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药物中间体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备方法

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药物中间体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药物中间体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由N,N'-二环己基脲(DCU)跟丙二酸在乙酸做溶剂条件下,乙酸酐脱水产生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产品收率高,产品纯度大于99.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25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94713.X

  • 申请日2011-09-28

  • 分类号C07D239/6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绍增

  •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江镇(如皋港区)粤江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12: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239/62 登记生效日:201712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239/62 登记生效日:201612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1-0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239/62 登记生效日:2016101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4-08-1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7D239/6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39/62 申请日: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0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药物中间体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是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巴比妥酸类药物关键中间体, 化学结构式:

化学结构名称 :1,3-二环己基L嘧啶-2,4,6(1H,3H,5H)-三酮,分子式为C16H24N2O3,分子量为 292.37。本发明涉及抗增殖化合物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抑制HIF-1活性(例如HIF-1α与p300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因而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性疾病入癌症的活性化合物。   几个用于证明的细胞系支持了HIF-1作为血管生成中的可行资料目标的重要性。HIF-1α小白鼠呈现胚胎致死表型,其特征在于缺乏头侧血管化。由HIF-1α小白鼠产生的畸胚瘤比野生型肿瘤小75%,尺寸的降低由细胞程序死亡水平增加引起。此外,ARNT在小白鼠肝癌细胞系中的失活导致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受阻。其他研究已经记载了高度转移性和侵袭性肿瘤表型的HIF-1α水平,例如在具有高水平HIF-1α且极具转移性的人前列腺细胞系PC3中。最近已采用转基因小白鼠方法来证明HIF-1α/p300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采用几种方法对血管生成抑制的研究清楚的表明该过程的有效抑制可以在动物模型中阻断肿瘤生长。使用抗血管源性策略在实验条件下诱导肿瘤消退的可能最惊人的例子最近已由使用天然多肽-血管抑素(angiostatin)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研究提供。这些研究除了明显有效外,还没有出现毒性且未获得抗药性。此外,有前景的抗血管源性策略出现在使用定向于血管生长的几个方面的小分子的临床开发中,例如VEGF/VEGF受体,整联蛋白(ανβ3):玻连蛋白相互作用或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目前对抗血管源性策略已确定的唯一清楚的不利副作用是雌性生育能力可逆丧失。

目前合成该中间体的主要方法为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ZIC/VINITI database (1974-1999) provided by InfoChem; INPI data prior to 1986,Biotransformations database compil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or Dr. Klaus Kieslich。主要是从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四氢呋喃溶液跟丙二酸的四氢呋喃溶液搅拌脱水反应得到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单耗低,收率高的不同工艺路线合成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抑制血管生成、肿瘤发生和增殖疾病的药物中间体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反应组成:

N’N-二环己基脲和丙二酸在溶剂和脱水剂存在下反应得到1,3-双环己基巴比妥酸。

进一步地,在反应中,所述溶剂为乙酸。

进一步地,所述脱水剂指常用的乙酸酐、丙酸酐类酸酐。

进一步地,反应温度为0~150℃;N’N-二环己基脲:丙二酸:脱水剂:溶剂(摩尔比)=1:1.1:4.4:9.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产品收率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反应具体如下:

N,N'-二环己基脲(DCU)跟丙二酸在乙酸做溶剂条件下,乙酸酐脱水产生1,3-二环己基巴比妥酸。反应式如下:

N’N-二环己基脲:丙二酸:脱水剂:溶剂(摩尔比)=1:1.1:4.4:9.0,在0-150℃,优选0~90℃条件下反应直到完全转化,减压蒸去溶剂加入无水乙醇回流,冷却到0~10℃,搅拌过滤得到产品。

 

实施例1: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50.0ml的冰醋酸,65.0g的N'N-二环己基脲及33.0g的丙二酸,升温,80℃滴加120ml的乙酸酐,保温反应4h,减压蒸馏,加入500ml无水乙醇,回流,冷却到0-5℃搅拌析晶,过滤得到75.0g产品,含量99.5%以上。

实施例2: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50.0ml的冰醋酸,65.0g的N'N-二环己基脲及33.0g的丙二酸,升温,100℃滴加120ml的乙酸酐,保温反应4h,减压蒸馏,加入500ml无水乙醇,回流,冷却到0-5℃搅拌析晶,过滤得到78.0g产品,含量99.5%以上。

 

实施例3: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50.0ml的冰醋酸,65.0g的N'N-二环己基脲及33.0g的丙二酸,升温,滴加120ml的乙酸酐,保温反应4h,减压蒸馏,加入100.0ml水及60.0ml浓盐酸,加热回流,冷却过滤,得到59.0g,含量99.0%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