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及其合成方法

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及其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及其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9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04850.2

  • 申请日2011-04-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陆聪明

  • 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3-06

    授权

    授权

  • 2011-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01/14 申请日:2011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吡啶环的吡唑及其合成方法,特别是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吡啶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常见且十分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用途广泛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医药及中间体、农药及中间体、化工中间体、染料。作为农药及其中间体,吡啶已经遍及农药中所有的应用领域和各种结构类型,特别是吡啶类杀虫剂-—烟碱硝基烯类被开发以后,含吡啶类新农药的专利迅速增加、值得引起人们注意。从结构类型看从结构类型看,除个别较为独特外,绝大部分已形成系列。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到磺酰脲、咪唑啉酮类农药都有含吡啶的化合物。

1-芳基吡唑类主要是以杀虫、杀螨为主,部分化合物具有杀菌、除草性。锐劲特是这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3 -芳基吡唑类化合物,以除草、杀菌为主。此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是吡氟苯草酯

吡唑肟醚类这类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杀虫、杀螨。典型化合物是唑螨酯,主要防治红叶螨、全爪螨和其它植食性螨类

1-酰胺基吡唑类化合物主要表现为杀虫活性,代表是灭幼唑。4-酰胺基吡唑类化合物主要表现为杀菌和除草活性。5-酰氨基吡唑类化合物以杀螨见长,吡螨胺是其代表。它对各种螨类和半翅目、同翅目害虫具有卓效,而且对螨类各生长期均有速效和高效、持效期长。

芳酰基吡唑类化合物的芳酰基主要在吡唑的 4-位上,表现出很好的除草活性。最典型的是吡唑特

当吡唑上连有磺酰基时,大多数有很好的除草活性。吡嘧磺隆便是很好的一例,它属于带吡唑环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吡唑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符合当今农药发展的要求,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因此备受农药界的关注,成为新农药创制中的一个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采用了的反应机理为: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

该化合物的物性参数:

分子式:C15H11F6N5

结构式:

中文命名: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

英文命名:

2,6-dimethyl-3,5-bis(5-(trifluoromethyl)-1H-pyrazol-3-yl)pyridine

分子量:375.27

熔点(采用WRS-1B数字熔点仪):262.8-264.0℃

外观:白色固体

红外光谱(采用Perkin-Elmer983G红外光谱仪,KBr压片):

υmax(cm-1):3423, 3156, 3001, 2933, 1612, 1547。

核磁共振氢谱(BrukerDM型核磁共振仪500MHz,CDCl3,内标:TMS):

13.95 (s, 2H, NH);8.02 (s, 1H, pyridine-H);7.06 (s, 2H, CH);2.61 (s, 6H, pyridine- CH3)。核磁共振氟谱(BrukerDM型核磁共振仪500MHz,CDCl3,内标:TMS):

δ(ppm):-60.36

一种制备上述的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 把化合物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吡啶的无水乙醇溶液滴加到三氟乙酸乙酯中,在催化剂用量的乙醇钠的作用下,在10-25℃温度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时间为2-5小时,浓缩反应液,将浓缩物用水稀释,调节pH值至5-7,用氯仿萃取,旋干,得到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所述的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吡啶与三氟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2.5-1:3.0;

b.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乙醇作为溶剂,将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和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水合肼水溶液加热反应,经浓缩,氯仿溶解,水洗涤,干燥处理后,分离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固体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所述的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5-1:3.0

本发明的2,6-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具有良好的杀虫火星,符合当今农药发展的要求,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本发明方法在室温下即可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的制备:在150mL圆底烧瓶内加入50mL无水乙醇,称取2.4g(约0.104mol)金属钠,溶解在上述无水乙醇中,在已制备好的醇钠中加入10mL(约0.075mol)三氟乙酸乙酯,将5g(约0.025mol)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吡啶溶于15mL无水乙醇中,用滴液漏斗滴入搅拌中的醇钠和三氟乙酸乙酯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在18-25℃,此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深棕色,2小时后,旋出乙醇,固体60mL用水溶解,醋酸调节pH值至7,用300mL氯仿萃取,旋干,得黄色油状物,柱色谱提纯(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抽干溶剂后,得到粉色固体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7.12 g,产率76.3%。

实施例一:取1g(约0.00255mol)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于25mL烧瓶内,加4mL的95%乙醇加热至完全溶解,稍冷却,将0.32mL80%水合肼,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体系呈黄色。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8小时后停止反应,浓缩,氯仿溶解,水洗涤,无水MgSO4干燥,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得白色粉末状固体1.84 g,产率92%。

实施例二:取9.9g(约0.0255mol)2,6-二甲基-3,5-二-三氟乙酰基乙酰基吡啶于250mL烧瓶内,加46mL的95%乙醇加热至完全溶解,稍冷却,将约6.6mL 80%水合肼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加热回流2后停止反应,浓缩,氯仿溶解,水洗涤,干燥,浓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得白色粉末状固体17.4 g,产率87%。

二甲基-3,5-二-[3-(5-三氟甲基)-1H-吡唑]吡啶的杀虫活性测试数据

1. 测试对象及方法

(1) 2龄粘虫,采用饲料含药法,分别于处理后48h和120h后观察结果。

(2) 豆蚜成虫,采用浸药法,24h后观察结果。

2. 测试浓度:将样品用DMF溶解后,分别配制成1mM和3mM的乳化溶液,用于测试使用。

3. 结果

(1) 粘虫

经1mM药剂处理后,120h时未见试虫出现死亡现象,试虫生长和发育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经3mM药剂处理后,48h时未见试虫出现死亡现象,试虫行为正常。在不同处理中存活试虫的龄期一致,试虫的平均体重出现较大的差异。3mM药剂处理后,120h时空白对照组平均体0.113g/10头,实验组平均体重0.033g/10头,平均存活试虫体重抑制率70.8%。

(2) 蚜虫

经1mM和3mM药剂处理后,24h时,药剂处理与对照中试虫发育基本一致,试虫均未出现死亡现象。120h后空白对照组与实验测试组试虫的体重无明显的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