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

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包括炉膛,特征是:在所述炉膛的出口处设置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水平烟道连通,水平烟道的一侧设置尾部竖井,在尾部竖井中安装省煤器,在尾部竖井的底部安装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的下部为烟气出口;在所述省煤器下部安装有省煤器集箱,省煤器集箱通过连接管与炉膛上端的锅筒连接,锅管由炉膛外部集中下降管与水冷壁底部的水冷壁下集箱连接,水冷壁下集箱与水冷壁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壁上端出水口与锅筒连接,锅筒的出水口与尾部竖井顶部的热水出口集箱连接。本发明可以降低尾部竖井高度,降低炉膛高度,降低锅炉本体金属耗量;减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的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8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14739.9

  • 发明设计人 邹娴;王彬;

    申请日2012-01-18

  • 分类号F24H1/22;F24H9/00;F23J15/02;

  • 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曹祖良

  • 地址 21414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机光电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47: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16

    授权

    授权

  • 2012-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H1/22 申请日:2012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大容量的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节能政策的不断推进,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中较多以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热水锅炉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锅炉房建设和锅炉运行成本的综合考虑,中大容量的热水锅炉(29MW~70MW)燃烧设备又多采用层燃炉排结构。就炉膛循环方式而言,有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之分。自然循环其水流程如下:回水先进入省煤器,经加热后进入锅筒,由集中下降管引至水冷壁,经加热后上升至锅筒,最后高温热水从出口集箱引出。

与之相配的本体有单锅筒和双锅筒、多锅筒之分。单锅筒具有以下优点:

1、炉膛部分采用膜式壁结构,水循环方式为:炉膛自然循环与尾部强制循环的叠加,整体循环流程清晰可靠;

2、炉膛采用波纹外护板,尾部采用轻型护板,整体漏风少,外形简洁大方。

但是,为了在尾部布置足够的受热面,通常竖井高度较高,因此炉膛高度较高,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仅在920℃左右,造成锅炉本体金属耗量极大浪费。因为炉体较高,也相应增加了锅炉房的建设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降低锅炉整体布置高度,以此降低钢耗,同时可以减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此提高锅炉热效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包括炉膛,特征是:在所述炉膛的出口处设置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水平烟道连通,水平烟道的一侧设置尾部竖井,在尾部竖井中安装省煤器,在尾部竖井的底部安装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的下部为烟气出口;在所述省煤器下部安装有省煤器集箱,省煤器集箱通过连接管与炉膛上端的锅筒连接,锅管由炉膛外部集中下降管与水冷壁底部的水冷壁下集箱连接,水冷壁下集箱与水冷壁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壁上端出水口与锅筒连接,锅筒的出水口与尾部竖井顶部的热水出口集箱连接。

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处安装有分离器,分离器通过飞灰回燃管道与炉排连接。

所述锅筒由前顶板支承在炉膛上方;所述水平烟道通过后顶板固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对烟气的合理导流,可以充分利用锅炉后顶板上方的空间,从而可以降低尾部竖井高度,并因此降低炉膛高度,降低锅炉本体金属耗量;(2)、本发明通过在炉膛出口设置旋风分离器,可以将自炉膛带出的飞灰中未燃尽的中小颗粒有效搜集,并通过回燃装置送回炉膛进行二次燃烧,从而较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包括炉膛1、旋风分离器2、水平烟道3、尾部竖井4、烟气出口5、省煤器集箱6、省煤器7、锅筒8、集中下降管9、水冷壁集箱10、水冷壁11、热水出口集箱12、分离器13、飞灰回燃管道14、前顶板15、后顶板16、空气预热器17等。

本发明包括炉膛1,在所述炉膛1的出口处设置旋风分离器2,旋风分离器2的出口端与水平烟道3连通,水平烟道3的一侧设置尾部竖井4,在尾部竖井4中安装省煤器7,在尾部竖井4的底部安装空气预热器17,在空气预热器17的下部为烟气出口5;在所述省煤器7下部安装有省煤器集箱6,省煤器集箱6通过连接管与炉膛1上端的锅筒8连接,锅管8由炉膛1外部集中下降管9与水冷壁11底部的水冷壁下集箱10连接,水冷壁下集箱10与水冷壁11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壁11上端出水口与锅筒8连接,锅筒8的出水口与尾部竖井4顶部的热水出口集箱12连接;

在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出口处安装有分离器13,分离器13通过飞灰回燃管道14与炉排连接;

所述锅筒8由前顶板15支承在炉膛1上方;所述水平烟道3通过后顶板16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锅炉结构型式为单锅筒横置、层燃炉排热水锅炉,循环方式为炉膛辐射受热面自然循环,尾部受热面为强制循环。在锅炉炉膛出口部位布置旋风分离装置,烟气自炉膛出来后,由于引风机的抽引,将经过分离器的排气口往上流出,再经过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竖井。未燃尽的飞灰颗粒将被分离出来后经回燃装置送回炉膛。以70MW锅炉为例,层燃单锅筒自然循环热水锅炉,采用这种新型结构,较以往的传统结构,锅炉本体总高度可降低3m,锅炉炉膛出口温度可控制在970℃以内。并且,因此可以降低锅炉本体金属钢耗8%,提高锅炉热效率1.5~2%。无论对锅炉制造厂家,还是对锅炉使用单位,都体现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烟气的流动途径为:炉膛1、旋风分离器2、水平烟道3、尾部竖井4,最后由空预器下部烟气出口5引出。

锅炉水系统的循环为:回水进入省煤器下部集箱6,经省煤器7加热后进入锅筒8,由集中下降管9自炉外引至水冷壁下集箱10,经水冷壁11上升至锅筒8,最后高温热水从出口集箱12引出;炉膛出口布置数只圆形分离器13,分离出来的飞灰通过回燃装置14送到炉排上进行二次燃烧,以此减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