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及其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

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及其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首先选取原料药广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白术、厚朴、法半夏、甘草,洗净、干燥;常温下分别将其粉碎,得到粒度为60~120目的粗粉;所得粗粉按比例混合均匀,置于棒磨机内粉碎后,通过风送进入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过500目筛,过筛得到粒径≤25微米的粉料由引风机产生的气流输送到旋风集料器中收集;未过500目筛的粉料经漏斗收集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棒磨机内再次循环粉碎。本发明优点在于整个制备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制备的成品药物粒径≤25微米,大大提高了细胞破壁率和生物利用度,本发明中使用的双向气流筛分机简化了超微粉藿香正气散的制备工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7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康星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82965.8

  • 申请日2011-11-2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霞

  • 地址 451464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工业园区镇兴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47: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88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11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8-28

    授权

    授权

  • 2013-02-2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88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11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88 申请日:2011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涉及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方法的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家畜夏季防病治病的藿香正气散主要有藿香、紫苏叶、白芷等十多味中药组成的散剂,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的功效,能抑制肠平滑肌活动,解除肠平滑及痉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用的散剂存在剂量大、剂型粗、外观差,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释放,生物利用率低等不足,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和治疗效果。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是对传统粉碎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它既保留了传统中药制备技术的优点,又为中药的现代化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生产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1)生产效率低、耗能高是制约兽用中药超微粉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棒磨机在传统的闭路法粉碎过程中,当大部分物料已达到细度要求时,总有少部分粗粉混在其中,要使这部分粗粉进一步粉碎到所要求粒度需要大幅度延长粉碎时间,使得粉碎效率降低,耗能大幅增加;(2)风选分级和分级轮分级存在分级后的物料粒径均匀度差,大大影响了中兽药复方超微粉的生产质量,尤其是在应用于动物饮水使用时,由于少量未破壁细胞的存在,很难达到使用要求。(3)传统的单向气流筛分,由于中药在进行超微粉碎时,随着粒径的减小,物料颗粒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吸附性增加,流动性变差,易聚集成大颗粒等造成超过200目细度药粉的过筛分级难以进行。上述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兽药超微粉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及在兽医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能耗大、药物最大粒径难以精确控制、无法连续生产、生产过程中粉尘多等难题,使得制备的成品药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用药量少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的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

本发明所述的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分别选取原料药广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白术(炒)、厚朴、法半夏、甘草饮片;洗净、晾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10%;

第二步、在20℃~25℃温度下分别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得到粒度为60~120目的粗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粗粉按广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白术:厚朴:法半夏:甘草=12:9:6:3:6:6:5:6:6:4:3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粗粉置于棒磨机内粉碎后,通过风送进入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过500目筛,过筛得到粒径≤25微米的粉料由引风机产生的气流输送到旋风集料器中收集即得超微粉藿香正气散成品;未过500目筛的粉料经漏斗收集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所述棒磨机内再次循环粉碎。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其内腔中部开口向下的筛筒,所述筛筒的目数≥500目;筛筒的筒口与设置在机壳下部的漏斗上开口相衔接;机壳内腔通过上部的负压室与引风机相连通;在位于筛筒与机壳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由横管和立管构成的门字形旋转喷气管,所述门字形旋转喷气管的喷气口为分别沿所述横管和立管轴向开设在其管壁上的通槽,所述通槽分别朝着筛筒方向开设,通槽的槽宽0.5-2毫米,横管的中部与驱动电机传动联接;在筛筒中间位置设置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的出风口穿过筛筒与门字形旋转喷气管的横管中部相连通并通过滚动轴承滚动连接;鼓风管的进风口延伸出所述漏斗侧壁之外与鼓风机的鼓风口相连通;在筛筒内设置有进料管,在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缓冲伞,进料管的进料口延伸出漏斗侧壁之外经闭风器与粉料输送风机出风口连通。

所述引风机的引风压为1000pa,引风量为3000m3/h;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为155转/分钟;所述鼓风机的鼓风压力为33kpa,鼓风量为320m3/h;所述粉料输送风机的出风压力为24kpa,出风量为150m3/h;所述筛筒的侧壁和顶壁分别与对应的立管和横管之间距离为25毫米。

本发明优点在于整个制备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低温或特殊附加条件;制备的成品药物粒径≤25微米,大大提高了细胞破壁率和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药理作用,从而减少了治疗疾病用药量,节约了药材,同时也改善了药物的气味和口感,使得直接采用饮水方式给药得以实现,改变了中药散剂只能拌料不能饮水服用的不足;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双向气流筛分机,大大简化了超微粉藿香正气散的制备工艺,实现了中药散剂质量标准可控、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本发明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以下试验得到验证:

试验药物:

1.超微粉藿香正气散,采用本发明制备。

2.土霉素粉;100g/袋,含量:98.5%,实验室制备。

3.藿香正气散: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在实验室试制,粒度80目。

试验动物:猪场暑期自发腹泻病的仔猪群,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外感风寒所致泄泻。

试验方法: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照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感染后不用药组、感染后用土霉素组、感染后用藿香正气散细粉高剂量组、感染后用超微粉藿香正气散高剂量组、感染后用超微粉藿香正气散中剂量组、感染后用超微粉藿香正气散低剂量组。用法与用量(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试验分组及用药情况

组别动物数(只)用药情况用法用量110空白对照组不用药210感染,不用药组不用药310感染,土霉素组0.1%/天/拌料410感染,藿香正气散细粉高剂量组50g/只/天/拌料510感染,藿香正气散超微粉高剂量组25g/只/天/拌料610感染,藿香正气散超微粉中剂量组20g/只/天/拌料710感染,藿香正气散超微粉低剂量组15g/只/天/拌料

表2各组药物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比较

组别病例数(只)死亡数量(只)死亡率(%)治愈数量(只)治愈率(%)11000002101010000310990110410001010051000101006100099071000880

从表2显示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超微粉藿香正气散组,土霉素粉组,藿香正气散细粉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感染不用要组有显著差异(p<0.05),藿香正气散细粉组和超微粉藿香正气散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土霉素粉组(p<0.05),在剂量上,超微粉藿香正气散组仅为藿香正气散细粉组用量的一半,大大节约了药材,降低了药材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生产设备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专用双向气流筛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超微粉藿香正气散常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分别选取原料药广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白术(炒)、厚朴、法半夏、甘草饮片;洗净、晾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10%;

第二步、在20℃~25℃温度下分别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得到粒度为60~120目的粗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粗粉按广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白术(炒):厚朴:法半夏:甘草=12:9:6:3:6:6:5:6:6:4:3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

第四步、首先开启粉料输送风机15、引风机5、鼓风机11、驱动电机8。粉料输送风机15的吹风压力为24kpa,吹风量为150m3/h;引风机5的引风压为1000pa,引风量为3000m3/h;鼓风机11的鼓风压力为33kpa,鼓风量320m3/h;驱动电机8的转速为155转/分钟;

1、将第三步所得粗粉置于棒磨机16内粉碎后,棒磨机16内待分级粉体在粉料输送风机15的吹力作用下经闭风器14、进料管12被高速气流带入到设置在机壳1内腔中部开口向下的筛筒2内,并通过缓冲伞13降低待分级粉体在筛筒2内的冲击力,使待分级粉体在筛筒2内分散;筛筒2的目数为500目;

2、筛筒2内分散的待分级粉体在引风机5作用下通过筛筒2进行分级,穿过筛筒2的细粉在引风机5产生的负压气流作用下经机壳1上部的负压室4输送到旋风集料器17中收集即得超微粉藿香正气散成品。未通过筛筒2的粉体下沉经与筛筒2下开口相衔接的漏斗3收集并通过管道18输送到所述棒磨机16内再次循环粉碎;

3、门字形旋转喷气管在驱动电机8带动下通过滚动轴承10旋转,鼓风机11送出的风经鼓风管9进入所述横管6和立管7内,并经分别沿轴向朝着筛筒2方向开设在横管6和立管7管壁上具有通槽结构的喷气口喷出,在筛筒2顶面和侧面形成均匀向筛筒2内的反吹气流,使筛筒2内的粉体进一步雾化,同时阻止粉体在筛筒2上结块堵塞筛网孔,使未通过筛筒2的粉体随着形成的气流漩涡下沉进入漏斗3内。分别沿轴向开设在横管6和立管7管壁上通槽的槽宽根据需要在0.5毫米-2毫米之间选择,横管6和立管7与对应筛筒2的顶壁和侧壁之间距离分别为25毫米。

所得的超微粉藿香正气散成品分装于铝箔袋中,每袋500g或1000g存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