26向左侧旋转右手用的 操作手柄102,则钢丝109被拉紧,头口部2以折页106为可动点朝左 进行动作。相反,若向右侧旋转左手用的操作手柄,则钢丝110被拉紧, 头口部以折页106为可动点朝右进行动作。

进而,人偶服装1具备用于操作头口部的上下动作的头口部操作单 元,该头口部操作单元具有从头口部2延伸至躯体部4的空腔9的钢丝、 以及附设于与该头口部相反侧的末端的操作杆。在图2以及图3中,钢 丝113为带皮钢丝,钢丝的前端固定于卡定点115,该卡定点115设置 于在头口部2的颈部侧设置的钢丝设置用部件114的上部。该钢丝设置 用部件114与对置设置的板状部件114′共同在连结部位203以能够转 动的方式与头口部2的连结部件105连结。另外,带皮钢丝的外皮的前 端在比钢丝的卡定点115更靠颈部侧固定于连结部件105的卡定点116。 利用左右转动自如但无法上下转动的折页106将颈部连结部件103与头 口部连结部件105连结。若拉紧头部上下动作用操作杆118,则在钢丝 的张力的作用下,钢丝设置用部件114被拉向后方,因此其以钢丝设置 用部件114与头口部连结部件105的连结部位203为旋转轴旋转,使得 头口部2朝上进行动作。进而,若释放操作杆118,则由钢丝引起的张 力松弛,在头部的重力的作用下,钢丝设置用部件114向前方旋转,从 而使得头口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人偶服装1具备用于操作头口部的口的开闭动作的口部操作单元, 该口部操作单元具有从头口部2延伸至躯体部4的空腔的钢丝、以及附 设于与该头口部2相反侧的末端的操作杆。在图2以及图4中,钢丝117 为带皮钢丝,钢丝的前端固定于卡定点120,该卡定点120设置于与头 口部2的下颚部分卡定的可动片119。另外,外皮的前端固定于卡定点 121,该卡定点121设置于钢丝设置用部件114。利用弹簧122将钢丝设 置用部件114与可动片119连结,以使口处于闭合状态。若前腿操纵者 26拉紧口开闭用杆123,则弹簧122因钢丝117的动作而伸长,下颚部 分以折页204为可动点进行动作,使得口张开。进而,若释放口开闭用 杆123,则由钢丝引起的张力松弛,在弹簧122的复原力的作用下,口 返回到闭合状态。通过适当调节对口开闭用杆123的操作,能够使口的 开闭成为真实的动作。

人偶服装1的尾部7的骨骼部件构成为包括柔软的塑料制板状部件 21与多个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块体22,其中,板状部件21配置于尾部内 部的空腔部分的大致中央部分,块体22与板状部件21隔开恒定间隔地 固定配置。通过形成为此类构造,后腿操纵者27仅使身体左右活动, 就能实现作为尾部的自然动作。

在图1的人偶服装1中,将监视器配设用部件23设置成与躯体部4 的骨骼部件10连结。监视器配设用部件23在空腔9内的前腿部5与后 腿部6的大致中间位置固定在相当于脊背部分的骨骼部件10,利用该监 视器配设用部件23而设置前腿操纵者用监视器24以及后腿操纵者用监 视器25。在图1中,仅示出了监视器,还能够根据需要适当设置电池、 电流电压计、外部摄像机影像接收器、开关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将人偶服装的内部构造设为能够容纳两名操纵者的构造, 由此能够提供以往的单人操纵者用人偶服装所无法实现的大型尺寸的人 偶服装,并且能够实现超过以往的真实的动作。因此,本发明的人偶服装 当然能够在游乐园、主题公园或电视节目等的文艺演出中使用,还能够因 其动作逼真而广泛应用于舞台戏剧和电影的特效拍摄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