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及安装有该模架系统的注塑模具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及安装有该模架系统的注塑模具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及安装有该模架系统的注塑模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模架系统仅由定模板组件和动模板组件构成,在注塑机开合模方向上,只有一层分型面,因此对于大型扁平的制品一次只能生产一件,生产效率很低的问题。通过在定模板组件和动模板组件之间设置中间板组件,增加了一层型腔和型芯,从而多了一层分型面,大大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生产率,特别适用于成型形状扁平的大型制件、小型多腔薄壁制件和大批量生产的制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96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30780.3

  • 申请日2010-03-19

  • 分类号B29C45/26(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崔滨生

  •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21: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6-11

    授权

    授权

  • 2011-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45/26 申请日:2010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注塑模具中模架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于普通注塑模具,其模架一般主要分为定模板组件和动模板组件两部分,定模板组件主要由顶板和定模板构成,之间由螺钉固定,安装在注塑机定模上,动模板组件主要由动模板、方铁、面针板、底针板和底板组成,安装在注塑机动模上,随着注塑机开合模运动,在一般情况下,制品在开模后留在动模上,注塑机顶杆推动底针板将制品顶出。这种普通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塑料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采用这种普通注塑模具进行生产时,塑料制品的型腔在定模部分,型芯在动模部分,在注塑机开合模方向上,因为只有一层分型面(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对于大型扁平的制品一次只能生产一件,生产效率很低。因此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将造成人工、设备、厂房和能耗等间接投入的增加,从而使制品单件成本升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注塑模具模架系统,提高塑料制品尤其是大型扁平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设计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模架系统仅由定模板组件和动模板组件构成,在注塑机开合模方向上,只有一层分型面,因此对于大型扁平的制品一次只能生产一件,生产效率很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包括定模、动模、定模板组件和动模板组件,所述定模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顶板和定模板,安装在所述定模上,所述动模板组件包括动模板、方铁、顶出板和底板,安装在所述动模上,所述顶出板处于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 动模板、方铁和底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板组件,处于所述定模板组件和所述动模板组件之间,所述中间板组件包括热流道集流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热流道集流板两侧的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组件包括动模板、方铁、顶出板、热流道集流板和顶板,所述动模板、方铁、热流道集流板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板处于所述动模板和所述热流道集流板之间,所述定模板组件通过导柱连接所述中间板组件一侧的定模板,所述动模板组件通过导柱连接所述中间板组件另一侧的定模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中间板组件中的两侧定模板和热流道集流板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板组件中的顶板、热流道集流板和方铁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板组件中的顶板和热流道集流板固定连接。

所述动模板组件中的底板和方铁固定连接。

所述定模板组件中的顶出板通过导柱和导套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动模板组件中的顶出板通过导柱和导套连接于所述底板。

所述定模板组件中的顶出板包括顶针板和面针板,所述顶针板和面针板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组件中的顶出板包括底针板和面针板,所述底针板和面针板螺钉固定连接。

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架系统。

本发明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模架系统制造要求基本上与普通模具相同,且将多副型腔组合在一副模具中,从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2、根据工业试验结果,本发明模架系统运行速率只比单层模具小10%,所需锁模力只提高了5%~10%,但产量可以增加90%~95%,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3、本发明模架系统装在与单层模具要求相近的注塑机上,无须投资购买额 外的机器和设备,从而节约了安装机器、设备和扩建厂房、新增劳动力所需的费用。

4、本发明模架系统适用于成型形状扁平的大型制件、小型多腔壁薄制件和大批量生产的制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 发明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合模注塑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注塑后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具系统导柱连接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具系统各模板内部连接剖视图。

图中,1、定模板组件;11、动模板;12、方铁;13、面针板;14、顶针板;15、热流道集流板;16、顶板;2、动模板组件;21、动模板;22、方铁;23、面针板;24、底针板;25、底板;3、中间板组件;31、热流道集流板;32、定模板;4、导柱;5、导套;6、推板导柱;7、推板导套;8、回程杆;9、弹簧组件;I~VIII、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包括定模、动模、定模板组件1、动模板组件2和中间板组件3,定模板组件1安装在定模上,动模板组件2安装在动模上。定模板组件1包括动模板11、方铁12、面针板13、顶针板14、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第一层制品型芯部分在动模板11上,动模板11、方铁12、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由固定连接,面针板13和顶针板14构成顶出板,处于动模板11和热流道集流板15之间,并和两块方铁12围成的空间内,在此空间内运动,推动顶杆10顶出制品;动模板组件2包括动模板21、方铁22、面针板23、底针板24和底板25,第二层制品型芯部分在动模板21上,动模板21、方铁22和底板25固定连接,面针板23和底针板24同 样构成顶出板,与定模板组件1中的顶出板位置安装结构相同,作用相同,定模板组件1和动模板组件2的顶出板上均设置有回程针8和弹簧组件9,用于模具合模时强制顶杆进行返回动作;中间板组件3包括热流道集流板31和定模板32,定模板32为两个,分别螺钉固定于热流道集流板31的两侧面,以集流板31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层和第二层制品型腔部分分别在此两个定模板32上;中间板组件3处于定模板组件1和动模板组件2之间,定模板组件1通过导柱4和导套5连接中间板组件3一侧的定模板32,动模板组件2同样通过导柱4和导套5连接中间板组件3另一侧的定模板32,导柱4和导套5均为4个,配合使用,分别处于模板组件的四角。

在合模注塑状态,胶料从注塑机喷嘴经定模板组件1中的热流道系统进入中间板组件3的热流道集流板31,再经热流道集流板31流入两层定模板32中的型腔中,完成注塑,图1和图2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注塑机喷嘴方向。

注塑机在开模时,此模架在开模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中间板组件3与定模板组件1之间、动模板组件2与中间板组件3之间的同时开模,并随着开模距离的增大,模具上的外挂拉板机构拉动两侧的顶出板,实现顶出板顶出制品的动作。

在注塑机开合模过程中,导柱4对各模板运动起导向作用,并对中间板组件3起承载作用;同时,定模板组件1的热流道集流板15和动模板11之间、动模板组件2的底板25和动模板21之间均穿过顶出板设置推板导柱6和推板导套7,对顶出板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图5所示为本发明 注塑模具模架系统各模板连接剖视图。定模板组件1中动模板11、方铁12、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由螺钉I固定连接,方铁12、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由螺钉II固定连接,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由螺钉III固定连接,面针板13和顶针板14由螺钉IV固定构成顶出板;动模板组件2中的动模板21、方铁22和底板25由螺钉V固定连接,方铁22和底板25由螺钉VI固定连接,面针板23和底针板24由螺钉VII固定构成顶出板;中 间板组件3中,两侧的定模板32分别通过螺钉VIII固定于热流道集流板31上。这种螺钉固定连接结构,是为了拆卸维修某个模板时,不会影响其它模板的固定连接方式,从而避免了为了拆卸某个模板而将整个模板组件拆开所带来的麻烦,提高了模具安装、拆卸和维修的效率。

当然,这只是此模架系统各模板的最佳连接方式,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之间的固定连接、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之间的固定连接、方铁22和底板25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需保证定模板组件1中动模板11、方铁12、热流道集流板15和顶板16之间的固定连接,动模板组件2中的动模板21、方铁22和底板25由螺钉V固定连接即可。同时,中间板组件3的三个模板也可以直接由一个较大的螺钉固定连接,能够保证中间板组件3的三个模板的固定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