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纳米无荧光粉氮化镓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纳米无荧光粉氮化镓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摘要

一种纳米无荧光粉白光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一衬底;步骤2:在衬底上外延生长GaN缓冲层1和n-GaN层;步骤3:在n-GaN层上通过纳米技术制作GaN纳米线模板;步骤4:在GaN纳米线模板上生长GaN过渡层;步骤5:在GaN过渡层上生长InGaN量子盘;步骤6:在InGaN量子盘上生长p-GaN层,形成基片;步骤7:将基片一侧的部分刻蚀掉,刻蚀深度到达n-GaN层内,形成台面;步骤8:在n-GaN层的台面上制作下电极;步骤9:在p-GaN层上制作上电极,完成发光二极管的制作。由于本方法采用的是纳米的模板的基底,能很好地释放应力,从而降低Droop效应,增加LED的发光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7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93601.2

  • 申请日2012-03-31

  • 分类号H01L33/00;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汤保平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1: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09

    授权

    授权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33/00 申请日:2012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纳米无荧光粉氮化镓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4ev,由于它的性质 稳定,又是波长位于蓝紫光的直接带隙发光材料,因此是制造蓝紫光发光 二极管(LED),高迁移率晶体管的材料,国家半导体照明把氮化镓材料列 为中心。但是目前发光二极管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蓝光激发黄光荧光粉方 法得到白光发光二极管是目前产业界纷纷采用的。由于荧光粉本身的发光 效率,荧光粉的专利问题,以及荧光粉显色性的范围和可靠性都制约了其 的进一步发展。蓝宝石衬底生长n-GaN,InGaN量子阱,P-GaN结构的蓝光 发光二极管,由于InN同GaN 11%的晶格失配产生的压电极化效应以及GaN 材料本身的自发极化效应产生的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导致蓝光发光二极 管发光峰蓝移随电流增加,从而产生Droop效应,大电流下效率降低。另 外蓝宝石与GaN,GaN同InN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使材料出现位错,从而 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纳米无荧光粉氮化镓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方法。本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实现材料级的氮化镓白光发光二极管,能 取代现有的荧光粉涂敷技术实现白光的技术。同时本技术还能够解决现有 的GaN材料和InGaN材料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问题,由于本方法采用的是 纳米的模板的基底,能很好地释放应力,从而降低Droop效应,增加LED 的发光效率。由于此方法能解决常规氮化镓发光二极管所不能解决的问 题,它将会是下一代发光二极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无荧光粉白光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

步骤2:在衬底上外延生长GaN缓冲层1和n-GaN层;

步骤3:在n-GaN层上通过纳米技术制作GaN纳米线模板;

步骤4:在GaN纳米线模板上生长GaN过渡层;

步骤5:在GaN过渡层上生长InGaN量子盘;

步骤6:在InGaN量子盘上生长p-GaN层,形成基片;

步骤7:将基片一侧的部分刻蚀掉,刻蚀深度到达n-GaN层内,形成 台面;

步骤8:在n-GaN层的台面上制作下电极;

步骤9:在p-GaN层上制作上电极,完成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以下结合附 图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图5是本发明方法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

步骤1:取一衬底10,其中衬底10(参阅图1)包括硅(Si)衬底,蓝宝 石(sapphire),氮化镓(GaN)衬底等,其表面是平面或微图形PSS,或者纳 米图形。

步骤2:在衬底10上外延生长GaN缓冲层11和n-GaN层12(参阅图 1),外延的设备是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

步骤3:在n-GaN层12上通过纳米技术制作GaN纳米线模板。

步骤4:在GaN纳米线模板上生长GaN过渡层13(参阅图2),过渡层 13的作用是用来调节氮化镓纳米线的表面形貌,同时能够起到降低氮化镓 和铟镓氮材料由于晶格不匹配所导致的应力,使得后续生长出来的InGaN 量子盘14的材料质量更好。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实现尺寸可从20-200nm的 纳米图形的制作,可以很好地解决由于外延沉底和外延材料之间的较大的 晶格失配而引起的应力。由于小尺寸纳米图形效应,它能更好释放应力同 微米图形衬底相比,改善材料质量。

步骤5:在GaN过渡层13上生长InGaN量子盘14(参阅图3),其中 InGaN量子盘14的In组分可以从0.1-0.4之间变化,这是实现无荧光粉 白光技术的关键所在。

步骤6:在InGaN量子盘14上生长p-GaN层15(参阅图4),形成基 片;P-GaN层15生长采用二维生长模式,及横向生长速率远大于纵向生长 速率。这样才能保证p-GaN层15能够整体覆盖,满足电流扩展的需要。

步骤7:将基片一侧的部分刻蚀掉,刻蚀深度到达n-GaN层12内, 形成台面121(参阅图5)。

步骤8:在n-GaN层12的台面121上制作下电极16(参阅图5),其 中下电极16为Cr/Pt/Au。

步骤9:在p-GaN层15上制作上电极17(参阅图5),其中上电极17 为透明导电薄膜ITO和cr/Pt/Au,完成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纳米无荧光粉氮化镓白光 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10,衬底为蓝宝石,厚度为400um。

步骤2:在衬底10上外延生长GaN缓冲层11和n-GaN层12,GaN缓 冲层11和n-GaN层12的厚度分别为2um、3um。

步骤3:在n-GaN层12通过纳米技术制作GaN纳米线模板。纳米图形 模板的尺寸为100nm,深度为500nm。

步骤4:在GaN纳米线模板上生长GaN过渡层13。GaN过渡层13的厚 度为20nm。

步骤5:在GaN过渡层14上生长InGaN量子盘14。InGaN量子盘14 为5组InGaN/GaN,In组分的变化为0.15-0.3。

步骤6:在InGaN量子盘14上生长p-GaN层15,p-GaN层15的厚度 为150nm.

步骤7:分别在n-GaN层12和p-GaN层15上制作上、下电极,n-GaN 层12上的下电极为Cr/Pt/Au,厚度分别为5/20/1000nm,p-GaN层15上 的上电极16为ITO/Ni/Au,厚度分别为280/5/1000n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 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