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海上输送用驳船

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海上输送用驳船

摘要

本发明提供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该海上输送方法中所使用的海上输送用驳船,该驳船对于长、宽或高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且能够完全不与海水相接触地输送大型重物。在驳船主体(2)的甲板(3)上利用多个空的集装箱(4、5)形成作为搬入处的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该防潮壁(6)具有充分的大小来内置大型重物。接着,在将大型重物搬入至防潮壁(6)内之后,利用由空的集装箱所形成的左右一对开闭部(7、7)封闭防潮壁(6)的开口部(X)。之后,在利用防潮帐篷覆盖防潮壁(6)的上部开口部之后,将驳船(1)拖航至目的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翔洋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05662.2

  • 发明设计人 铃木雅宽;秋吉博士;

    申请日2011-01-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33: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3B35/28 授权公告日:20140903 终止日期:20170107 申请日:201101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2-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35/28 申请日:2011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驳船对核电站或火力发电站等所使用的燃 气涡轮或蒸汽涡轮、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等的大型重物进行海上 运输的海上运输方法,以及在该海上运输中使用的被称为囤船 或者平底船的无驱动装置的海上运输用驳船。

背景技术

考虑到建设时的材料的输送、运转时的原材料等的供给的 便利性,多数的核电站或火力发电站都沿岸而建。

因此,在工厂内生产了燃气涡轮或蒸汽涡轮、发电机以及 变压器等大型重物之后,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输送,即,使用大 型车辆将上述大型重物从最近的港口转装至驳船上,并利用拖 船将装载了大型重物的驳船拖航至目的地,而后使用海上吊机 等将上述大型重物搬入建设现场。

在该大型重物中,例如,燃气涡轮等具有如下尺寸:高度 大致5.5m×宽度大致6.0m×长度大致13.8m,总重量超过400t (附带说一下,LP涡轮:高度大致6.0m×宽度大致8.2m×长 度大致10.2m,总重量大致290t;发电机:高度大致5.2m×宽 度大致4.8m×长度大致13.2m,总重量大致380t;变压器:高 度大致6.5m×宽度大致5.6m×长度大致10.2m,总重量大致 250t)。

作为该大型重物的输送方法,例如有日本特许第3280228 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4989号公报(专利 文献2)、以及日本特开2009—78688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发明公开有如下内容:对于高 50m、直径30m左右的巨大的钢质的筒状的巨大构造物(具体 地说,是核反应堆容纳容器),在工厂内,在拖车等台车上的输 送用架台上制造核反应堆容纳容器,并利用吊环螺栓、螺母在 该核反应堆容纳容器的上端固定有带悬臂机构的屋顶体。

于是,利用台车将制造以及包装好的核反应堆容纳容器从 工厂搬出,如专利文献1的图4(a)、图4(b)所示,码头在码 头上,该核反应堆容纳容器与台车一起被移载到筏(驳船)上。

之后,利用上述筏,将上述核反应堆容纳容器海上输送至 靠近核反应堆容纳容器的设置场所的码头(专利文献1的图4 (c)),在此,上述核反应堆容纳容器与台车44一起被从筏上 卸下(专利文献1的图3(d))。

当海上输送该巨大构造物时,由于特别需要注意盐害,因 此,如下这样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即,如上所述,利用防水 片材覆盖筒状的巨大构造物的整体等使海水无法与该巨大构造 物相接触。

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发明是涉及一种能够以简单的 结构抑制驳船的倾斜的驳船上的重物移载方法。

具体地说,涉及如下这样的一种方法,即,在通过升降用 倾斜部件与码头相连接的驳船的甲板上预先配置能够在水平方 向上移动的重型台车。

之后,配合装载重物并自行行走的重物输送台车在驳船与 码头之间移载时的动作,使甲板上的重型台车移动,通过控制 驳船的倾斜来进行重物的移载。

但是,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大型重物的海上 输送中最重要的就是使海水无法与大型重物(输送物)相接触 的这样的保护。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利用保护材料覆盖巨大 的钢制的筒状的巨大构造物整体,因此这一做法牵涉到该作业 本身需要极大的劳力,且作业效率较差,输送经费的成本增加。

在此,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不需要装载前的防潮对策 准备作业等的防潮对策囤船。

该囤船在长度大致60m×宽度大致22m的甲板上配置了能 够在船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的帐篷,该帐篷沿船的长度方向配置, 1座帐篷的大小为长度大致58m×宽度大致5.5m×高度大致 6.8m。

该帐篷能够沿在甲板上沿船的长度方向铺设的轨道滑动, 且由多个移动帐篷构成。

如专利文献3的图2所示,该囤船配合囤船的大小,在囤船 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了多个上述能够伸缩的帐篷。

因而,当装载大型重物时,将帐篷推到一侧而使其缩小, 从而露出甲板面之后,利用吊机把大型重物移动到甲板上并固 定。

之后,使帐篷向另一侧伸长而覆盖大型重物整体,并且通 过固定帐篷来封闭前后开口部之后,将囤船拖航至目的地。

因此,能够使四周被保护材料所覆盖的大型重物不与海水 相接触地移动至目的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280228号公报(权利要求2,图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4989号公报(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78688号公报(图3,图9~ 图10)

如专利文献1的图4中所明确表示地那样,因为上述专利文 献1中所公开的筒状的巨大构造物的海上输送是使用驳船来进 行的,所以要在利用保护材料覆盖筒状的巨大构造物的整体之 后,将其装载在驳船上。

但是,利用保护材料覆盖筒状的巨大构造物的整体是极其 繁重的劳动,也是推高输送成本的主要原因,并且保护材料的 除去也是很繁琐的作业。

另外,由于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囤船构成为如下方式,即, 在将大型重物搭载到囤船上之后,利用能够伸缩的帐篷覆盖该 大型重物的整体,因此公认为充分地达到了防潮功能,且与上 述专利文献1比较,还具有作业简单等优点。

但是,由于预先在甲板上构筑能够伸缩的构造物,因此限 制了帐篷的大小。

若想消除该限制,则需要预先准备设置了多种(大小)帐 篷的囤船,因此必然无法避免限制装载的大型重物的宽度、高 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现状,提供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以及该 海上输送方法中所使用的海上输送用驳船,该驳船在有能够搭 载到驳船的甲板上的大型重物时,对于重物的长、宽或高来说 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且能够使大型重物完全不与海水相接触地 进行输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 种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海上输送方法由如下工序构成:

构筑工序,在具有所需的大小的驳船的甲板上,利用多个 空的集装箱构筑作为搬入处的防潮壁,该防潮壁具有充分的大 小来内置大型重物;

搬入工序,向上述防潮壁内搬入上述大型重物;

覆盖工序,利用防潮帐篷覆盖上述防潮壁的上部开口部;

搬出工序,在目的地,在去除上述防潮帐篷之后,将大型 重物从驳船的甲板搬出。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 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壁俯视为コ状,在向其内部搬入大型重物之后, 利用多个空的集装箱在该防潮壁的开口部构筑开闭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 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壁俯视为矩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的集装箱为海上集装箱。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2所 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构筑在上述コ状的防潮壁的开口部的开闭部由左右一对防 潮壁构成,且该一对防潮壁分别配置为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上述防潮壁内搬入大型重物和从上述防潮壁内搬出大型 重物的作业是利用配置在码头上的吊机来进行的。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2或 5所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コ状上述防潮壁内搬入大型重物和从コ状上述防潮壁内 搬出大型重物的作业是利用上述防潮壁内的开口部并使用拖车 来进行的。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覆盖上述防潮壁的上部开口部的防潮帐篷是利用片状的保 护材料覆盖外周部的、截面呈山型状的防潮帐篷,该防潮帐篷 具有能够覆盖上述上部开口部整体的大小,且能够使用吊机拆 装自由地安装在防潮壁上。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覆盖上述防潮壁的上部开口部的防潮帐篷是具有伸缩机构 的拱状的防潮帐篷,且能够使用吊机拆装自由地安装在防潮壁 上,其中,该伸缩机构能够在轨道上滑动,且外周部被片状的 保护材料所覆盖,其中,该轨道配置在在纵向上相对的上述防 潮壁的上部。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海上输送用 驳船,其特征在于,

该海上输送用驳船由如下部分构成:

驳船主体,在其甲板上拆装自由地配置有防潮壁,该防潮 壁由多个空的集装箱构成。

自由拆装的防潮帐篷,其覆盖上述防潮壁的上部空间部。

进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0 所述的海上输送用驳船,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壁由如下部分构成:

防潮壁,其俯视为コ状;

开闭部,其由左右一对的防潮壁所形成,用于开闭该防潮 壁的开口部。

进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0 所述的海上输送用驳船,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壁俯视为矩形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0~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输送用驳船,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帐篷具有能够覆盖由上述防潮壁形成的空间部的 上部开口部整体的大小。

进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 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输送用驳船,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潮帐篷是具有伸缩机构的拱状的防潮帐篷,该伸缩 机构能够在轨道上滑动,且外周部被片状的保护材料所覆盖, 其中,该轨道配置在在纵向上相对的上述防潮壁的上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0 所述的海上输送用驳船,其特征在于,

上述驳船主体在其甲板上配设有多个具有能够内置大型重 物的大小的防潮壁。

本发明的利用驳船的海上输送方法如下:预先在驳船主体 的甲板上使用多个空的集装箱拆装自由地构成具有充分的大小 来内置大型重物的防潮壁,并且在将大型重物搬入到由该防潮 壁形成的空间部内之后,利用防潮帐篷覆盖上述空间部的上部 开口部,从而海上输送大型重物。

特别是在上述俯视为矩形的防潮壁由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 和开闭部件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吊机或拖车将大型重物搬 入上述空间部内或从上述空间部内搬出,上述开闭部件由左右 一对防潮壁形成,可以开闭自由地封闭防潮壁的开口部。

因而,能够增加搬入以及搬出时的自由度,能够进行适合 于大型重物的搬入以及搬出作业。

另外,在最初构成俯视为矩形的防潮壁的情况下,能够利 用吊机搬入、搬出在一个空间内的多个大型重物,因此能够简 单地在驳船主体的甲板上形成防潮壁。

另外,在海上所受到的因海浪而造成的盐害能够通过由空 的集装箱形成的包围大型重物的防潮壁和覆盖由该防潮壁所形 成的空间部的上部开口部的防潮帐篷来完全地防止。

另外,由于构成防潮壁的空的集装箱除了在驳船上构筑防 潮壁时之外,随时都能够作为海上集装箱来使用,因此能够高 效地使用集装箱。

另外,由于防潮帐篷仅覆盖由空的集装箱构成的防潮壁所 形成的空间部的上部开口部,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整体覆盖 装载的大型重物的外周部。

另外,由于能够大幅地简化防潮帐篷的结构,且使用极其 简单,因此发挥了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等效果。

而且,本发明中的海上输送用驳船,除了发挥有上述效果 外,在不进行海上输送大型重物时,能够将甲板上的防潮壁简 单地从驳船主体上拆除。

由此,由于该驳船也能够作为通常的驳船来使用,因此能 够提高驳船的使用效率。

另外,构筑在甲板上的防潮壁每次够能够形成适合内置大 型重物的大小。

因而,本发明在实用上具有如下极大的优点,即,能够始 终以最恰当的面积来实施在驳船主体上的防潮壁的构筑,且能 够高效地使用甲板上面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海上输送用驳船的一例的概略说明 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海上输送用驳船的使用方式的一例的 概略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防潮帐篷的一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2中防潮帐篷的其他例子的概略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的海上输送用驳船的其他例子的概略 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海上输送用驳船的、使用方式的一例的 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海上输送用驳船的 实施例。

本发明的海上输送用驳船1由拆装自由地构筑在驳船主体 2的甲板3上的防潮壁以及覆盖该防潮壁的上部空间部的防潮 帐篷构成。

图1所示的海上输送用驳船1,例如在宽度22m×长度75m ×高度4m的驳船主体2的甲板3上,利用外周部进行了防水处理 的空的海上集装箱4、5构成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该防潮壁6 的开口部X向甲板3的中央部开口。

另外,在图1中,形成有2个上述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 且彼此的开口部相对。

构成该防潮壁6的海上集装箱4、5是IS O标准的长度20英 尺(6058mm)和长度40英尺(12192mm)的集装箱。

上述任一种集装箱,基本上其宽度是8英尺(2438mm), 高度是8英尺6英寸(2591mm),但是也可以使用9英尺6英尺 (2896mm)的高集装箱、以及具有上述以外的长度、高度的 集装箱。

另外,图1中,附图标记4表示长度20英尺(6058mm)的 海上集装箱,附图标记5表示长度40英尺(12192mm)的海上 集装箱。

配合内置于由上述防潮壁6形成的空间部内的大型重物的 大小,边使用吊机边在甲板3上以俯视コ状的方式装载上述海 上集装箱4、5来形成防潮壁6。

此时,特别是最下层的海上集装箱,优选以即使驳船主体 2晃动该海上集装箱也不会移动的方式,使用螺栓等将该海上 集装箱临时固定在甲板3上,当然也可以将其完全地固定在甲 板3上。

另外,也能够利用螺栓等临时固定或完全固定层叠的海上 集装箱。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图中,左侧的防潮壁6包括在左右 方向上相对的防潮壁6a、6b,该防潮壁6a、6b由1个40英尺 (12192mm)海上集装箱和2个20英尺(6058mm)的海上集 装箱按直线状排列并层叠3层而构成,且该防潮壁6a、6b为长 度24308mm×高度7773mm×宽度2591mm。

另外,层叠3层40英尺(12192mm)的海上集装箱而构成 封闭部6c,且该封闭部6c为长度12192mm×高度7773mm×宽 度2438mm。

进而,分别层叠3层20英尺的(6058mm)海上集装箱而 构成左右一对开闭部7、7,该开闭部7、7形成防潮壁的一部分, 且各自尺寸为长度6058mm×高度7773mm×宽度2438mm。

另外,图1中,右侧的防潮壁6是由纵向上的至少1组20英 尺的海上集装箱而形成的,在该防潮壁6的开口部上设有形成 防潮壁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的开闭部,这部分未图示。

当在上述驳船主体2的甲板3上形成有俯视コ状的防潮壁6 时,将作为目标的大型重物内置于由以该俯视コ状的防潮壁6 形成的空间部S内。

另外,所使用的海上集装箱优选其外周部进行了防水处理 的海上集装箱,但是即使是未进行防水处理的海上集装箱,也 能够充分的发挥防潮功能。

作为将上述的大型重物内置于上述防潮壁6的空间部S内 的一个方法,使用电磁吊或安装在码头上的龙门吊等提起装载 在拖车等之上而被输送至码头的大型重物,在该实施例中为燃 气涡轮GT(图2左侧)和发电机G(图2右侧),之后,放置在 防潮壁6内的甲板3上。

其他的方法是利用滚装系统的方法。

该方法如下:在构筑上述开闭部7、7之前,或在所构筑的 开闭部7、7呈开放的状态下,将搭载了大型重物的拖车的货箱 部分输送至防潮壁6内的甲板3上,在将该货箱顶起并放置在预 先配置在甲板3上的一对轨道状的支承台(未图示)上之后, 仅使台车向驳船主体2外移动。

另外,在目的地上的卸载是进行相反的操作,在该情况下, 形成在驳船主体2的甲板3上的俯视コ状的防潮壁6通常为1个。

当在该驳船主体2的、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内装载有大型 重物时,如图1所示,利用由左右一对防潮壁形成的开闭部7、 7封闭上述防潮壁6的开口部X,该左右一对防潮壁由多个海上 集装箱4构成。

另外,该开闭部7、7构成防潮壁6的一部分,且具有与上 述コ状的防潮壁6相同的高度,且最终与上述コ状的防潮壁6一 起构成俯视为矩形状的防潮壁。

在该实施方式中,防潮壁6是使用20英尺(6058mm)的 海上集装箱4而构成的,当然也能够使用40英尺(12192mm) 的海上集装箱。

在利用吊机将大型重物装载至コ状的防潮壁6内并卸载的 情况下,该开闭部7、7也可以预先配置在コ状的防潮壁6的开 口部X处,将整体作为由俯视矩形状的防潮壁6所形成的大型重 物的收纳部。

在将该开闭部7、7预先设在上述开口部X上的情况下,优 选当需要将搬入到防潮壁6内的大型重物搬出时,能够将该开 闭部7、7分别向左右方向滑动。

对于用于进行该滑动的机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优选 能够在轨道上滑动的机构。

另外,也可以采用利用吊机将上述开闭部7、7从甲板3上 拆除的方法。

在将这样的大型重物内置于俯视为コ状的防潮壁6的空间 部S内之后,当完成由上述防潮壁6与开闭部7、7所形成的俯视 矩形状的防潮壁时,根据需要,在该防潮壁的上部,将板状的 架台8架设于在纵向上相对的防潮壁6a、6b之间,之后,如图2 所示,在上述架台8上设置防潮帐篷。

由于该防潮帐篷9有2种,因此能够适当选择使用。

即,如图3所示,其中一种防潮帐篷9A构成为如下形式, 即,俯视为矩形状,且具有能够覆盖防潮壁6的上部开口部的 整体的大小,并利用片状的保护材料覆盖截面形状为山型的构 造体的表面部,且该防潮帐篷9A利用吊机进行装卸。

如图4所示,另一种防潮帐篷9B由伸缩机构和覆盖该伸缩 机构的表面部的片状的保护材料构成,该伸缩机构构成为如下 方式,即,以规定间距配置能够沿纵向伸缩地形成的拱状的支 柱,且分别利用X状的连杆将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垂直的支柱之 间以及在上部的前后方向相邻的水平的支柱之间连起来。

该伸缩机构安装在相对应于上述架台8设置的轨道(未图 示)上,基本上来说,该伸缩机构以从上述防潮壁6的开口部X 侧向封闭部6c方向滑动,从而开放上述防潮壁6的上部开口部, 向封闭部6c的相反侧方向滑动,从而关闭开口部整体的方式构 成。

另外,对于该伸缩机构的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 能够覆盖收容大型重物的空间部的上部开口部整体的结构即 可。

由于该防潮帐篷9B是整体沿防潮壁6的纵向自由伸缩地构 成,因此能够预先安装在コ状的防潮壁6的封闭部6c上。

于是,将具有如下结构的驳船利用拖船拖航至目的地,即, 该驳船利用包括开闭部7、7在内的防潮壁6包围装载在驳船主 体2上的大型重物的周缘部,并且上部开口部也被防潮帐篷9所 覆盖。

此时,由于大型重物的周缘部全部被防潮材料所覆盖,因 此,能够完全不会产生因被海水冲刷而造成大型重物的盐害地 进行海上输送。

另外,为了进行图示,图6中的防潮帐篷9,以具有上述的 伸缩机构的防潮帐篷9B来表示靠开闭部7侧的一半,以具有能 够覆盖防潮壁6的上部开口部的一半的大小且利用片状的保护 材料覆盖截面形状为山型的构造体的表面部而构成的防潮帐篷 9A来表示靠封闭部6c侧的一半,但是当然也可以使防潮帐篷9 统一使用其中的任一种结构。

当到达目的地时,首先,利用吊机拆除防潮帐篷9A或打开 防潮帐篷9B,之后,打开开闭部7、7并利用滚装系统或未打开 开闭部7、7而是利用吊机将大型重物从防潮壁6内搬出。

图5所示的实施例是上下层叠3层海上集装箱5而构成俯视 为コ状的防潮壁6的例子,该海上集装箱5全部为40英尺 (12192mm),左右防潮壁6a、6b为长度大致61.0m×高度大 致8.6m×宽度大致2.6m。

该コ状的防潮壁6的开口部是通过能够利用上下层叠3层 全部是20英尺(6058mm)的海上集装箱而构成的左右一对开 闭部7、7进行开闭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与上述封闭部6c相同, 使用40英尺(12192mm)的海上集装箱,最初就作为俯视矩 形状的防潮壁6。

在构筑了该长度较长的防潮壁6的驳船1中,如图6所示, 利用吊机或滚装方式同时搭载2台燃气涡轮GT和1台发电机G。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的该海上输送用驳船构成为如下方式,即,利用 空的集装箱在驳船的甲板上构成防潮壁,并将大型重物内置于 四周被防潮壁所包围的空间部内。

此时,由于利用对外周部进行了防水处理并且分量轻的集 装箱,即使是小型的驳船,也能够简单地输送小型重物,因此 能够对应所有产品的海上输送。

附图标记说明

1、海上输送用驳船;2、驳船主体;3、甲板;4、20英尺 的海上集装箱;5、40英尺的海上集装箱;6、俯视为コ状的防 潮壁;6a、6b、コ状的防潮壁的相对的防潮壁;7、7、构成矩 形状的防潮壁的开闭部;8、架台;9、覆盖防潮壁的上部开口 部整体的防潮帐篷;9A、具有伸缩机构的防潮帐篷;X、开口 部;S、空间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