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红墨水字迹档案修裱过程防洇化保护方法

红墨水字迹档案修裱过程防洇化保护方法

摘要

一种红墨水字迹防洇化保护方法,将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1∶2.3~3.9∶48.8~52.0∶2.8~9.2混合均匀,制成一次加固剂,涂布在红墨水字迹上;乙基纤维素与氢氧化钡、甲醇按质量比1∶6.25∶40制成二次加固剂涂在涂有一次加固剂的红墨水字迹上;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按质量比1∶0.03~0.17制成三次加固剂,涂在涂有二次加固剂的红墨水字迹上。采用本发明方法保护红墨水字迹后,经过干热、湿热、紫外老化试验,试验纸的抗张强度、耐折度、撕裂度得到提高,经加固剂加固后的字迹光老化后色差变化小,字迹颜料不易褪色,可耐久保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69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86407.9

  • 发明设计人 李玉虎;宗岚;王文军;

    申请日2010-12-10

  • 分类号B44C7/08;D21H25/18;D21H17/37;D21H17/65;D21H17/64;

  • 代理机构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申忠才

  • 地址 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14

    授权

    授权

  • 2011-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4C7/08 申请日:2010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墨水字迹档案修裱过程防洇化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建国前后的许多档案中,有红色印记的文件非常普遍,相当部分档案中红色墨水字迹尤为重要,红色印记与红墨水字迹是这些档案文件的重要原始组成部分。红色印记与红墨水字迹的主要成分为酸性大红G或曙光红A,其水溶性非常强,在修裱过程中遇水严重洇化,导致档案原貌面目全非,严重破坏。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在这场灾难中,不仅百姓的房屋财产受损,生命也遭到了严重的侵害。同时,由于雨水泛滥导致多处纸质档案及重要文件遭水浸泡,文字及数据信息丢失。因此,保护纸质档案是档案保护工作者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目前所采用的保护加固方法中,无论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固、明胶溶液加固、乙基纤维素溶液加固还是酰胺共聚体(尼龙-卡布隆)溶液加固法和氟塑料加固法,均采用高分子材料直接加固,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红墨水字迹或印记在遇水时发生洇化现象,同时还严重影响修裱质量。托裱时,浆糊无法浸入褙纸与裱本,影响二者之间的粘结效果,导致修裱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克服上述保护加固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提高纸张的机械强度、不会影响修裱质量的红墨水字迹防洇化保护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将磷钨酸、磷酸、丙酮及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2.3~3.9∶48.8~52.0∶2.8~9.2混合,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红墨水字迹上,自然风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2、二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将乙基纤维素与氢氧化钡、甲醇按质量比为1∶6.25∶40混合,120±5℃搅拌回流3~4小时,配制成二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二次加固剂,均匀涂布在步骤1中涂布一次加固剂的红墨水字迹上,用吹风机吹干,再重复涂布两次。

3、三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以香蕉水为溶剂,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将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0.03~0.17混合均匀,配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在步骤2中涂布二次加固剂的红墨水字迹上,用吹风机吹干。

本发明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混合均匀,加入正硅酸乙酯,优选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7~3.5∶49.6~51.2∶4.9~8.1,混合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在三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3中,优选将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0.07~0.13混合均匀,配制成三次加固剂。

本发明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混合均匀,加入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最佳质量比为1∶3.1∶50.4∶7.1,混合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在三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3中,最佳将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0.10混合均匀,配制成三次加固剂。

本发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特点在于先在纸张纤维及字迹颜料中形成一层沉淀,再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固。采用本发明方法保护红墨水字迹后,经过干热、湿热、紫外老化试验,测定老化前和老化后的色差,同时测定老化前和老化后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撕裂度,实验结果表明,其保持率均比未处理的纸张高。涂布了加固剂后的纸张的pH保持在7~8之间,使纸张中的纤维素不易水解,较为耐久。同时,经加固剂加固后的字迹光老化后色差变化较小,字迹颜料不易褪色,可耐久保存。涂布了加固剂的纸张具有一定的渗水性,使得纸张在修裱过程中对浆糊有较好的吸收,同时在修裱过程中档案字迹亦不发生洇化现象,提高了修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宣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2是宣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图3是宣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4是宣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图5是毛边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6是毛边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图7是毛边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8是毛边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图9是书写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10是书写纸上未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图11是书写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前图。

图12是书写纸上已处理字迹修裱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以加固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为例,其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1、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将1.0g磷钨酸与3.1g磷酸、50.4g丙酮置于150mL试剂瓶中,混合均匀,加入7.1g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3.1∶50.4∶7.1,充分振荡,使磷酸、磷钨酸及正硅酸乙酯在丙酮中分散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

2、二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将1.0g乙基纤维素与6.25g氢氧化钡、40.0g甲醇置于100mL圆底三颈烧瓶中,120±5℃搅拌回流3小时,配制成二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二次加固剂,均匀涂布在步骤1中涂有一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再重复涂布两次。

3、三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

将4.0g乙基纤维素和96g香蕉水置于150mL圆底三颈烧瓶中,120~140℃搅拌回流3~4小时,冷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100g;将1.0g聚甲基丙稀酸甲脂和24.0g香蕉水置于100mL圆底三颈烧瓶中,120~140℃搅拌回流3~4小时,冷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10g;将100g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10g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混合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在步骤2中涂有二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

实施例2

以加固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为例,其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1.0g磷钨酸与2.3g磷酸、52.0g丙酮置于150mL试剂瓶中,混合均匀,加入2.8g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3∶52.0∶2.8,充分振荡,使磷酸、磷钨酸及正硅酸乙酯在丙酮中分散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在三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3中,将100g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3g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混合均匀,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配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步骤2中涂有二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以加固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为例,其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1.0g磷钨酸与3.9g磷酸、48.8g丙酮置于150mL试剂瓶中,混合均匀,加入9.2g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3.9∶48.8∶9.2,充分振荡,使磷酸、磷钨酸及正硅酸乙酯在丙酮中分散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将100g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17g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混合均匀,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7,配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步骤2涂有二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以加固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为例,其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1.0g磷钨酸与2.7g磷酸、51.2g丙酮置于150mL试剂瓶中,混合均匀,加入4.9g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7∶51.2∶4.9,充分振荡,使磷酸、磷钨酸及正硅酸乙酯在丙酮中分散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将100g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7g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混合均匀,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07,配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步骤2涂布二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以加固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为例,其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次加固剂的配制与涂布方法步骤1中,将1.0g磷钨酸与3.5g磷酸、49.6g丙酮置于150mL试剂瓶中,混合均匀,加入8.1g正硅酸乙酯,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3.5∶49.6∶8.1,充分振荡,使磷酸、磷钨酸及正硅酸乙酯在丙酮中分散均匀,配制成一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一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将100g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和13g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混合均匀,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3,配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均匀涂布于步骤2涂布二次加固剂的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上,用吹风机吹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在以上实施例1~5中,将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替换成写有红墨水字迹的毛边纸,也可替换成书写纸,其他步骤与相应实施例相同。

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最佳条件,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试验,各种试验情况如下:

实验仪器:DC-P3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由北京市兴光测色仪器公司提供;德国Binder人工气候箱KBF系列湿热老化仪,由香港路易企业有限公司提供;XMTA-7000P型老化试验箱,由余姚温度仪表厂提供。

1、确定一次加固剂的原料配比与三次加固剂的原料配比

分别将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2.3∶52.0∶2.8、1∶2.7∶51.2∶4.9、1∶3.1∶50.4∶7.1、1∶3.5∶49.6∶8.1、1∶3.9∶48.8∶9.2混合,配制成一次加固剂;分别将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IB)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372)按质量比为1∶0.03、1∶0.07、1∶0.10、1∶0.13、1∶0.17混合,配制成三次加固剂。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对写有红墨水字迹的毛边纸、宣纸、书写纸进行加固处理。将处理后的纸张与水接触10分钟后,观察纸张渗水性能及字迹洇化情况。实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配比加固剂处理后的纸张渗水性能及字迹洇化情况

由表1中可见,无论三次加固剂的配比如何变化,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3.1∶50.4∶7.1制成的一次加固剂处理的纸张与字迹,渗水性能均较其他配比优良,且字迹的洇化情况均较其它配比的好;同时,当三次加固剂的IB与372的质量比为1∶0.10时,纸张的渗水性能和字迹的洇化情况最优。

2、测定不同三次加固剂处理的红墨水字迹经加速老化后的色差

按照表2中设计的试验,将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聚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溶液分别按质量比为1∶0.03、1∶0.07、1∶0.10、1∶0.13、1∶0.17混合,制成三次加固剂,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取三次加固剂,涂布在宣纸上已涂布二次加固剂的红墨水字迹处,用吹风机吹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加固后的宣纸分别进行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光照老化,其中干热老化采用XMTA-7000P型老化试验箱,老化温度为105℃,老化时间为72小时,湿热老化采用德国Binder 人工气候箱(KBF系列),老化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65%,老化时间为72小时,光照老化在温室下,采用30W紫外灯照射,垂直照射距离为20cm,老化时间为72小时。老化后采用DC-P3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试其色差值,测试结果见表2。色差值按下式计算:

ΔE=[(ΔL*)2+(Δa*)2+(Δb*)2]1/2

式中ΔL*为加固前后亮度变化值、Δa*为红绿色品差、Δb*为黄蓝色品差、ΔE为导出值色差,ΔE值越大说明颜色改变越大,反之则说明颜色改变越小。

表2不同配比的三次加固剂处理的字迹老化前后的色差

由表2可见,IB与372的质量比为1∶0.10制成的三次加固剂处理过的字迹,无论干热老化、湿热老化还是光照老化,其色差值均小于2.00,而用IB与372的质量比为1∶0.03、1∶0.07、1∶0.13与1∶0.17四种配比制成的三次加固剂处理过的字迹老化后色差值几乎都大于2.00,即色差大,不符合文物修复的古朴原则。

3、测定不同配比的一次加固剂处理后纸张的色差和pH

分别将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2.3∶52.0∶2.8、1∶2.7∶51.2∶4.9、1∶3.1∶50.4∶7.1、1∶3.5∶49.6∶8.1、1∶3.9∶48.8∶9.2混合,制成一次加固剂。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对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毛边纸、书写纸进行加固处理。将处理后的纸张与水接触,10分钟后观察纸张渗水性能及字迹洇化情况,并采用DC-P3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试纸张色差(色差测试方法同上),同时采用冷水抽提法测试处理后纸张的pH。实验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配比的一次加固剂处理后的纸张的色差及纸张的pH情况

由表3可见,纸张偏酸或碱性过大时都会影响纸张的耐久性。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2.3∶52.0∶2.8混合制成一次加固剂处理过的纸张的色差大、纸张pH大于8.0,偏碱性;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3.5∶49.6∶8.1、1∶3.9∶48.8∶9.2混合制成一次加固剂处理过的纸张的色差大、纸张pH小于7.0,偏酸性;而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为1∶3.1∶50.4∶7.1混合时,纸张色差最小,三种纸张的pH均保持在7~8之间。

综合试验1~3,本发明选择一次加固剂中磷钨酸与磷酸、丙酮、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3~3.9∶48.8~52.0∶2.8~9.2,最佳质量比为1∶3.1∶50.4∶7.1,三次加固剂中质量分数为4%的乙基纤维素香蕉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甲基丙稀酸甲脂香蕉水溶液的质量比1∶0.03~0.17,最佳质量比为1∶0.10。

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宣纸(裱糊/未裱糊)、毛边纸(裱糊/未裱糊)、书写纸(裱糊/未裱糊)分别进行加固处理(下称处理宣纸、处理毛边纸、处理书写纸),加固处理前后的纸张分别进行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和光照老化试验,各种试验情况如下:

实验仪器:DC-MIT 135B型电脑测控耐折度仪、DC-SLY 13K型电脑测控撕裂度仪、J-KZ100型摆锤式抗张试验机、FG-QZD15切纸刀,均由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测定纸张的抗张强度

将待老化的纸张按照上述试验3中的方法分别进行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光照老化。将老化后和老化前的各种纸张分别按经向剪切成长×宽为17×1.5cm2的试样各10片、纵向试样各10片。采用J-KZ100型摆锤式抗张试验机测试老化前和老化后试样的抗张强度,单位为牛顿(N),经向和纬向各作10次试验,分别取平均值,并用老化后的抗张强度除以老化前的抗张强度来计算保持率。测试以及计算结果见表4~6。

表4宣纸抗张强度测试结果

由表4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宣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抗张强度保持率均明显大于宣纸(裱糊/未裱糊)。

表5毛边纸抗张强度测试结果

由表5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毛边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抗张强度保持率均明显大于毛边纸(裱糊/未裱糊)。

表6书写纸抗张强度测试结果

由表6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书写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抗张强度保持率均大于书写纸(裱糊/未裱糊)。

综合表4~6的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加固处理后的宣纸、毛边纸和书写纸较为耐久保存。

2、测定纸张的耐折度

将待老化的纸张按照上述试验3中的方法分别进行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光照老化。将老化后和老化前的各种纸张分别按经向剪切称长×宽为15×1.5cm2试样各20片、纵向试样各20片(由于未裱糊未处理纸样的横向单层测不出数据,测试时,未裱糊样采取双层测样,裱糊样采取单层测样)。采用DC-MIT135B型电脑测控耐折度仪测试老化前和老化后试样的耐折度,单位为次,经向和纬向各作10次试验,分别取平均值,并用老化后的耐折度除以老化前的耐折度来计算保持率。测试以及计算结果见表7~9。

表7宣纸耐折度测试结果

由表7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宣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耐折度保持率均明显大于宣纸(裱糊/未裱糊)。

表8毛边纸耐折度测试结果

由表8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毛边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耐折度保持率均明显大于毛边纸(裱糊/未裱糊)。

表9书写纸耐折度测试结果

由表9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书写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耐折度保持率均明显大于书写纸(裱糊/未裱糊)。

综合表7~9的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处理后的宣纸、毛边纸和书写纸较为耐久保存。

3、测定纸张的撕裂度

将待老化的纸张按照上述试验3中的方法分别进行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光照老化。将老化后和老化前的上述各种纸张分别按经向剪切称长×宽为75×63mm2试样各160片、纵向试样各160片(由于裱糊纸张实际为两层,故测试时,未裱糊样采取16层测样,裱糊样采取8层测样)。采用DC-SLY13K型电脑测控撕裂度仪测试老化前和老化后试样的撕裂度,单位为牛(mN),经向和纬向各作10次试验,分别取平均值,并用老化后的撕裂度除以老化前的撕裂度来计算保持率。测试以及计算结果见表10~12。

表10宣纸撕裂度测试结果

由表10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宣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撕裂度保持率均大于宣纸(裱糊/未裱糊)。

表11毛边纸撕裂度测试结果

由表11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毛边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撕裂度保持率均大于毛边纸(裱糊/未裱糊)。

表12书写纸撕裂度测试结果

由表12可见,干热老化、湿热老化及光照老化后的处理书写纸(裱糊/未裱糊)的经向和纵向撕裂度保持率均大于书写纸(裱糊/未裱糊)。

综合表10~12的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加固处理后的宣纸、毛边纸和书写纸较为耐久保存。

4、裱画师试用

陕西省档案馆裱画师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写有红墨水字迹的宣纸、毛边纸和书写纸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后的宣纸、毛边纸和书写纸在装裱过程中渗水性能好,不影响修裱质量,同时,字迹线条清晰,不发生洇化,使用效果良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