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低聚果糖、甘露糖及其衍生物在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和解酒制品中的应用

低聚果糖、甘露糖及其衍生物在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和解酒制品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涉及一种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具体地,所述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低聚果糖、甘露糖、以及甘露糖衍生物。该功能性低损伤酒在保持原酒风味的同时,有降低酒类损伤的作用。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的制备方法,以及低聚果糖、和/或甘露糖、和/或甘露糖衍生物在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中的用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34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58679.9

  • 发明设计人 刘俊康;徐启旺;

    申请日2010-04-23

  • 分类号C12G3/00(20060101);A23L1/30(20060101);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程泳

  •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2G3/00 登记生效日:201705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4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24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G3/00 申请日:2010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2G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1130 申请日:201004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1-0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12G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42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1-11-09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涉及一种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具体地,所述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含有低聚果糖、甘露糖、或甘露糖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的制备方法,以及低聚果糖、和/或甘露糖、和/或甘露糖衍生物在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酒类包括各种类型的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其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酒精度从8%到70%不等,适量饮酒对机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在过量饮酒的情况下,特别是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浓度大于0.204mg/mL时,心算、视觉保留、线条判断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更严重者可引起昏迷、死亡。 

因此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寻求一种既不改变原酒风味,可延续其原酒文化,又可以减少饮酒损伤的发明创造。因此,本领域一直需有一种功能性低损伤酒。所谓功能性低损伤酒也称为低损伤酒,是指人体饮了这种酒以后对机体(如肝、肠、胃、脑等组织)的损伤,较人体饮了相同量的酒精含量接近的酒来说,损伤程度要低。 

目前,只有一些中药成分,如葛根,牡蛎,用于制备解酒用品中,但未见加入酒中使用的报导,并且它们也会影响酒体的色泽、风味,其具体的成分也不清楚。 

低聚果糖、甘露糖是食品添加剂,用于临床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的功能,抑制癌细胞或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对癌症和恶性肿癌起到抑制和治疗作用(ZHENG Shan et al.The effects offructo-oligosaccharide in the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forchildren with malignant tumors.Chin J Pediatr Surg.2005,26(1):5-8);对于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排毒清肠、防止腹泻、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脂质代谢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赵玲艳等,功能性低聚果糖的研究进展,食品工业,20049),但迄今尚没有关于这些物质用于制作功能性低损伤白酒的报道。 

本发明人在进行低损伤酒的研究中,对酒引起生物体损伤的过程进行了反复探索,经过研究认识到酒对机体的影响是各种各样的,最主要的是打破了生物体内原有的生命节律活动过程,使机体内各系统器官组织原有的协同活动失去有序性,从而引起不同的饮酒损伤。 

本发明人发现,低聚果糖、甘露糖、甘露糖衍生物等能够稳定细胞内HBP生化通路,保证体内分子的分布正常进行,从而发挥其对酒精损伤的减轻作用,并可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减轻酒精对肠道损伤。在体外试验中,这些物质可有效地对抗酒精的损伤作用,从而使有机体在饮酒的同时还能维持其原有的节律活动方式。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这些物质,有利于制作功能性低损伤酒同时也有利于制备成解酒制品,这已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明。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其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低聚果糖、甘露糖、以及甘露糖衍生物。 

在本发明中,除了上述的添加剂之外,还可以含有其它功效的成分,如中药成分。

所述酒包括但不限于: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 

对于本发明的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为0.01-5克每100毫升。 具体地,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为0.1-2克每100毫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为选自低聚果糖、甘露糖、以及甘露糖衍生物中的一种,并且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01-5克每100毫升。具体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1-2克每100毫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低聚果糖的分子式为G-(F-F)n,其中,G代表蔗糖,F代表果糖,n为3-13的整数,具体地,n为3-5的整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甘露糖衍生物为N-乙酰氨基甘露糖。 

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酒的勾兑过程中或在解酒制品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低聚果糖、甘露糖、以及甘露糖衍生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为0.01-5克每100毫升。具体地,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为0.1-2克每100毫升。 

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涉及低聚果糖、和/或甘露糖、和/或甘露糖衍生物在制备功能性低损伤酒或解酒制品中的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甘露糖衍生物是N-乙酰氨基甘露糖。 

本发明涉及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甘露糖: 

N-乙酰氨基甘露糖: 

低聚果糖(部分结构): 

低聚果糖是在蔗糖分子上以β-1,2-糖苷键结合数个D-果糖所形成的一组低聚糖的总称。低聚果糖可以以G-(F-F)n的形式描述,在本发明中,G代表蔗糖,F代表果糖,n为3-13的整数,具体地,n为3-5的整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加速乙醇的代谢降低饮酒对机体的损伤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Wistar大鼠,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体质量220±10g,雌雄各半,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养标准大鼠饲料常规饲养。多功能显微镜,BX410,日本Olympus公司;数码相机,A620,日本公司。市售普通白酒,酒精度38°。甘露糖,市售。 

1.2甘露糖对乙醇致肝损伤的干预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 

正常对照组:按0.168ml/kg/d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 

模型对照组:每只鼠灌胃38°白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干预组:每只鼠灌胃含1‰(0.1g每100ml)的甘露糖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每天早上灌胃一次,连续2周。 

1.3检测指标 

1.3.1饮水量的测量和尿液的收集 

饮水量测量方法:选用盖、嘴完好的250ml鼠用饮水瓶。用250ml量筒分别加入200ml自来水,每鼠1瓶,1-3d换水一次,换水时分别量取每瓶中剩余水量,计算出饮水量。实验前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测量每只大鼠连续3-5d饮水量。 

每组随机编号后选取1-6号鼠用代谢笼分别收集大鼠的24h尿液,计量。测定时间为实验开始前和实验开始后7、14天。 

1.3.2血清的采集 

每组随机编号后选取7-12号鼠于试验后14天,颈动脉取血,常规发收集血清,于-20℃保存,备用。 

1.3.3乙醇脱氢酶的测定 

参考文献(Yang Sun,Jian-hong Lv,Huan Chen.Diagnosticsignificance of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alcohol dehydrogenase on liver disease.Sect Clin Biocherm Lab Med Foreign Med Sci,2005,26(6):326-7)中的方法进行了测定。 

1.3.4光镜下肝组织形态学观察 

实验21天后的大鼠处死,取肝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Olympus多功能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程度,肝窦变化,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有无渗出液及炎性细胞等。 

2.实验结果及评价 

2.1饮水量和尿液测定结果 

采用代谢笼法于实验开始前及开始后7、14天分别收集各组大鼠的尿量,统计其差异,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饮水量和尿液量显著降低,干预组大鼠饮水量和尿液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详见表1和表2。 

表1:甘露糖对饮酒大鼠饮水量的影响结果(ml)(n=10, ) 

  组别   实验开始前   实验开始后7天   实验开始后14天   干预组   38.35±2.37   35.58±4.42#  35.01±3.49#  模型对照组   37.36±2.38   19.44±2.53*  18.59±2.69*  正常对照组   37.82±2.99   37.65±3.48   37.73±2.49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表2:甘露糖对饮酒大鼠尿液的影响结果(ml)(n=10, ) 

  组别   实验开始前   实验开始后7天   实验开始后14天   干预组   20.29±1.27   18.27±1.93   19.96±2.12   模型对照组   21.09±3.27   10.45±1.61   10.18±1.73*   正常对照组   19.94±2.28   20.54±2.29   21.17±1.28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2.2甘露糖对血清中乙醇脱氢酶的影响 

各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后14天,分别采血,取血清,测定血清中的乙醇脱氢酶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乙醇脱氢酶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乙醇脱氢酶含量显著提高。见表3。 

表3:甘露糖对饮酒大鼠血清中乙醇脱氢酶含量的影响结果(n=10, ) 

  组别   乙醇脱氢酶含量(U/L)   干预组   5.6±0.50**#  模型对照组   3.5±0.35   正常对照组   6.0±0.27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2.3甘露糖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肝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大片状坏死,溶解,仅存少数肝细胞索,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高度扩张,官腔内有大片红细胞。干预组肝细胞索间充满嗜酸性物质,血管高度扩张,官腔内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未见明显的红细胞聚集,有的肝组织切片甚至接近正常。 

实施例2:减缓乙醇在胃肠道的吸收作用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Wistar大鼠,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体质量220±10g,雌雄各半,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养标准大鼠饲料常规饲养。多功能显微镜,BX41,日本Olympus公司;数码相机,A620,日本公司。市售老白干,酒精度38°。N-乙酰氨基甘露糖,市售;配成0.5%的乙醇溶液,备用。 

1.2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 

模型对照组:每只鼠灌胃38°白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N-乙酰氨基甘露糖干预组:每只鼠灌胃含1‰(0.1g每100ml)的N-乙酰氨基甘露糖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每天早上灌胃一次,连续10天。 

1.3观察指标及标本采集 

每天观察大鼠的酒醉、酒醒时间及动物状态。最后一次灌胃白酒 结束后各组大鼠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胃组织剖开,将内容物洗净,观察胃组织的溃疡程度;同时取小肠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观察,比较粘膜结构的整齐程度,各层组织及细胞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改变程度等。数码相机摄像。 

2.实验结果及评价 

2.1大鼠的一般体征 

模型组在灌胃白酒后,轻者动作呆板,步态不稳;重者翻正反射消失,甚至出现呼吸急促,约4h后恢复正常。随着灌胃天数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饮食减少,皮毛凌乱,光泽度差,大便腹泻,体重下降等表现。各给药组大鼠上述表现均不明显,在开始醉酒时间和醉酒后持续醉酒时间上都较模型组短,体重下降少。表1和2均为饮酒2周后的醉酒和体重的变化。 

表4:各组大鼠的开始醉酒时间及醉酒持续时间的比较(n=10, ) 

  组别  开始醉酒时间(min)   持续醉酒时间(min)   干预组  41.8±4.0*   187±40.6*   模型对照组  20.5±4.3   284±42.0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由表4可见,在开始醉酒时间和醉酒后持续醉酒时间这两个指标上均存在差异: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5:各组大鼠饮酒2周后体重变化比较结果(n=10, ) 

  组别   体重减轻量(g)   干预组   -(3.65±1.28)*  模型对照组   -(20.56±2.69)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由表5可见,在饮酒后2周体重的减轻成程度存在差异: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2胃组织的溃疡程度观察结果 

各组大鼠饮酒2周,在最后一次灌胃白酒结束时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胃组织剖开,将内容物洗净,观察胃组织的溃疡程度。胃溃疡的计算用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百分率表示。溃疡长度>1mm者,测其长度每1mm计1分;宽度>1mm者,计分加倍;弱为小溃疡点,计 0.5分。将计分相加即为该动物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百分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溃疡抑制百分率=(对照组溃疡指数平均值-干预组溃疡指数平均值)÷对照组溃疡指数平均值×100%。 

结果如下面的表6所示。 

表6:各组小鼠溃疡指数与溃疡抑制率统计表(n=10, ) 

  组别   溃疡指数   溃疡抑制率(%)   干预组   7.18±5.55   72.66   模型对照组   26.26±6.81   -

2.3肠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各组大鼠饮酒2周,在最后一次灌胃白酒结束时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小肠组织病理解剖可见模型对照组充血、出血,小肠内食糜呈水样,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和水肿,干预组程度较轻,或未见出血。 

小肠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观察,模型对照组小肠绒毛萎缩,高度很低;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小肠绒毛广泛充血、出血,小肠绒毛杯状细胞扩张、增生;固有层毛细血管腔高度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渗出物,渗出物包括嗜酸性均质物即水肿液和红细胞,肠腺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干预组肠道组织整体结构正常,绒毛刷状沿略不整齐,未见溃疡和增生,腺体正常,个别绒毛轻度抬高。 

实施例3:干预酒精致肠粘膜屏障损伤减轻酒精性肝病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市售;白酒,市售,酒精度38°、65°,重庆诗仙太白集团生产;KM小鼠,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常规饲养;多功能显微镜,BX410,日本Olympus公司;数码相机,A620,佳能数码相机。 

1.4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对乙醇致肝损伤的干预 

将30只小鼠平均分成3组: 

正常对照组:按0.168ml/kg/d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 

模型对照组:每只鼠灌胃38°白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干预组:每只鼠灌胃含1‰(0.1g每100ml)的低聚果糖和1‰(0.1g每100ml)甘露糖酒,酒的摄入量为0.168ml/kg/d。 

每天早上灌胃一次,连续七天,第八天时每组相应的将白酒改为65°,灌胃一次。 

每天观察小鼠的酒醉、酒醒时间及动物状态。第八天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肠道组织于平皿中卷盘、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肝组组织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1.5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 

1.5.1肝组织的观察 

取肝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Olympus多功能显微镜比较观察: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程度,肝窦变化,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有无渗出液及炎性细胞等。 

1.5.2肠组织的观察 

肠组织于平皿中卷盘、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比较观察:粘膜结构整齐的整齐程度,各层组织及细胞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改变程度等。 

2.实验结果及评价 

2.1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干预灌胃乙醇小鼠醉酒结果 

模型组小鼠饮酒后十分钟到半小时之间似醉非醉,即行走不平稳,但是被翻转后又能自觉地翻转回来,干预组均正常。在第八天饮用高度酒后,每组小鼠的开始醉酒时间及醉酒持续时间见表7。 

表7: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对小鼠的开始醉酒时间及醉酒持续时间的干预结果 

  组别  开始醉酒时间(min)   醉酒持续时间(min)   干预组  45±5.0*  136±19.4*  模型对照组  22.5±5.3   280±22.5

[0117]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由表7可见,干预组在开始醉酒时间和醉酒后持续时间上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 

2.2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对乙醇致小肠组织损伤的干预结果 

肠组织于平皿中卷盘、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观察,模型对照组肠道组织较大面积的溃疡,严重者溃疡深度进入肌层;溃疡周围粘膜组织有大量长短不一的杆菌和球菌浸润,管腔内可见脱落的肠粘膜细胞和群集细菌;腺体萎缩,细胞核固缩、淡染;粘膜层细胞增生;固有层毛细血管腔高度扩张,官腔内充满大量渗出物,渗出物包括嗜酸性均质物即水肿液和红细胞。干预组肠道组织整体结构正常,粘膜层略有剥离;血管轻微扩张;腺体正常,未见溃疡和增生,腺体正常,只是少量绒毛刷状沿不够整齐。 

2.3低聚果糖和甘露糖对乙醇致肝组织损伤的干预结果 

肝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多功能显微镜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肝细胞大片状坏死,溶解,仅存少数肝细胞索,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为主)及少量纤维增生,小胆管或毛细胆管内有胆汁郁积(呈橘红色),血管高度扩张,官腔内有大片红细胞。干预组肝细胞结构清楚,细胞内有少许脂滴,其余正常。 

上面的实施例1~3显示,低聚果糖、甘露糖、甘露糖衍生物,在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保护肝脏、介绍小肠对酒精的吸收、减少小肠组织损伤、减轻酒精性肝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得到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根据已经公开的所有教导,可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给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