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参麦注射液质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

一种参麦注射液质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麦注射液质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为分离手段,以质谱检测器为检测手段同时获取表征参麦注射液中红参和麦冬化合物信息的两种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相似度,以相似度≧0.9的样品判断为质量稳定的产品。本发明利用质谱检测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多通道采样的特点,通过选择多通道不同模式检测的方法,一次分析获取两种指纹图谱,可同时反映制剂中红参和麦冬二种药材的化合物信息,确保制剂的指纹图谱信息的完整性和专属性,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为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333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73973.4

  • 申请日2011-03-25

  • 分类号A61K36/8968;G01N30/88;A61P9/00;A61P35/00;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法高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12

    授权

    授权

  • 2011-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8 申请日:2011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纹图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参麦注射液质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图谱是从整体上研究复杂物质体系的一种方法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由于现有测定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并不能对中药整体质量做出准确评价,难以根据“量”达到控制“质”的目的,指纹图谱技术因其整体性和模糊性,引起了业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已被美国FDA、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广泛接受用于评价植物药或中药的批次间质量稳定性。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色谱分析方法来获取样品分析谱图,进行定性分析。

参麦注射液源于传统中药名方“生脉散”,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组成。红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大补元气,益血,养心安神的作用,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是常用的滋阴中药,具有生津润肺、养阴清热的功能。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与肿瘤辅助治疗中疗效明确,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红参中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类化合物,麦冬中主要有效成分是麦冬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都仅在紫外末端有吸收。制剂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麦冬化学成分含量较低。现有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紫外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检测手段进行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分析,谱图中主要反映了人参皂苷类化合物信息,麦冬成分体现不足。如能将麦冬成分也纳入质控范围,将有利于提升参麦注射液的质控标准,进一步保障该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需求,提供一种参麦注射液质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采用液相色谱为分离手段,以质谱检测器为检测手段同时获取表征至少10批次的参麦注射液中红参和麦冬化合物信息的两种液质联用(LC/MS)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批次的相似度,相似度≧0.9的样品评价为质量稳定的产品。

具体步骤如下:

(1) 供试产品溶液制备

分别取10批次以上参麦注射液适量,10000转/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

(2)获取指纹图谱Ⅰ和Ⅱ

将备用的上清液,通过液质联用(LC/MS),分别获得指纹图谱,

a. 色谱条件

采用C18键合的快速液相色谱柱( 100 mm×4.6 mm i.d.,1.8 μm),流动相为0.06%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15% B;10~25 min,15~25% B;25~30 min,25~30% B;30~45 min,30~35% B;45~50 min,35~45% B;50~70 min,45~70% B;70~75 min,70~90% B,柱温:30℃,进样量:5μl。

b. 指纹图谱Ⅰ的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250~350℃;雾化压力:40~50 psi;氮气流速:9~12 L/min;毛细管电压:2500~4000 V;源内裂解电压:250 V;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最佳的质谱条件为:氮气温度: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 V;源内裂解电压:250 V;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c. 指纹图谱Ⅱ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250~350℃;雾化压力:40~50 psi;氮气流速:9~12 L/min;毛细管电压:2500~4000 V;负离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共选择64种不同m/z的离子,选择离子的m/z为:233、249、301、309、313、319、327、329、337、339、341、351、353、355、359、369、375、409、411、419、445、447、477、493、515、519、533、563、565、567、641、667、675、681、685、715、737、753、767、787、833、835、839、853、863、869、885、899、915、931、953、961、987、1031、1047、1061、1063、1093、1095、1135、1255、1257、1271;源内裂解电压:100~350 V,各选择离子对应各自最佳的源内裂解电压。

最佳的质谱条件为:氮气温度: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 V;负离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共选择64种不同m/z的离子,选择离子的m/z为:233、249、301、309、313、319、327、329、337、339、341、351、353、355、359、369、375、409、411、419、445、447、477、493、515、519、533、563、565、567、641、667、675、681、685、715、737、753、767、787、833、835、839、853、863、869、885、899、915、931、953、961、987、1031、1047、1061、1063、1093、1095、1135、1255、1257、1271,源内裂解电压范围:100~350 V,各选择离子对应各自最佳的源内裂解电压。

3.质量稳定性评价

将获取的10批次以上的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和Ⅱ,分别以串行方式融合成一张指纹图谱,以所有批次样本均值为标准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批次的相似度,相似度≧0.9的样品评价为质量稳定的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分析,利用质谱检测器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多通道采样的特点,通过选择多通道不同模式检测的方法,一次分析可获取两种指纹图谱。同时反映制剂中红参和麦冬二种药材的化合物信息。确保了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信息的完整性和专属性,为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保留时间RSD小于0.11%,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2﹪的共有峰峰面积RSD小于4.9 %。

附图说明

图1 不同氮气温度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图2 不同毛细管电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图3 不同氮气流速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图4 不同雾化压力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图5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图6 不同氮气温度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图7不同毛细管电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图8不同氮气流速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图9不同雾化压力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图10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图11参麦注射液相似度评价结果(n=20,相似度均大于0.9)。

图12参麦注射液相似度评价结果(n=10,,相似度均大于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分析

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参麦注射液适量,10000转/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

2.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色谱条件

采用C18键合的快速液相色谱柱Edipse Plus C18 ( 100 mm×4.6 mm i.d.,1.8 μm),流动相为0.06%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15% B;10~25 min,15~25% B;25~30 min,25~30% B;30~45 min,30~35% B;45~50 min,35~45% B;50~70 min,45~70% B;70~75 min,70~90% B,柱温:30℃,进样量:5μl;

3. 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质谱条件

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2 L/min;毛细管电压:3000 V;源内裂解电压:250 V;氮气温度:250、300和350℃;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分析结果见附图1,不同氮气温度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实施例2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色谱条件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质谱条件。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2 L/min;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2500、3000、3500和4000 V;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分析结果见附图2,不同毛细管电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实施例3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色谱条件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雾化压力:45 psi;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3500;氮气流速:9、10、11、12 L/min;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分析结果见附图3,不同氮气流速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实施例4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色谱条件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0、45 和50psi;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分析结果见附图4,不同雾化压力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实施例5 最佳质谱条件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色谱条件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5 psi;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分析结果见附图5,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总离子流图。

实施例6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色谱条件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2 L/min;毛细管电压:3000 V;源内裂解电压:250 V;氮气温度:250、300和350℃;负离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选择离子m/z及其对应源内裂解电压见表1。

分析结果见附图6,不同氮气温度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实施例7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中检测模式、选择离子m/z及其对应源内裂解电压如实施例6,所不同的是其他质谱条件。

其他质谱条件:氮气温度: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2 L/min;毛细管电压:2500、3000、3500和4000 V。

分析结果见附图7,不同毛细管电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实施例8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中检测模式、选择离子m/z及其对应源内裂解电压如实施例6,所不同的是其他质谱条件。

其他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雾化压力:45 psi;毛细管电压:3500;氮气流速:9、10、11、12 L/min。

分析结果见附图8,不同氮气流速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实施例9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中检测模式、选择离子m/z及其对应源内裂解电压如实施例6,所不同的是其他质谱条件。

其他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0、45 和50psi。

分析结果见附图9,不同雾化压力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实施例10 最佳质谱条件下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供试品溶液制备、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中检测模式、选择离子m/z及其对应源内裂解电压如实施例6,所不同的是其他质谱条件。

其他质谱条件: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5 psi。

分析结果见附图10,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Ⅱ总选择离子流图。

实施例11 采用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参麦注射液批次间质量稳定性评价

选取2007-2010年生产的20批次参麦注射液,进行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和Ⅱ分析,获取其LC/MS指纹图谱,分别以串行方式融合成一张指纹图谱;并以所有批次样本均值为标准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其相似度。相似度评价结果如图11,结果显示20批次参麦注射液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参麦注射液批次间质量稳定性好。串行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见文献(范骁辉,叶正良,程翼宇. 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7(1):26-29)。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和Ⅱ分析方法:

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参麦注射液适量,10000转/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

2.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和Ⅱ的色谱条件

采用C18键合的快速液相色谱柱Edipse Plus C18 ( 100 mm×4.6 mm i.d.,1.8 μm),流动相为0.06%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15% B;10~25 min,15~25% B;25~30 min,25~30% B;30~45 min,30~35% B;45~50 min,35~45% B;50~70 min,45~70% B;70~75 min,70~90% B,柱温:30℃,进样量:5μl;

3. 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5 psi;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4. 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Ⅱ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 V;负离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64种选择离子的m/z与各自对应的源内裂解电压见表1。

实施例12 采用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参麦注射液批次间质量稳定性评价

选取2010年生产的10批次参麦注射液,进行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和Ⅱ分析,获取其LC/MS指纹图谱,分别以串行方式融合成一张指纹图谱;并以所有批次样本均值为标准指纹图谱,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其相似度。相似度评价结果如图12,结果显示10批次参麦注射液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参麦注射液批次间质量稳定性好。串行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见文献(范骁辉,叶正良,程翼宇. 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7(1):26-29)。

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Ⅰ和Ⅱ分析方法:

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参麦注射液适量,10000转/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

2.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和Ⅱ的色谱条件

采用C18键合的快速液相色谱柱Edipse Plus C18 ( 100 mm×4.6 mm i.d.,1.8 μm),流动相为0.06%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15% B;10~25 min,15~25% B;25~30 min,25~30% B;30~45 min,30~35% B;45~50 min,35~45% B;50~70 min,45~70% B;70~75 min,70~90% B,柱温:30℃,进样量:5μl;

3. 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Ⅰ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 350℃;氮气流速:11 L/min;源内裂解电压:250 V;毛细管电压:3500;雾化压力:45 psi;负离子扫描检测模式,扫描m/z范围:200-1400;

4. 参麦注射液LC/MS指纹图谱Ⅱ质谱条件

氮气温度:350℃;雾化压力:45 psi;氮气流速:11 L/min;毛细管电压:3500 V;负离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64种选择离子的m/z与各自对应的源内裂解电压见表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