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入侵的方法

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入侵的方法

摘要

一种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入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选择样地,打造种植沟;(2)土杂肥制备;(3)堆肥制备;(4)种植沟施堆肥和土杂肥;(5)在种植沟内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苎麻和外来杂草;(6)剥麻时将麻叶、麻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7)每年秋冬之际,烧制土杂肥,在冬季时,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苎麻是多年生深根型草本植物,适应性强,生长快,在短时间内就可形成茂密的植被,能竞争性抑制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抵制这两种外来杂草的入侵。并且本技术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便,易操作,重建植被时间短,防治外来杂草效果好,无风险等多重优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21205 终止日期:20160923 申请日:201109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2-05

    授权

    授权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和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是两种影响大的外来恶性杂草。胜红蓟起源于南美,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两者在我国发生量大,危害重。这两种外来杂草能产生和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具有异株克生作用;在农田、果园等地方大量滋生蔓延,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减产;由于生态适应性广,抑制本土植物和其它植物的生长,常在入侵地形成单优或共优群落,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危害。清除这些恶性杂草要化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防控外来杂草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类:(1)采用火烧、挖除等人工防治法,这类方法只适用于控制小面积外来杂草。(2)利用除草剂等化学防治法,如用草甘膦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方式可大面积使用,但是大量使用除草剂会污染环境,而且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3)生物防治法,如利用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寄生控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生物防控法适用于大面积,但存在生物防控剂在引进后发生新变化而具有潜在风险。人工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只在短时间内有效。这三类方法都是借助外部力量防控外来植物。   

生态抵制就是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维持其完整性和抵制系统退化的能力。从抵制外来种入侵方面讲,生态抵制就是生态系统在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作用下,抵制外来种入侵干扰,维持其稳定的能力。生态抵制外来种入侵是生态系统因其固有特性而自身具有抵制入侵的能力。生态抵制技术强调生态系统依靠自身力量抵制外来种入侵。

生态抵制外来种入侵的机理包括生物机理与非生物机理两个方面。(1)生物机理有以下几方面:①生物有选择性地采食、限制外来种生长。②植物分泌化感物质抑制外来植物,如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对薇甘菊有化感抑制作用。③植物竞争性限制外来植物入侵,如黑麦草(Lolium perenne) 的竞争性比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强,可用黑麦草控制紫茎泽兰。(2)非生物机理:不利的温度与土壤特性、干旱或其它干扰限制外来种入侵。

采用生态抵制技术防控外来植物入侵,最重要的是选用竞争性强的本地植物,对植物群落进行改造或在外来种入侵的生态系统中重建植被,使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抵制外来种入侵的能力。生态抵制技术是一种绿色技术,可大面积使用和长时间阻控外来种入侵。

鉴于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原因,在防控外来种入侵时,要兼顾土地的再利用;通过土地的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维护重建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恶性外来杂草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问题, 通过添加外源物质改良土壤,栽培经济作物苎麻(Boehmeria nivea),构建适宜于生态阻控这两种外来杂草入侵的植物群落,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入侵的方法,本方法利用经济作物苎麻阻控外来杂草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定居生长,苎麻生长快,适应性强,竞争力大,而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栽培苎麻防控外来杂草入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三种地方选择样地:①弃耕地,②胜红蓟生长地,③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铲除样地中的各种植物,打造种植沟;

(2)土杂肥制备:收割杂草和收集植物凋落物,晒干,叠成柴堆,从下部点燃柴堆,在柴堆上覆盖泥土,柴堆下部裸露,柴堆缓慢燃烧,火熄灭后收集这些火烧土和草炭,过筛,制成含草炭的土杂肥;

(3)堆肥制备:烧制草灰、制作草屑、收集牛粪,将牛粪、草屑和草灰按重量比混合:牛粪70%,草屑20%,草灰10%;

(4)每个种植沟施堆肥和土杂肥;最佳施肥量为:施堆肥15kg,土杂肥20kg。

(5)在种植沟内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苎麻和外来杂草;

(6)剥麻时将麻叶、麻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苎麻栽培第一年剥麻一次;第二年剥麻两次;

(7)每年秋冬之际,收割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杂草,烧制土杂肥,在冬季时,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所述步骤(5)中的外来杂草为胜红蓟或加拿大一枝黄花,种植苎麻时用分蔸繁殖法栽培;所述步骤(1)中,种植沟平行排列,相邻两种植沟的间距为40cm,种植沟长400cm、宽

30-60cm、深40cm。

原理是:选用的苎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苎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和根系都很发达,苎麻属深根型植物,萝卜根粗长,根系较多,入土深达50cm以上,大部分细根分布在35cm左右的土层中;苎麻地上茎高达2m左右;苎麻再生能力很强,幼苗生长快,15天到20天就可形成茂密植被,多层覆盖麻地的盖度可达100%,且覆盖时间长达10个月左右。每季苎麻剥打后,麻杆、麻叶还土,直接覆盖麻地表面,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提高地面覆盖度,减少表土流失。苎麻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地区、黄河流域均能栽种苎麻。

苎麻分别与胜红蓟、加拿大一枝黄花混种时,都能正常生长,并能竞争性抑制这两种外来杂草生长,苎麻的耐逆性强。

堆肥和土杂肥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火烧制成的土杂肥,病源生物少;堆肥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杀死了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土杂肥中的草炭吸附力强,可吸附外来杂草分泌的化感物质,削弱其化感作用;草炭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缓慢释放,以此促进苎麻生长;堆肥和土杂肥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苎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栽培苎麻控制外来杂草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苎麻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种植。

(3)苎麻生长快,在短时间内就可形成茂密的植被。

(4)苎麻是多年生深根型草本植物,地下茎和根系都很发达,发达的地下茎和根系使苎麻竞争土壤资源的能力强。苎麻地上茎丛生,高达,叶片大而多,竞争阳光能力强。苎麻能竞争性抑制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抵制这两种外来杂草的入侵。

(5)苎麻再生能力很强,苎麻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

(6)苎麻剥打后,麻杆、麻叶还土,直接覆盖麻地表面,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地面覆盖度。

(7)堆肥和土杂肥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为苎麻生长提供营养。

(8)火烧制成的土杂肥,病源生物少;堆肥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杀死了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9)土杂肥中的草炭吸附力强,可吸附外来杂草分泌的化感物质,削弱其化感作用;草炭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缓慢释放,有利于苎麻生长。

(10)用稻草覆盖种植沟,可防冻,保护苎麻蔸,抑制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生长。

(11)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经济作物苎麻抑制恶性杂草胜红蓟与加拿大一枝黄生长定居的绿色技术,本技术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2)本技术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便,易操作,重建植被时间短,防治外来杂草效果好,无风险等多重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2008年底到2010年底在湖南湘潭鹤岭镇某弃耕地进行野外实验。

植物材料:苎麻(Boehmeria nivea)、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其它材料:玉米秆、牛粪和稻草。

实施步骤如下:

(1)样地建立:在弃耕地中选建5块面积相近的样地,分为标示为S-1、J-1、T-1、T-2和T-3。将样地土壤挖松,带根一起铲除植物,平整样地后,打造种植沟,种植沟宽30cm,深40cm,长400cm;种植沟平行排列,相邻两种植沟的间距为40cm。

(2)土杂肥制备:收集(1)铲除的植物体,同时从样地周边收集凋落物和收割杂草,将植物体晒干,叠成柴堆,从下部点燃柴堆,在柴堆上覆盖泥土,柴堆下部裸露,柴堆缓慢燃烧,火熄灭后收集这些火烧土和草炭,过筛,制成含草炭的土杂肥。

(3)堆肥制备:2008年冬季采收杂草烧制成草灰,收集玉米秆、苎麻秆叶等制成草屑,同时收集牛粪。将牛粪、草屑和草灰按重量比混合:牛粪70%,草屑20%,草灰10%。将这些混合基质堆集在一起,用水浇透,用稻草覆盖,堆放到来年使用。

(4) 2009年4月初在S-1样地移栽苎麻和胜红蓟:在同一种植沟中,将这两种植物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每条沟15个苎麻蔸,30株胜红蓟幼苗。

(5) 2009年4月初在J-1样地移栽苎麻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同一种植沟中,将这两种植物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每条沟15个苎麻蔸,30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

(6)T-1、T-2和T-3三块样地作为对照,2009年4月初在这三块样地移栽植物。T-1样地单独栽苎麻:每条沟苎麻蔸15个。T-2样地单独栽胜红蓟:每条沟幼苗30株。T-3样地单独栽加拿大一枝黄花:每条沟幼苗30株。

(7)每条种植沟中施堆肥15kg,土杂肥20kg;然后盖上一层土。

(8)2009年8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S-1、J-1和T-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32、1.30和1.38m,这3块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S-1和T-2样地中的胜红蓟平均高度分别为0.23 m和0.45m,两者之间差异显著。J-1和T-3样地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高度分别为0.71 m和1.35m,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9)2009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包括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10)2010年7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S-1、J-1和T-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59、1.64和1.68m,这3块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S-1样地未见胜红蓟苗,J-1样地只见到3株加拿大一枝黄花苗,植株弱小,其平均高度分别为0.12m,远低于T-3样地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高度1.51m。

(11)2010年7月底,样地调查完后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2)2010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3)2010年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包括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实施例2

2008年底到2010年底在湖南湘潭鹤岭镇胜红蓟生长地进行野外实验。

植物材料:苎麻(Boehmeria nivea)和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其它材料:玉米秆、牛粪和稻草。

实施步骤如下:

(1)样地建立:在胜红蓟生长地选3块面积相近的样地,分为标示为S-2、A-1和A-2。将样地土壤挖松,带根一起铲除植物,平整样地后,打造种植沟,种植沟宽45cm,深40cm,长400cm;种植沟平行排列,相邻两种植沟的间距为40cm。

(2)土杂肥制备:收集(1)铲除的植物体,同时从样地周边收集凋落物和收割杂草,将植物体晒干,叠成柴堆,从下部点燃柴堆,在柴堆上覆盖泥土,柴堆下部裸露,柴堆缓慢燃烧,火熄灭后收集这些火烧土和草炭,过筛,制成含草炭的土杂肥。

(3)堆肥制备:2008年冬季采收杂草烧制成草灰,收集玉米秆、苎麻秆叶等制成草屑,同时收集牛粪。将牛粪、草屑和草灰按重量比混合:牛粪70%,草屑20%,草灰10%。将这些混合基质堆集在一起,用水浇透,用稻草覆盖,堆放到来年使用。

(4) 2009年4月初在S-2样地移栽苎麻和胜红蓟:在同一种植沟中,将这两种植物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每条种植沟20个苎麻蔸,40株胜红蓟幼苗。

(5) A-1样地中单独栽苎麻:2009年4月初每条种植沟移栽20个麻蔸。A-2样地中单独栽胜红蓟:2009年4月初每条种植沟移栽40株幼苗。

(6)每个种植沟中施堆肥15kg,土杂肥20kg;然后盖上一层土。

(7)2009年8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S-2和A-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29和1.34m,两块样地的苎麻平均高度之间存在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S-2和A-2样地中的胜红蓟平均高度分别为0.26和0.50m,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8)2009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包括胜红蓟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9)2010年7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S-2和A-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50、1.55m,两块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S-2样地未见胜红蓟。   

(10)2010年7月底,样地调查完后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1)2010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2)2010年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包括胜红蓟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实施例3

2008年底到2010年底在湖南湘潭鹤岭镇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进行野外实验。

植物材料:苎麻(Boehmeria nivea)和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其它材料:玉米秆、牛粪和稻草。

实施步骤如下:

(1)样地建立: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选3块面积相近的样地,分为标示为J-2、C-1和C-2。将样地土壤挖松,带根一起铲除植物,平整样地后,打造种植沟,种植沟宽60cm,深40cm,长400cm;种植沟平行排列,相邻两种植沟的间距为40cm。

(2)土杂肥制备:收集(1)铲除的植物体,同时从样地周边收集凋落物和收割杂草,将植物体晒干,叠成柴堆,从下部点燃柴堆,在柴堆上覆盖泥土,柴堆下部裸露,柴堆缓慢燃烧,火熄灭后收集这些火烧土和草炭,过筛,制成含草炭的土杂肥。

(3)堆肥制备:2008年冬季采收杂草烧制成草灰,收集玉米秆、苎麻秆叶等制成草屑,同时收集牛粪。将牛粪、草屑和草灰按重量比混合:牛粪70%,草屑20%,草灰10%。将这些混合基质堆集在一起,用水浇透,用稻草覆盖,堆放到来年使用。

(4) 2009年4月初在J-2样地移栽苎麻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同一种植沟中,将这两种植物采用间种方式搭配种植:每条种植沟25个麻蔸,50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

(5) C-1样地中单独栽苎麻:2009年4月初每条种植沟移栽25个麻蔸。C-2样地中单独栽加拿大一枝黄花:2009年4月初每条种植沟移栽50株幼苗。

(6)每条种植沟中施堆肥15kg,土杂肥20kg;然后盖上一层土。

(7)2009年8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J-2和C-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34和1.42m,两块样地的苎麻平均高度存在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J-2和C-2样地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高度分别为0.63和1.31m,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8)2009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的包括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9)2010年7月,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J-2和C-1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分别为1.46、1.52m,两块样地中的苎麻平均高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J-2样地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数量稀见,植物弱小,平均高度分别为0.17m,远低于C-2样地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高度1.55m。

(10)2010年7月底,样地调查完后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1)2010年10月,剥麻一次;将麻叶秆收集起来,覆盖在种植沟上。

(12)2010年11月,收集样地及其周边地方包括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内的杂草与凋落物,烧制土杂肥,将土杂肥播洒在种植沟上,用稻草覆盖种植沟,防麻蔸冻伤和抑制杂草幼苗生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