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

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

摘要

一种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能将制冷剂通路用的空洞的开口部作为配合凹部,同时进行零件彼此的径向定位和空洞的开口部的密封,从而能削减零件数量,提高组装性,此外还能实现高刚度化。中心架(5)通过使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与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配合嵌合而旋紧固定于第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形环(28)以夹持于第一支架(3)的端面与中心架(5)的轴向上的一端面之间及第二支架(4)的端面与中心架(5)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面之间的方式,环状地配置于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的外周侧内壁面的相反一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8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65098.7

  • 发明设计人 岩本和幸;井上正哉;西村慎二;

    申请日2011-11-07

  • 分类号H02K9/19;H02K5/20;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晓萍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7: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K9/19 申请日:2011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制冷剂在外壳中流通来进行冷却的外壳冷却形旋转 电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特别地,涉及一种对于汽车用是优 选的小型、轻量的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感应电动机中,定子铁心保持于定子架, 在定子架与前侧端支架配合嵌合后,被螺栓旋紧固定,且在定子架与后侧端支 架配合嵌合后,被螺栓旋紧固定。此外,在定子架的内部形成有在电动机的轴 向上呈曲折状的冷却介质通路。该冷却介质通路构成为:在铸造定子架时,在 定子架的内部形成在前侧端支架侧的端面开口的空洞,并以封闭构件对该开口 部进行封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69143号公报

在现有的感应电动机中,由于以封闭构件对形成于定子架的空洞的开口部 进行封闭来构成冷却介质通路,因此,存在需要封闭构件、零件数量增大且组 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外,虽然定子架与端支架配合嵌合,但该配合嵌合部用于零件彼此的径 向上的对位。一般而言,由于对位用的配合嵌合部由底部较浅的凹凸构成,因 此,配合嵌合部对提高定子架与端支架的组装体的刚度的贡献较小,从而使组 装体的刚度不足。所以,也存在因行驶时的振动等使定子架变形而使冷却介质 泄漏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外壳冷却形旋转电 机及用于该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的壳体,上述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能将制冷剂 通路用的空洞的开口部用作配合凹部,同时进行零件彼此的径向定位和空洞的 开口部的密封,从而能削减零件数量,提高组装性,此外还能实现高刚度化。

本发明的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支架、第二支 架及中心架,其中上述中心架被上述第一支架和上述第二支架的端面从轴向两 侧夹持且旋紧固定于两端面之间;定子,该定子具有以内嵌状态保持于上述中 心架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和卷绕安装于该定子铁心的定子绕组;转子,该转子 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第一支架及上述第二支架,并以能旋转的方式 配置于上述定子的内侧,上述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使制冷剂在上述中心架内流 通来进行冷却。上述中心架制成将内周面设为圆筒面的筒状体,第一配合凹部 及第二配合凹部通过切削加工,以将内周侧内壁面及外周侧内壁面中的一个内 壁面设为配合面的方式,圆环状地凹设于上述中心架的轴向上的两端面中的各 端面,供上述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以在上述第一配合凹部和/或上述第二 配合凹部处开口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中心架的内部,第一配合突起及第二配合突 起通过切削加工,以将与上述一个内壁面配合嵌合的内周侧壁面及外周侧壁面 中的一个壁面设为配合面的方式,圆环状地突出设置于上述第一支架及上述第 二支架的端面中的各端面。此外,上述中心架通过使上述第一配合突起及上述 第二配合突起与上述第一配合凹部及上述第二配合凹部配合嵌合而旋紧固定 于上述第一支架及上述第二支架,弹性密封构件以夹持于上述第一支架及上述 第二支架的和上述配合凹部相对的支架的端面与上述中心架的端面之间的方 式,环状地配置于上述第一配合凹部及上述第二配合凹部中上述制冷剂通路开 口的配合凹部的上述一个内壁面的相反一侧。

根据本发明,第一配合凹部及第二配合凹部的内周侧内壁面及外周侧内壁 面中的一个内壁面和第一配合突起及第二配合突起的内周侧壁面及外周侧壁 面中的一个内壁面以形成配合面的方式分别通过切削而形成。此外,由于第一 配合突起及第二配合突起与第一配合凹部及第二配合凹部配合嵌合,因此,一 个内壁面与一个壁面无间隙地配合嵌合,从而作为密封部起作用。因此,能增 大配合嵌合部的轴向长度,从而能实现壳体的高刚度化。

另外,制冷剂通路的开口部被与配合凹部配合嵌合的配合突起堵住。因此, 配合突起作为堵住制冷剂通路的开口部的堵塞构件起作用,所以,无需准备另 一构件作为封闭构件,从而能削减零件数量并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纵剖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端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端面图。

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向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第一支架与中心架之间的连 结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第二支架与中心架之间的连 结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的 立体图。

图9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进行 说明的工序剖视图。

图10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进 行说明的工序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用电动机的电动机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 的立体图。

图1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 的展开图。

图14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中 的模具设置状态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15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进 行说明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  电动机架(壳体)

3  第一支架

4  第二支架

5、5A、5B  中心架

8  转子

9  定子

10  定子铁心

11  定子绕组

13  第一配合突起(日文:第1インロ一突起)

13a 外周侧壁面(配合面(日文:インロ一面))

14  第二配合突起

14a 外周侧壁面(配合面)

17  肋部

28  ○形环(弹性构件)

20  第一配合凹部

20a 外周侧内壁面(配合面)

21  第二配合凹部

21a 外周侧内壁面(配合面)

30、30A、30B  制冷剂通路

31  第一通路

32  第二通路

33  连通路

36  旁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纵剖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 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端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 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端面图,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 图,图5是图2的V-V向视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 动机的第一支架与中心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 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第二支架与中心架之间的连结状态的主要部分剖 视图,图8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 的立体图,图9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 法进行说明的工序剖视图,图10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 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工序剖视图。

在图1至图7中,作为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日文:外被冷却形回転電機) 的车用电动机1包括:电动机架2,该电动机架2作为利用第一支架3和第二 支架4夹住中心架5并被安装螺栓12旋紧固定而构成的壳体;轴7,该轴7 经由轴承6被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支承成能旋转;转子8,该转子8固定 于轴7并配置于电动机架2内;以及定子9,该定子9具有圆环状的定子铁心 10及安装于定子铁心10的定子绕组11,并被配置成定子铁心10以内嵌状态 保持于中心架5,且该定子9隔着规定间隙围绕转子8。

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及中心架5例如是铝制的,并通过压铸而制成。 此外,第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的相对的端面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与轴向(轴7 的轴心方向)正交的环状的平坦面。此外,分别具有规定径向宽度的圆环状的 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通过切削加工而同轴地突出设置于第一支 架3及第二支架4的相对的端面上。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的外 周侧壁面13a、14a成为配合面。另外,环状的密封槽15、16隔着第一配合突 起13而凹设于第一支架3的端面。

中心架5制成内周面为圆筒面的筒状体。此外,八个厚壁的肋部17分别 以从轴向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式在轴向上延伸,突出设置于中心架5的外周 面,并在周向上等角间距地排列。旋紧用的螺纹孔18将轴向作为孔方向而形 成于肋部17的两端面。另外,中心架5的两端面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与轴向(轴 7的轴心方向)正交的环状的平坦面。另外,分别具有规定径向宽度的环状的第 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通过切削加工而同轴地凹设于中心架5的两 端面。此外,制冷剂通路30形成于中心架5的内部。另外,环状的密封槽22、 23隔着第二配合凹部21而凹设于中心架5的另一端面。

如图8所示,制冷剂通路30由第一通路31、第二通路32及连通路33构 成,其中,上述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32分别在轴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L, 且从一个肋部17的正下方位置朝周向一侧延伸至靠近该肋部17的正下方位置 而形成为C状,并在轴向上并列地排列在同轴上,上述连通路33使第一通路 31的一端部与第二通路32的一端部在轴向上连通。此外,制冷剂流入端口24 以与第一通路31的另一端部连通的方式安装于中心架5的肋部17,制冷剂流 出端口25以与第二通路32的另一端部连通的方式安装于中心架5的肋部17。

构成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的空洞在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 部21上开口,其包括中心架5的轴心在内的截面形状形成从开口侧朝轴向中 央变细的形状,即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under cut)的空洞形状。第一 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具有周向宽度d1的第一间壁部 19a分隔开。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32被具有轴向宽度d2的第二间壁部19b 分隔开。

在此,根据图9及图10对中心架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9(a)所示,将一对模具40、41安装于压铸机(未图示)。然后, 在形成于一对模具40、41内的型腔42中以高压注入例如铝等熔融金属。在熔 融金属固化后,如图9(b)所示,使一对模具40、41在轴向上移动以取出中心 架5。在制出的中心架5中,周向上的一部分被第一间壁部19a(未图示)分隔 开的C字状的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分别在端面开口,并隔着第二间壁部 19b而沿轴向并排排列。接着,通过切削加工使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的 一端部彼此连通。藉此,如图9(c)所示,第一通路31与第二通路32被连通路 33连结,从而构成制冷剂通路30。

接着,对中心架5的一端面进行切削加工来形成与轴向正交的环状的平坦 面。然后,对第一通路31的开口部及第一间壁部19a的一端面进行切削加工, 如图10(a)所示,形成圆环状的第一配合凹部20。此时,将第一配合凹部20 的外周侧内壁面20a作为切削加工的基准面、即配合面。

另外,对中心架5的另一端面进行切削加工来形成与轴向正交的环状的平 坦面。然后,对第二通路32的开口部及第一间壁部19a的另一端面进行切削 加工,如图10(b)所示,形成圆环状的第二配合凹部21。此外,对中心架5的 另一端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圆环状的密封槽22、23形成于第二配合凹部21的 内周侧与外周侧。此时,将第二配合凹部21的外周侧内壁面21a作为切削加 工的基准面、即配合面。

此外,如图10(c)所示,以从径向外侧朝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的另 一端部开口的方式,将通孔34、35形成于中心架5。此外,制冷剂流入端口 24插入通孔34中并通过焊接等与中心架5接合。此外,制冷剂流出端口25 插入通孔35中并通过焊接等与中心架5接合。

在组装这种结构的车用电动机1时,首先,通过压入等将定子铁心10以 内嵌状态嵌入中心架5,并利用固定螺栓26旋紧固定于中心架5,从而将定子 9保持于中心架5。

接着,将作为弹性密封构件的○形环28安装于中心架5的密封槽22、23, 并将第二配合突起14压入第二配合凹部21,从而将第二支架4组装到中心架 5上。然后,使安装螺栓12与螺纹孔18螺合并旋紧安装螺栓12,从而使第二 支架4与中心架5连结一体化。

接着,将轴7的一端插入安装于第二支架4的轴承6。然后,将○形环28 安装于密封槽15、16,将轴7的另一端插入安装于第一支架3的轴承6,并将 第一配合突起13压入第一配合凹部20,从而将第一支架3组装到中心架5上。 然后,使安装螺栓12与螺纹孔18螺合并旋紧安装螺栓12,从而将第一支架3 与中心架5连结一体化,藉此组装成车用电动机1。

然后,在车用电动机1动作时,如图8中箭头所示,制冷剂例如冷却水从 制冷剂流入端口24流入,并在第一通路31内流向周向一侧,经由连通路33 流入第二通路32内,在第二通路32内流向周向另一侧,并从制冷剂流出端口 25流出。藉此,在定子9中产生的热量经由定子铁心10传递至中心架5,并 散热至在制冷剂通路30内流动的冷却水中。另外,轴承6的摩擦热传递至第 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并从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散热至在制 冷剂通路30内流动的冷却水中。

在此,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的外周侧内壁面20a、21a和 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的外周侧壁面13a、14a成为切削加工的 基准面(配合面)。因此,能将外周侧内壁面20a、21a与外周侧壁面13a、14a 之间的嵌合部的尺寸公差上的间隙变为零,从而构成配合嵌合部的外周侧的主 密封部。此外,○形环28安装于在配合嵌合部的外周侧所形成的密封槽16、 23,在安装螺栓12的紧固力的作用下,缩设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与中心 架5之间,从而构成配合嵌合部的外周侧的辅助密封部。

另一方面,不能将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的内周侧内壁面与 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的内周侧壁面之间的嵌合部的尺寸公差上 的间隙变为零,在该嵌合部产生微小的间隙。此外,由于该嵌合部的间隙是微 小的,因此,构成配合嵌合部的内周侧的辅助密封部。另外,○形环28安装 于在配合嵌合部的内周侧所形成的密封槽15、22,在安装螺栓12的紧固力的 作用下,缩设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与中心架5之间,从而构成配合嵌合 部的内周侧的主密封部。

因此,在制冷剂通路30内流通的冷却水的泄漏被外周侧内壁面20a、21a 与外周侧壁面13a、14a之间的嵌合部及缩设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与中心 架5之间的配合嵌合部的内周侧的○形环28阻止。万一,即使冷却水从外周 侧内壁面20a、21a与外周侧壁面13a、14a之间的嵌合部漏出,也能利用缩设 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与中心架5之间的配合嵌合部的外周侧的○形环28 阻止漏出的冷却水朝外部泄漏。

根据本实施方式1,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圆环状地凹设于 中心架5的两端面,构成制冷剂通路30的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以分别 在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开口的方式形成于中心架5。此外,第 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以使突出设置于端面的圆环状的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 二配合突起14与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配合嵌合的方式被安装 螺栓12安装固定在中心架5上,从而组装成电动机架2。另外,将第一配合突 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的外周侧壁面13a、14a和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 合凹部21的外周侧内壁面20a、21a设为配合面,并将配合面彼此的嵌合部设 为密封部。

因此,形成于第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的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 起14作为对制冷剂通路30的开口部进行堵塞的封闭构件起作用,因此,无需 准备另一构件作为封闭构件,从而能削减零件数量,并能提高组装性。

另外,由于使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与第一配合凹部20及 第二配合凹部21之间的嵌合部具有密封功能,因此,能增大配合嵌合面的轴 向长度。因此,能提高中心架5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的组装体即电动机 架2的刚度。其结果是,能抑制因行驶时的振动等而使中心架5变形的情形, 并能抑制因中心架5的变形而产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形。

另外,由于制冷剂通路30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的流路形状,因此, 在制造中心架5时无需型芯,从而提高了中心架5的量产性。

制冷剂通路30由第一通路31、第二通路32及连通路33构成,其中,上 述第一通路31和第二通路21分别形成被第一间壁部19a在周向上分隔开的C 状,且在轴向上被第二间壁部19b分隔开并沿轴向并排排列,上述连通路33 使第一通路31与第二通路32的端部彼此在轴向上连通。

因此,由于在第一通路31中流动的制冷剂流和在第二通路32中流动的制 冷剂流成为相对流,因此,从制冷剂流入端口24朝向连通路33在第一通路31 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梯度和从连通路33朝向制冷剂流出端口25在第二通路 3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梯度成为反向梯度。所以,能实现制冷剂温度在周向 上的均匀化,从而能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制冷剂流入端口24和制冷剂流出端口25在轴向上接近并在周 向上并排排列,因此,与车辆的冷却系统配管的连接变得容易。

此外,制冷剂通路30的流路的折返部为连通路这一处,降低了流路的压 力损失,从而能减小使制冷剂循环的动力。

另外,由于第二间壁部19b大致环状地形成于中心架5的轴向中央部,因 此,能提高中心架5的刚度。因此,能抑制因压入定子铁心10或对定子铁心 10进行热压配合而引起的中心架5的变形。

此外,由于厚壁的肋部17以周向的等角间距排列,因此,中心架5的刚 度在周向上变得均匀。所以,当将定子铁心10压入中心架5或对定子铁心10 进行热压配合时,在中心架5中产生的应力在周向上的分布变得均匀,从而能 抑制变动力矩、铁损的局部产生。此外,由于在周向上以等角间距排列的肋部 17的轴向中央部被第二间壁部19b沿周向连结,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中心架5 的刚度。

另外,由于将安装螺栓12旋紧于肋部17,因此,能提高紧固力,从而能 提高耐振性。

此外,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呈不具有底切部的空洞形状。因此,对 连通路33进行切削加工的加工刀容易插入第一通路31或第二通路32,能容易 地形成连通路33。同样地,对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进行切削加 工的加工刀容易插入第一通路31及第二通路32,能容易地形成第一配合凹部 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的 空洞形状,并在通过压铸一体形成后,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连通路,但不仅第 一通路及第二通路,连通路也可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的形状,并通过压 铸来一体地形成这些通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将第一配合突起及第二配合突起的外周侧壁 面和第一配合凹部及第二配合凹部的外周侧内壁面设为配合面,但也可将第一 配合突起及第二配合突起的内周侧壁面和第一配合凹部及第二配合凹部的内 周侧内壁面设为配合面。在该情况下,由配合嵌合部的外周侧的○形环形成的 弹性密封部成为必须的结构,而由内周侧的○形环形成的弹性密封部成为辅助 密封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制冷剂从第一通路经由连通路流通至第二通 路,但也可使制冷剂从第二通路经由连通路流通至第一通路。

实施方式2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用电动机的电动机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的立 体图。

在图11及图12中,中心架5A的第一间壁部19a的配合凹部21的深度比 配合突起14从第二支架4的端面延伸出的延伸量深,在配合突起14与配合凹 部2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因此,制冷剂通路30A具有使第二通路 32的始端部与终端部连通的旁通路36。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组装有上述结构的中心架5A的车用电动机以使中心架5A的第一间壁部 19a位于铅垂方向上方的方式装载于车辆。

因此,当空气从制冷剂流入端口24与制冷剂混合地流入第一通路31时, 空气与制冷剂一起在第一通路31内流动并到达第一通路31的一端部。接着, 空气因在连通路33内朝第二通路32侧流动的制冷剂流而沿连通路33的第一 间壁部19a侧的壁面朝第二通路32侧流动。然后,空气经由旁通路36流入第 二通路32的另一端部,并与从第二通路32流出的制冷剂一起从制冷剂流出端 口25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2,由于具有使第二通路32的端部之间连通的旁通路36, 因此,能有效地使流入制冷剂通路30A内的空气流出,从而能减少制冷剂通路 30A内的空气的残留量。所以,能抑制因空气残留于制冷剂通路30A内而引起 的热交换性能的降低。另外,由于能使流入制冷剂通路30A内的空气连续地流 出,因此,能提前避免大量积存的空气从制冷剂流出端口25流出并进入制冷 剂循环泵,使得制冷剂循环泵不能动作的情况。

另外,在设置有排气阀的情况下,每次进行制冷剂交换时,都需要进行阀 的开闭作业。然而,阀的开闭作业是在装载有车用电动机的狭小空间中的作业, 是极其繁琐的作业。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能使流入制冷剂通路30A内的空 气自动流出,因此,无需设置排气阀,从而无需繁琐的阀的开闭作业。

实施方式3

图1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电动机的制冷剂通路的形状进行说明 的展开图,图14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 方法的模具设置状态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15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车用 电动机中使用的中心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13表示以包括轴心 的平面将中心架切开并在平面上展开后的状态,图14表示以包括轴心的平面 将模具切开并在平面上展开后的状态,图15表示以包括轴心的平面将中心架 及模具切开并在平面上展开后的状态。另外,在图13中,箭头表示制冷剂的 流动。

在图13中,制冷剂通路30B在圆环状地凹设于中心架5B的两端面的第一 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处开口,并以因多个间壁部44而形成在轴向 上呈曲折状的流路的方式形成于中心架5B的内部。

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在此,根据图14及图15对中心架5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一对模具45、46安装于压铸机(未图示)。然后,如图14所示, 在形成于一对模具45、46内的型腔47中以高压注入例如铝等熔融金属。在熔 融金属固化后,如图15所示,使一对模具45、46在轴向上移动,并取出中心 架5B。在制成的中心架5B的内部形成有在两端面开口并因间壁部44而沿轴向 呈曲折状的制冷剂通路30B。

接着,对中心架5B的两端面进行切削加工,以形成与轴向正交的环状的 平坦面。此外,对制冷剂通路30B的开口部及间壁部44的端面进行切削加工, 以形成圆环状的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二配合凹部21。另外,对中心架5B的端 面进行切削加工,以使圆环状的密封槽22、23形成于第二配合凹部21的内周 侧和外周侧。此外,将制冷剂流入端口24、制冷剂流出端口25、螺纹孔18等 形成于中心架5B。

虽然这样制成的中心架5B未被图示,但通过将○形环28安装于密封槽 22、23,将第二配合突起14压入第二配合凹部21,使安装螺栓12与螺纹孔 18螺合,并旋紧安装螺栓12,从而使该中心架5B与第二支架4连结成一体。 然后,通过将○形环28安装于密封槽15、16,将第一配合突起13压入第一配 合凹部20,使安装螺栓12与螺纹孔18螺合,并旋紧安装螺栓12,从而使该 中心架5B与第一支架3连结成一体。

藉此,通过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与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 二配合凹部21之间的配合嵌合来堵住制冷剂通路30B的中心架5B的两端的开 口部,以形成在轴向上呈曲折状的流路。因此,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制冷 剂从制冷剂流入端口24流入制冷剂通路30B,在制冷剂通路30B内流通,在吸 收了定子9中产生的热量后,从制冷剂流出端口25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作为将制冷 剂通路30B的开口部堵住的封闭构件起作用,因此,无需准备另一构件作为密 封构件,从而能削减零件数量,并能提高组装性。

另外,由于第一配合突起13及第二配合突起14与第一配合凹部20及第 二配合凹部21之间的嵌合部具有密封功能,因此,能提高电动机架的刚度。 其结果是,能抑制因行驶时的振动等使中心架5B变形的情况,并能抑制因中 心架5B的变形而产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形。

此外,由于制冷剂通路30B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的流路形状,因此, 在制造中心架5B时,无需型芯,从而提高了中心架5B的量产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车用电动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车用 电动机,即便用于车用交流发电机、车用发电电动机等外壳冷却形旋转电机, 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形环作为弹性密封构件,但弹性密封 构件只要能在安装螺栓的紧固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而发挥密封功能即可, 能使用例如环状的橡胶片。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密封槽形成于第一支架的端面,但也可形成 于中心架的第一支架侧的端面。同样地,密封槽形成于中心架的第二支架侧的 端面,但也可形成于第二支架的端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制冷剂通路在中心架的两端面开口,但制冷 剂通路只要在中心架的至少一个端面开口即可。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制冷剂通路形成在轴向上不具有底切部的空 洞形状,但只要将制冷剂通路的开口部设为配合凹部,则制冷剂通路也可以是 具有底切部的空洞形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