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重油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

重油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

摘要

重油分子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其步骤是将重油原料,如为渣油、蜡油、油浆、燃料油等经预处理;将原料油预热,在脱气干燥塔中,脱出水分和溶解性气体,将原料油继续加热,入精馏塔,脱出轻质油。然后将原料入一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将原料油加热。切割分离出一级轻相油和一级重相油。一级轻相油入二级短程蒸馏器,将一级轻相油分离获得2#混合芳烃油和3#混合芳烃油产品;一级重相油入二级短程蒸馏器,并加热,将一级重相油分离获得4#混合芳烃油和残液超重芳烃产品。采取上述生产工艺与常规蒸馏相比操作温度低、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场地和设备投资较少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2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博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25825.4

  • 发明设计人 何家坤;王鸣阳;

    申请日2012-07-03

  • 分类号C10G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工业园区泰兴路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7: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6-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10G7/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7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3-12

    授权

    授权

  • 2013-0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0G7/00 申请日:201207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重油蒸馏加工生产工艺;这种重油经短程蒸馏生产工艺,用于中、小型企业,以渣油、蜡油、油浆、燃料油等为原料;深化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炼油企业也是多了一种重油加工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分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短程蒸馏(分子蒸馏)技术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对于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短程蒸馏(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分离手段,自20 世纪30 年代出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至20 世纪60 年代,已成功地应用于从鱼肝油中提取维生素A 的工业化生产。至今,美、日、德、苏(前) 等发达国家相继设计制造出多套工业化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装置。据调查,国外已用于100 多个产品品种的生产。 

我国约在20世纪九十年代短程蒸馏技术开始在工业上获得应用,并迅速发展,先后在食品行业中的植物油,亚麻油、米糠油、姜辣素、乳酸等;在医药行业中的维生素E、鱼肝油、天然或合成维生素E、β- 胡萝卜素、葡萄糖衍生物等;在化学行业中的甘油酯、除草剂、杀虫剂、硅油、二元脂肪酸等;在石油行业中的凡士林、废润滑油、溶解回收、生物柴油等;在化妆行业中的玫瑰油、烷基多苷、羊毛脂肪酸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目前,随着人们对天然物质的青睐,回归自然的潮流兴起,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分子短程蒸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于各类渣油、油浆及其他类型的燃料油,其组分复杂,具有热敏性、粘滞性、沸点高,其中有些组分沸点较接近的混合物,需要采用精密蒸馏技术,实现关键组分能清晰分割,保证有价值组分的高收率和高浓度,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对蒸馏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重油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重油短程蒸馏(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它是用重油为原料渣油、蜡油、油浆、燃料油等,其特征是经预处理,经过精密过滤、换热、加热,温度在100-230℃,压力在500-3000Pa,先后经脱气干燥塔脱出水分、溶解性气体和经精馏塔脱出低沸点组分;然后进入一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加热到240-260℃,压力在5-20Pa,切割分离出一级轻相油和一级重相油,一级轻相油经缓冲罐后入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加热到215-250℃,压力在5-20Pa,将一级轻相油分离获得2#混合芳烃油和3#混合芳烃油产品,一级重相入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加热到270-290℃,压力在5-20Pa,将一级重相油分离获得4#混合芳烃油和残夜超重芳烃产品。

所述重油为渣油、蜡油、油浆、燃料油 

所述的预处理是精密过滤除原料油中的固体微粒,经换热和预热,温度在100-110℃,入脱气干燥塔,塔内压力500-1000Pa,脱出原料油中水分和溶解性气体,然后再经换热、加热温度到180-200℃入精馏塔,由精馏塔下部再沸器用导热油将原料加热到200-240℃,塔内压力在2000-3000Pa,在精馏塔中分离出低沸点轻质油组分产品。

所述的一级短程蒸馏是用导热油将器内物料温度加热到240-260℃,压力在5-20Pa,将原料油切割分离出一级轻相油和一级重相油。 

所述的一级轻相油经缓冲罐后,用导热油加热到200-230℃,入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加热到215-250℃,压力在5-20Pa,分离获得2#混合芳烃油和3#混合芳烃油产品。 

所述的一种重油短程蒸馏(分子蒸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重相油经缓冲罐后,入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器,用导热油加热到270-290℃,压力在5-20Pa,分离获得4#混合芳烃油和残夜超重芳烃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在油品的常规分离方式均采用塔式蒸馏,短程蒸馏(分子蒸馏)具备着许多常规蒸馏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操作温度低、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场地和设备投资较少等等。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发明的加工过程图 

图2、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是关于重油短程(分子蒸馏)连续生产工艺,先将重油原料经过预处理脱水脱轻油后,经过一级短程蒸馏,切割分离出一级轻相油和一级重相油;一级轻相油经二级短程蒸馏切割分析获得2#混合芳烃油和3#混合芳烃油产品;一级重相油经二级短程蒸馏分离获得4#混合芳烃油和残夜超重芳烃产品。 

本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1、预处理

重油原料经过过滤、换热加热到100-110℃入脱气干燥塔,塔内压力控制在500-1000Pa,脱出原料油中水分和溶解性气体,脱气干燥后的重油原料经换热、加热温度到180-200℃入精馏塔,由精馏塔下部再沸器用导热油将原料加热到200-240℃,塔内压力在2000-3000Pa条件下脱出轻质油,即获得1#混合芳烃油产品;

2、一级短程蒸馏

从精馏塔出来的原料油均匀的分别进入两台并联操作的一级短程蒸馏器,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器将原料中的轻相油和重相油分离。器内压力控制在5-2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加热到240-260℃,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10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轻相组分油,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40-260℃,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0--5℃冷冻液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3、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轻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经导热油加热器将其加热到200-230℃进入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5-2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继续加热到215-250℃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10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2#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15-250℃,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3#混合芳烃油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0--5℃冷冻水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4、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重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进入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5-2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从240-260℃加热到270-290℃,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10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4#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60-280℃,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残液超重芳烃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0--5℃冷冻液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实例1: 

取10KG催化油浆按下列步骤实施

1、预处理

重油原料经过过滤、换热加热到105℃入脱气干燥塔,塔内压力控制在600Pa,脱出原料油中水分和溶解性气体,脱气干燥后的重油原料经换热、加热温度到180℃入精馏塔,由精馏塔下部再沸器用导热油将原料加热到220℃,塔内压力在2000Pa条件下脱出轻质油,即获得1#混合芳烃油产品;

2、一级短程蒸馏

从精馏塔出来的原料油均匀的分别进入两台并联操作的一级短程蒸馏器,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器将原料中的轻相油和重相油分离。器内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加热到245℃,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轻相组分油,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45℃,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水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3、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轻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经导热油加热器将其加热到190℃进入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继续加热到215℃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2#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15℃,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3#混合芳烃油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水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4、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重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进入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从230℃加热到270℃,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7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4#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70℃,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残液超重芳烃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液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结果列于表1 

表1产品收率与质量指标

实例2:

取10KG 380#燃料油按下列步骤实施

1、预处理

重油原料经过过滤、换热加热到105℃入脱气干燥塔,塔内压力控制在600Pa,脱出原料油中水分和溶解性气体,脱气干燥后的重油原料经换热、加热温度到180℃入精馏塔,由精馏塔下部再沸器用导热油将原料加热到220℃,塔内压力在2000Pa条件下脱出轻质油,即获得1#混合芳烃油产品;

2、一级短程蒸馏

从精馏塔出来的原料油均匀的分别进入两台并联操作的一级短程蒸馏器,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器将原料中的轻相油和重相油分离。器内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加热到245℃,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轻相组分油,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45℃,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水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3、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轻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经导热油加热器将其加热到190℃进入一级轻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继续加热到215℃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2#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15℃,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3#混合芳烃油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水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4、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 

分别从两台一级短程蒸馏分离出来的一级重相油,经混合入缓冲罐,进入一级重相二级短程蒸馏器,压力控制在10Pa,导热油经短程蒸馏器筒体外壳夹套,将物料从230℃加热到260℃,加热后轻相组分逸出,在短程蒸馏器内的内置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温度约60℃,从短程蒸馏器底部排出,获得4#混合芳烃油产品,重相组分油从短程蒸馏器内的圆形通道中收集,温度约在260℃,通过短程蒸馏器侧面的出料口流出,获得残液超重芳烃产品,在短程蒸馏器中不凝气体引入冷阱,冷阱用-5℃冷冻液将不凝气体进一步冷凝,经冷阱后尚不能冷凝的不凝气体,经真空装置将其抽出排入大气。

  

结果列于表2

表2产品收率与质量指标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