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

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该防水透湿内衣能够提高材料选择上的自由度,并且能够提高接合部的防水性,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贴身内衣漏出的经血或尿液附着于外衣。穿着于下半身所穿着的内衣和外衣之间的防水透湿内衣,通过使具有配置于贴身内衣侧的底布(B)、和层叠在底布(B)的外衣侧的防水透湿性的表层(C)的两层的多块布料(A)在接合部进行接合而构成,作为底布(B),选择触感性优于表层(C)的材料,作为表层(C),选择熔接性优于底布(B)的材料,接合部(21A~21F)通过熔接而形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7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小森谷则子;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61294.3

  • 发明设计人 小森谷则子;

    申请日2009-09-06

  • 分类号A41B9/04;A41D27/06;A41D31/00;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轶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2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1B9/04 授权公告日:20150902 终止日期:20170906 申请日:200909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02

    授权

    授权

  • 2012-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1B9/04 申请日:2009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该防水透湿内衣以及 防水透湿衬里穿着于下半身,能够防止经期时的血液渗漏或失禁时的尿液 渗漏而向表面侧漏出,并且能够防止在内表面侧的闷热。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以防止经期时的血液渗漏或失禁时的尿液渗漏为目的的 内衣,通过使用具有防水性的布料或实施过防水加工的布料而构成。

然而,一般来说,由于此类布料不具有透湿性,因此即使能够防止 血液或尿液向外侧浸出,也会因水蒸气等而存在内侧闷热、感到不舒适 的情况。

为了消除此类不舒适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防透水 性的布料的生理用内裤。

该内裤利用内层、中间层和外层这三层构成位于下裆的“内裆”, 内层使用具有防污性、吸湿性的材料,并且中间层使用具有防水透湿性 (抗液体渗透而蒸汽渗透性)的材料,而且外层使用蒸汽渗透良好且外 观良好的材料。

由此,构成防止经血或尿液漏出到外侧,防止内侧闷热,并且外观 美观的内衣。

专利文献1:日本实愿昭55-138429号(日本实开昭57-60619号) 的微薄膜

然而,由于上述生理用内裤直接穿着于肌肤,并且以防污性、吸湿 性为主,还要求触感性(皮肤触感)等各种功能,因此,存在内层材料 的选择自由度低这一问题。并且,由于是内裤,因此也需要考虑某种程 度的外观上的美观,这一点使得外层材料也受到制约。

另外,在这种重视防水性的内衣中,即使布料的原材料自身具有高 防水性,但由于存在经血、尿液从布料与布料之间的接合部(接缝)漏 出的可能,因此,提高接合部的防水性是很重要的。

在此,在穿着上述那样的生理用内裤的情况下,即使穿着者对该生 理用内裤的防水性寄予较高信赖,例如在出血量多、或者运动量多的情 况下,也总是纠结于血液是否从生理内裤漏出而附着于裙子或裤子等外 衣上这种不安。而且,这种精神上的不安总是无法从头脑中消除,严重 制约了穿着者在工作或闲暇时的行动。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以生理用内裤为例列举了问题,但失禁用内 衣也大体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 该防水透湿内衣以及防水透湿衬里能够提高在材料选择上的自由度,并且 能够提高接合部的防水性,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贴身内衣漏出的经血、尿液 附着于外衣的情况。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透湿内衣,其用来穿着于下 半身所穿着的贴身内衣和外衣之间,该防水透湿内衣的特征在于,该防 水透湿内衣通过使多块两层的布料在接合部接合而构成,其中所述两层 的布料具有:配置于所述贴身内衣侧的底布、和层叠在所述底布的所述 外衣侧的防水透湿性的表层,作为所述底布,选择触感性优于所述表层 的材料,作为所述表层,选择熔接性优于所述底布的材料,并且所述接 合部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通过熔接而形成。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接 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内侧折弯,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述 表层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接 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外侧突出,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述 底布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将相互邻接 的所述布料的一方的接合量与另一方的接合量重叠,并在使所述一方的 接合量的所述表层侧与所述另一方的接合量的所述底布侧接触的状态 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以下方式形 成的,即:使相互邻接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内侧折弯,并在使所 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述表层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或者使相 互邻接的所述布料的各自的接合量向外侧突出,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合 量的所述底布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在使所述接合部接合后 的状态下的布料彼此以接合部中的一方的接合部与另一方的接合部连 接的方式在与这些接合部交差的其他接合部进行接合的情况下,所述一 方的接合部在倒伏的状态下,其端部与所述其他接合部接合,所述另一 方的接合部在已倒伏到与所述一方的接合部相反的方向的状态下,其端 部与所述其他接合部接合。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接 的所述布料各自的端缘对接,并将带状的封接部件熔接在所述端缘上而 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封接部件利用与所述布料相同的面料形成。

在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8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封接部件利用涂敷有热熔胶的面料形成。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9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布料的作为进行熔接的所述接合部具有胯 裆以及下裆。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0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透湿性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高。

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1所涉及 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在一个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其他方向上 伸缩性不同,且所述伸缩性高的方向被配置成朝向横方向。

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透湿衬里,其安装在外衣 的内侧,该外衣穿着在下半身所穿着的贴身内衣的外侧。本发明所涉及 的防水透湿衬里的特征在于,该防水透湿衬里通过使多块两层的布料在 接合部接合而构成,其中所述两层的布料具有:配置于所述贴身内衣侧 的底布、和层叠在所述底布的所述外衣侧的防水透湿性的表层,作为所 述底布,选择触感性优于所述表层的材料,作为所述表层,选择熔接性 优于所述底布的材料,并且所述接合部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部通过熔接而 形成。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3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 接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内侧折弯,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 述表层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4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 接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外侧突出,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 述底布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5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将相互邻 接的所述布料的一方的接合量与另一方的接合量重叠,并在使所述一方 的接合量的所述表层侧与所述另一方的接合量的所述底布侧接触的状 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6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以下方式 形成的,即:使相互邻接的所述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内侧折弯,并在使 所述各自的接合量的所述表层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或者使 相互邻接的所述布料的各自的接合量向外侧突出,并在使所述各自的接 合量的所述底布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而形成,在使所述接合部接合 后的状态下的布料彼此以接合部中的一方的接合部与另一方的接合部 连接的方式在与这些接合部交差的其他接合部进行接合的情况下,所述 一方的接合部在倒伏的状态下,其端部与所述其他接合部接合,所述另 一方的接合部在已倒伏到与所述一方的接合部相反的方向的状态下,其 端部与所述其他接合部接合。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7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熔接而形成的接合部,通过所述熔接而 形成的接合部是,通过使相互邻接的所述布料各自的端缘对接,并将带 状的封接部件熔接在所述端缘上而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7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8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封接部件利用与所述布料相同的面料形成。

在技术方案17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9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封接部件利用涂敷有热熔胶的面料形成。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0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布料的作为进行熔接的所述接合部具有 胯裆以及下裆。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1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透湿性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高。

在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防水透湿衬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2所涉 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在一个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其他方向 上伸缩性不同,且所述伸缩性高的方向被配置成朝向横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防水透湿内衣的布料通过底布与具有 防水透湿性的表层的层叠而构成,因此即使在经血、尿液透过穿着于防 水透湿内衣的内侧的贴身内衣(例如内裤、生理用内裤、三角裤)而漏 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上述经血、尿液附着于穿着在防水透湿内衣的 外侧的外衣(例如裙子、裤子),并且能够使内侧的水蒸气等向外侧透 过,防止内侧闷热。

并且,由于在防水透湿内衣的外侧穿着外衣,因此与作为雨衣等外 衣使用的情况不同,即使表层位于底布的外侧,由于表层自身被外衣覆 盖,因此不需要特别设置保护表层的表面的层、或者使外观美观的层。 因此,能够用将底布和表层层叠的两层轻布料构成。

并且,由于位于内侧的底布的材料在选择上的自由度比表层高,因 此通过选择触感性优秀的皮肤触感好的材料,能够提高穿着感。另外, 虽然防水透湿内衣需要在其内侧穿着贴身内衣,但根据其尺寸、形状的 不同防水透湿内衣有时会直接与皮肤接触,因此内侧的底布优选触感性 好的材料。

此外,通过熔接来形成布料的接合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经血、 尿液从接合部漏出。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使相互邻接的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内 侧折弯,并在使熔接性优秀的表层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因此能够进 行良好的熔接。并且在穿着时不使接合部露出,从而能够非常美观。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使相互邻接的布料各自的接合量向外侧突 出,从而能够在使底布相互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熔接。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能够在使另一方的接合量与一方的接合量 重叠、且使底布与表层接触的状态下对相互邻接的布料进行熔接。在该 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熔接。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对于其他接合部,与使一方的接合部的端 部和另一方的接合部的端部向相同方向倒伏而进行熔接的情况相比较, 能够减少粗硬感。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由于接合部的厚度是一块布料和一块封接 部件的厚度之和即可,因此能够防止因变厚而降低皮肤触感。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封接部件用与布料相同的面料形成, 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熔接有封接部件的部分也能够发挥与其他部分相 同的功能。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由于封接部件由涂敷有热熔胶的面料形成, 因此通过对热熔胶进行加热使其熔融,进一步使其冷却、硬化,就能够 简单地将接合部熔接。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由于胯裆和下档是经血或尿液容易渗漏的 位置,因此通过对上述部分进行熔接,能够可靠地防止经血、尿液的渗 漏。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由于气温升高时,表层的防水透湿性也 增高,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气温越高越容易产生的闷热。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由于布料横方向的伸缩性高,因此防水透 湿内衣的穿脱容易,并且能够提高穿着时的舒适感、运动性。

根据技术方案12~22的发明(防水透湿衬里),能够发挥与上述技 术方案1~11的防水透湿内衣大致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图,(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11的 立体图,(B)是内衣11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说明布料(面料)A的层结构以及伸缩性的立体图,(B) 是说明布料A的透湿性因温度而变化的情况的图。

图3(A)是对通过将两块布料A、A的端部的接合量A1、A1向 内侧折回对齐而形成接合部D1的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对通 过使两块布料A、A的端部的接合量A1、A1向外侧突出对齐而形成接 合部D2的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C)是说明熔接两块布料A、A的 情况的立体图,(D)是说明利用接缝带(封接部件)S对两块布料A、 A的接合量A1、A1进行熔接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图,(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21的 图,(B)是切断(A)中的内衣21的一部分并示出的图。

图5(A)是图4(A)中的V-V线向视图,(B)是从内侧观察接 合部21A的下端以及接合部21B的下端、与接合部21E、21F交差的部 分的接合状态并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图,(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31的 图,(B)是(A)中的B-B线向视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图,(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裙子42的 立体图,(B)是使裙子主体43与衬里41分离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图,(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短裤52的 立体图,(B)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衬里51的立体图,(C)是从前侧斜 上方观察裤子主体5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另外,在各图 中,标注相同标号的部件等为相同结构,并适当地省略对这部分部件的 重复说明。并且,在各图中,不需要说明的部件等适当地省略图示。并 且,虽然在一部分图中用箭头表示上下左右,但该上下左右是指以穿着 者为基准的防水透湿内衣10、防水透湿衬里40等的上下左右。

在此,应用本发明的防水透湿内衣10虽然是内衣,但以在其下面 (内侧)穿着例如生理用内衣、失禁用内衣等防止经血渗漏或尿液渗漏 的其他贴身内衣为前提。即,防水透湿内衣10用于在经血或尿液透过 穿着在其内侧的贴身内衣而漏出的情况下,防止上述经血或尿液附着在 穿着于防水透湿内衣10上(外侧)的裙子或裤子等外衣。因此,防水 透湿内衣10几乎不需要考虑外表上的外观(美观),而专门重视功能性。

另外,关于这一点,应用本发明的防水透湿衬里40也相同。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3对防水透湿内衣10是裙状的内衣11的情况进行说 明。其中,图1(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11的立体图,(B)是内 衣11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2(A)是说明布料(面料)A的层结构 以及伸缩性的立体图,(B)是说明布料A的透湿性因温度而变化的情 况的图。并且,图3(A)是对通过将两块布料A、A的端部的接合量 A1、A1向内侧折回对齐,而形成接合部D1的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B)是对通过使两块布料A、A的端部的接合量A1、A1向外侧突出 对齐,而形成接合部D2的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C)是说明熔接两 块布料A、A的情况的立体图,(D)是说明利用接缝带S对两块布料A、 A的接合量A1、A1进行熔接的情况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内衣11通过将裁剪成规定形状的两块布料A、A、即 前身12和后身13在左侧的接合部11A及右侧的接合部11B进行接合而 形成为大致圆锥台状的裙状。

前身12形成为大致梯形状,在其左右两端部设置有分别向内侧折 弯、且大致在上下方向较长的带状的接合量12a、12b。后身13也形成 为大致同样的梯形状,在其左右两端部设置有分别向内侧弯曲、且大致 在上下方向较长的带状的接合量13a、13b。上述前身12和后身13通 过将各自的左侧的接合量12a、13a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A,并且 各自右侧的接合量12b、13b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B,由此构成为 一体,整体形成裙状的内衣11。在该状态下,内衣11的上端形成为环 状,在此,例如遍及整周地缝入松紧带11a,以防止在穿着时内衣11滑 落。并且,内衣11的下端也形成为环状,在此,大致遍及整周地设置 有装饰用的蕾丝11b。此外,在图示例中,在内衣11的前侧的上端安装 有装饰用的丝带结11c。

上述结构的裙状的内衣11的除了松紧带11a、蕾丝11b、丝带结11c 等以外的部分,利用具有防水透湿性的布料A形成。具有防水透湿性的 布料A是指虽然液体不渗透,但使水蒸气透过的布料。作为具有这样的 防水透湿性的布料A,众所周知有例如日本戈尔特斯(Japan Gore-Tex) 株式会社制的戈尔特斯(Gore-Tex)(注册商标)Fabrics、株式会社哥 伦比亚(Columbia)公司制的Omni-Tech、株式会社梦倍路(Mont-Bell) 公司制的Drytec(注册商标)、Schoeller公司的C-Change(注册商标)等。

其中,C-Change在(1)防水透湿性的基础上(2)能够轻量化, 并且具有良好的(3)触感性(皮肤触感)、(4)伸缩性、(5)透气性、 防风性,此外,(6)熔接性优秀。由于C-Change具有这样的功能,因 此能够恰当地作为用于制作本实施方式的内衣11、实施方式2的内衣 21、实施方式3的内衣31、实施方式4的衬里41以及实施方式5的衬 里51的布料A来使用。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虽然以布料A为C-Change 进行说明,但作为布料A,关于防水透湿性,当然也可以使用C-Change 以外的例如戈尔特斯(注册商标)Fabrics等。

(1)防水透湿性

如图2(A)所示,布料A由底布(基底)B和表层(薄膜)C构 成。即,布料A是在底布B的一个面上层叠具有防水透湿性的表层C 而构成的两层(两层结构)的布料。

布料A在重量百分比中,尼龙(底布B)为30%、聚氨酯(表层C) 为70%。布料A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来实现防水透湿性。另外,作为 底布B,只要能够可靠地承载表层C且不阻碍表层C的防水透湿性, 也可以使用尼龙以外的合成树脂、甚至绵等。

(2)轻量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内衣11能够使用两层的布料A,因此与一 般的三层的布料相比较,能够实现轻量化。作为利用防水透湿性的材料 构成的衣物,雨衣是具有代表性的。由于雨衣在表层受损或者剥离时, 雨水会从该处侵入,因此为了保护表层而在表层的外侧设置保护层。并 且,为了提高触感性(皮肤触感)而在表层的内侧设置层。即,由于一 般以三层的方式使用,因此重量常常变重。另外,在雨衣中,虽然存在 不设置内侧的层而采用两层结构的情况,但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触感 性而对雨衣的内表面侧实施特殊加工,因此这部分有可能使布料自身变 得昂贵。

与此相对,由于内衣11是以在其外侧穿着外衣为前提,因此布料 A能够配置为:表层C位于外侧、底布B位于内侧。因此,能够成为 两层的结构,与三层相比较,能够轻量化,并且由于不需要对表层的内 侧实施特殊加工,因此该部分能够降低价格。

(3)触感性(皮肤触感)

并且,在内衣11中,对底布B的材料的选择上的自由度较高。内 衣11虽然是内衣,但以在其内侧穿着贴身内衣为前提。因此,根据贴 身内衣的尺寸、形状的不同,能想到底布B从贴身内衣露出的部分会与 穿着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由于底布B进行这样的接触,因此虽然要求良 好的触感性(皮肤触感),但不像对贴身内衣那样要求触感性,这样能 够提高材料选择上的自由度。因而不需要例如像贴身内衣所要求的触感 性那么高的材料,因此能够相应地提高其他功能(例如,提高轻量性、 透气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布B采用触感性至少比表层C好的材料。 另外,具体地说,以触感性优于表层C为条件,底布B也能够使用尼 龙以外的合成树脂。

(4)伸缩性

并且,布料A具有伸缩性,此外,如图2(A)所示,例如,具有 S1方向(一个方向)的伸缩性比与其正交的S2方向(另一个方向)的 伸缩性高的性质。因此,在利用具有这样的伸缩性的布料A来形成图1 (A)所示的裙状的内衣11时,在从布料A剪裁前身12和后身13时, 使伸缩性高的S1方向朝向横方向(左右方向)即可。由此,内衣11容 易穿脱,并且能够在穿着后提高舒适感和运动性。

(5)透气性、防风性

图2(B)示出布料A为C-Change的情况下的关于表层C的温度 与透湿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在该图中,横轴为温度(℃),并且 纵轴为透湿性(%)。

由于表层C在高温时,聚合的结构会散乱地打开,因而透湿性提高。 因此,促进湿气朝向外界空气的排出,伴随与此,也促进从身体排出的 多余的热量的排出。与此相对,表层C在低温时,聚合的结构会紧凑地 排列,从而提高隔热效果,保持了保温性和良好的透湿性。

具体地说,如图2(B)所示,确认了如果将表层C的温度为20° 时的透湿性设为100%,则温度为10°时的透湿性为50%(出处:Empa 实验报告2006年12月15日编制、No.841192-2)。另外,也确认了温度 在10°与20°之间,透湿性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单调递增,相反,随 着温度的降低而单调递减的情况。

并且,表层C具有透气性且具有防风性。即,虽然在被风吹打的情 况下,空气分子反弹,但在表层C的内侧和外侧静压不同的情况下,例 如在内侧的温度升高,包含水蒸气的分压的气压比外侧高的情况下,能 够从内侧向外侧排出空气(水蒸气)。

(6)熔接性

如上所述,布料A由底布B和表层C构成,表层C采用聚氨酯为 材料。聚氨酯具有热可塑性,通过进行加热而熔融,在冷却时硬化。因 此,布料A能够在使利用聚氨酯形成的表层C、C相互接触的状态下, 不使用线缝合而能够良好地熔接。另外,虽然熔接有以下几种:利用高 频能量的作用使树脂部件自身从内部发热的高频熔接、利用热传导的作 用进行加热的热熔接、通过产生超声波能量并将振动传递至对象材料而 产生强大的摩擦热的超声波熔接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超声波熔 接。

接下来,关于熔接性,参照图3(A)~(D)对邻接的两块布料A、 A的接合进行说明。另外,由于与将一块布料A做成环状,将其一方的 端部的接合部与另一方的端部的接合部进行接合的情况也相同,以下对 两块布料A、A的接合进行说明。

图3(A)以及(B)示出直接将两块布料A、A接合的例子,(D) 示出使用接缝带将两块布料A、A接合的例子。

在图3(A)中,将布料A、A的端部向内侧折回,分别形成带状的 接合量A1、A1,通过使上述接合量A1、A1对齐进行接合,由此形成 接合部D1。在该情况下,对于接合的方法,一般有使用线的进行缝合 的方法和图3(C)所示的熔接的方法。熔接可以使用超声波缝纫来进 行。使两块布料A、A分别以表层C、C侧对置的方式重叠,用一对金 属杆M、M夹持其端部的接合部A1、A1。然后,对上述金属杆M、M 施加超声波。由此,构成表层C的聚氨酯的氨基甲酸乙酯分子的活动活 跃化,从而能够进行分子级别的熔接。由于图3(A)所示的接合部D1 是将表层(聚氨酯)C、C彼此熔接,因此与将表层(聚氨酯)C与底 布(尼龙)B熔接、或者将底布(尼龙)B、B彼此熔接的情况相比较, 能够实现良好的熔接。

在图3(B)中,使布料A、A的端部的带状的接合量A1、A1向外 侧突出,通过将上述接合部A1、A1对齐进行接合而形成接合部D2。 一般来说,该情况下的接合部D2也存在使用线进行缝合的接合部、和 图3(C)所示的熔接的接合部。另外,在进行熔接的情况下,在图3 (C)中,在使布料A、A均表里反转的状态下进行。在该情况下,底 布B、B彼此被熔接。虽然用尼龙形成的底布B、B与用聚氨酯形成的 表层C、C相比较,熔接性较差,但在熔接时,聚氨酯从底布B、B渗 出,这使得熔接能够进行。另外,例如即使在使用超声波缝纫将底布B、 B彼此熔接的情况下,只要适当地设定熔接的条件,就能够充分地确保 必要的防水性。

另外,作为直接熔接布料A、A的例子,除了(A)、(B)以外,也 可以在一块布料A的接合量A1上单纯地重叠另一块布料A的接合量 A1的方式形成接合部,并对该接合部进行熔接,采用这样的接合部。 该接合部的接合量A1、A1并非曲线状,在直线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 与(A)、(B)相比较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在该情况下,在一方的接合 量A1的表层C与另一方的接合量A1的底布B接触的状态下对接合部 进行熔接。虽然如此形成的接合部的接合力比(A)所示的接合部D1 的接合力小,但比(B)所示的接合力大。

图3(D)是使用接缝带S形成接合部D3的情况。使两块布料A、 A的端缘A2、A2对接,形成接合量A1、A1,在该接合量A1、A1上 熔接带状的接缝带S。此时的接缝带S是与布料A相同的面料,即,使 用与底布B和表层C层叠的布料,以接缝带S的表层C接触布料A、 A的内侧的底布B、B的方向从内侧接合。由此,由于接缝带S隐藏在 布料A、A的内侧,不露出到外侧,因此能够使外观美观。此外,由于 布料A、A的底布B、B与接缝带S的表层C接合,因此接合力比底布 B、B相互接合的图3(B)的接合部D2的接合力高。并且,由于使用 与布料A相同的布料作为接缝带,因此,在包括接缝带S在内的接合部 D3中,也能够同样发挥布料A所具有的优秀功能。另外,作为接缝带, 也可以使用与布料A不同的材料。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例如虽然没 有防水透湿性但熔接性优秀的布料、伸缩性高的布料、薄且强度高的布 料等。

此外,作为接缝带S,也可以使用涂敷有热熔胶(能够进行热熔接 的粘合剂)的布料。能够利用热熔胶的因加热而引起的熔融、且因冷却 而硬化,由此使两块布料A、A接合。

在此,从接合力的观点探讨利用上述熔接进行的接合。

首先,对于接合力,图3(A)的接合部D1的接合力最大,其次是 图3(D)中的接合部D3的接合力,图3(B)中的接合部D2的接合 力最小。这是因为,对熔接性而言,由于聚氨酯的表层C的熔接性比尼 龙的底布B的熔接性好,因而在(A)的接合部D1中,表层(聚氨酯) C、C相互接合,在(D)的接合部D3中,底布(尼龙)B与表层(聚 氨酯)C接合,在(B)的接合部D2中,底布(尼龙)B、B相互接合。

接下来,从美观的观点来看,(A)的接合部D1优选适用于内衣21 (参照图4)、31(参照图6),(B)的接合部D2优选使用于衬里41(参 照图7)、51(参照图8)。由于(A)的接合部D1向内侧折回,因此在 该接合部D1设置于内衣21等的情况下,从外侧(外部)看不到该接合 部。另一方面,由于(B)的接合部D2向外侧突出,因此在该接合部 D2设置于衬里41等的情况下,从外侧及内侧均看不到该接合部。另外, (C)的接合部D3也可以代替(A)、(B)任意一方的接合部D1、D2 加以应用。

接下来,从触感性(皮肤触感)的观点来看,(D)的接合部D3的 触感性比(A)、(B)的接合部D1、D2的触感性好。即,虽然接合部 D1、D2自身是两块布料A的重叠,但考虑到实际使用时是向任意一块 布料A侧倒伏,因此实际上是三块布料的重叠,因而粗硬感增大。另一 方面,由于(D)的接合部D3的接缝带S与布料A相同,因此其厚度 等同于两块布料A的重叠,因而与三块重叠相比较,能够降低粗硬感。

在图1所示的内衣11中,采用图3(A)所示的接合部D1为接合 部11A、11B。另外,如该图所示,内衣11的接合部11A、11B位于内 衣11的左侧及右侧。这样的位置,例如与接合部位于内衣11的前侧或 后侧的情况相比较,是透过贴身内衣(未图示)的经血、尿液不容易与 其接触的部分。因此,在图1所示的内衣11中,接合部11A、11B可以 利用使用线的一般的缝合而形成,来代替利用熔接而形成。即,例如在 内衣11、21、31或衬里41、51中,在接合部位于从穿着者的裆下到臀 部的部分及其附近、即位于经血、尿液有可能漏出的部分的附近的情况 下,则对该接合部需要利用熔接来使防水变得可靠,但对其以外的接合 部则不限定于熔接,也可以采用使用线进行的缝合。另外,在缝合的情 况下,接合量A1为缝合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作为防水透湿内衣10的裙状的内衣11,通过 使用防水透湿性的布料A,由此能够防止从贴身内衣漏出的经血或尿液 附着于外衣。并且,由于将布料A以其底布B配置于内侧、其表层C 配置于外侧的方式使用,因此能够实现两层的轻量化结构,并且能够实 现良好的触感性(皮肤触感)。另外,如果使布料A具有伸缩性、透气 性、防风性,则能够实现内衣11的顺利的穿脱、良好的舒适感,能够 防止风的侵入,并且能够降低内侧的闷热。此外,如果使表层C具有良 好的熔接性,则能够通过将布料A的接合部进行熔接,从而使防水性变 得可靠。

实施方式2

参照图4、图5对防水透湿内衣10是内裤状的内衣21的情况进行 说明。其中,图4(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21的图,(B)是切断 (A)的内衣21的一部分并示出的图。并且,图5(A)是图4(A)中 的V-V线向视图,(B)是从内侧观察并说明接合部21A的下端以及 接合部21B的下端、与接合部21E、21F交差的部分的接合状态的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衣21以比较(与后述实施方式3的内衣31 相比较)宽松的状态(松垮且舒适的状态)穿着。

如图4所示,内衣21通过将剪裁成规定形状的四块布料A、A...、 即左前身22、右前身23、左后身24、右后身25在接合部21A~21F处 接合而构成。

在此,接合部21A在前侧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将左前身22的接 合量(胯裆)22a和右前身23的接合量(胯裆)23a接合。接合部21B 在后侧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将左后身24的接合量(胯裆)24a和右后 身25的接合量(胯裆)25a接合。接合部21C在左侧沿上下方向延伸, 将左前身22的接合量22b和左后身24的接合量24b接合。接合部21D 在右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将右前身23的接合量23b和右后身25的接合 量25b接合。接合部21E从接合部21A的下端向左斜下方延伸,将左 前身22的接合量(下档)22c和左后身24(下档)24c接合。并且,接 合部21F从接合部21A的下端向右斜下方延伸,将右前身23的接合量 (下档)23c和右后身25的接合量25c接合。其中,接合部21E与接 合部21F连续地形成。

通过以上述方式接合,内衣21的左前身22、右前身23、左后身24、 右后身25的上端21a被连结成环状,并在该上端21a遍及整周地缝入 有松紧带(未图示)。借助该松紧带,内衣21使穿着者的穿脱变得容易, 并且防止穿着后的滑落。并且,左前身22和左后身24的下端21b连结 成环状,形成有供左脚通过的开口部,同样,右前身23和右后身25的 下端21c连结成环状,形成有供右脚通过的开口部。

本实施方式的内裤状的内衣21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布料A相同的 布料A,此外,该布料A构成为使其底布B位于内侧,其表层C位于 外侧。

并且,接合部21A~21F中均采用图3(A)所示的接合部D1,按 照接合部21A~21F的顺序实施熔接。另外,对于任一接合部21A~21F, 均能够采用图3(D)所示的接合部D3进行熔接。并且,对于左侧及右 侧的接合部21C、21D,由于几乎没有接触从贴身内衣渗漏的经血或尿 液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采用图3(A)所示的接合部D1,且能够实施 使用线进行的缝合来代替熔接。

在此,在接合部交差的交差部中,有可能因布料A重叠而变厚而增 加粗硬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对接合部进行处理,以 如下方式来抑制粗硬感的增加。在接合部21A~21F采用图3(A)所示 的接合部D1且均进行熔接的情况下,在前侧的接合部21A及后侧的接 合部21B的下端附近,如图5(B)所示,使四块布料A、A...、即左前 身22、右前身23、左后身24、右后身25各自的一个角部对接,并利用 接合部21A、21B、21C、21D进行接合。

上述接合部21A、21B、21C、21D按照以下顺序形成。

首先,左前身22和右前身23,通过将各自的接合量22a、23a向内 侧折回并进行热熔接而形成接合部21A(一方的接合部),从而左前身 22和右前身23被接合。

接下来,同样地,左后身24和右后身25,通过将各自的接合量24a、 25a向内侧折回并进行热熔接而形成接合部21B(另一方的接合部),从 而左后身24和右后身25被接合。

接下来,接合部21E(其他接合部)和接合部21F(其他接合部) 连续地形成。即,以上述方式接合为一体的左前身22及右前身23、和 以同样方式接合为一体的左后身24及右后身25,通过将接合量22c、 24c相互熔接而形成接合部21E,从而左前身22和左后身24被接合。 并且,通过将接合量23c、25c相互熔接而形成接合部21F,从而右前身 23和右后身25被接合。

此时,已经形成的接合部21B向左侧(左后身24侧)倒伏,接合 部21B的端部21Bb被熔接于接合部21E侧的接合量24c。即,在外观 上,接合部21B的端部21Bb与接合部21E接合而构成其一部分。与此 相对,已经形成的接合部21A向右侧(右前身23侧)倒伏,接合部21A 的端部21Aa被熔接于接合部21F侧的接合量23c。即,在外观上,接 合部21A的端部21Aa与接合部21F接合而构成其一部分。

这样,由于接合部21A的端部21Aa与接合量21B的端部21Bb沿 相反方向接合,即,端部21Aa朝向右侧接合,并且端部21Bb朝向左 侧接合,因此能够防止端部21Aa、21Bb朝向相同方向接合而使该部分 的厚度增厚,增加粗硬感。即,在端部21Aa、21Bb朝向相同方向接合 的情况下,会在该接合部分形成六块布料A的厚度,因此通过使端部 21Aa、21Bb朝向相反方向接合,就能够将接合部分的厚度抑制到四块 布料A的厚度,这部分能够相应地降低粗硬感。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虽然是以接合部21A的端部21Aa朝向右侧、 并且接合部21B的端部21Bb朝向左侧进行熔接而接合,但与此相反, 当然也可以将端部21Aa朝向左侧、并且端部21Bb朝向右侧进行熔接 而接合。即,只要端部21Aa、21Bb的方向相反即可。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防水透湿内衣10的内裤状的内衣21,也能 够发挥与实施方式1的裙状的内衣11大致同等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参照图6,对防水透湿内衣10为内裤状的内衣31的情况进行说明。 其中,图6(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内衣31的图,(B)是(A)中的 B-B线向视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衣31穿着起来具有比上述实施 方式2的内衣21更高的舒适感。因此,如后所述,通过采用图3(D) 所示的接合部D3作为接合部31A~31D来实现粗硬感的降低。

如图6所示,内衣31通过将剪裁成规定形状的两块布料A、A、即 左身32(左侧的前身和后身为一体的布料)和右身33(右侧的前身和 后身为一体的布料)在接合部31A~31D进行接合而构成。

在此,接合部31A在前侧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是将左身32的前 侧的接合量32a和右身33的前侧的接合量33a进行接合。接合部31B 是将左身32的后侧的接合量32b和右身33的后侧的接合量33b进行接 合。上述接合部31A和接合部31B在各自的下端连接。并且,接合部 31C是左身32的右前下端的接合量32c和同为左身32的右后下端的接 合量32d的接合部。接合部31D是右身33的左前下端的接合量33c和 同为右身33的左后下端的接合量33d的接合部。另外,接合部31C和 接合部31D连续地形成。

通过以上述方式进行接合,内衣31的左身32和右身33的上端31a 形成为环状,且在该上端31a遍及整周地缝入有松紧带(未图示)。并 且,左身32和右身33的下端31b、31c形成有向内侧缝入、用于分别 使左脚、右脚通过的环状的开口部。

本实施方式的内裤状的内衣31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布料A相同的 布料A,此外,该布料A构成为使其底布B位于内侧,其表层C位于 外侧。

并且,接合部31A~31D均采用图3(D)所示的接合部D3并进行 熔接。另外,虽然任一接合部31A~31D都能够采用图3(A)所示的 接合部D1,但如果考虑本实施方式的内衣31穿起来具有较高的舒适感, 则优选采用粗硬感较少的图3(D)的接合部D3。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水透湿内衣10的内裤状的内衣31,也能够发 挥与实施方式1的裙状的内衣11大致同等的效果。

在以上实施方式1~3说明的内衣11、21、31中,进行熔接的接合 部基本上可以采用图3(A)所示的接合部D1。在内衣11、21、31中, 由于接合部向内侧折叠,从外部(外侧)看不到,因此外表美观,并且 能够形成接合力大的接合部。另外,如果即使是接合力某种程度降低, 也还是认为粗硬感少的接合部好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图3(D)所示 的接合部D3。

实施方式4

参照图7,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防水透湿衬里40为裙子42的衬里41 的情况进行说明。图7的(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裙子42的立体图, (B)是使裙子主体43和衬里41分离后的分解立体图。

裙子42由形成为大致圆锥台形且成为表面的裙子主体43、和同样 形成为大致圆锥台形且穿着在裙子主体43的内侧(里面侧)的衬里41 构成。

裙子主体43具有剪裁成规定形状的四块布料、即上前身44、下前 身45、上后身46、下后身47,通过使上述布料在接合部43A、43B、 43C、43D接合而构成整体。上述接合部43A~43D均通过使用了线的 缝合而形成。另外,左侧的接合部43C的上方不进行接合而是形成开衩, 在该开衩处安装有用于使裙子42的穿脱变容易的拉链43a。

衬里41借助左侧的接合部41A和右侧的接合部41B,将裁剪成规 定形状的两块布料A、A、即前身48和后身49接合而形成。其中,左 侧的接合部41A通过使前身48和后身49各自的接合量48a、49a接合 而形成。另外,接合部41A不形成在与上端侧的拉链43a对应的部分。 右侧的接合部41B通过使前身48及后身49各自的接合量48b、49b接 合而从衬里41的上端41a形成至下端41b。

衬里41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布料A相同的布料A,此外,构成为 使其底布B位于内侧,其表层C位于外侧。而且接合部41A、41B采用 图3(B)所示的接合部D2进行熔接。另外,上述接合部41A、41B位 于裙子42的左侧及右侧,由于不存在接触从穿着在裙子42的内侧的贴 身内衣漏出的经血或尿液的可能,因此可以代替熔接而使用线进行缝 合。

衬里41通过将其圆环状的上端41a缝合于裙子主体43的接合部 43A、43B,再将安装于左右接合部41A、41B的下端的细绳41c、41c 系于连结固定用绳孔(未图示),由此衬里41被安装于裙子主体43的 内侧(里面侧),其中连结固定用绳孔设置在裙子主体43的里面的与上 述细绳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将衬里41的上端41a缝合于裙子主体43, 例如,如果使用面状拉链,将其安装于裙子主体43的内侧,则能够使 衬里41相对于裙子主体拆装自如。

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防水透湿衬里40的裙状的衬里41能够发挥与实 施方式1的裙状的内衣大致同等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参照图8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防水透湿衬里40是短裤52的衬里51 的情况进行说明。图8(A)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短裤52的立体图,(B) 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衬里51的立体图,(C)是从前侧斜上方观察裤子 主体53的立体图。

裤子主体53在上端53a具有供穿着者的躯干部进入的环状的开口 部,并且在下端53b、53c具有分别供左脚、右脚穿过的开口部。并且, 在前侧中央的上部形成有开衩,在该开衩处安装有用于使穿脱变得容易 的拉链53d。另外,由于裤子主体53在形状、结构方面使用与一般的 短裤相同的形状、结构,因此省略对裤子主体53的详细说明。

衬里51通过将裁剪成规定形状的四块布料A、A...、即左前身54、 右前身55、左后身56、右后身57在接合部51A~51D接合而构成。其 中,前侧的接合部51A通过使左前身54的右侧的接合量54a与右前身 55的左侧的接合量55a接合而形成。左前身54及右前身55的位于接合 部51A的上方的部分,与裤子主体53的拉链53d对应,并不接合,而 是以叠合的状态被缝在裤子主体53的内侧(里面侧)。后侧的接合部51B 通过将左后身56的右侧的接合量56a与右后身57的左侧的接合量57a 接合而形成。并且,左侧的接合部51C通过将左前身54的左侧的接合 量54b与左后身56的左侧的接合量56b接合而形成。然后,右侧的接 合部57D通过将右前身55的右侧的接合量55b与右后身57的右侧的接 合量57b接合而形成。通过如此进行接合,由此衬里51在上端51a形 成有供穿着者的躯干部进入的环状的开口部,并且在左侧的下端51b、 右侧的下端51c形成有分别供脚部穿过的开口部。

衬里51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布料A相同的布料A,此外,构成为 其底布B位于内侧,其表层C位于外侧。并且接合部51A~51D采用 图3(B)所示的接合部D2进行熔接。另外,上述接合部51A~51D中, 左侧的接合部51C和右侧的接合部51D位于短裤52的左侧和右侧,由 于不存在接触从穿着于短裤52的内侧的贴身内衣漏出的经血或尿液的 可能,因此可以是使用线进行的缝合。

衬里51由于环状的上端51a被缝合于比位于裤子主体53的内侧(里 面侧)的上端53a略微靠下方的位置,并且安装于左侧的接合部51C及 右侧的接合部51D的下端的细绳51d、51d系在与其相对应且设置于裤 子主体53的内侧的连结固定用绳孔(未图示),由此安装于裤子主体53。

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防水透湿衬里40的短裤状的衬里51能够发挥与 实施方式1的裙状的内衣11大致同等的效果。

另外,上述衬里51也可以作为在运动时穿着的例如尼龙制的运动 裤或训练裤的衬里使用。由于衬里51除了具有防水透湿性之外,还具 有轻量、皮肤触感佳、以及伸缩性、透气性、防风性,因此极其优选作 为由于运动而体温上升,容易在内侧积存湿气的运动裤等的衬里使用。 另一方面,与布料A相比较,在运动裤或训练裤的表面更容易印制任意 颜色的图案或文字。因此能够构成时尚性优秀,并且功能性优秀的运动 裤或训练裤。另外,由于能想到运动裤或训练裤在穿着的状态下进行剧 烈的运动,因此作为安装在其内侧的衬里51,可以采用接合力较高的图 3(A)所示的接合部D1。然而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衬里51的内侧、即 人的视线触及的一侧形成接合部D1,因此在美观性方面略差。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4、5说明的衬里41、51中,由于进行熔接的接 合部基本上采用图3(B)所示的接合部D2,因此接合部位于衬里的外 侧,被外衣遮挡而无法从外部(外侧)看到该接合部,因此美观性好。 然而,如果重视接合力,虽然外观略差,但接合力高,则优选采用图3 (A)所示的接合部D1。本例正是上述的运动裤、训练裤。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水透湿内衣10以及防水透湿 衬里40中,在通过熔接形成接合部的情况下,以能够确保必要的接合 力这一条件作为基础,能够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熔接。采用何种熔接,结 合其他条件,例如美观、加工的容易性等决定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水透湿内衣;11:裙状的内衣;11A、11B:接合部;12a、 12b:接合量;13a、13b:接合量;21:内裤状的内衣;21A~21F:接 合部;22a、22b、22c:接合量;23a、23b、23c:接合量;24a、24b、 24c:接合量;25a、25b、25c:接合量;31:内裤状的内衣;31A~31D: 接合部;32a、32b、32c:接合量;33a、33b、33c:接合量;40:防水 透湿衬里;41:裙子的衬里;41A~41D:接合部;48a、48b:接合量; 49a、49b:接合量;51:短裤的衬里;51A~51D:接合部;54a、54b: 接合量;55a、55b:接合量;56a、56b:接合量;57a、57b:接合量; A:布料;B:底布;C:表层;D1、D2、D3:接合部;S:接缝带(封 接部件);S1、S2:伸缩方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