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EDLC的高电容低氧多孔碳

用于EDLC的高电容低氧多孔碳

摘要

一种制备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形成第一碳材料;将所述第一碳材料与无机化合物混合,形成水性混合物;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述水性混合物,使所述无机化合物结合到所述第一碳材料中;从所述第一碳材料中除去所述无机化合物,得到第二碳材料;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述第二碳材料,形成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所述活性炭材料适合于形成改进的碳基电极,用于高能量密度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06335.9

  • 发明设计人 K·P·加德卡里;刘佳;

    申请日2011-01-19

  • 分类号C01B31/08;C01B31/12;H01M4/133;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沙永生

  • 地址 美国纽约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7: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B31/08 授权公告日:20150617 终止日期:20180119 申请日:201101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6-17

    授权

    授权

  • 2013-03-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B31/08 申请日:2011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要求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10年1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297478号的权益。 该文献的内容以及本文提到的出版物、专利和专利文献的所有内容都通过参考 结合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活性炭材料,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低含氧量和高电容的活性 炭材料。本发明还涉及具有碳基电极的高功率密度储能装置,所述碳基电极包 含这种活性炭材料。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之类的储能装置可以用于许多需要离散的功率脉冲的用途。示 例性应用的范围是从手机到混合动力汽车。储能装置通常包含多孔隔膜和/或夹 在一对碳基电极之间的有机电解质。能量的储存是通过在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界 面处的电化学双电层中分离和储存电荷来实现的。这些装置的重要特性是它们 所能提供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这两个特性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基电极 的性质。

适合用来结合入高能量密度装置的碳基电极是人们已知的。构成这种电极 的基础的碳材料可用天然或合成前体材料制成。已知的天然前体材料包括煤、 坚果壳和生物质,而合成前体材料通常包括酚醛树脂。不管是天然前体还是合 成前体,碳材料均可通过先碳化前体,然后活化所得的碳来形成。活化可包含 物理(例如蒸汽)或化学活化。

碳的比电容是影响该材料能否被成功结合到高能量密度装置如双电层电 容器(EDLC)中的性质。比电容越高,通常导致所得装置的体积能量密度越 高。除前述要求外,降低碳材料中的含氧量可有益地增长装置的循环寿命。具 体地说,在合成活性炭的常规过程中,氧以表面官能团的形式结合在碳中,这 对碳的性质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果能提供活性炭材料以及制备具有高 比电容和低含氧量的活性炭材料的方法,那将是有利的。这种材料可用来 形成碳基电极,利用所述碳基电极可得到能量密度更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适合于结合入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其他储能装 置的碳基电极中的活性炭材料源自天然非木质纤维素材料。通过使用非木 质纤维素材料作为活性炭材料的前体,可以廉价地获得大功率的高能量密 度装置。在本文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 表示至少一种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制备如下:在惰性或 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形成第一碳材料;将所述第 一碳材料与无机化合物混合,形成水性混合物;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 热所述水性混合物,使所述无机化合物结合到所述第一碳材料中;从所述 第一碳材料中除去所述无机化合物,得到第二碳材料;在惰性或还原性气 氛中加热所述第二碳材料,形成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活性炭材料的结构有序比(SOR)小于或等于 0.08,含氮量大于0.1重量%,含氧量小于5重量%。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 的活性炭材料的含氧量小于3重量%,体积比电容大于75F/cm3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部分特征和 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所作描述就容易看出,或者通过实施 包括以下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书在内的本文所述的本发明而被认识。

应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提出了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用来提供理解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评述或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备活性炭材料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天然非 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形成第一碳材料;将所述第一碳材料与无机化合物混 合,形成水性混合物;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述水性混合物,使所 述无机化合物结合到所述第一碳材料中;从所述第一碳材料中除去所述无 机化合物,得到第二碳材料;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述第二碳材料, 降低所述第二碳材料中的含氧量,形成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制备活性炭材料的方法包括:形成天然非木质 纤维素碳前体与无机化合物的水性混合物;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 述水性混合物,形成第一碳材料;从所述第一碳材料中除去所述无机化合 物,形成第二碳材料;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第二碳材料,形成低含 氧量活性炭材料。根据前述方法形成的活性炭材料可用来形成碳基电极, 用于高能量密度装置。

所述碳前体是天然非木质纤维素材料。如本文所定义,同时包含纤维 素和木质素的物质是木质纤维素,例如可以包括任意的一些构成植物木质 细胞壁主要部分的紧密相关的物质,其中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连接。非木 质纤维素碳前体基本上不含木质素和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基本上不含” 是指木质素和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在碳前体组成中的含量至多为例如0.5 重量%、1重量%或2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包含纤维素,基本 不含木质素。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包含木 质素,但是基本不含纤维素。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然非木质纤维 素碳前体基本不含木质素和纤维素。所述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不是合 成树脂之类的合成材料。

木质素一词是“木材”的拉丁语,表示使植物具有刚性的化合物。木 质素是一种三维聚合物,具有无定形结构和高分子量。在植物纤维的三种 主要组成中,木质素与水的亲和性最小。另外,木质素是热塑性的(也就是 说,木质素在较低温度下开始软化,随着温度升高,变得容易流动)。

纤维素是植物纤维的基本结构组分。纤维素分子可以包括例如以长链 形式连接起来的葡萄糖单元,这些长链又以束状形式连接起来,所述束状形 式被称作微纤维。在植物纤维中还发现了半纤维素。半纤维素通常是以较 短的支化链结合起来的多糖。半纤维素通常是亲水性的,通常与纤维素微纤 维紧密连接,以矩阵形式嵌入所述纤维素中。农业来源的典型木质纤维素 纤维存在于例如稻草、大麻、亚麻、剑麻和黄麻中。

所述天然的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可以源自可食用的谷物,例如小麦粉、 胡桃粉、玉米粉、玉米淀粉、大米粉和马铃薯粉。其他的天然非木质纤维 素碳前体包括咖啡渣、马铃薯、甜菜、粟、大豆、油菜、大麦和棉花。所 述非木质纤维素材料可以源自作物或植物,所述作物或植物可以是转基因 的,也可以不是转基因的。

一种示例性的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是小麦粉。小麦粉是通过对麦粒进 行碾磨而获得的,所述麦粒是小麦植物的种子。麦粒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胚 乳、胚芽和麸皮。全麦粉包括麦粒的全部三种部分,而白面粉则由胚乳碾 磨获得。

从组成上来说,白面粉主要包含淀粉,也存在其他的天然组分。白面 粉中的主要组分如下(近似百分数列于括号中):淀粉(68-76%)、蛋白质 (6-18%)、水分(11-14%)、胶质(2-3%)、脂类(1-1.5%)、灰分(<0.5%)和糖(< 0.5%)。

淀粉构成白面粉的主体。即使在被认为是“低”淀粉含量的面包粉中, 淀粉的含量也超过其他所有组分含量的总和。淀粉通常以小颗粒或细粒的 形式存在于面粉中。大块的蛋白质将淀粉细粒结合在一起,将其保持在胚 乳之内。构成谷蛋白的蛋白质,即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通常约占胚乳 中的蛋白质的80%。白面粉中的其他蛋白质包括酶,例如淀粉酶、蛋白酶 和脂肪酶。面粉中除了淀粉以外的其他碳水化合物包括胶质,特别是戊聚 糖胶。戊聚糖胶是可溶性饮食纤维的来源。脂质包括油和乳化剂,灰分包 括无机物质(矿物盐),该无机物质可以包含铁、铜、钾、钠和锌。

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可在能有效碳化前体材料的温度下加热。示 例性碳化温度约大于450℃(例如至少约为450、500、550、600、650、700、 750、800、850或900℃)。在碳化碳前体的过程中使用的惰性或还原性气 氛可包括氢气、氮气、氨气、氦气或氩气中的一种气体或多种气体的混合 物。

碳化碳前体之后,所得第一碳材料可与无机化学活化剂混合。较佳的 是,所述混合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碳材料与所述无机化合物的水性混 合物相混合。用来活化第一碳材料的无机化合物可以包含碱金属氢氧化物 或氯化物(例如NaOH、KOH、NaCl、KCl)、磷酸或者其他合适的盐,例如 CaCl2或ZnCl2

在混合过程中,无机化合物可与第一碳材料均匀或基本均匀地混合。 在一种方法中,首先将所述无机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例如溶解在水中。 然后,将包含无机化合物的溶液与第一碳材料混合,可使所得混合物老化 有效的时间,使得无机化合物与第一碳材料充分混合。例如,所述混合物 可以老化0.5、1、2、4、8小时或更久(例如0.5-8小时)。

所述第一碳材料和无机化合物可以任意合适的比例混合。第一碳材料 与无机化合物的比例(重量%/重量%)可以约为10:1至1:10(例如9:1,8:1,7:1, 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或1:9)。

无机化合物与第一碳材料混合并任选老化之后,将混合物加热到有效 的温度,使无机化合物结合到第一碳材料中。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在 约300-100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加热预定时间(例如0.5、1、2、4、8小 时或更久),以便对碳进行活化。

碳化/活化之后,可洗涤活性炭产物,既洗去无机化合物,又洗去无机 化合物反应产生的任何化学物质,然后干燥并任选研磨,得到孔隙基本均 匀分布的材料。

一种优选的用来提取无机化合物的溶剂是水。任选地,所述提取溶剂 可以包括酸。一种用来除去无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依次用水和酸冲洗所述 活性炭材料。另一种用来除去无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用水性酸混合物(例 如酸和水的混合物)冲洗所述活性炭材料。在提取过程中使用的酸可以包 括盐酸。所述提取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形成了多孔活性炭材料,所述孔由之前 被无机化合物填充的体积限定。

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活性炭材料可包含微孔和/或中孔。本文所定义的 微孔的孔尺寸等于或小于2nm。中孔的孔尺寸为2-50nm。在一个实施方式 中,活性炭主要包含微孔。微孔活性炭材料可具有大于50%的微孔孔隙率 (例如大于50%、55%、60%、65%、70%、75%、80%、85%、90%或95% 的微孔孔隙率)。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可以约大于300 米2/克,即大于350、400、500或1000米2/克。

活性炭内的含氧量可利用额外的热处理步骤降低。降低含氧量的热处 理步骤包括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将活性炭加热到能有效降低活性炭中的 含氧量的温度。可结合惰性或还原性气氛用来降低活性炭中的含氧量的炉 温范围约为200-1200℃(例如200、250、300、350、400、450、500、550、 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或 1200℃)。合适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N2)和氩气(Ar)。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还原性气体包括氢气(H2)、氨气(NH3)或包含氢气和氮气的气体 混合物[即氢氮混合气(forming gas)]。气体混合物中氢气含量可等于或小 于6%(例如小于6%、5%、4%、3%、2%或1%的H2)。根据一个实施方 式,低含氧量活性炭的含氧量小于5重量%(例如小于5重量%、4.5重量 %、4重量%、3.5重量%、3重量%、2.5重量%、2重量%、1.5重量%、 1重量%或0.5重量%)。

活性炭的其他方面见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2/335044号,其内 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低含氧量活性炭形成之后,即可结合到碳基电极中。制备碳基电极的 一种方法包括: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天然非木质纤维素碳前体,形 成第一碳材料;将所述第一碳材料与无机化合物混合,形成水性混合物; 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上述水性混合物,使所述无机化合物结合到上 述第一碳材料中;从所述第一碳材料中除去上述无机化合物,形成第二碳 材料;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所述第二碳材料,形成低含氧量活性炭 材料;由所述低含氧量活性炭材料形成碳基电极。

在一种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中,一对碳基电极被多孔隔膜分 隔,液体有机或无机电解质渗透通过电极/隔膜/电极层叠件。所述电极包含 活性炭粉末,所述活性炭粉末与其他的添加剂(例如粘结剂)混合,压缩成薄 片,叠置在导电的金属集流体背衬件上。

例如,可以通过对包含60-90重量%的低含氧量活性炭、5-20重量%的 炭黑以及5-20重量%的PTFE的粉末混合物进行辊压和压制,制得厚度约 为100-300微米的碳纸。可以由所述碳纸经压印或以其他方式图案化而形 成碳片,将所述碳片层叠于导电性集流体上,形成碳基电极。可将碳基电 极结合到储能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双电层可通过累积在相对电极上的 储存电荷形成。储存在双电层中的电荷量影响电容器可达到的能量密度和 功率密度。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电 极的活性炭材料的性质。活性炭材料的性质又可以通过评价碳原子的结构 有序性,材料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含氮量,含氧量,以及活性炭材料结合 入碳基电极时的电性质来测量。相关电性质包括面积比电阻和比电容。

可以使用小角X射线衍射(XRD)测定粉末样品的碳结构有序性。为了 制备用于XRD的样品,用玛瑙研钵和杵对粉末活性炭材料稍作研磨。将磨 细的样品压入Bruker-AXS粉末样品架。使用Bruker-AXS D4Endeavor X- 射线衍射仪得到X射线衍射结果,该设备使用铜Kα辐射2θ角 范围为0.5–20度,阶跃为0.02度,停留时间为1秒。

计算的碳结构比为处的归一化X射线反射强度。具体来说,d-间 距为时的衍射光束的强度(I60)除以d-间距为时的强度(I176)与d- 间距为时的强度(I15)之差。因此,在本文中,碳结构有序比定义为SOR =I60/(I176-I15)。

可以通过测量碳基电极的特征来评价活性炭材料的电性质。本文评价 的碳基电极包含85重量%的活性炭材料、5重量%的导电性碳[例如,Black 购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卡波特有限公司(Cabot Corporation, Boston,MA)]以及10重量%的(PTFE)。

活性炭材料的比电容(体积电容和重量电容)可通过将该材料形成为 碳基电极来测量。通过从电极材料片冲压直径为0.625英寸的碳电极,可形 成纽扣电池。将隔膜置于相同的碳电极之间,而碳电极又夹在两个导电的 碳包铝集流体之间。在碳电极周围形成热固性聚合物环,从而密封所述电 池,在电池中填充有机电解质,例如1.5M四氟硼酸四乙基铵(TEA-TFB)的 乙腈溶液。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电化学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包含低含氧量活性 炭材料)、多孔隔膜以及一对导电性基材,所述多孔隔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与相应的导电性基材电 接触。

通过静电放电测量电池的电容(C电池)。所述电池首先以恒定的电流(i)充电至所需的电势(例如2.7V),然后以恒定电流(i放电)放电。根据欧姆 定律,电容器电流(i)与电容器电压的时间导数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i=CdVdt---(1)

其中C是电容,V是电池电压(单位是V),t是时间(单位是s)。

然后,通过测量静电放电曲线(电池电压-时间曲线)的斜率,可以按 下式计算电池电容(单位为法拉):

电池电容是各个碳电极(串联电容器)的电化学双电层电容代表的两个 独立的电容的调和加和值。此关系式可表达为:

其中C1和C2是电池中各碳电极的双电层电容。

这些电容的大小可以与碳电极的体积比电容按照下式关联:

C1=C比,1×V1    (4)

C2=C比,2×V2    (5)

式中C比,1和C比,2是各碳电极的比电容(单位为F/cm3),V1和V2是相应 的电极体积。因为试验电池使用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组成的电极,所以C1= C2,C比,1=C比,2(=C)且V1=V2[=V/2,其中V是电池中碳电极的总体 积(cm3)]。将公式(3)、(4)和(5)合并,得到体积电容C,表示如下:

或者,

使用Thermo Flash分析仪测定选择的样品的含氮量(重量%)。该技术是 经典杜马(Dumas)法,使用热导率检测(TCD),见ASTM D5373和ASTM D5291所述。称取的样品在950℃氧气中燃烧。用氦气载气将燃烧产物(包 括N2和NOx)吹扫通过燃烧催化剂、涤气器,通过填充了还原铜的管子。铜 除去过量的氧气,将NOx还原为N2。然后在色谱柱上将N2与其他的气体 分离,用TCD测量。含氧量(重量%)根据ASTM D5622测量[哈夫曼实 验室公司(Huffman Laboratories,Inc.)]。

与多数市售碳相比,根据前述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在EDLC中提供了明 显更高的储能容量。例如,当将本发明的低含氧量活性炭结合到另外包含 炭黑和PTFE的碳基电极中时,重量比容量大于110F/g(例如110、120、130、 140、150、160、170或180F/g),体积比容量大于70F/cm3(例如70、75、 80、85、90、92、94、96、98或100F/cm3)。

储能装置可包括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可以具有胶状辊设计、棱柱 设计、蜂窝体设计或者其他合适的构型。可将碳基电极结合到碳-碳超级电 容器或者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在碳-碳超级电容器中,两个电极都是碳基 电极。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一个电极是碳基的,另一个电极是假电容性 材料,例如氧化铅、氧化钌、氢氧化镍或者另外的材料,例如导电性聚合 物(例如全氟苯基-噻吩)。除了用于储能装置外,低含氧量活性炭可用作催 化剂载体或者吸附/过滤介质。

实施例

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小麦面粉(3000g)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甑式炉(1216FL型CM炉) 中加热。以150℃/小时的加热速率将炉温从室温升至800℃,在800℃保持 2小时,然后使其自然冷却至70℃或更低的温度。在前述加热/冷却周期中, 用N2吹扫炉子。

在流动N2下加热的结果是,小麦粉碳化并转化为第一碳材料。第一碳 材料可通过锤击、粉碎和振动碾磨磨成粉末。磨细的碳粉的粒度(d50)等 于或小于10μm(例如1、2、5或10μm)。

制成粉的第一碳材料(300g)与1500g 45重量%的KOH水溶液混合。 搅拌所得混合物,在加热板上于100℃左右加热,直至液体被除去,形成固 体饼。通过机械力将饼破碎成小块。

将碳/KOH混合物放入SiC坩埚(SA级),在甑式炉中加热。 以150℃/小时的加热速率将炉温从室温升至750℃,在750℃保持2小时, 然后使其自然冷却至100℃左右的温度。在此加热/冷却周期中,用N2吹扫 炉子。通过加热碳/KOH混合物,可将KOH结合到第一碳材料中。

在冷却过程中,炉温达到100℃之后,即可在100℃将炉温再保持3小 时,在此期间,用水蒸气饱和的N2吹扫炉子。水蒸气饱和的氮气可通过将 N2通入95℃去离子水中鼓泡来产生。然后,使炉子自然冷却至70℃或更低 的温度。

然后,可洗涤所得的活性炭,除去多余的钾、钾的化合物及其他杂质。 洗涤操作可包括用水冲洗活性炭,或者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代之以用水以 及水和酸的混合物冲洗活性炭。下面介绍一个示例性洗涤顺序。

在第一个洗涤步骤中,将活性炭与3000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混合 物,在温度约为90-100℃的加热板上加热30分钟。通过真空辅助过滤从液 体中分离出固体材料(即碳)。

在第二个洗涤步骤中,将前面得到的碳材料先与1980mL去离子水混 合,然后与990mL 37%的HCl水溶液混合。搅拌混合物,在温度约为90-100 ℃的加热板上加热60分钟,然后通过真空辅助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固体材 料。

在第三个洗涤步骤中,将前面得到的碳材料与3000mL去离子水混合。 搅拌所得的混合物,在温度约为90-100℃的加热板上加热60分钟。然后, 通过真空辅助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碳材料。

然后重复第三个洗涤步骤,直到流出液的pH与用于洗涤的去离子水的 pH相同。最后,在125℃的真空烘箱中将活性炭干燥18小时,得到第二碳 材料。第二碳材料包含活性炭粉末。

为了降低第二碳材料的含氧量,可对第二碳材料另外进行热处理,包 括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第二碳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第二碳材料放入SiC坩埚中,装进炉子(1216FL 或1212FL型CM炉)。以150℃/小时的加热速率将炉温升至约800℃的温 度,在此温度保持2小时,然后使其自然冷却。在前述加热/冷却过程中, 始终用N2或者H2和N2的混合物吹扫炉子。

冷却时,炉温达到100℃之后,即可在100℃将炉温再保持3小时,在 此期间,用水蒸气饱和的N2吹扫炉子。然后,使炉子自然冷却至70℃或更 低的温度。所得的活性炭产物可在125℃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8小时。

实施例2

测量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三种不同活性炭材料的比电容和含氧量。初 始样品对应于实施例1的第二碳材料(在减氧热处理之前得到)。另两个 样品通过在氮气(N2)或还原性(1%H2/N2)气氛中加热第二碳材料得到。

通过将活性炭结合到纽扣电池电极中得到电容值。为了形成纽扣电池, 将活性炭与炭黑(Black Pearl 2000)和PTFE组合起来。炭黑用作导电添加 剂,PTFE用作粘结剂。活性炭、炭黑和PTFE以85:5:10的重量比掺混, 辊压成电极。用1.5M四氟硼酸四乙基铵(TEA-TFB)的乙腈溶液作为电解 质。

表1汇总了比电容和含氧量数据。在下表中,C比,重指重量比电容,C比,指体积比电容。

表1.在N2或H2/N2中热处理之后的活性炭性质

参见表1中的数据,在活化后的热处理之前,活性炭的含氧量为4.6 重量%。在800℃的氮气中进行活化后的热处理将含氧量降至3.00重量%, 而在800℃的1%H2/N2中进行活化后的热处理将含氧量降至1.64重量%, 而且没有显著降低比电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含氧量小于3重量%(例 如小于2重量%)。

发明人相信,通过提高活化后的热处理的温度,可进一步降低含氧量。 不过,发明人也相信,当活化后的热处理温度约高于800℃时,由于碳孔结 构在这样的温度下会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比电容不利地下降。虽然将活化 后的热处理温度升高到超过约800℃可能对电容具有有害的影响,但发明人 发现,在反应活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中温至高温活化后热处理既可降低活 性炭中的含氧量,又不会显著减小电容。

实施例3

在1%H2/N2中,在三种不同的温度下对活性炭样品进行热处理。如表 2所示,在400℃、600℃和800℃热处理之后,所得含氧量为3.28重量%、 1.53重量%和1.06重量%。400℃和600℃的活化后热处理实际上没有改变 比电容,而在800℃的活化后热处理之后,电容下降。

表2.在H2/N2中热处理之后的活性炭性质

实施例4

在700℃的1%H2/N2中对活性炭样品进行热处理。与未经热处理的样 品相比,含氧量从4.30重量%降至1.58重量%,而比电容下降不到3%。

表3.在700℃的H2/N2中进行的热处理

对比例1

为作比较,按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表征市售碳材料[可乐丽公司 (Kuraray)的YP-50F]。市售碳在收到时的含氧量是1.85重量%。但是, 将市售碳结合到纽扣电池电极中时,其电容测量结果表明,所测数值显著 小于根据本发明的碳材料所达到的数值。其重量比电容(C比,重)是123F/g, 体积比电容(C比,体)是67F/cm3

本发明提供了从非木质纤维素来源得到的用于EDLC应用的活性炭材 料。活性炭材料的特征在于高微孔孔隙率和低含氧量。这种碳提供了高比 电容,进而在EDLC中提供了高储能容量和长期稳定性。本发明还揭示了 制备这种活性炭材料的方法。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本 发明的精神和实质,对所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良组合、子项组合和变 化,应认为本发明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全部内容及其等价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