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

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包括:将蔗糖和硬脂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于50~60℃反应10~14小时,分离、纯化制得蔗糖硬脂酸酯;将经线性化处理的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 115,将所得转化子接种于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2~144小时后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冲洗、生物印迹和冷冻干燥制得酵母展示脂肪酶;本发明通过将脂肪酶展示在细胞外,利用该酶制剂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不仅提高了转化效率,而且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5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08787.X

  • 申请日2011-04-28

  • 分类号C12P19/12;C12N15/63;C12N1/19;C12N9/20;C12R1/84;

  • 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红娟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P19/12 授权公告日:20130731 终止日期:20160428 申请日:201104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7-31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P19/12 申请日:2011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蔗糖酯(SE)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润滑、去污、起泡、调节粘度、防止老化、防止析晶等作用,且对人体无害,易生物降解为人体易吸收的物质,因而广泛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洗涤等工业。

长期以来,蔗糖酯的化学制备多利用蔗糖直接酯化的方法,由于蔗糖有8个反应活性相近的羟基,所以酯化反应作用位点难以控制,欲得到指定结构的单一产物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冗长的保护和去保护的步骤。目前所有有关蔗糖硬脂酸酯制备的工艺研究仍然局限于纯化学法,着重于对酯化反应各有关因素(如温度、反应时间、原料初始摩尔比等)进行优化,故副反应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脂肪酶是目前蔗糖酯合成中使用最广泛的酶,但是生产成本高、固定化过程繁杂费时大大局限了其商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可显著降低蔗糖硬脂酸酯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较高的酯化反应效率和产率。

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方法,包括:

将蔗糖和硬脂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于50~60℃反应10~14小时,分离、纯化制得蔗糖硬脂酸酯。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叔丁醇。

优选的,每升有机溶剂中蔗糖、硬脂酸和酵母展示脂肪酶的加入量分别为20~100g、50~100g、1~2g。

所述反应置于水浴摇床中进行,水浴摇床转速为150~200转/分钟。

优选的,在分离纯化前加入分子筛,继续搅拌反应10~12h,锁住水分,促进酯化反应进一步进行。

所述的分离、纯化为:离心取上清液,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水洗后溶于正己烷,重结晶。

所述的酵母展示脂肪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经线性化处理的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将所得转化子接种于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2~144小时后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冲洗、生物印迹和冷冻干燥制得酵母展示脂肪酶;

所述的重组质粒由原始载体pPIC9K和依次插入原始载体pPIC9K中MFα1信号肽下游的脂肪酶基因和毕赤酵母GS115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组成。

所述的脂肪酶基因可选用Genbank号为AF229435的序列,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为商业化产品,可从Invitrogen公司购得。它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序列的Genbank号为M28164。

载体pPIC9K为商业化产品(如Invitrogen公司),它存在MFα1信号肽序列(Genbank号:M17301),同时该载体内信号肽序列上游存在AOX1启动子(Genbank号:Z46233)。重组质粒线性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与胞内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提高表达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生物印迹所用配体为油酸,它可以诱导酶结构改变,提高转化率。

本发明通过将脂肪酶基因和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导入毕赤酵母细胞GS115,毕赤酵母细胞诱导培养后,脂肪酶表达并分泌到胞外,同时利用细胞壁α凝集素将该脂肪酶固定在细胞表面。利用该酵母展示脂肪酶对酯化反应进行催化,可有效提高操作稳定性、耐热性以及重复性,由于酶反应的特异性该酶能大幅度抑制副反应的发生,酯化转化率在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酵母展示脂肪酶

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脂肪酶基因(Genbank号:AF229435)和毕赤酵母GS115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Genbank号为M28164),同时在脂肪酶基因C端加上连接肽序列GSSGGSGGSGGSGGSGS(linker),连接后得到核苷酸序列pro-ROL-linker-α-agglutinin,同时在序列两端添加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其中pro-ROL为脂肪酶基因,α-agglutinin为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

以上述人工合成序列为模板,利用下述引物对,进行PCR扩增,

上游引物:5’-AAGGAAAAAAGAATTCGTTCCAGTTTCTGG-3’;

下游引物:5’-TTTTCCTTTTGCGGCCGCTAATGAAACG-3’

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为1μl,高保真DNA聚合酶0.5μl,dNTP(50mM)0.4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10×PCR缓冲液5μl,加水至50μl。

PCR运行条件为:94℃3分钟,35个循环(94℃30秒,60℃1分钟,72℃30秒),72℃10分钟。

用EocR I和Not I同时酶切PCR产物和pPIC9K质粒,并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过夜连接形成pPIC9K-ROL质粒,通过电泳检验并回收质粒。为使目的基因与毕赤酵母GS115发生His 4单位点置换重组,用Sal I对pPIC9K-ROL质粒进行酶切线性化处理。将酶切线性化处理好的目的基因约15μl加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中,转入电转杯中,冰浴15min,然后在1500V,400Ω,25uF条件下电击10ms,并加入约1ml预冷的山梨醇。将上述混匀的电转产物约400μl涂于MD平板上,筛选阳性转化子,然后将阳性转化子涂于不同浓度的G418平板上,根据阳性转化子对G418的抗性筛选出Mut表型的多拷贝阳性重组菌株。

将多拷贝阳性重组菌株接种在BMGY培养基中发酵培养30h,离心收集细胞;再将细胞置于含有0.5%(体积百分比)甲醇的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144h,离心收集细胞,用水冲洗后,接种至YGC培养基中30℃培养120h,然后3000g离心分钟收集菌体,蒸馏水洗涤后再用50mM pH7.0磷酸缓冲液洗涤,然后与2倍体积油酸混合,-80℃下预冻后再经德国Christ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24h,用己烷洗涤除去油酸,再进行再真空干燥去除己烷,即得到经生物印迹处理的酵母展示脂肪酶。

实施例2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硬脂酸酯

实例1取蔗糖0.2g、硬脂酸0.5g,加入含有10mL叔丁醇的具塞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然后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0.01g,置于水浴摇床开始反应,转速为20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50℃,反应12h后加入0.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离心沉淀除去酵母展示脂肪酶及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蔗糖硬脂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例2取蔗糖1g、硬脂酸1g,加入含有10mL叔丁醇的具塞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然后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0.02g,置于水浴摇床开始反应,转速为18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55℃,反应12h后加入0.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离心沉淀除去酵母展示脂肪酶及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蔗糖硬脂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施例3采用传统化学法合成蔗糖硬脂酸酯

取蔗糖0.2g、硬脂酸0.5g,加入含有10mL叔丁醇的具塞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置于水浴摇床开始反应,转速为20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50℃,反应12h后加入0.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离心沉淀除去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蔗糖硬脂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施例4测定转化产率和转化率

用硅胶G薄层板,于105℃活化1h,展开剂为氯仿∶甲醇∶醋酸=4∶4∶3(v∶v),以5%蒽酮溶液(溶剂为氯仿∶甲醇=1∶1,v∶v)为显色剂,把喷有显色剂的硅胶板置于110℃加热10min。蔗糖酯显蓝紫色,蔗糖为兰色(原点)。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其组成,气相色谱检测条件:色谱柱1m×3mm(T.D.)不锈钢柱;固定相7%SE-30CHROM0SRB.G.HP(100-200目);检测器FID;柱温,初温120℃,恒温1min,以8℃/min升温至230℃,10℃/min升至280℃,恒温15min。进样口温度350℃;载气N2;载气速度70ml/min。

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产率=C ester×n

式中:C ester为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蔗糖硬脂酸酯的浓度,n为样品稀释倍数。

酯化反应效率:转化率(%)=C ester中硬脂酸当量/反应中所加入硬脂酸当量×100%

通过上述方法检测计算,实施例2中,实例1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转化率达81.3%,实例2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转化率达80.7%。而实施例3采用传统化学法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大转化率仅为50%左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