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3-(杂芳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衍生物及其作为前列腺素D2受体调节剂的用途

3-(杂芳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衍生物及其作为前列腺素D2受体调节剂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的3-(杂芳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衍生物,其中R1、R2及R3是如说明书所述;及其作为前列腺素受体调节剂,最特别作为前列腺素D2受体调节剂在治疗各种前列腺素介导的疾病及病症中的用途;并涉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医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 209/88 专利号:ZL2011800137422 申请日:20110321 授权公告日:201410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209/88 登记生效日:2017101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3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0-29

    授权

    授权

  • 2013-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09/88 申请日:2011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1-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式(I)的3-(杂芳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9-基)-乙酸衍生 物及其作为前列腺素受体调节剂,最特别作为前列腺素D2受体(“DP受体”) 调节剂在治疗各种前列腺素介导的疾病及病症中的用途,涉及含有这些化合 物的医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详言之,该等衍生物可单独或以医药组合物 形式用于治疗慢性及急性过敏性/免疫疾病/病症,诸如哮喘、过敏性哮喘、嗜 伊红血球性哮喘、重度哮喘、鼻炎、过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肿、昆虫毒液过 敏、药物过敏、过敏性窦炎、过敏性肾炎、过敏性结膜炎、异位性皮肤炎、 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全身性肥大细胞病症、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湿 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炎性肠病及类风湿性关节 炎;嗜伊红血球相关疾病,包含小血管炎,如谢格-司托司症候群(Churg- Strauss syndrome)、韦格纳氏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显微性多血管 炎(及器官特异性显微性多血管炎),嗜伊红血球增多症候群,如嗜伊红血球 性肺炎、嗜伊红血球性食道炎、逆流性食道炎、嗜伊红血球性心内膜炎(吕佛 勒氏心内膜炎(Loeffler's endocarditis))、嗜伊红血球增多-肌痛症候群、嗜伊红 血球性筋膜炎、嗜伊红血球性脓疱型毛囊炎(太藤氏病(Ofuji′s disease))、嗜伊 红血球性溃疡、血管淋巴样增生并发嗜伊红血球增多症(ALHE)、嗜伊红血球 性蜂窝组织炎(维尔斯症候群(Wells syndrome))、慢性嗜伊红血球性白血病及 DRESS症候群(药物疹并发嗜伊红血球增多症及全身性症状);及嗜碱性血球 相关疾病,包含嗜碱性白血病及嗜碱性白血球增多症。

背景技术

作为过敏性病状中对过敏原曝露的反应,肥大细胞经活化且释放如组织 胺、凝血脂素A2(TxA2)、半胱胺酰基白三烯(CysLTs)及前列腺素D2(PGD2)的 介体。这些介体与其各别受体相互作用且引起诸如以下生理作用:血管渗透 性增加、水肿、瘙痒、鼻充血及肺充血、支气管收缩及黏液分泌。举例而 言,血管渗透性增加使嗜伊红血球性白血球及嗜碱性白血球过量渗入组织中 且因此放大过敏反应。

过敏性疾病的当前治疗包含可阻断或另外中断该等相互作用的药剂,例 如抗组织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β-肾上腺素受体促 效剂及皮质类固醇。一般而言,用抗组织胺及白三烯拮抗剂治疗的功效有 限,且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通常与不合需要的副作用相关。

PGD2为已知作用于两种G蛋白质偶合受体,亦即PGD2受体DP1及近来 所鉴别的CRTH2(表现于Th2细胞上的化学引诱剂受体同源分子)受体(亦称为 “DP2受体”)的促效剂。

认为高PGD2含量会引起如诸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 炎、异位性皮肤炎及其类似疾病的过敏性疾病中所观测到的炎症。因此,认 为阻断PGD2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为治疗该等疾病的有用治疗策略。

WO 01/79169揭示作为PGD2受体拮抗剂的(四氢咔唑-1-基)乙酸衍生物。

GB 2388540揭示另外对CRTH2具有拮抗活性的TxA2受体(亦称为“TP 受体”)拮抗剂雷马曲班(ramatroban)((3R)-3-(4-氟苯-磺酰氨基)-1,2,3,4-四氢咔 唑-9-丙酸)用于预防及治疗诸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性疾 病的用途。T.Ishizuka等人,Cardiovascular Drug Rev.2004,22(2),71-90中描 述雷马曲班对晚期炎症的作用。此外,已报导雷马曲班的口服生物可用性及 其活体外抑制前列腺素D2诱导的嗜伊红血球迁移的能力(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305(1),第347-352页(2003))。

WO 03/097598及WO 03/097042揭示具有CRTH2拮抗活性的雷马曲班 类似物。Ulven等人,J.Med.Chem.2005,48(4),897-900揭示其他雷马曲班类 似物。

WO 08/017989揭示具有CRTH2拮抗活性的(3-氨基-1,2,3,4-四氢-9H-咔 唑-9-基)-乙酸衍生物。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涉及式(I)的3-(杂芳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衍生物,

其中

R1表示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 基;

R2表示氢、(C1-C4)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C1-C4)氟烷基或 (C3-C6)环烷基-(C1-C2)烷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的杂芳基,其中该等取代 基是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C3-C6)环烷基、(C1-C4) 烷氧基、(C1-C4)氟烷基及苯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实施例1)的式(I)化合物可含有一或多个立体对称中心或不对称中心,诸 如一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除非另外指示,否则双键处的取代基可呈(Z)-或 (E)-构型。因此式I化合物可以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优选以纯立体异构体形 式存在。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分离。

以下段落提供本发明化合物的各种化学部分的定义,且除非另外特别陈 述的定义提供较宽或较窄的定义,否则以下定义意欲一致地应用于整篇说明 书及申请专利范围。

单独或组合使用的术语“烷基”是指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分支 链烷基。术语“(Cx-Cy)烷基”(x及y各为整数)是指含有x至y个碳原子的如 先前所定义的烷基。举例而言,(C1-C4)烷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烷基的代 表性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及叔 丁基。

若“R1”表示“(C1-C4)烷基”,则该术语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烷 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 丁基及叔丁基。优选为甲基。

若“R2”表示“(C1-C4)烷基”,则该术语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烷 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 丁基及叔丁基。优选为甲基、乙基及正丙基;最优选为甲基。

若“R3”表示“经(C1-C4)烷基取代的杂芳基”,则该术语“(C1-C4)烷 基”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烷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 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及叔丁基。优选为甲基。

单独或组合使用的术语“烷氧基”是指烷基-O-基团,其中该烷基是如先 前所定义。术语“(Cx-Cy)烷氧基”(x及y各为整数)是指含有x至y个碳原子 的如先前所定义的烷氧基。举例而言,(C1-C4)烷氧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 烷氧基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 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及叔丁氧基。

若“R1”表示“(C1-C4)烷氧基”,则该术语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 烷氧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 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及叔丁氧基。优选为甲氧基。

若“R3”表示“经(C1-C4)烷氧基取代的杂芳基”,则该术语“(C1-C4)烷 氧基”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烷氧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甲氧基、乙氧 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及叔丁氧基。优 选为甲氧基。

术语“(C1-C2)烷氧基-(C2-C3)烷基”是指一个氢原子已经如上文所定义的 (C1-C2)烷氧基置换的如上文所定义的(C2-C3)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 的实例为甲氧基-乙基(尤其为2-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尤其为2-甲氧基- 丙基及3-甲氧基-丙基)、乙氧基-乙基(尤其为2-乙氧基乙基)及乙氧基-丙基(尤 其为2-乙氧基-丙基及3-乙氧基-丙基)。优选为2-甲氧基-乙基。

单独或组合使用的术语“(C3-C6)环烷基”意谓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环 烷基。(C3-C6)环烷基的实例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及环己基。优选为环 丙基。

术语“(C3-C6)环烷基-(C1-C2)烷基”是指一个氢原子已经如上文所定义的 (C3-C6)环烷基置换的如上文所定义的(C1-C2)烷基。(C3-C6)环烷基-(C1-C2)烷基 的实例为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环丙基- 乙基(尤其为1-环丙基-乙基及2-环丙基-乙基)、环丁基-乙基(尤其为1-环丁基- 乙基及2-环丁基-乙基)、环戊基-乙基(尤其为1-环戊基-乙基及2-环戊基-乙基) 及环己基-乙基(尤其为1-环己基-乙基及2-环己基-乙基)。优选为环丙基-甲 基。

术语“(Cx-Cy)氟烷基”(x及y各为整数)是指含有x至y个碳原子且一或 多个(及可能所有)氢原子已经氟置换的如先前所定义的烷基。举例而言,(C1- C4)氟烷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其中1至9个氢原子已经氟置换。

若“R2”表示“(C1-C4)氟烷基”,则该术语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 氟烷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二氟乙基及2,2,2-三氟 乙基。优选实例为2,2-二氟乙基及2,2,2-三氟乙基。最优选为2,2-二氟乙基。

若“R3”表示“经(C1-C4)氟烷基取代的杂芳基”,则术语“(C1-C4)氟烷 基”意谓如上文所定义的(C1-C4)氟烷基。该等基团的实例为二氟甲基、三氟 甲基、2,2-二氟乙基及2,2,2-三氟乙基。优选实例为二氟甲基及三氟甲基。最 优选为三氟甲基。

术语卤素意谓氟基、氯基、溴基或碘基。

若“R1”表示“卤素”,则该术语优选意谓氟及氯,且最优选为氟。

若“R3”表示“经卤素取代的杂芳基”,则术语“卤素”优选意谓氟、 氯及溴,更优选为氟及氯且最优选为氯。

单独或组合使用的术语“杂芳基”意谓含有1、2或3个独立地选自氧、 氮及硫的杂原子的5至10元单环或双环芳环。术语“杂芳基”优选意谓含有 1个氮原子及任选1个选自氧、氮及硫的其他杂原子的5至10元单环或双环 芳环。最优选为含有1或2个氮原子的6元单环芳环系统。该等杂芳基的实 例为呋喃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噁二唑基、噻吩基、噻唑基、异噻唑基、 噻二唑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 吡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 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 基、苯并三唑基、苯并[2,1,3]噁二唑基、苯并[2,1,3]噻二唑基、苯并[1,2,3]噻 二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及酞嗪基。该等 杂芳基的优选实例为吡啶基(尤其为吡啶-2-基)、嘧啶基(尤其为嘧啶-2-基)、 苯并噁唑基(尤其为苯并噁唑-2-基)、苯并噻唑基(尤其为苯并噻唑-2-基)及喹 唑啉基(尤其为喹唑啉-2-基及喹唑啉-4-基)。其他优选实例为异噁唑基(尤其为 异噁唑-3-基)、噻唑基(尤其为噻唑-2-基)、噻二唑基(尤其为噻二唑-2-基)、吡 唑基(尤其为吡唑-3-基)及喹喔啉基(尤其为喹喔啉-2-基)。更优选为嘧啶基(尤 其为嘧啶-2-基)、苯并噁唑基(尤其为苯并噁唑-2-基)及苯并噻唑基(尤其为苯 并噻唑-2-基)。最优选为嘧啶基(尤其为嘧啶-2-基)。杂芳基可未经取代或经单 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优选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且最优选经单取代),其中 该等取代基是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C3-C6)环烷 基、(C1-C4)烷氧基、(C1-C4)氟烷基及苯基(且尤其为卤素、(C1-C4)烷基、(C1- C4)烷氧基、(C1-C4)氟烷基及苯基)。该等未经取代、经单取代、二取代或三 取代的杂芳基的实例为5-氟-吡啶-2-基、5-氯-吡啶-2-基、5-三氟甲基-吡啶-2- 基、嘧啶-2-基、5-氟-嘧啶-2-基、5-氯-嘧啶-2-基、4-甲基-嘧啶-2-基、4,6-二 甲基-嘧啶-2-基、5-甲氧基-嘧啶-2-基、4-三氟甲基-嘧啶-2-基、5-三氟甲基-嘧 啶-2-基、5-苯基-嘧啶-2-基、苯并噁唑-2-基、5-氟-苯并噁唑-2-基、5-氯-苯并 噁唑-2-基、6-氯-苯并噁唑-2-基、苯并噻唑-2-基、5-氟-苯并噻唑-2-基、6-氟- 苯并噻唑-2-基、5-氯-苯并噻唑-2-基、6-氯-苯并噻唑-2-基、喹唑啉-2-基、喹 唑啉-4-基、2-甲基-喹唑啉-4-基及2-三氟甲基-喹唑啉-4-基。其他实例为异噁 唑-3-基、5-甲基-异噁唑-3-基、5-叔丁基-异噁唑-3-基、4-甲基-噻唑-2-基、4- 叔丁基-噻唑-2-基、4-三氟甲基-噻唑-2-基、5-甲基-噻二唑-2-基、1-甲基-吡 唑-3-基、5-环丙基-嘧啶-2-基、6-氟-苯并噁唑-2-基及喹喔啉-2-基。优选实例 为5-氟-吡啶-2-基、5-氯-吡啶-2-基、5-氟-嘧啶-2-基、5-氯-嘧啶-2-基、5-三氟 甲基-嘧啶-2-基、5-氟-苯并噁唑-2-基、5-氯-苯并噁唑-2-基、5-氯-苯并噻唑-2- 基及6-氯-苯并噻唑-2-基。其他优选实例为6-氟-苯并噁唑-2-基、5-氟-苯并噻 唑-2-基及6-氟-苯并噻唑-2-基。最优选为5-氯-嘧啶-2-基。

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 基;

R2表示氢、(C1-C4)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C1-C4)氟烷基或 (C3-C6)环烷基-(C1-C2)烷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的杂芳基,其中该等取代 基是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 氟烷基及苯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氢、甲基、甲氧基、卤素(尤其为氟或氯)或三氟甲基;

R2表示氢、(C1-C4)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C1-C4)氟烷基或 (C3-C6)环烷基-(C1-C2)烷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二取代(尤其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的杂芳 基,其中该等取代基是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 (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氟烷基及苯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或2)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氢、卤素(尤其为氟)或三氟甲基;

R2表示氢、(C1-C4)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C1-C4)氟烷基或 (C3-C6)环烷基-(C1-C2)烷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二取代的杂芳基,其中该等取代基是独立 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氟烷基 及苯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5)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卤素(尤其为氟);

R2表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2-甲氧基-乙基、2,2-二氟乙基或环丙 基-甲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卤素(尤其氟或氯)、甲氧基、三氟甲基或苯基单取 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氟、氯或三氟甲基;

R2表示氢、甲基、2-甲氧基-乙基或环丙基-甲基;及

R3表示经氟或氯单取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6)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氟;

R2表示甲基或2-甲氧基-乙基;及

R3表示经氟或氯单取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6)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氟;

R2表示氢或甲基;及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氟、氯或三氟甲基(尤其为氟或氯)单取代的杂芳 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9)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氢、卤素(尤其为氟)或三氟甲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0)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6)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1表示卤素(尤其为氟);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1)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4)、9)或10)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2表示氢、(C1-C4)烷基、(C1-C2)烷氧基-(C2-C3)烷基或(C3-C6)环烷基-(C1- C2)烷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5)或9)至10)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2表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2-甲氧基-乙基、2,2-二氟乙基或环丙 基-甲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3)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6)或8)至10)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2表示氢或甲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10)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2表示(C1-C4)烷基(尤其甲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5)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4)或9)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二取代的杂芳基,其中该等取代基是独立 地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氟烷基 及苯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5)或9)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卤素(尤其氟或氯)、甲氧基、三氟甲基或苯基单取 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3)或9)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卤素、(C3-C6)环烷基或(C1-C4)氟烷基(且尤其为氟、 氯、环丙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5)或8)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氟、氯或三氟甲基单取代的杂芳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9)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3表示未经取代或经氟、氯或三氟甲基单取代(尤其经氟或氯单取代)的 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嘧啶基(尤其为嘧啶-2-基)、 苯并噁唑基(尤其为苯并噁唑-2-基)及苯并噻唑基(尤其为苯并噻唑-2-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0)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5)或8)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 物,其中

R3表示嘧啶-2-基,其未经取代或经卤素、甲氧基、三氟甲基或苯基单取 代(且尤其未经取代或在5位置经氟、氯或三氟甲基单取代);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1)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3表示5-氯-嘧啶-2-基;

及该等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14)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R3表示苯并噁唑-2-基或苯并噻唑-2-基,该等基团任选经氟或氯单取代; 及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3)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22)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立体对称中心的绝对构型是如式ISt1所述

及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至22)中任一者的化合物,其中 立体对称中心的绝对构型是如式ISt2所述

及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5)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涉及实施例1)的化合物,其亦为式ISt1的化合 物

其中

R1表示氟或氯(尤其为氟);

R2表示氢或甲基(尤其为甲基);及

R3表示在5位置经氟或氯单取代的嘧啶-2-基;在5或6位置经氟单取代 的苯并噁唑-2-基;或在5或6位置经氟单取代的苯并噻唑-2-基; 及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6)如实施例1)中所定义的优选式(I)化合物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

(3S)-2-(6-氟-3-((5-氟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3R)-2-(6-氟-3-((5-氟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3S)-2-(6-氟-3-((5-氯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3R)-2-(6-氟-3-((5-氯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3R)-2-(6-氟-3-((5-(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R)-2-(6-氟-3-((4-(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6-氟-3-((5-氟嘧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R)-2-(6-氟-3-((5-氟嘧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R)-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6-氟-3-(甲基(5-(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R)-2-(6-氟-3-(甲基(5-(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R)-2-(6-氟-3-(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3S)-2-(3-((4,6-二甲基嘧啶-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4-甲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3-((5-氯苯并[d]噁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3-(苯并[d]噁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3-(苯并[d]噻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6-氟-3-(甲基(喹唑啉-4-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6-氟-3-(甲基(2-(三氟甲基)喹唑啉-4-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2-甲基喹唑啉-4-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3-((5-氯嘧啶-2-基)(乙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3-((5-氯嘧啶-2-基)(丙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3-((5-氯嘧啶-2-基)(异丙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3-((5-氯嘧啶-2-基)(环丙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喹唑啉-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6-氟-3-((5-氟苯并[d]噁唑-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5-苯基嘧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3S)-2-(6-氟-3-((5-甲氧基嘧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

(3S)-2-(3-((6-氯苯并[d]噻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3-((5-氯苯并[d]噻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3-((5-氯嘧啶-2-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5-氟吡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3-((5-氯吡啶-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3S)-2-(6-氟-3-((6-氟苯并[d]噻唑-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5-氟苯并[d]噻唑-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6-氯苯并[d]噁唑-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及

(3S)-2-(3-((5-氯嘧啶-2-基)(2,2-二氟乙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或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7)如实施例1)中所定义的其他优选式(I)化合物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

(3S)-2-(3-((5-环丙基嘧啶-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

(3S)-2-(6-氟-3-((6-氟苯并[d]噁唑-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3S)-2-(6-氟-3-(甲基(喹喔啉-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2-(6-氟-3-(甲基(4-甲基噻唑-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2-(3-((4-(叔丁基)噻唑-2-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2-(6-氟-3-(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

2-(3-((5-(叔丁基)异噁唑-3-基)(甲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

2-(6-氟-3-(甲基(1-甲基-1H-吡唑-3-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2-(6-氟-3-(甲基(5-甲基-1,3,4-噻二唑-2-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

2-(6-氟-3-(异噁唑-3-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2-(6-氟-3-(甲基(5-甲基异噁唑-3-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2-(6-氯-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甲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

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三氟甲氧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

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甲氧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 酸;及

2-(3-((5-氯嘧啶-2-基)(甲基)氨基)-6-(三氟甲基)-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

或所述化合物的盐(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应了解,对于以上列举的化合物中的任一者,未特别指定的立体对称中 心可呈绝对(R)-构型或绝对(S)-构型。

除非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在本发明背景下上下文中所用的通用术语及名 称优选具有以下含义:

在化合物、盐、医药组合物、疾病及其类似物使用复数形式的情况下, 此意欲亦意谓单个化合物、盐或其类似物。

术语“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无毒无机或有机酸及/或碱加成盐。可 参看“Salt selection for basic drugs”,Int.J.Pharm.(1986),33,201-217。

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于 制备药剂且适用于预防及/或治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的疾病:慢性及急性过 敏性/免疫疾病/病症,包含哮喘、过敏性哮喘、嗜伊红血球性哮喘、重度哮 喘、鼻炎、过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肿、昆虫毒液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窦 炎、过敏性肾炎、过敏性结膜炎、异位性皮肤炎、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全身性肥大细胞病症、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湿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阻 塞性肺病(COPD)、发炎性肠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嗜伊红血球相关疾病,包 含小血管炎,如谢格-司托司症候群、韦格纳氏肉芽肿、显微性多血管炎(及 器官特异性显微性多血管炎),嗜伊红血球增多症候群,如嗜伊红血球性肺 炎、嗜伊红血球性食道炎、逆流性食道炎、嗜伊红血球性心内膜炎(吕佛勒氏 心内膜炎)、嗜伊红血球增多-肌痛症候群、嗜伊红血球性筋膜炎、嗜伊红血 球性脓疱型毛囊炎(太藤氏病)、嗜伊红血球性溃疡、血管淋巴样增生并发嗜 伊红血球增多症(ALHE)、嗜伊红血球性蜂窝组织炎(维尔斯症候群)、慢性嗜 伊红血球性白血病及DRESS症候群(药物疹并发嗜伊红血球增多症及全身性 症状);及嗜碱性血球相关疾病,包含嗜碱性白血病及嗜碱性白血球增多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或其医药学 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于制备药剂且适用于预防及/或治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的 疾病:哮喘、过敏性哮喘、嗜伊红血球性哮喘、重度哮喘、过敏性鼻炎、血 管性水肿、昆虫毒液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窦炎、过敏性肾炎、过敏性结 膜炎、异位性皮肤炎、食物过敏、全身性肥大细胞病症、过敏性休克、荨麻 疹及湿疹。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或其医药 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于制备药剂且适用于预防及/或治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 的疾病:嗜伊红血球相关疾病,包含小血管炎,如谢格-司托司症候群、韦格 纳氏肉芽肿、显微性多血管炎(及器官特异性显微性多血管炎),嗜伊红血球 增多症候群,如嗜伊红血球性肺炎、嗜伊红血球性食道炎、逆流性食道炎、 嗜伊红血球性心内膜炎(吕佛勒氏心内膜炎)、嗜伊红血球增多-肌痛症候群、 嗜伊红血球性筋膜炎、嗜伊红血球性脓疱型毛囊炎(太藤氏病)、嗜伊红血球 性溃疡、血管淋巴样增生并发嗜伊红血球增多症(ALHE)、嗜伊红血球性蜂窝 组织炎(维尔斯症候群)、慢性嗜伊红血球性白血病及DRESS症候群(药物疹并 发嗜伊红血球增多及全身性症状)。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或其医药 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于制备药剂且适用于预防及/或治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 的疾病:嗜碱性血球相关疾病,其包含嗜碱性白血病及嗜碱性白血球增多 症。

本发明亦是涉及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的用途,其是用 于制备用以治疗及/或预防以上所提及的疾病的医药组合物。

本发明亦是涉及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的医药学上可接 受的盐及其医药组合物及调配物。

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 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剂且任选含有载体及/或稀释剂及/或佐 剂。

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及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用作 药剂,例如呈用于经肠(诸如尤其口服)或肠胃外(包括局部施用或吸入)给药的 医药组合物形式。

可依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参见例如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1版(2005),第5部分,“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由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出版]),藉由将所述式(I)化 合物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任选与其他有治疗价值的物质组合,与适合 的治疗上兼容的无毒惰性固体或液体载体物质及(若需要)常用医药佐剂一起 形成盖仑制剂投药形式(galenical administration form)来制备医药组合物。

本发明亦是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本文所提及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向个体施予医药活性量的实施例1)至27)中任一者的式(I)化合物或其 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亦包括同位素标记,尤其2H(氘)标记的式(I)化合物,该化合物中 除了一或多个原子各经原子序数相同但原子质量不同于自然界中常见的原子 质量的原子置换外,该等化合物与式(I)化合物相同。同位素标记,尤其 2H(氘)标记的式(I)化合物及其盐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用较重同位素2H(氘)取 代氢可产生较大代谢稳定性,从而例如延长活体内半衰期或降低所需剂量, 或可降低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性,从而改善例如安全型态。在本发明的 一项实施例中,式(I)化合物未经同位素标记,或其仅经一或多个氘原子标 记。在一项子实施例中,式(I)化合物完全未经同位素标记。经同位素标记的 式(I)化合物可类似于下文所述的方法,但使用适当同位素变化的适合试剂或 起始物质来制备。

适当且适宜时,本文中任何提及的式(I)、式(IST1)或式(IST2)化合物均应理 解为亦提及该等化合物的盐(且尤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当然,对式I化合 物指出的优先选择在作必要修正的情况下适用于式(IST1)化合物及式(IST2)化合 物,以及式(I)、式(IST1)或式(IST2)的化合物的盐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同样 适用于作为药剂的这些化合物、含有这些化合物作为活性成份的医药组合物 或这些化合物用于制造用以治疗本发明的疾病的药剂的用途。

除非用于说明温度,否则本申请案中置于数值“X”之前的术语“约” (或者“大约”)是指X减去X的10%至X加上X的10%的区间,且优选是指 X减去X的5%至X加上X的5%的区间。在用于温度的特定情况下,在本申 请案中置于温度“Y”之前的术语“约”(或者“大约”)是指温度Y减去10 ℃至Y加上10℃的区间,且优选是指Y减去5℃至Y加上5℃的区间。此 外,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室温”(rt)是指约25℃的温度。

当使用词语“在…之间”描述数值范围时,应了解所示范围的端点明确 包括在该范围内。举例而言:若温度范围描述为在40℃与80℃之间,则此意 谓端点40℃及80℃包括在该范围内,或若变量定义为1与4之间的整数,则 此意谓该变量为整数1、2、3或4。

如先前所述,式(I)化合物调节CRTH2受体的PGD2活化。可在多种活体 外、离体及活体内检定中测试该等化合物的生物作用。式(I)化合物结合 CRTH2受体的能力可藉由类似于文献所述(分别为Arimura A.等人,J. Pharmacol.Exp.Ther.2001,298(2),411-419;及Sawyer N.等人,Br.J. Pharmacol,2002,137,1163-1172)的方法且藉由下文实验部分所述的检定来量 测。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为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 可根据下文流程中所述的反应序列来制备,其中R1、R2及R3是如式(I)所定 义。所用的其他缩写在实验部分加以定义。在一些情况下,通用基团R1、R2及R3可能与下文流程中所示的组合不兼容,且因此需要使用保护基(PG)。举 例而言,可能必需保护诸如羟基、氨基、亚胺基、硫基或羧基的反应性官能 基(若这些基团为最终产物中所要的)以避免其不合需要地参与反应。保护基 的使用在本领域中熟知(参见例如“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T.W.Greene,P.G.M.Wuts,Wiley-Interscience,1999)。假定该等保护基必要时 处于适当位置。在下文说明书中,例如PG用作氨基保护基时优选是指诸如 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或烯丙氧羰基,最优选叔丁氧羰基的基团。此外,L 是指离去基,诸如活性羟基(例如甲磺酸酯基、甲苯磺酸酯基或三氟甲磺酸酯 基)或卤素,尤其氯基或溴基。此外,R是指(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或 叔丁基,且最优选乙基。

一般而言,所有化学转化可根据如文献中所述或如下文程序中所述的熟 知标准方法来执行。亦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将所获得的化合物转化为其医药 学上可接受的盐。

一般而言,式(I)化合物可遵循不同合成途径自酯衍生物2获得,其中R 表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或叔丁基,且最优选乙基)。R2表示氢的式(I) 化合物可藉由酯2与如LiOH、NaOH或KOH(尤其NaOH)的碱在如MeOH、 EtOH、THF、丙酮或MeCN(尤其MeCN)的溶剂中在水存在或不存在下皂化 而获得(流程1,方法A)。或者(流程1,方法B),式(I)化合物可藉由酯衍生 物2与烷基化剂R2-X(其中X为如溴基、碘基或三氟甲磺酸酯基的离去基)在 如碱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钾或碳酸铯)或氢化钠(尤其氢化钠)的碱存在下,在 如DMF的非质子性溶剂存在下烷基化;之后酯官能基与如LiOH、NaOH或 KOH(尤其NaOH)的碱在水存在或不存在下皂化而获得。式(I)化合物亦可藉 由酯衍生物2与醛R2A-CHO(其中“R2A-CH2”表示R2)在如氰基硼氢化钠的还 原剂存在下在如AcOH的溶剂中还原胺化;之后酯官能基与如LiOH、NaOH 或KOH(尤其为NaOH)的碱在水存在或不存在下皂化而获得(流程1,方法 C)。

举例而言,酯衍生物2可例如藉由胺衍生物1或其酸加成盐(例如盐酸盐) 与杂芳基卤化物R3-X(其中X表示例如氯或溴)在如DIEA的碱存在下在诸如 MeCN的非质子性溶剂中由微波辅助反应而制备。

流程1(R表示(C1-C4)烷基)

结构1的中间物是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反应条件,自结构3的中 间物移除保护基(PG)之后获得。保护基优选为诸如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或 烯丙氧羰基的基团,最优选为叔丁氧羰基。叔丁氧羰基优选可用如HCl的酸 在如二氧六环的溶剂中移除。

结构3

结构3的中间物是藉由使结构4的中间物与式L-CH2CO2R化合物(其中 R及L是如先前所定义)在诸如碳酸铯、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其类似物的碱存 在下,在诸如丙酮、MeCN、THF或二氧六环的适合溶剂中反应而产生。适 合L为离去基,诸如卤素(尤其溴基或氯基)、甲磺酰氧基或甲苯磺酰基氧 基。式L-CH2CO2R化合物优选为溴乙酸乙酯。

结构4

PG如上文所述的结构4的中间物是例如根据文献(J.D.Ha等人,Bulletin  of the Korean Soc.Chem.2004,25,1784-1790)进行费雪型吲哚合成(Fischer-type  indole synthesis)而获得:市售或熟知结构5的肼(或者作为游离碱或盐)与市售 或如以上文献所述合成的结构6的环己酮反应得到呈外消旋物形式的所需结 构4的中间物。

结构5        6

在另一态样中,结构4的中间物经由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方法用上文 所述的保护基保护结构7的四氢咔唑-3-基胺中的氨基而获得。举例而言,结 构7的中间物的氨基可藉由与Boc2O在诸如DIEA的碱及催化量的DMAP或 二甲基氨基乙胺(优选)存在下在诸如DCM的非质子性溶剂中反应来进行Boc 保护。

结构7

起始物结构7的四氢咔唑-3-基胺的(R)与(S)对映异构体皆遵循文献中所 述的程序以立体特异性反应获得(Rosentreter U.等人,Arzneim.-Forsch.1989, 39(12),1519-1521;及EP 0242518)。

外消旋(3RS)-(3-氨基-1,2,3,4-四氢-9H-咔唑-9-基)-乙酸乙酯盐酸盐的合成 描述于文献中(Ulven,T.;Kostenis,E.J.Med.Chem.2005,48,897-900)。

(3R)-(3-叔丁氧羰基氨基-1,2,3,4-四氢-9H-咔唑-9-基)-乙酸甲酯的立体选择 性合成描述于WO 03/097598中。

当获得呈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的式(I)化合物或结构1至4或7的中 间物时,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分离对映异构体:例如藉由形成 并分离非对映异构盐或藉由经以下进行HPLC:手性固定相,诸如Regis Whelk-O1(R,R)(10μm)管柱、Daicel ChiralCel OD-H(5-10μm)管柱或Daicel  ChiralPak IA(10μm)或AD-H(5μm)管柱。手性HPLC的典型条件为洗脱剂 A(EtOH,在诸如Et3N及/或二乙胺的胺存在或不存在下)与洗脱剂B(己烷)的 等度混合物,流速为0.8至150mL/min。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部分:

缩写(如本文所用):

AcOH          乙酸

aq.           水性

APC           别藻蓝蛋白

Bdg           结合

Boc           叔丁氧羰基

BSA           牛血清白蛋白

DCM           二氯甲烷

DIEA          N,N-二异丙基乙胺

DMF           二甲基甲酰胺

DMAP          4-二甲氨基吡啶

DMSO          二甲亚砜

dpm           每分钟的衰变

EA         乙酸乙酯

EDTA       乙二胺四乙酸

ESI-MS     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Et         乙基

h          小时

HEPES      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

HPLC       高效液相层析

HSA        人血清白蛋白

l          公升

LC-MS      液相层析-质谱分析

MeCN       乙腈

MeOH       甲醇

min        分钟

Me         甲基

MS         质谱分析

MW         微波

N          溶液的当量浓度

NMR        核磁共振

PBS        磷酸盐缓冲生理食盐水

PEI        聚乙烯亚胺

PG         保护基

PGD2       前列腺素D2

rt         室温

s          秒

TEA        三乙胺

Tf         三氟甲烷磺酰基

TFA        三氟乙酸

THF        四氢呋喃

tR         滞留时间

Tris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

Vol     体积

化学反应

一般说明

除非另外指出,否则使用自商业来源获得的所有溶剂及试剂。

温度以摄氏度(℃)表示。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反应在室温(rt)下进行。

除非另外指示,否则混合物中,液体形式的溶剂或洗脱剂或试剂混合物 的各部分的关系以体积关系(v/v)给出。

如以下实例中所用的分析型HPLC条件:

经装备有Waters 996光电二极管数组检测器及Micromass ZQTM Waters质 谱仪(电喷雾电离)的Waters 2795 Alliance HPLC仪器,在200至400nm(LC-3) 下检测,或经装备有Dionex P580二元泵、Dionex PDA-100光电二极管数组 检测器及Finnigan AQA质谱仪(LC-1及LC-2)的Agilent 1100系统来执行 HPLC/MS分析。

使用以下洗脱条件获得LC滞留时间:

-LC-1:Ascentis Express MS C18管柱(4.6×30mm,2.7μm,Waters)上的 分析型HPLC;水/0.04%TFA(A)及MeCN(B)的线性梯度为经1.5分钟5%至 95%B;流速4.5ml/min,在210nm下检测。

-LC-2:SB-AQ管柱(4.6×50mm,5μm,Agilent)上的分析型 HPLC;水/0.04%TFA(A)及MeCN(B)的线性梯度为经1.5分钟5%至95%B; 流速4.5ml/min,在210nm下检测。

-LC-3:Agilent SB C-18管柱(1.8μm,2.1×50mm)上的分析型HPLC,水 /0.04%TFA(A)及MeCN(B)的线性梯度为经1.5分钟5%至95%B,流速4.5 ml/min,在210nm下检测。

经具有Gilson 215自动取样器及洗脱流份收集器、Dionex UVD340U  DAD检测器、polymerlabs PL-ELS 1000ELS检测器及Finnigan AQA MS检测 器或Thermo MSQ Plus MS检测器的Gilson 333/334二元高压梯度泵系统,使 用Waters Atlantis T3管柱(10μm,30×75mm),经5分钟MeCN(A)及水/0.5% 甲酸(B)的线性梯度;流速75ml/min执行制备型HPLC/MS纯化。

经Varian Mercury 300VX FT-NMR光谱仪或经Bruker Advance II 400光 谱仪记录1H-NMR光谱。以相对于由NMR溶剂的不完全氘化产生的质子共 振的百万分率(ppm)来报导化学位移(δ),例如对于DMSO,δ(H)为2.49ppm, 且缩写s、d、t、q、m及br分别是指单峰、双重峰、三重峰、四重峰、多重 峰及宽峰。

经Daicel ChiralPak IA(4.6×250mm,5μm)管柱执行经手性固定相的分析 型HPLC。手性HPLC的典型条件为80%庚烷与20%EtOH的等度混合物, 流速为0.8mL/min,在210nm下检测(手性HPLC-1)。

经Daicel ChiralPak AD-H(20×250mm,5μm)管柱执行经手性固定相的制 备型HPLC。手性HPLC的典型条件为50%EtOH与50%己烷的等度混合 物,流速为16mL/min,在220nm下检测(手性HPLC-2)。

A.1合成对映异构浓化的2,3,4,9-四氢-1H-咔唑-3-胺衍生物

A.1.1合成6-氟-1,2,4,9-四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

向MgSO4(18.4g,0.154mol)于DCM(500ml)中的悬浮液中添加1,4-二氧 杂螺[4.5]癸-8-酮(48.0g,0.308mol)及4-氟苯基肼盐酸盐(50.0g,0.308mol)。 接着,经5分钟逐滴添加TEA(43.8ml,0.308mol)。添加TEA后内部温度由 17℃上升至25℃。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悬浮液4小时且过滤。用DCM洗涤白 色固体两次且减压浓缩滤液。使橙色浆料悬浮于甲苯(500ml)中且添加 ZnCl2(38.6g,0.283mol)。在回流下使用迪恩-斯达克装置(Dean-Stark  apparatus)搅拌所得暗橙色溶液12小时。冷却至室温之后,经硅藻土过滤所得 黑色混合物。用乙酸异丙酯洗涤固体,用1N NaOH碱化有机滤液(直至pH 值约为12)。用乙酸异丙酯萃取水相,使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通过硅藻土,经 Na2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缩,产生呈暗棕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80min./[M+H]+:248.19。

A.1.2合成6-氟-4,9-二氢-1H-咔唑-3-(2H)-酮

在室温下搅拌6-氟-1,2,4,9-四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33.7g, 0.136mol)于甲酸(123ml)中的溶液4小时30分。接着在0℃下小心添加水, 在0至5℃下搅拌所得悬浮液30分钟。滤出悬浮液且用水(2×14ml)洗涤黄色 固体两次,高真空干燥隔夜,以产生呈黄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1H-NMR(DMSO-d6):δ2.75(m,2H);3.15(m,2H);3.5(s,2H);6.85(m,1H); 7.1(dd,1H);7.25(m,1H);11.05(s,1H)。

A.1.3合成(S)-6-氟-N-((R)-1-苯乙基)-2,3,4,9-四氢-1H-咔唑-3-胺

在回流下使用迪恩-斯达克装置搅拌6-氟-4,9-二氢-1H-咔唑-3-(2H)-酮(15 g,0.074mol)及(R)-α-甲基苯甲胺(9.6ml,0.074mol)于无水甲苯(100ml)中的 混合物5小时。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得到粗亚胺,其未 经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在空气下极不稳定)。

经2小时向四氢硼酸四正丁基铵(20.9g,0.081mol)于无水DCM(80ml) 中的冷(-50℃)溶液中逐滴添加先前亚胺(22.6g,0.074mol)于无水DCM(80ml) 中的溶液。添加完成之后,加热反应混合物至15℃隔夜。接着在4℃下缓慢 添加(经30分钟)2N H2SO4(40ml),固体开始沈淀。再添加10ml 2 N H2SO4且在4℃下搅拌混合物45分钟。滤出固体,用水洗涤且真空干燥得到粗微棕 色固体。将此固体溶解于乙酸异丙酯(135ml)、MeOH(40ml)及1N NaOH(135ml)的混合物中,且用力搅拌该混合物45分钟,溶液变为棕色/紫 色。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再添加iPrOAc/MeOH/NaOH(各1体积)。分离各 层且用EA萃取水相。经Na2SO4干燥经合并的有机相,过滤且浓缩至一半体 积。向此溶液中添加MeOH(35ml)且冷却至4℃且逐滴添加4N HCl的二氧六 环溶液(0.45体积),且在4℃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滤出所得沈淀,且真空干 燥得到呈白色晶体状的盐酸盐。将此固体悬浮于EA(80ml)、MeOH(45ml)的 混合物中,且添加1N NaOH(80ml),搅拌所得澄清黄色溶液20分钟。分离 各层且用EA萃取水相。经Na2SO4干燥经合并的有机相,过滤且真空浓缩, 得到8.96g(35%,非对映体过量95/5)呈白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3):tR:3.63min./[M+H]+:309.2。

批注:与Rosentreter U.等人,Arzneim.-Forsch.1989,39(12),1519-1521类 似进行所获得的2,3,4,9-四氢-1H-咔唑-3-胺衍生物的3位置立体对称中心的分 配。

A.1.4合成(R)-6-氟-N-((S)-1-苯乙基)-2,3,4,9-四氢-1H-咔唑-3-胺

遵循与(S)-6-氟-N-((R)-1-苯乙基)-2,3,4,9-四氢-1H-咔唑-3-胺相同的程序但 使用(S)-α-甲基苯甲胺进行还原胺化,获得呈白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3):tR:4.01min./[M+H]+:309.2。

批注:与Rosentreter U.等人,Arzneim.-Forsch.1989,39(12),1519-1521类 似进行所获得的2,3,4,9-四氢-1H-咔唑-3-胺衍生物的3位置立体对称中心的分 配。

A.1.5合成(S)-6-氟-2,3,4,9-四氢-1H-咔唑-3-胺

向(S)-6-氟-N-((R)-1-苯乙基)-2,3,4,9-四氢-1H-咔唑-3-胺(8.96g,0.029mol) 于THF(60ml)、MeOH(20ml)及AcOH(10ml)的混合物中的除气溶液中添加 20%Pd(OH)2(1.34g)。将混合物抽真空三次,且将反应物置于1atm(气球)H2下。在室温下搅拌10小时且经硅藻土过滤。用THF/MeOH冲洗衬垫且浓缩 滤液至50ml。将残余物溶解于EA中,且用1N NaOH洗涤。用EA萃取水 相,且经Na2SO4干燥经合并的有机相,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呈白色固体状 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4min./[M+H+MeCN]+:246.19

HPLC(手性HPLC-1):tR:36.9min(S异构体);tR:40.0min(R异构体); (对映体过量:93.6%)。

A.1.6合成(R)-6-氟-2,3,4,9-四氢-1H-咔唑-3-胺

遵循与(S)-6-氟-2,3,4,9-四氢-1H-咔唑-3-胺相同的程序,氢化(R)-6-氟-N- ((S)-1-苯乙基)-2,3,4,9-四氢-1H-咔唑-3-胺(8.7g,0.028mol)得到呈白色固体状 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4min./[M+H+MeCN]+:246.19

HPLC(手性HPLC-1):tR:37.1min(S异构体);tR:39.2min(R异构体); (对映体过量:94.2%)。

A.1.7合成(S)-(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向(S)-6-氟-2,3,4,9-四氢-1H-咔唑-3-胺(5.2g,0.025mol)及Boc2O(6.66g, 0.030mol)于无水DCM(120ml)中的溶液中添加DIEA(5.56ml,0.032mol)。 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45分之后,添加二甲基氨基乙胺(0.66g,7.7mmol)。在 室温下持续搅拌15分钟,于饱和NH4Cl水溶液中稀释反应混合物。用DCM 萃取水相两次,经Na2SO4干燥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 粗固体。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浅棕色泡沫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99min./[M+H]+:305.44。

A.1.8合成(R)-(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遵循与(S)-(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相同的程序, 获得呈浅棕色泡沫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1.00min./[M+H]+:305.12。

A.1.9合成(S)-2-(3-((叔丁氧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乙酯

向(S)-(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5g,0.021mol) 及Cs2CO3(20.5g,0.063mol)于无水DMF(145ml)中的混合物中逐滴添加溴乙 酸乙酯(3.08ml,0.027mol)于无水DMF(35ml)中的溶液。在65℃下搅拌所得 反应混合物2小时,接着在室温下隔夜。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且用EA萃 取。用水、盐水洗涤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Na2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 缩,得到粗黄色固体。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浅黄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1.04min./[M+H]+:391.5。

A.1.10合成(R)-2-(3-((叔丁氧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乙酯

向(S)-(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6.5g,0.021mol) 及Cs2CO3(20.5g,0.063mol)于无水DMF(145ml)中的混合物中逐滴添加溴乙 酸乙酯(3.08ml,0.027mol)于无水DMF(35ml)中的溶液。在65℃下搅拌所得 反应混合物2小时,接着在室温下隔夜。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且用EA萃 取。用水、盐水洗涤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经Na2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 缩,得到粗黄色固体。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浅黄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1.04min./[M+H]+:391.5。

A.1.10合成(R)-2-(3-((叔丁氧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乙酯

遵循与(S)-2-(3-((叔丁氧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 乙酯相同的程序,获得呈白色泡沫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1.06min./[M+H]+:391.16。

A.1.11合成(S)-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 盐

向(S)-2-(3-((叔丁氧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 (8.2g,0.021mol)于无水DCM(50ml)中的冷(0℃)溶液中逐滴添加4N HCl的 二氧六环溶液(52.5ml,0.21mol)。在0℃下搅拌所得反应混合物2小时,接 着在室温下5小时。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且将所得固体溶解于EtOH(70ml)中 且在0℃下添加3N HCl的EA溶液(7ml)。在回流下搅拌反应混合物隔夜。 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得到呈米色粉末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3min./[M+H]+:291.08。

A.1.12合成(R)-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 盐

遵循与(S)-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盐相 同的程序,获得呈米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4min./[M+H]+:291.16。

A.1.13合成(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苄酯

在回流下搅拌(4-氧代环己基)氨基甲酸苄酯(21.7g,87.8mmol)及4-氟苯 基肼盐酸盐(14.3g,87.8mmol)于冰AcOH(148ml)中的溶液1小时30分。冷 却至室温之后,用EA稀释反应混合物且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用EA 萃取水相两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水及盐水洗涤经合并的有机萃取 物,经Mg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呈浅棕色泡沫状的标题化合物, 其未经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

LC-MS(LC-1):tR:0.83min./[M+H]+:339.25。

A.1.14合成2-(3-(((苄氧基)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乙酯

向(6-氟-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苄酯(29.8g,87.9mmol)于丙 酮(252ml)中的溶液中添加Cs2CO3(71.6g,219.8mmol)。在室温下搅拌所得 浅棕色悬浮液10分钟,接着逐滴添加溴乙酸乙酯(19.5ml,176mmol)。在室 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48小时,倾入水中且用EA萃取。用水及盐水洗涤经合 并的有机萃取物,经Mg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粗固体。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88min./[M+H]+:425.26。

藉由制备型手性HPLC分离所获得的产物的两种对映异构体:

(S)-2-(3-(((苄氧基)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 酯:HPLC(手性HPLC-2):tR:8.42min;

(R)-2-(3-(((苄氧基)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 酯:HPLC(手性HPLC-2):tR:10.38min。

A.1.15合成(S)-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 盐

将Pd-C(10%,419mg)添加至搅拌的(S)-2-(3-(((苄氧基)羰基)氨基)-6-氟- 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1.67g,3.93mmol)于EtOH(10.5ml)与 冰AcOH(45ml)的混合物中的除气悬浮液中。将反应混合物置于1atm(气 球)H2下且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30分。经硅藻土衬垫过滤反应混合物且用 DCM洗涤硅藻土。将4N HCl的二氧六环溶液(9.75ml)添加至滤液中,接着 真空浓缩。用乙醚湿磨所得固体,过滤且用乙醚冲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 呈白色粉末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4min./[M+H]+:291.21。

A.1.16合成(R)-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 盐

遵循与(S)-2-(3-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酸盐相 同的程序,但使用(R)-2-(3-(((苄氧基)羰基)氨基)-6-氟-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乙酯,获得呈白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LC-MS(LC-2):tR:0.66min./[M+H]+:291.08。

A.1.17合成(3S)-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 衍生物及(3R)-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通用程序)

在微波烘箱中在180℃下照射各别(3S)-2-(3-氨基-3,4-二氢-1H-咔唑-9- (2H)-基)乙酸乙酯盐酸盐衍生物(0.122mmol)、DIEA(0.306mmol,2.5当量)及 适当卤化物衍生物R3-X(0.122mmol)于无水MeCN(1mL)中的混合物20分 钟。冷却至室温之后,直接藉由制备型HPLC纯化产物得到所需化合物。

类似地,由各别(3R)-2-(3-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盐 酸盐衍生物起始制备其他对映异构体。

中间物的制备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如卤化物衍生物R3-X所用的X表示氯)合成以下(3S)- 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及(3R)-2-(3-杂 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表1

A.2合成外消旋2,3,4,9-四氢-1H-咔唑-3-胺衍生物

A.2.1合成(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苄酯衍生物

在回流下搅拌(4-氧代环己基)氨基甲酸苄酯(1g,4mmol)及各别经4取代 的芳基肼盐酸盐衍生物(1当量)于冰AcOH(6.8ml)中的溶液1小时30分。冷 却至室温之后,用EA稀释反应混合物且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用EA 萃取水相两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水及盐水洗涤经合并的有机萃取 物,经Mg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呈泡沫状的标题化合物,其未经 进一步纯化即用于下一步骤。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合成以下(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苄酯衍 生物

表2

A.2.2合成2-(3-(((苄氧基)羰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 酯衍生物

向各别(2,3,4,9-四氢-1H-咔唑-3-基)氨基甲酸苄酯衍生物(4mmol)于丙酮 (11.5ml)中的溶液中添加Cs2CO3(10mmol,2.5当量)。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浅 棕色悬浮液10分钟,接着逐滴添加溴乙酸乙酯(8mmol,2当量)。在室温下 搅拌反应混合物48小时,倾入水中且用EA萃取。用水及盐水洗涤经合并的 有机萃取物,经MgSO4干燥,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粗固体。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白色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合成以下2-(3-(((苄氧基)羰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 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表3

A.2.3合成2-(3-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氢溴酸盐衍生 物

向各别2-(3-(((苄氧基)羰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 生物(500mg)于冰AcOH(12ml)中的溶液中添加33%HBr的AcOH溶液(3 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1小时,接着真空浓缩得到粗油状物。用乙醚/ DCM(9/1)的混合物湿磨得到呈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合成以下2-(3-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 酯氢溴酸盐衍生物

表4

A.2.4合成2-(3-氧代-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A.2.4.1制备2-(1,2-二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9(4H)-基)乙酸乙 酯衍生物

通用程序:

向适当1,2,4,9-四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衍生物(如针对6-氟- 1,2,4,9-四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所制备)(20mmol)于无水丙酮(65 mL)中的溶液中添加Cs2CO3(2.5当量)。在室温下在氩气下搅拌所得悬浮液10 分钟,接着添加溴乙酸乙酯(2当量)。在氩气下搅拌反应物2天,经硅藻土过 滤且用丙酮洗涤滤饼。真空浓缩滤液且将残余物倾入水中。用EA萃取水 相,经MgSO4干燥经合并的有机萃取物,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粗油。

FC(EA/正庚烷:1/1)得到呈固体状的标题化合物。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合成以下2-(1,2-二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 9(4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2-(6-氟-1,2-二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9-(4H)-基)乙酸乙酯

LC-MS(LC-2):tR:0.89min./[M+H]+:334.12。

A.2.4.2制备2-(3-氧代-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通用程序:

在氩气下在室温下搅拌各别2-(1,2-二氢螺[咔唑-3,2'-[1,3]二氧杂环戊烷]- 9(4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20mmol)于纯甲酸(17mL)中的溶液4小时30分。 接着冷却反应混合物至4℃且藉由添加水(2mL)淬灭。搅拌所得悬浮液30分 钟,接着过滤。接着高真空干燥固体。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合成以下2-(3-氧代-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 酯衍生物:

2-(6-氟-3-氧代-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

LC-MS(LC-2):tR:0.85min./[M+H]+:290.02。

A.2.5合成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通用程序A(经由还原胺化作用):

向各别2-(3-氧代-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50mg)、 R3-NH2(1.1当量)于无水DCM(1ml)中的混合物中添加NaBH(OAc)3(2.2当 量)。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隔夜且倾入饱和NaHCO3溶液中。经无水 MgSO4干燥有机层,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粗油状物。藉由制备型HPLC纯 化产物得到所需化合物。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A合成以下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 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表5

通用程序B(经由烷基化作用):

在微波烘箱中在180℃下照射各别2-(3-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 乙酸乙酯氢溴酸盐衍生物(0.122mmol)、DIEA(0.306mmol,2.5当量)及适当 卤化物衍生物R3-X(0.122mmol)于无水MeCN(1mL)中的混合物20分钟。冷 却至室温之后,直接藉由制备型HPLC纯化产物得到所需化合物。

根据上文通用程序(如卤化物衍生物R3-X所用的X表示氯)合成以下2-(3- 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表6

B.合成最终式(I)化合物(通用程序)

1)方法A(对于R2表示氢的式(I)化合物)(经由皂化反应)

向各别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0.15mmol)于MeCN(1mL)中的溶液中添加1N NaOH(0.4mL,0.4mmol)。 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1小时,接着在0℃下添加37%HCl(0.1mL)。直接 藉由制备型HPLC纯化产物得到最终化合物。

2)方法B(经由烷基化作用)

向各别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0.06mmol)于无水DMF(0.6mL)中的冷(0℃)溶液中添加NaH(0.12mmol,2当 量)。在0℃下搅拌反应混合物30分钟,接着添加适当卤化物衍生物(R2- X)(0.24mmol,4当量)。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添加1N NaOH(5.5当量)且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接着添加37%HCl直至pH值为 1至2。直接藉由制备型HPLC纯化产物得到最终化合物。

3)方法C(经由还原胺化作用)

向各别2-(3-杂芳基氨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乙酯衍生物 (0.045mmol)及适当醛(10当量)于冰AcOH(0.4mL)中的混合物中逐份添加 NaBH3CN(10当量)。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45分钟,接着再添加 NaBH3CN(10当量)且在室温下持续搅拌30分钟。接着添加30%NaOH水溶 液直至pH值为9至10且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隔夜。接着添加水及37% HCl(直至pH值为1至2)且用DCM萃取反应混合物。干燥(MgSO4)经合并的 有机萃取物,过滤且真空浓缩,得到粗酸。直接藉由制备型HPLC纯化产物 得到最终化合物。

实例的制备

根据以上通用程序(如方法B的卤化物衍生物R2-X所用的X表示碘,其 中例外为实例27及实例34(X=Br)及实例41(X=OTf))合成以下2-(3-杂芳基氨 基-3,4-二氢-1H-咔唑-9-(2H)-基)乙酸衍生物:

表7

生物检定:

hCRTH2受体膜的制备及放射性配位体置换检定:

首先,使用橡胶淀帚将重组HEK293-hCRTH2细胞自培养盘中剥离至5 ml缓冲液A/培养盘(缓冲液A:5mM Tris、1mM MgCl2-6H2O,pH=7.4)。接 着将细胞转移至离心管中且在400g下离心5分钟。使细胞集结粒再悬浮于 相同缓冲液中且在-80℃下冷冻各管。将细胞解冻且藉由使用polytron均质机 (30秒)进行均质化来产生膜片段。接着在3000g下离心膜片段20分钟且再悬 浮于缓冲液C(缓冲液C:75mM Tris、25mM MgCl2、250mM蔗糖,pH 7.4) 中。将膜片段的等分试样储存于-20℃下。

以250μl的最终检定体积执行结合检定。首先,将25μl先前用结合缓冲 液(结合缓冲液:50mM Tris-Base、100mM NaCl、1mM EDTA、0.1% BSA(无蛋白酶)、0.01%NaN3、10mM MnCl2,pH 7.0)稀释的测试化合物投入 各孔中。添加75μl结合缓冲液之后,将50μl放射性配位体3H-PGD2(2.5 nM(每孔220.000dpm),来自ANAWA ART0662)添加至各孔中。藉由添加 100μl CRTH2膜片段起始结合检定,达到最终浓度为每孔20μg。对于非特异 性结合,将PGD2添加至反应混合物中达到最终浓度10mM。在室温下培育 此检定混合物90分钟,接着经由在0.5%聚乙烯亚胺(PEI)中预先浸泡3小时 的GF/C过滤器96孔培养盘过滤。用冰冷结合缓冲液洗涤过滤孔三次。接 着,将40μl Microscint-40(Packard)添加至各孔中且用Topcount(Packard)定量 残余放射性。

例示化合物的拮抗活性呈现于表8中。

放射性配位体置换检定-人血清白蛋白(HSA):

在人血清白蛋白(HSA)存在下如上所述执行放射性配位体置换检定,其 中进行以下修改。结合缓冲液-HSA:结合缓冲液+0.5%来自人血清A1887的 Sigma白蛋白(替代0.1%BSA)。将25μl体积的先前用结合缓冲液-HSA稀释 的测试化合物置于各孔中。添加75μl结合缓冲液-HSA之后,将50μl3H- PGD2(2.5nM(每孔220.000dpm),来自ANAWA ART0662)添加至各孔中。其 余方案与如上所述一致。

例示化合物的拮抗活性呈现于表9中。

参考文献:

Shimizu T,Yamashita A,Hayaishi O.Specific binding of prostaglandin D2 to  rat brain synaptic membranes.J.Biol.Che m.1982。第257卷:13570-13575。

Fortini A,Modesti PA,Abbate R,Gensini GF,Neri Serneri GG.Heparin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prostacyclin and prostaglandin D2 binding to platelets.Thromb. Res.1985。第40卷:319-328。

Sawyer N,Cauchon E,Chateauneuf A,Cruz RP,Nicholson DW,Metters KM, O'Neill GP,Gervais FG.Molecular pharmacology of the human PGD2 receptor  CRTH2.Br.J.of Pharmacol.2002。第137卷:1163-1172。

人血浆的嗜伊红血球形变检定

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根据经瑞士巴塞尔伦理委员会(ethics committee of  Basel,Switzerland)批准的方案藉由静脉穿刺抽取血样。使用PolymorphprepTM方法(Axis-Shield)分离多形核白血球(含有嗜伊红血球、嗜碱性白血球及嗜中 性白血球)。简言之,将抗凝全血层加至Polymorphprep梯度(密度为1.113 g/ml)上,且在500g下离心30min。收集多形核细胞部份且藉由低渗生理食 盐水溶解来消耗红血球。

使多形核细胞以5×106个细胞/毫升再悬浮于检定缓冲液(含有Ca2+/Mg2+的1×PBS,补充有0.1%BSA、10mM HEPES及10mM葡萄糖,pH 7.4) 中,且在室温下用抗CD49d-APC(APC-别藻蓝蛋白)染色1小时。于人血浆中 预培育各种浓度的测试化合物10分钟(用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接着,将人血 浆添加至多形核细胞中达到50%的最终检定体积,其中多形核细胞为4×106个细胞/毫升。在37℃下培育10分钟之后,在37℃下藉由添加最终浓度为 100nM的PGD2活化多形核细胞5分钟。藉由添加0.5ml三聚甲醛(1%)中止 活化。

用三聚甲醛固定后立即藉由FACSCanto流式细胞仪(BD Biosciences)分析 样品,且藉由目标细胞之前向散射(FSC)及侧向散射(SSC)特征鉴别目标细 胞。嗜伊红血球由抗CD49d-APC信号及其特征性侧向散射(SSC)概况来鉴 别。指示嗜伊红血球活化的形变反应以前向散射增加的细胞的百分比来定 量。

例示化合物的拮抗活性呈现于表10中。

细胞内钙移动检定(FLIPR):

在标准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37℃,于5%CO2的湿润氛围中)下,由单 个插入表现载体pcDNA5(Invitrogen)中在细胞巨大病毒启动子控制下稳定表 现hCRTH2受体的细胞(HEK-293)于补充有10%胎牛血清(Bioconcept, Switzerland)的DMEM(低葡萄糖含量,Gibco)培养基中生长至汇合。使用解离 缓冲液(含0.02%EDTA的PBS,Gibco)自培养皿剥离细胞1分钟,且藉由在 室温下200g下于检定缓冲液(等份的汉克氏BSS(Hank's BSS)(HBSS, Bioconcept)及DMEM(低葡萄糖含量,无酚红,Gibco))中离心5分钟来收 集。在含1μM Fluo-4及0.04%Pluronic F-127(皆得自Molecular Probes)及20 mM HEPES(Gibco)的检定缓冲液存在下培育45分钟(37℃及5%CO2)之后, 用检定缓冲液洗涤细胞且再悬浮于检定缓冲液中,接着以每孔66μl含50,000 个细胞接种于384孔FLIPR检定培养盘(Greiner)上,且藉由离心沉降。

于DMSO中以10mM浓度配制测试化合物的储备溶液,且用检定缓冲 液连续稀释至抑制剂量反应曲线所需的浓度。前列腺素D2(Biomol,Plymouth  Meeting,PA)用作促效剂。

根据制造商的标准说明书操作FLIPR Tetra仪器(Molecular Devices),添 加4μl 10mM测试化合物溶解于DMSO中的溶液,且在实验之前用检定缓冲 液稀释以获得所需最终浓度。接着添加10μl 80nM前列腺素D2(Biomol, Plymouth Meeting,PA)于补充有0.8%牛血清白蛋白(脂肪酸含量<0.02%,Sigma) 的检定缓冲液中的溶液,获得最终浓度分别为10nM及0.1%。在λex=488nm 及λem=540nm下监测添加测试化合物前后荧光的改变。在减去基线值之后输 出添加前列腺素D2之后高于基础水平的发射峰值。在减去基线值(未添加前 列腺素D2)之后,相对于高水平对照物(未添加测试化合物)校正数值。使用程 序XLlfit 3.0(IDBS)将数据拟合成方程(A+((B-A)/(1+((C/x)^D))))的单点剂量反 应曲线且计算IC50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