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待测样品溶液:所得的上层清液作为待测样品溶液;2)、制备标准溶液:将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溶解,从而配制成浓度为1~10μg/mL的梯度标准溶液;3)、将度标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确定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出峰位置,记录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方程;4)、取步骤1)所得的上层清液替代步骤3)中的梯度标准溶液,然后按步骤3)方法测定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及其峰面积;接着使用步骤3)所得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含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0/88 授权公告日:20140917 终止日期:20190314 申请日:201203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9-17

    授权

    授权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88 申请日:2012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

背景技术

磷酸酯类增塑剂是增塑剂的主要种类之一,磷酸酯类增塑剂兼有阻燃和增塑双重功能,即可作阻燃剂又可作增塑剂,可用于聚氯乙烯、橡胶、聚氨酯及其它合成材料,用在PVC制品中,使制品在日光曝晒下、有优良抗脆性,抗变色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低温性能好。用它作增塑剂的制品在耐磨性、耐水性和电气性可得到改善。还具有优良的耐磨、抗菌等功能,与聚氯乙烯、醋酸及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树脂、合成橡胶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具有优良的增塑、阻燃、耐磨、抗菌等多功能,是多功能的增塑剂,常用作主增塑剂。芳香磷酸酯低温性差,而脂肪磷酸酯则较好,其他性能基本相似。含卤磷酸酯一般作为阻燃剂使用,而芳香族磷酸酯、脂肪族磷酸酯或芳香脂肪族磷酸酯则作为阻燃增塑剂使用,是合成材料加工助剂中主要类别之一,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木材、纸张、涂料等领域中。近年来,因阻燃纺织材料的迅速发展,比如阻燃涤纶,阻燃腈纶,阻燃维纶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新近开发生产了多种阻燃纤维,如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聚酰胺一酰亚胺纤维、聚酰亚胺2080纤维、杂环聚合物聚苯并咪唑纤维(PIM2080)、酚醛纤维、Basofil纤维。这些纤维的阻燃效果都比较好,在工业及特殊领域有很大的用途。因此对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需求旺盛,需求量增长较快。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品种有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辛酯(TO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二苯辛酯(DPOP)、磷酸甲苯二苯酯(CDP)等多个品种。在芳香磷酸酯中以磷酸三甲苯酯(TCP)产量最大,磷酸甲苯二苯酯(CDP)次之,磷酸三苯酯(TPP)更次之。常在难燃性的要求下使用,磷酸三辛酯(TOP)产量也很大,它不溶于水,易溶于矿物油和汽油,具有阻燃和防霉作用,耐低温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其柔韧性变化不明显,而其迁移性、挥发性较大,加工性能比磷酸三甲苯酯(TCP)差,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拼用。TCP不溶于水,而能溶于有机溶剂及植物油,具有阻燃、水解稳定性高、耐油和抗霉性好、电性能优良等特点,但有毒,耐寒性较差。磷酸二苯辛酯(DPOP)相容性好,用作主增塑剂,有阻燃性、挥发性低,耐寒、耐气候性、耐光、耐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又无毒,可改善制品耐磨性、耐水性和电气性能,但价贵。磷酸三丁酯(TBP)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氯化橡胶和聚氯乙烯的主增塑剂,也常用作涂料、粘合剂和油墨的溶剂、消泡剂、消静电剂,稀土元素的萃取剂,大鼠LD50为3000mg/kg。

伴随纺织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塑剂已成为最重要的加工助剂之一,为了使纺织品能够加工和改善制品的性能,生产时会添加各种增塑剂。但是添加到纺织品中的增塑剂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溶出、迁移和挥发损失,一方面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特别是迁移到人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自从人体组织内和尸检时检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后,大量研究已证实增塑剂可以通过人们日常吸入、皮肤吸收和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并损害健康。因此,增塑剂毒性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纺织品中增塑剂迁移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欧盟已发布相关的法令EN71-9:2005,要求检测玩具中的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等磷酸酯类化合物,但国内尚无相关磷酸酯类增塑剂在纺织品中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纺织产品的生态化生产、生态消费以及生态化处理是必然趋势,发展生态纺织品关系到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创汇水平,关系到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对我国做大做强纺织行业将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为了推行清洁生产并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纺织产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气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地测定纺织品中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A)、在待测样品中加入提取剂,然后于30~45kHz的超声波中,在水浴温度为20~70℃下超声萃取0.5~30min;分别得萃取液和萃取后样品残渣;

所述待测样品与提取剂的料液比为:1g/20~40mL;

B)、将步骤A)所得的萃取后样品残渣用提取剂洗涤,得洗涤液;

所述提取剂与步骤A)中的待测样品的液料比为:1~20mL/1g;

C)、合并萃取液和洗涤液,在水浴温度为20~70℃下,减压浓缩再经吹干后,得浓缩残渣;

D)、按照1g待测样品(步骤A)中的)对应1~20ml的提取剂的用量比,将浓缩残渣用提取剂充分溶解,所得的样液用0.45μm滤膜过滤后,得待测样品溶液(即,将过滤所得的清液,亦称上层清液)

2)、制备标准溶液:

以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正己烷作为溶剂,将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溶解,从而配制成梯度标准工作溶液(较佳浓度为1~10μg/mL);

3)、将所述梯度标准工作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定,确定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出峰位置,记录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方程;

4)、取步骤1)所得的待测样品溶液替代步骤3)中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然后按步骤3)方法测定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及其峰面积;接着使用步骤3)所得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含量。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改进: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所用的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

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70C,以30C/min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min;再以5C/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3min;

载气流速:1~2mL/min;

进样口温度:200~250℃;

火焰光度检测器(P-FPD)温度245℃;氢气流速:20~75mL/min;空气流速:50~100mL/min;补偿气(N2)流速:20~60mL/min;进样体积:0.1~2μL。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改进:

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为: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二苯辛酯(DPOP)、磷酸三辛酯(TOP)、磷酸甲苯二苯酯(CDP)、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和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的提取剂为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正己烷。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配制成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为以下5个浓度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1.0、3.0、5.0、7.0、10μg/nL。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进一步改进:磷酸甲苯二苯酯包括磷酸甲苯二苯酯的异构体I和磷酸甲苯二苯酯的异构体II。

作为本发明的适用于纺织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由以下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组成: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辛酯、磷酸三辛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邻三甲苯酯、磷酸间三甲苯酯和磷酸对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包括磷酸甲苯二苯酯的异构体I和磷酸甲苯二苯酯的异构体II;

以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正己烷作为溶剂,分别将上述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溶解,从而分别配制成单独浓度为1000μg/mL的8类标准溶液(即,每类标准溶液中,相应的该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为1000μg/mL);

各取上述8类标准溶液混合后用溶剂进行稀释,从而配制成含有上述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均分别为100μg/mL的标准混和溶液(即,该标准混和溶液中,每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均为100μg/mL);利用该标准混和溶液再配制成含有所述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均分别为以下5个浓度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1.0、3.0、5.0、7.0、10μg/mL(即,每个梯度标准工作溶液中,每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浓度均相同;每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梯度浓度为1.0、3.0、5.0、7.0、10μg/m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可选择性地测定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灵敏度高,杂质干扰小。

(2)本发明公开的测定方法在1~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与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见表1,结果表明,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线性关系均较好。

表1、气相色谱法测定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线性方程与线性相关系数

(3)采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或正己烷作为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提取剂,使得纺织品样品中的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提取。

(4)采用频率为30~45kHz的超声波,在水浴温度为20~70℃下超声萃取0~30min,提取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5)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在15min内将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有效地分离,进行定性定量地测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标准物质气相色谱色谱图;

图2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三丁酯(TB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3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4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二苯辛酯(DPO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5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三辛酯(TO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6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异构体CDP I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7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异构体CDP II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8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9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图10是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然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结果。

1试剂和材料

1.1乙酸乙酯:色谱纯。

1.2二氯甲烷:色谱纯。

1.3丙酮:色谱纯。

1.4正己烷:色谱纯。

1.5磷酸三苯酯(TPP)标准品:纯度≥99.7%。

1.6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标准品:纯度≥96%。

1.7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标准品:纯度≥95%。

1.8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标准品:纯度≥98%。

1.9磷酸三丁酯(TBP)标准品:纯度≥98.5%。

1.10磷酸三辛酯(TOP)标准品:纯度≥98%。

1.11磷酸二苯辛酯(DPOP)标准品:纯度≥90%。

1.12磷酸甲苯二苯酯(CDP)标准品:纯度≥93%。

表2、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化学信息表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化学文摘编号  化学分子式  磷酸三丁酯  Tributyl phosphate  TBP  126-73-8  C12H27O4P  磷酸三苯酯  Triphenyl phosphate  TPP  115-86-6  C18H15O4P  磷酸邻三甲苯酯  Tri-o-tolyl phosphate  ToCP  78-30-8  C21H21O4P  磷酸间三甲苯酯  Tri-m-tolyl phosphate  TmCP  563-04-2  C21H21O4P  磷酸对三甲苯酯  Tri-p-tolyl phosphate  TpCP  78-32-0  C21H21O4P  磷酸三辛酯  Trioctyl phosphate  top  78-42-2  C24H51O4P  磷酸二苯辛酯  Diphenyl 2-ethylhexyl  DPOP  1241-94-7  C20H27O4P

 phosphate  磷酸甲苯二苯酯 Cresyl Diphenyl Phosphate  CDP  26444-49-5  C19H17O4P

1.13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称取适量的以上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标准品,分别用乙酸乙酯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左右的标准储备液,再用乙酸乙酯配制成上述8类成分浓度均分别为100μg/m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

1.14标准工作液:分别移取混合标准储备液适量体积,用乙酸乙酯稀释,配制成上述含有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浓度均分别为1μg/mL、3μg/mL、5μg/mL、7μg/mL、10μg/mL的5个混合标准工作液。

2设备和仪器

2.1气相色谱仪: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2.2气相色谱柱:HP-5,30m×320μm×0.25μm或相当者。

2.3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为40kHz。

2.4旋转真空蒸发器。

2.5涡旋仪。

2.6有机相过滤膜:0.45μm。

2.7平底烧瓶及量筒、锥形瓶等玻璃器皿。

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纺织品中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①取5.0g待测样品,将其剪碎至0.5cm×0.5cm,混匀。

②取上述剪碎后的待测样品1.0克(精确至0.01克)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提取溶剂(提取剂)-乙酸乙酯,充分浸没试样,在工作频率为40kHz,水浴温度为30℃的超声波发生器中萃取30min,分别得萃取液和萃取后样品残渣;将萃取液转入平底烧瓶中。

③再加入10mL提取溶剂-乙酸乙酯洗涤萃取后样品残渣,得洗涤液;

④、将步骤②所得的萃取液和步骤③所得的洗涤液合并,得到样品提取溶液。

将样品提取溶液在40℃水浴中减压浓缩近干,然后用N2吹干,从而浓缩残渣。准确加入乙酸乙酯从而定容至5.0mL后,涡旋溶解浓缩残渣,得样液。

取1mL样液用0.45μm滤膜过滤,所得清液(也称为上层清液)为待测样品溶液,置于进样瓶中密封,供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2)、制备标准溶液:

以乙酸乙酯作为溶剂;

磷酸三苯酯(TPP)标准品:纯度≥99.7%;

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标准品:纯度≥96%;

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标准品:纯度≥95%;

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标准品:纯度≥98%;

磷酸三丁酯(TBP)标准品:纯度≥98.5%;

磷酸三辛酯(TOP)标准品:纯度≥98%;

磷酸二苯辛酯(DPOP)标准品:纯度≥90%;

磷酸甲苯二苯酯(由两种异构体CDP I和CDP II组成)标准品:纯度≥93%;

称取分子式为C12H27O4P的磷酸三丁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即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三丁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18H15O4P的磷酸三苯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三苯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21H21O4P的磷酸邻三甲苯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邻三甲苯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21H21O4P的磷酸间三甲苯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间三甲苯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21H21O4P的磷酸对三甲苯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对三甲苯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24H51O4P的磷酸三辛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三辛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20H27O4P的磷酸二苯辛酯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二苯辛酯储备溶液;

称取分子式为C19H1704P的磷酸甲苯二苯酯(含有CDP I和CDP II)0.0100g(精确至0.0001g)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以上溶剂定容至刻度,液配制成混合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酸甲苯二苯酯储备溶液。

再依次分别各取上述8类浓度均为1000μg/mL的储备溶液1mL到10mL的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到刻度,配制成含有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浓度均为100μg/mL的混合储备溶液;

最后依次分别取上述100μg/mL的混合储备溶液50μL、150μL、250μL、350μL和500μL到5个50mL的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从而配制成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混合浓度分别为1、3、5、7、10μg/mL这5个浓度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

3)、将上述梯度标准工作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确定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出峰位置,记录对应的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方程。具体如下:

气相色谱条件:

a)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

b)色谱柱温度:初始温度70℃,以30℃/min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min;再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3min;

c)进样口温度:250℃;

d)P-FPD检测器温度:245℃;氢气流速:75mL/min;空气流速:100mL/min;补偿气(N2)流速:60mL/min;

e)载气:氮气,纯度≥99.999%,2mL/min;

f)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2min后开阀;

g)进样量:1μL。

利用仪器工作站自动积分,得到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苯酯(TPP)、磷酸二苯辛酯(DPOP)、磷酸三辛酯(TOP)、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I)、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II)、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的峰面积,结果具体见表3:

表3、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气相色谱分析对应的峰面积

4)、取步骤1)所得的待测样品溶液按步骤3)方法测定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即以1μL的待测样品溶液替代1μL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其余等同),利用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方程),得待测样品溶液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含量;再根据样品稀释倍数(即样品1g与定容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得到待测样品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含量。

5)、定性分析

对应步骤4),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样品中待测物与同时检测的标准物质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则可判定为样品中存在对应的待测物。

6)、定量分析

对应步骤4),本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可根据待测样品溶液中被测物质含量情况,选定浓度相近的梯度标准工作溶液(即标准溶液),对梯度标准工作溶液与待测样品溶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从而使其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待测样品溶液的检测响应值从仪器检测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可读出,若检测响应值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可直接进行定量测定。如果待测样品溶液的检测响应值超出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可适当稀释待测样品溶液后,使得样品检测响应值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进行定量测定。此种如何进行稀释的操作方式为本行业的常识。

在本发明中,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在样品中的浓度≤40mg/kg,均可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所设定的梯度浓度直接进行检测,即无需稀释。

7)、检测低限

当进样浓度为0.1μg/mL时,磷酸三丁酯(TBP)的S/N为1661.4,以3倍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出浓度(LOD),因此,本方法对纺织品中TBP的LOD为0.90μg/kg,以10倍信噪比(S/N=10)确定最低定量浓度(LOQ),因此,本方法对纺织品中TBP的LOQ为2.97μg/kg。

同理,磷酸三苯酯(TPP)的LOD为2.85μg/kg,LOQ为9.40μg/kg;

磷酸二苯辛酯(DPOP)的LOD为4.47μg/kg,LOQ为14.75μg/kg;

磷酸三辛酯(TOP)的LOD为5.82μg/kg,LOQ为19.21μg/kg;

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I)的LOD为17.20μg/kg,LOQ为56.76μg/kg;

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II)的LOD为32.40μg/kg,LOQ为106.92μg/kg;

磷酸邻三甲苯酯(ToCP)的LOD为5.25μg/kg,LOQ为17.32μg/kg;

磷酸间三甲苯酯(TmCP)的LOD为2.58μg/kg,LOQ为8.51μg/kg;

磷酸对三甲苯酯(TpCP)的LOD为2.93μg/kg,LOQ为9.67μg/kg。

实验1、回收率实验及精密度实验(基础棉布料):

用事先已知不含这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基础棉布料,加入含有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注:磷酸甲苯二苯酯包括异构体CDP I和异构体CDP II)的标准溶液,进行了添加回收率试验,使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在样品中的浓度分别为1mg/kg、5mg/kg和10mg/kg,然后按照实施例1进行检测,即使布料样品定容为5mL,对应于样品溶液(即待测样品溶液)中的浓度应分别为0.2μg/mL、1μg/mL和2μg/mL,每组重复6次,得到的样品添加回收率样品峰面积见表4,对应的样品浓度见表5。

表4、棉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峰面积结果(n=6)

表5、棉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浓度结果及相对标准偏差RSD(%)(n=6)

注:RSD(%)代表相对标准偏差。

实验2、回收率实验及精密度实验(基础涤纶布料)

用事先已知不含这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基础涤纶布料,加入含有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注:磷酸甲苯二苯酯包括异构体CDP I和异构体CDP II)的标准溶液,进行了添加回收率试验,使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在样品中的浓度分别为1mg/kg、5mg/kg和10mg/kg,然后按照实施例1进行检测,即使布料样品定容为5mL,对应于样品溶液(即待测样品溶液)中的浓度应分别为0.2μg/mL、1μg/mL和2μg/mL,每组重复6次,得到的样品添加回收率样品峰面积见表6,对应的样品浓度见表7。

表6、涤纶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峰面积结果(n=6)

表7、涤纶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浓度结果及相对标准偏差RSD(%)(n=6)

对比例1、将实施例1的步骤1)中所用的提取溶剂(即提取剂)由乙酸乙酯分别改为: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和甲醇;步骤2)中的溶剂也作对应性更改;且在步骤1)中,按照1g待测样品对应10ml的提取剂的用量比,将浓缩残渣用提取剂充分溶解;其余同实施例1。然后按照实验2的内容进行实验,

用事先已知不含这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磷酸甲苯二苯酯包括异构体CDP I和异构体CDP II)的基础涤纶布料,加入含有上述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标准溶液,进行了添加回收率试验,使上述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在样品中的浓度均20mg/kg,按照对比例1进行操作,即,样品定容为10mL,对应于分析溶液中的浓度应为2μg/mL,每组重复3次,得到的样品添加回收率样品峰面积见表8,对应的样品浓度见表9。

表8、涤纶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峰面积结果(n=3)

表9、涤纶布中添加回收率试验对应的样品浓度结果(n=3)

从表8和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对纺织品中8类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的提取效率比较接近,提取比较完全,均高于甲醇的提取效率,因此,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均可作为提取溶剂。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