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汽车前部区域中固定的部件上的盖板固定装置

汽车前部区域中固定的部件上的盖板固定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汽车的前车盖(2)下方的盖板(3)的固定装置(4),其具有一个用于夹持设计为杆件(8)的径向扩展部的扩宽部(9)的弹性固定元件(11)。当按下盖板(3)时,固定元件(11)与扩宽部(9)松开并且穿过杆件(8)。由此,固定装置(4)设计成有柔韧性并且降低在行人头部碰撞时损伤的危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115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82586.7

  • 发明设计人 尤维·施米茨;乔基姆·谢弗;

    申请日2011-04-01

  • 分类号B60R21/38;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侯宇

  •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R21/38 授权公告日:20160608 终止日期:20180401 申请日:201104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08

    授权

    授权

  • 2013-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21/38 申请日:2011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前部区域中固定的部件上的盖板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设计用于固定在固定的部件上的第一支承元件和设计用于固定在盖板上的第二支承元件,其中,支承元件之一具有一根带有横截面变化部的杆件,另一个支承元件具有一形状配合地与该横截面变化部接合的弹性固定元件。

背景技术

这些固定装置为各种大多在汽车前车盖下方布置的发动机或空气过滤器盖板使用并且例如用于消除噪音。

这种固定装置例如由WO 2007/131497A1公开。在这种固定装置中,横截面变化部设计成杆件的收缩部。弹性的固定装置设计呈环形并且位于收缩部中。杆件的横截面大于固定元件的内横截面。当支承元件压到一起时,弹性的固定元件扩宽。然后,弹性的固定元件被杆件摩擦或被毁坏。这种固定装置的不足是,当弹性固定元件从横截面变化部中滑脱之后,在各支承元件的相对运行时力的变化增大。这导致在头部碰撞中急剧减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这样设计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固定装置,使得该固定装置允许尽可能精确地事先确定在支承元件相对运动时力的变化。

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由此解决,即,该横截面变化部设计成杆件的径向扩宽部并且弹性的固定元件贴靠在扩宽部的外周边上。

通过这个结构设计避免弹性的固定元件在移动时被杆件扩大,从而首先致使明显降低了弹性固定元件损坏的危险。此外,由此可以使弹性的固定元件在杆件上的摩擦保持得很小。因此,可以将在支承元件相对运动时力的变化保持到较低的水平。

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如果弹性的固定元件在与扩宽部分离的位置中与杆件相隔一段距离,就会很容易地避免固定元件在杆件上的摩擦。只要固定元件贴靠在扩宽部上,通过该结构设计,固定装置就能够固定住盖板。若在头部碰撞时产生的力大于弹性的固定元件固定在扩宽部上的力,支承元件在没有力作用的情况下就会相向移动。

当两个支承元件可以从弹性的固定元件与扩宽部接合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支承元件之一贴靠在一个止挡上的第二位置中时,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特别简单地限制支承元件移动的区域。

如果弹性的固定元件设置在承接件中,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固定装置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当固定的部件夹持杆件并且具有止挡,以及当止挡支承夹持弹性的固定元件的承接件时,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特别紧凑地设计该固定装置。

如果夹持承接件的盖板具有敞开或封闭的、用于在承接件贴靠在止挡上的位置中容纳扩宽部的凹处,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很容易避免在固定装置松脱时达到最大负载。

如果扩宽部设计成圆球形并且弹性的固定元件具有弹力预紧的壳体,那么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固定装置在结构上构造得特别简单。

当弹性的固定元件具有一个面朝扩宽部的插入漏斗时,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支承元件在分离之后很容易插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允许各种实施形式。为了进一步阐述其基本原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中描述了多种实施形式。在附图中:

图1是带有设置在汽车的前车盖下方的盖板的汽车;

图2a、2b是图1中盖板的固定装置在基本状态中并且在按下之后的放大剖面图;

图3a、3b是图1中盖板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在基本状态中并且在按下之后的放大剖面图;

图4a、4b是图1中盖板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在基本状态中并且在按下之后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带有驱动单元1和汽车的前车盖2的汽车。盖板3布置在驱动单元1面朝汽车的前车盖2的一侧上。盖板3例如可以设计用于驱动单元1或驱动单元的空气过滤器或可以是设置在汽车的前车盖2下方的壳体的部件。驱动单元1可以具有未示出的内燃机或用于汽车电动驱动器的蓄能器。

图2a是在固定的部件5上的盖板3的固定装置4在第一位置中的放大图,在该第一位置中,盖板3由固定装置4支承。固定的部件5可以例如是在图1中示出的驱动单元1。固定装置4具有与固定的部件5连接的第一支承元件6和与盖板3连接的第二支承元件7。第一支承元件6具有一根带有设置在自由端部上、设计成径向扩展部的球形扩宽部9的杆件8。第二支承元件7具有一个设置在承接件10中的弹性固定元件11,其在固定装置4的第一位置中贴靠在扩宽部9的外周边上。由此,支承元件6、7摩擦配合式地相互连接。弹性的固定元件11具有用于引入扩宽部9的插入漏斗12和预紧地贴靠在扩宽部9上的壳体13。

当行人头部碰撞到图1中示出的汽车的前车盖2上时,汽车的前车盖2变形并且靠到盖板3上。此时按下盖板3,如在图2b中示出的那样。固定装置4在此进入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固定元件11摩擦配合式的连接与扩宽部9分离。弹性的固定元件11在此面对杆件8。因为该杆件8具有比扩宽部9更小的横截面,所以固定元件11在该位置中与杆件8间隔一定距离。固定的部件5具有止挡14,承接件10在固定装置4的第二位置中支承在该止挡14上。

杆件8和扩宽部9设计成旋转对称结构。相应地壳体13要么设计成环形的、与扩宽部9形状匹配的形状,要么由设置在扩宽部9周边上的、单独的壳体件组装而成。

图3a和3b示出固定装置15的两种与图2a和2b相应的状态,该固定装置与图2a和2b中的固定装置的区别是,盖板16具有一个用于在固定装置15的第二位置中穿过第一支承元件6的凹处17。除此外,在此示出的固定装置15如其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那样构造。

图4a和4b示出固定装置18的两种与图2a和2b相应的状态,该固定装置18与图2a和2b中的固定装置的区别是,盖板19具有一个用于在第二位置中容纳第一支承元件6的自由端部的、封闭的凹处20。除此外,此处示出的固定装置18如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固定装置一样构造。

在前述的说明中例举地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此外,还存在很多未提及的其它设计方案。但是通过仅一个或多个实施形式的说明并非有意要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用或实施方案。本发明前述的说明应当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只是一种能够以所述方式实现本发明的教导。除此外,可以考虑在实施形式所述的元件功能和设置上的其它变型方案,只要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所述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技术方案确定的保护范围即可。

附图标记清单

1 驱动单元

2 汽车的前车盖

3 盖板

4 固定装置

5 部件

6、7 支承元件

8 杆件

9 扩宽部

10 承接件

11 固定元件

12 插入漏斗

13 壳体

14 止挡

15 固定装置

16 盖板

17 凹处

18 固定装置

19 盖板

20 凹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