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新工艺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新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新工艺,该产品属于食用菌领域,其特征是涉及一种双孢菇培养料;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隧道通气发酵法来生产双孢菇培养料,该方法的优点是:1.用麦秸和鸡粪为主要原料,原料来源广,鸡粪含氮量高,发热量大;2.机械化自动连续操作,节约人力,可大规模生产;3.培养料内热量分布均匀,料内发酵温度基本一致,质量可得到保证;4.发酵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所含杂菌少;生产该双孢菇培养料使用的原料有:麦秸、鸡粪、碳酸钙、无机复合肥、过磷酸钙、石灰粉、石膏粉,该产品的用途是种植双孢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G1/00 授权公告日:20130807 终止日期:20151027 申请日:201010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8-07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5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628 申请日:201010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10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孢菇培养料。

背景技术:

双孢菇:学名出菇,又称圆蘑菇、洋蘑菇、双孢蘑菇、白蘑菇,子实 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 下凹,白色或乳白色,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红色呈褐色;菌柄粗短,圆 柱形,稍弯曲,近光滑或略有纤毛;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 部,易脱落;担子上有两个担孢子,所以称为双孢蘑菇。双孢菇属草腐菌, 中低温性菇类,我国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双 孢菇种植的第一步是制备培养料,较老的工艺制备培养料采用露天发酵法, 该方法使用的原料有稻草、干牛粪、磷肥、石膏粉、白石灰、棉籽饼,其 比例为稻草∶干牛粪∶磷肥∶石膏粉∶白石灰∶棉籽饼=1∶1.6∶ 0.03∶0.025∶0.025∶0.03。制备方法的第一步是:堆制发酵,时间选在8 月份,先将稻草用清水充分浸湿,堆成一个宽约2.2米、高约1.4米、长 度不限的大堆,堆放3天,同时将牛粪碾碎、加水调湿后堆起;第二步: 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0.15米的稻草,宽2米,长度不限,然后撒上 一层0.05米厚的牛粪,按上述方法依次铺设第二、第三,一直铺设8层左 右,从第二层开始加适量的水,每层稻草铺上后均要踏实;第三:翻堆, 翻堆一般应进行4-5次,在建堆后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磷肥、 石膏粉、白石灰、棉籽饼,此后间隔6天、5天、4天、3天各翻堆一次, 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 料堆直接日晒、雨淋,堆制全过程约需25天左右,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 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草粪混合 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然后进棚用蒸汽加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后 培养料制成。上述工艺存在下列缺陷:1.使用牛粪,其含氮量低,发热量 小;2.室外露天发酵,热量分布不均匀,质量得不到保证;3.易感染杂菌; 4.需多次人工或机械翻堆,生产成本加大;5.二次发酵要蒸汽加热,需购 置锅炉,不仅增加成本且污染环境,还影响工棚寿命。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通气发酵法生产双孢菇培养料,该方法机械化操作 且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露天发酵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 的隧道通气发酵法并对配方料进行改进后来生产双孢菇培养料,该方法的 优点是:1.改用麦秸和鸡粪为主要原料,其优点是麦秸来源广,鸡粪含氮 量高,发热量大;2.机械化自动连续操作,节约人力,可大规模生产;3. 培养料内热量分布均匀,料内发酵温度基本一致,质量可得到保证;4.发 酵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所含杂菌少。生产该双孢菇培养料使用的原料有: 麦秸53%-58%、鸡粪41%-46%、碳酸钙0.1%、无机复合肥0.5%、过磷酸钙 0.2%、石灰粉0.1%、石膏粉0.1%。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批量生产双孢菇培养料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 车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鸡粪和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使鸡粪成为糊状, 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

2.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碳酸钙、无机 复合肥、过磷酸钙、石灰粉、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3.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隧道是带有进出气通道并可随 时将进出气通道关闭的保温仓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为 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远大于牛粪,隧道 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

4.当第一隧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 过机械倒料送入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机械倒料起到搅拌散热的作 用)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 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入第二隧道,继续通风发酵3天。

5.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的温度约为 60℃左右,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在3天 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上述步骤3中所述隧道内的发酵温度为78℃-80℃。

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隧道内的发酵温度为65℃-70℃,通风方式和步 骤3相同,倒料的次数为3次,时间为9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机械化操作,节约人力,可大规模生产;

2.培养料内热量分布均匀,温度基本一致,成品质量好于露天发酵;

3.连续发酵,时间短,培养料杀菌彻底;

4.不用蒸汽,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1%的鸡粪和58%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实施例2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2%的鸡粪和57%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实施例3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3%的鸡粪和56%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实施例4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4%的鸡粪和55%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实施例5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5%的鸡粪和54%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实施例6

先在地面上挖制一深约2米的大型水泥预制池,其一面做成可供铲车 行驶的斜坡,用铲车将占总量46%的鸡粪和53%的麦秸推入预制池中,加水 使鸡粪成为糊状,用铲车进行搅拌混合后浸泡一天;用铲车将预制池中物 料推上岸,放置3天,此时加入占总量0.1%的碳酸钙、0.5%的无机复合肥、 0.2%的过磷酸钙、0.1%的石灰粉、0.1%的石膏粉,用铲车搅拌基本均匀; 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料送入第一隧道,用自动通风机通风发酵,其通风时间 为通风10分钟,间隔50分钟,因鸡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热量远大于牛粪, 隧道内的物料温度可达78℃-80℃左右,在此温度下发酵3天;当第一隧 道内的物料温度下降至65℃-70℃时,将隧道内的物料通过机械倒料送入 第二隧道,通风发酵3天;3天后将第二隧道的物料倒料送回第一隧道, 通风发酵3天;3天后再将第一隧道的物料倒料再进入第二隧道,继续通 风发酵3天;然后将隧道的进出气口全部关闭,密封发酵6天,此时物料 的温度约为60℃,打开进出气口,加强风的进量和出量,使隧道内的温度 在3天逐步降低到30℃左右,此时打开隧道出料,即得双孢菇培养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