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振动球磨膨胀石墨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

振动球磨膨胀石墨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

摘要

一种振动球磨膨胀石墨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插层剂对石墨片进行插层处理,该插层剂是体积比为浓度为98%的硫酸:浓度为30%的双氧水=10:1.5的混合液,每克石墨放入上述插层剂1.7~2.0ml,水洗至PH值为6,在干燥箱中80℃烘干24h,最后在1000℃进行高温膨化处理,制备出膨胀石墨。将上述膨胀石墨放入高能振动球磨机球磨罐中,球料比为30:1~50:1,在空气或氩气保护环境中装机,向磨罐中注入乙醇作为球磨介质,球磨机的转速为600~900r/min,球磨时间为20~40h,待球磨罐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粒径为5~10nm的纳米金刚石。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控,并且便于批量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41394.6

  • 发明设计人 张瑞军;王建新;徐江;

    申请日2012-02-23

  • 分类号C01B31/06;B82Y40/00;

  • 代理机构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续京沙

  •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7: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B31/06 授权公告日:20131002 终止日期:20160223 申请日:201202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0-02

    授权

    授权

  • 2012-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B31/06 申请日:20120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金刚石除了具有高的硬度、杨氏模量以及热导率等金刚石的基本性质以外还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纳米材料的通性,使得纳米金刚石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石墨是自然界丰富的碳源,以石墨为原料制备纳米金刚石无疑会大大降低成本,然而人工合成金刚石需要一个超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追溯历史,早在1953年,瑞典科学家Baltzar von Platen加压石墨/Fe3C的混合物,首次人工合成了金刚石。随后,许多科学家研究出多种方法来制备纳米金刚石。 

目前,人工合成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爆炸法、气相沉积法、冲击波法。1961年, Paul S. De以石墨为碳源,采用爆炸法瞬间制备出了微晶金刚石。此方法确实可以批量生产纳米金刚石粉体,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爆炸过程极短,反应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不易控制。二、考虑到爆炸过程的危险性,制备条件受限。化学气相沉积法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任瑛等以Ar + CH4 + H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单晶硅<100>基片上沉积纳米金刚石。沉积过程中,氩气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纳米金刚石颗粒的大小,当氩气的体积分数为98%时,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54 nm的金刚石颗粒,显然这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有着严重的影响。K. Yamada 等以热解碳为原料采用冲击波法制备出了纳米金刚石,但是其设备和操作过程及其复杂且无法实现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控、可批量生产的振动球磨膨胀石墨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1、膨胀石墨的制备: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插层剂对35~100目的天然鳞片石墨进行插层处理,该插层剂是体积比为浓度为98%的硫酸:浓度为30%的双氧水=10 :1.5的混合液,每g石墨放入上述插层剂1.7~2.0 ml,然后水洗至PH值为6, 在干燥箱中80 ℃烘干24 h, 最后在1000 ℃进行高温膨化处理,制备出其膨胀体积为100~280 ml/g 的膨胀石墨。

2、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将上述膨胀石墨放入高能振动球磨机球磨罐中,磨球为GCr15轴承钢钢球,磨球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即球料比)为30:1~ 50:1,在空气或氩气保护环境中装机,为防止球磨期间膨胀石墨发生团聚,向磨罐中注入乙醇作为球磨介质,球磨机的转速为600~900 r/min,球磨时间为20~40 h,待球磨罐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粒径为5~10 nm的纳米金刚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克服了当前制备纳米金刚石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流程、特殊的制备条件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控,并且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纳米金刚石的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纳米金刚石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室温条件下,取6 g100目的天然石墨片进行插层处理,放入插层剂10.2 ml,该插层剂为10:1.5浓度为98%的硫酸和浓度为30%的双氧水的混合液,水洗至PH值为6, 然后在干燥箱中80 ℃烘干24 h, 之后在1000 ℃条件下进行高温膨化处理,制备出膨胀体积为100 ml/g的膨胀石墨。将1 g上述膨胀石墨和30 g GCr15轴承钢钢球放入高能振动球磨机的球磨罐中,注入1 ml乙醇,氩气气氛中装机,球磨机的转速为900 r/min,球磨40 h,待球磨罐的温度完全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粒径大小为5~10 nm的纳米金刚石。

如图1所示,其中白色箭头标注的位置即为纳米金刚石结构,对指定的正方形区域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了图中左上角衍射光斑,进一步证明了该区域为纳米金刚石结构。

实施例2

在室温条件下,取6 g35目的天然石墨片进行插层处理,放入插层剂11.5 ml,该插层剂为10 :1.5浓度为98%的硫酸和浓度为30%的双氧水的混合液,水洗至PH值为6, 然后在干燥箱中80 ℃烘干24 h, 之后在1000 ℃条件下进行高温膨化处理,制备出膨胀体积为280 ml/g的膨胀石墨。将1 g上述膨胀石墨和50 g GCr15轴承钢钢球放入高能振动球磨机的球磨罐中,注入1 ml乙醇,在空气气氛中装机,球磨机的转速为600 r/min,球磨20 h,待球磨罐的温度完全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粒径大小为5~10 nm的纳米金刚石。

如图2所示,其中白色箭头标注的位置即为纳米金刚石结构,对指定的正方形区域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了图中左上角衍射光斑,进一步证明了该区域为纳米金刚石结构。

实施例3

在室温条件下,取6 g80目的天然石墨片进行插层处理,放入插层剂12.0 ml,该插层剂为10:1.5浓度为98%的硫酸和浓度为30%的双氧水的混合液,水洗至PH值为6, 然后在干燥箱中80 ℃烘干24 h, 之后在1000 ℃条件下进行高温膨化处理,制备出膨胀体积为200 ml/g的膨胀石墨。将1 g上述膨胀石墨和40 g GCr15轴承钢钢球放入高能振动球磨机的球磨罐中,注入1 ml乙醇,氩气气氛中装机,球磨机的转速为800 r/min,球磨30 h,待球磨罐的温度完全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粒径大小为5~10 nm的纳米金刚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