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根据顶部温度与基底温度的比例用于炼焦炉中的次级空气的空气定量配给系统

根据顶部温度与基底温度的比例用于炼焦炉中的次级空气的空气定量配给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腔式炉的次级空气基底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装置,其中该装置由滑块或长方体形的装置或板构成,所述滑块、长方体形的装置或板借助推杆运动,其中所述推杆纵向平行于炼焦炉腔壁运动,从而板远离于次级空气开口运动并且打开或关闭这些开口。推杆借助伺服马达运动,其中力传递液压地或气动地实现。因此可以通过适合的测量参数对次级加热进行优化,从而加热从所有侧面进行并且因此实现改进焦炭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50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犹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38051.8

  • 发明设计人 R·基姆;A·默滕斯;

    申请日2009-08-2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董华林

  • 地址 德国多特蒙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2-06-0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10B15/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8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1-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0B15/02 申请日:2009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热回收”或“无回收”类型的炼焦炉组的炼焦腔式炉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量的装置,其中该装置通过长方体形的附件或板来调节空气量,该附件或板通过伺服马达被驱动,从而该装置例如可以通过与炼焦腔式炉中的测量值有关的控制机构来调节。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位于焦饼下方的次级加热室使对炼焦炉组的焦饼的加热显著地均匀和改进。次级空气的量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需求时在多个量分级中输入。通过分为多级地输入次级空气,可以显著减少形成的氮氧化物的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定量配给炼焦腔式炉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炼焦腔式炉的加热根据现有技术这样进行,即,对焦饼的加热从所有侧面尽可能均匀地进行并且以这种方式改进获得的焦炭的质量。为了焦化,给焦化炉的经过预热的焦化腔填充一层煤并且之后将焦化腔关闭。煤层可以作为散料或者以压实的、捣碎的形式存在。通过加热煤,煤的易挥发的成分析出,这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和氢。在“无回收”焦化炉和“热回收”焦化炉的焦化腔中的进一步的热量产生仅仅通过游离的易挥发的煤成分的燃烧实现,这些煤成分由于进展的加热而逐渐析出。

根据传统的现有技术这样对燃烧进行控制,即,一部分游离的气体(其也称为未经处理的气体)在焦化腔中直接在装煤机上方燃烧。为此所需要的燃烧空气经过门中的或盖中的开口或者通过门中的和盖中的开口被吸入。这个燃烧阶段也称为第一空气阶段或初级空气阶段。初级空气阶段通常并不引起完全燃烧。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加热煤层,其中,在其表面上在短时间之后形成灰层。该灰层用于封闭空气并且在焦化过程的后续进程中防止煤层烧损。一部分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主要通过辐射过程传递到煤层中。但从上方在利用仅仅一个唯一的空气阶段的情况下对煤层的纯加热可能导致不经济的高的焦化时间。

因此,在初级空气阶段中部分燃烧过的未经处理的气体在继续的阶段中燃烧并且在此产生的热量被从下方或侧面输入给煤层。这种称为次级燃烧的后续的燃烧通常在所谓的次级加热室中进行,这些次级加热室位于炼焦炉腔下方和焦饼下方,从而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在那里完全燃烧并且在那里产生的燃烧热量从下方加热焦饼。由此使对焦饼的热量分配从所有侧面显著均匀并且明显改进所获得的焦炭的质量。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的引导通常由所谓的“下降(downcomer)”通道承担,这些“下降”通道例如位于炼焦腔式炉的侧面的墙体中。

对于次级燃烧所需的空气、所谓的次级空气在这个工作过程中通过所谓的次级空气开口输入,这些次级空气开口在典型的结构形式中位于炼焦腔式炉的侧面的炼焦炉腔门下方。次级空气从那里到达所谓的次级空气基底中,在那里收集空气并且将空气导入设置在其上的次级加热腔中。在那里进行次级燃烧。流入的燃烧空气通常以明显过量化学计量的量输入。由此确保,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完全燃烧,从而完全地排出包含在其中的燃烧热量。以这种方式也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焦化产品、例如碳氢化合物排出。

然而,所输入的次级空气通常具有周围环境大气的温度并且以这种方式大大降低次级空气基底的和在焦饼下方的次级加热室的温度。通过未受调节地输入次级燃烧空气到次级加热室中,不能控制次级加热室的温度,从而次级加热室的温度偶尔明显地与也称为炼焦炉顶部的初级加热室中的温度不同。由此,从不同侧面对焦炭的加热是不均匀的。此外,所输入的次级空气量不能根据次级加热室中的氧气量来调节。由此可能导致形成有害物质、特别是形成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或类型为NOx的氮氧化物。

WO 2007/057076 A1描述了一种通风装置,用以输入初级空气和次级空气用于在构成为扁平结构形式的并且作为组布置的炼焦炉的焦化气体中的燃烧,其中,通风装置对于每个焦化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初级空气的穿过相应的炼焦炉门或其围绕的壁延伸的通风开口并且进一步对于每个焦化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次级空气的通风开口,以及至少对于一部分通风开口设有可运动地支承的关闭元件,其中,根据发明通风开口的关闭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和调节元件机械连接,该调节元件从中央的位置出发被控制和驱动,并且关闭元件可根据在焦化腔中对燃烧空气的需求借助调节元件来操纵,并且每个单个的关闭元件与中央的调节元件的机械连接可以单独进行,特别是单个的关闭元件的初始位置可以在所属的焦化腔的焦化过程开始时分开地并且与相邻焦化腔的其它关闭元件无关地进行。实施方式要求关闭元件、调节元件和方法。

该方法不是自动的并且经常通过温度敏感的、围绕炼焦炉的链来调节。根据现有技术的装置通常也具有这样的调节元件或关闭元件,这些调节元件或关闭元件在炼焦炉的高温时仅具有有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控制到用于次级空气的通风开口中的次级空气量。该装置优选地应该安装在炼焦炉腔的炼焦腔门下方,因为用于给次级空气基底通风的开口在经常出现的结构形式中位于炼焦炉腔门下方。装置还应该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以便在通常在炼焦腔式炉的外壁上存在的高温情况下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装置也应该能够完全打开或关闭用于给次级空气基底通风的开口并且相对于污物和天气影响是不敏感的。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应是能自动化的,以便次级空气的定量配给量能根据次级加热室中的氧含量或根据炼焦炉顶部中的温度来控制。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炼焦炉中的次级空气的空气定量配给系统来实现所述目的,该系统可以根据顶部温度与基底温度的比例进行控制并且该系统通过长方体形的盖来关闭用于次级空气的通风开口。这些长方体形的元件设计成,使得在这些元件上可以固定连接板条或连接杆,该连接板条或连接杆与推杆相连接,从而长方体形的元件利用该推杆沿着炼焦炉腔壁移动。通过该纵向运动可以完全关闭、部分关闭或完全打开通风开口,因此这些长方体形的元件与推杆相结合地起空气定量配给系统的作用。

推杆和长方体形的附件优选由耐高温的钢制成,从而整个装置在存在的温度下具有高的使用寿命。长方体形的附件可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计成板。

特别是要求保护一种用于控制“无回收”或“热回收”类型的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量的装置,其中,

·次级燃烧空气通过在炼焦炉腔门下方的在机器侧的或焦炭侧的正面的炼焦炉腔壁中的开口进入通道中,这些通道位于焦化腔下方并且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在这些通道中与次级燃烧空气混合并且完全燃烧,从而焦饼通过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的燃烧被从下方加热,

·并且该装置的特征在于,

·这些开口在前侧设有长方体形的附件,这些附件在长方体的背离炉的侧面上与较小的第二长方体连接,和

·在较小的长方体的上侧面上安置有连杆或连接板条,后面的较小的长方体通过该连杆或连接板条与推杆连接,和

·推杆可通过伺服马达或手动地平行于正面的炼焦炉腔壁移动,和

·推杆在沿着炼焦炉腔壁纵向运动时使长方体形的附件通过纵向运动沿着开口运动,从而该推杆根据长方体形的附件的位置打开或关闭开口。

长方体形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板。但它也可以是砖或金属块。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长方体形的装置有利地设有另外的长方体附件,其中,前面的长方体与后面的长方体这样连接,即,该前面的长方体朝向后面的长方体渐缩地延伸。由此一方面减少出现污物,但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与推杆的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连接板条或连杆实现。由此对于所施加的机械力给出良好的强度。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前面的长方体形的附件是板。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不仅前面的长方体形的附件、渐缩部而且后面的长方体形的附件都由耐高温的钢制成。如果前面的长方体形的附件是板,则该板也优选由耐高温的钢制成。在前面的、面向炉的长方体构造成板的情况下,渐缩的延伸也可以是非常狭窄的或者取消。各长方体形的附件的连接、到连接板条的连接以及到推杆的连接可以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连接来实施。推杆连同连接板条可以在次级空气开口下方、也可以在次级空气开口上方被引导。

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推杆通过万向节头与连杆或连接板条连接并且因而与伺服马达连接。由此可以更好地补偿推杆的移动或机械应力。

在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中,伺服马达可以由电动的伺服马达构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伺服马达包括压力缸,该压力缸可以用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或液体加载和卸载。压力缸包含驱动活塞,该驱动活塞与推杆连接并且该驱动活塞通过用气体或液体加载和卸载而被驱动。伺服马达然后包含泵和阀。伺服马达和驱动装置也可以包含保护垫或挡板,该保护垫或挡板将驱动装置和伺服马达屏蔽免受炼焦炉腔壁上的高温的影响。它们优选位于压力缸与连接板条之间的推杆上。这些保护屏可以由各种任意的耐高温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可以是钢或玻璃纤维材料。

还要求保护一种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的次级空气基底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其中,

·次级燃烧空气通过在炼焦炉腔门下方的在炼焦腔式炉下部区域中的在机器侧或焦炭侧的正面的炼焦炉腔壁中的次级空气开口进入次级空气基底中,并且然后到达位于其上方的次级加热室中,和

·在那里在炼焦腔式炉上部区域中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完全燃烧,其中,完全燃烧的焦化气体被引导通过整个的次级加热室,从而焦饼也被从下侧加热,和

·次级空气开口由长方体形的附件遮盖,该附件通过连杆与推杆连接,从而长方体形的附件在推杆沿着正面的炼焦炉腔纵向运动时在沿着炼焦炉腔纵向壁的每个位置利用其前侧打开或关闭次级空气开口,从而以这种方式能定量配给进入炼焦腔基底中的次级空气量,和

·推杆经由连接板条通过伺服马达或手动地移动,从而利用该移动运动定量配给进入炼焦腔基底中的次级空气量。

该方法可以手动地通过用手简单地移动推杆来实现。通过长方体形的装置可以完全关闭、部分关闭或完全打开次级空气开口。这通过简单地移动长方体来实现。为了使该方法自动化,推杆被伺服马达驱动。伺服马达为此位于推杆的端部上并且例如可以位于炼焦炉组的端部上,但可以在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中位于任意的位置上。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力传递气动地、电动地或通过液压装置实现。然而原理上力传递可以按任意的方式进行。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共同地控制炼焦炉组的一个炼焦炉的各次级空气开口,而且也可以单独地控制一个炼焦炉的各次级空气开口。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共同地控制炼焦炉组的一个单个的炼焦炉的各次级空气开口。但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单独地控制炼焦炉组的一个炼焦炉的各次级空气开口。由此可以明显更好地控制在次级空气基底内部的温度分布。如果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次级空气基底包括四个次级空气开口,则它对于该方法典型地也包括四个压力缸连同所属的驱动活塞、推杆、连接板条和长方体形的附件。也可以考虑,设置比现有的次级空气开口少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为了控制关闭过程和打开过程,推杆具有能实现光学地或电地监控长方体形附件的位置的装置。这例如可以是光栅。该光栅有利地在推杆上足够远地远离于次级空气开口,以便是足够耐温度的。但其也可以固定在连接板条上或长方体形的附件上。通过这些装置可以显示和监控长方体形的附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自动控制。

在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中,次级空气开口在炼焦炉腔的两个正面的侧面上以这种方式被定量配给。然而也可能的是,根据本发明对炼焦炉腔的仅仅一个正面的侧面进行调节。这可以是前面的侧面(也称为炼焦炉腔的机器侧面),也可以是炼焦炉腔的后面的侧面(也称为焦炭侧的侧面)。当次级空气开口位于两个侧面上时,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便也可以在仅仅一侧应用。

为了对炼焦炉腔的温度分布进行优化,可以在炼焦炉腔中设有温度测量传感器。在次级空气基底中的燃烧便可以通过输入的空气量这样控制,即,在那里近似得到与在炼焦炉腔中相同的温度。由此可以从所有侧面使对焦炭的加热均匀,由此可以优化焦化过程并且显著地改进所获得的焦炭的质量。温度测量传感器示例性地位于初级加热室的盖(也称为炼焦炉腔顶部)上,以及在次级空气基底中或者在次级加热室中的炼焦炉腔壁上。

DE 102006004669 A1教导一种用于控制次级空气开口的自动化的方法的实例。在那里要求保护一种用于使煤焦化的方法,其中,使用焦化炉(带有测量装置、计算单元和调节装置),该焦化炉被填充有煤并且焦化过程开始,并且在焦化期间对一个或多个气体成分的浓度进行分析,其中这些数据被传输给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基于所存储的离散的值或模型计算来确定初级空气和/或次级空气的输入,并且通过控制管路控制用于初级空气和/或次级空气的关闭装置的控制元件并且因而调节初级空气和/或次级空气。该方法示例性地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相联系地可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的次级空气基底中的次级燃烧空气。

在初级加热室中和在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应用中通常为1000℃至1400℃。在焦化循环开始时,在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由于焦化气体的开始的燃烧通常剧烈地升高。煤在此被从下方加热。而在初级加热室中的温度由于焦化的开始和易挥发的成分的析出而降低。只有随着焦化的结束,在初级加热室中的温度才可以升高,从而焦饼主要被从上方加热。在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在一段时间之后下降,因为析出的焦化产品的量减少。为了防止次级加热室的不期望的冷却,在一段时间之后关闭长方体形的附件。

如果关闭过程通过在初级加热室中和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的比例来控制,则该关闭过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初级加热室中和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差为±100℃时开始。理想地,可以在初级加热室中和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恰好相同时开始关闭过程。这例如可以自动化地、例如以计算机控制的方式,但也可以通过可视的温度控制来实现。来自测量台的控制也是可能的。如果在时间上控制关闭过程,则次级空气开口的关闭可以例如在整个焦化循环的估计的焦化时间的百分之三十至七十的焦化时间时开始。长方体形的附件的用于关闭次级空气开口的运动也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地进行。

为了优化地调节在次级空气基底中的对于燃烧所需的氧气化学计量,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次级空气基底中设有λ探针。长方体或滑块的运动便通过伺服电动机经由计算机实现,该计算机根据次级空气基底中的氧气含量来调整滑块的位置。由此可以通过使用始终优化的氧气量来优化燃烧。以这种方式减少炼焦炉组的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有害物质的量。这也可与温度测量方法相组合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在炼焦腔式炉的次级空气加热室中受控制的燃烧的优点。该控制通过在进入炼焦腔式炉的次级空气基底中时定量配给空气量来实现。通过对燃烧的控制,一方面可以明显更均匀地接通从侧面对焦饼的加热,从而明显改进获得的焦炭的质量。但另一方面也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因为可以始终准确地输入对于燃烧优化的空气量,而不导致次级加热室的过度冷却。

附图说明

根据五个附图更详细地说明用于产生气体的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炼焦腔式炉的正视图,该装置完全关闭炼焦腔式炉的次级空气开口。图2示出完全打开炼焦腔式炉的次级空气开口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正视图。图3示出一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炼焦腔式炉的正视图,其中,该炼焦腔式炉包括四个可单独控制的次级空气开口。图4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炼焦腔式炉的侧视图,该装置安装在位于炼焦炉腔门下方的次级空气开口上。图5示出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在炼焦炉腔的初级加热室和次级加热室中的典型的温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长方体形的附件(1)或板,这些附件或板关闭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开口(2)。长方体形的附件(1)通过连接板条(4)与一推杆(5)连接,该推杆可以在相对于正面的炼焦炉腔壁(6)的纵向方向上移动。推杆通过适合的固定装置(7)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中。次级空气开口在炉中通入次级加热室(8)中,在这些次级加热室中,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发生完全燃烧并且这些次级加热室在这里被遮盖地示出,因为它们在正面的炼焦炉腔壁(6)中不具有开口。推杆(5)在这个附图中通过一伺服马达(9)被驱动,该伺服马达安装在推杆(5)的一端上。伺服马达在这里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通过该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使驱动活塞(9a)在压力缸(9b)中运动。驱动活塞(9a)与推杆连接,该推杆通过驱动活塞(9a)的运动被驱动。在次级空气开口(2)上方可以看到炼焦炉腔门(10),该炼焦炉腔门由正面的炼焦炉腔壁(6)包围。炼焦炉腔门(10)可以通过适合的固定装置(10a)和炼焦炉腔门拉动装置(10b)、例如链条拉动和打开。在炼焦腔式炉盖(11)上可以看到用于初级空气的进入开口(12),这些进入开口在这里设有U形管状的盖(13)。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长方体形的附件(1)或板,该附件或板释放并且因而完全打开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开口(2)。伺服马达(13)通过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9a、9b)使推杆向侧向运动,从而长方体形的附件(1)如这里所示地向左移动并且打开次级空气开口(2)。这里所示的炼焦炉组在炼焦炉盖上的用于初级空气的进入开口(12)上利用管和遮盖的活门(13a)得到保护防止天气影响。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该装置单独地运动并且因而打开或关闭在一个炼焦炉上的各次级空气开口。在该实施方式中,炼焦炉腔具有四个位于炼焦炉腔门下方的次级空气开口,其中,为每个开口设有一个单独的、具有长方体形附件的打开或关闭机构。每个单个的长方体形的附件在此通过一个伺服马达被驱动,该伺服马达通过自己的液压管路或气动管路(9c)而运动。由于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有四个次级空气开口(2),所以也设有四个伺服马达(9)和气动管路(9c)连同驱动活塞(9a)和压力缸(9b)。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长方体形的附件(1),这些附件在这里示出带有前面的较大的长方体(1a)和较小的后面的长方体(1b)。它们通过向后渐缩的部段相连接。长方体形的装置(1)在上面与连接板条(4)连接,该连接板条本身又与推杆(5)连接。连接杆(5)本身又通过固定装置(7)固定在炼焦炉腔壁上。在用于次级空气(2)进入的开口后方设有次级空气基底(8)。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到“下降”管(14)、在初级燃烧室中的所属的开口(14a)和焦饼(15)。

图5示出在初级加热室中和在次级空气基底中的温度的典型曲线。在焦化循环开始时(该焦化循环的持续时间在从0至100时间百分比的横坐标上示出),在次级加热室中的温度由于焦化气体的开始的燃烧而升高。焦炭在此被从下方加热。而在初级加热室中的温度由于焦化的开始和易挥发的成分的排除瓦斯而降低。只有随着焦化的结束,在初级加热室中的温度才可以升高,因此焦饼也被从上方加热。而次级空气开口被缓慢地关闭,因为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的燃烧减弱并且冷的燃烧空气侵入。通过该温度曲线,可从所有的侧面优化地加热焦饼。为了确保这种理想的温度曲线,次级空气开口的长方体形的附件精确受调节地运动。这在这里对于在此所示的情况来说例如是通过长方体形的附件的侧向运动引起的次级空气开口的缓慢的关闭用以在次级空气开口前面关闭,在焦化循环的百分之三十至七十的焦化时间时开始。长方体形的附件的用于关闭次级空气开口的运动也可根据需求逐步地进行。所达到的温度在这里示例性地为1100℃至1300℃。

附图标记表

1      长方体形的附件

1a     前面的长方体

1b     后面的长方体

2      次级空气开口

3      炼焦炉腔

4      连接板条

5      推杆

6      炼焦炉腔壁

7      固定装置

8      次级加热室

8a     次级空气基底

9      伺服马达

9a     用于推杆的驱动活塞

9b     用于伺服马达的压力缸

9c     用于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管路

10     炼焦炉腔门

10a    炼焦炉腔门固定装置

10b    炼焦炉腔门拉动装置

11     炼焦腔式炉盖

12     用于初级空气的进入开口

13     U形管状的盖

13a    具有活门作为盖的管

14     “下降”管

14a    在初级加热室中的“下降”管的开口

15     焦饼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用于定量配给进入“无回收”或“热回收”类型的炼焦炉组或 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 装置,其中,

次级燃烧空气通过在炼焦炉腔门(10)下方的在机器侧的或焦炭 侧的正面的炼焦炉腔壁(6)中的开口(2)进入通道中,所述通道位 于焦化腔(3)下方并且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在所述通道中与次级燃 烧空气混合并且完全燃烧,从而焦饼(15)通过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 体的燃烧被从下方加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2)在前侧设有长方体形的附件(1),所述附件在长方 体(1a)的背离炉的侧面上与较小的第二长方体(1b)连接,和

在所述较小的长方体(1b)的上侧面上安装有连杆或连接板条(4), 所述后面的较小的长方体(1b)通过所述连杆或连接板条与推杆(5) 连接,和

所述推杆(5)能通过伺服马达(9)或者手动地平行于正面的炼 焦炉腔壁(6)移动,和

所述推杆(5)在沿着炼焦炉腔壁(6)纵向运动时使长方体形的 附件(1)通过纵向运动沿着开口运动,从而所述推杆根据长方体形的 附件(1)的位置而打开或关闭开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 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较大的、前面的长方体(1a)通过平行六面体形的、 朝向较小的长方体(1b)渐缩延伸的部段与较小的、后面的长方体(1b)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 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 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炉的长方体形的附件(1a)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 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 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关闭次级空气开口(2)的所述前面的长 方体(1a)或所述板由耐高温的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 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 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通过万向节头与连杆或连接板 条(5)连接并且因而与伺服马达(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 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 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推杆(5)的伺服马达(9)包括压力缸 (9b)和包含在压力缸中的用于推杆(5)的驱动活塞(9a),其中, 驱动活塞(9a)能通过处于压力下的液体或气体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 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压力缸(9b)与连接板条(4)之间设有保护垫或挡板, 利用所述保护垫或挡板对用于推杆(5)的伺服马达(9)和驱动活塞 (9a)进行保护以防止高温。

8.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 级空气基底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其中,

次级燃烧空气通过在炼焦炉腔门(10)下方的在炼焦腔式炉(3) 的下部区域中的在机器侧的或焦炭侧的正面的炼焦炉腔壁(6)中的次 级空气开口(2)进入次级空气基底(8a)中并且然后到达设置在其上 方的次级加热室(8)中,和

在那里使在炼焦腔式炉(3)的上部区域中部分燃烧过的焦化气体 完全燃烧,其中,完全燃烧的焦化气体被引导通过整个的次级加热室 (8),因此焦饼(15)也被从下侧加热,

其特征在于:

次级空气开口由长方体形的附件(1)遮盖,所述附件通过连杆(4) 与推杆(5)连接,从而长方体形的附件(1)在推杆(5)沿着正面的 炼焦炉腔(3)纵向运动时在沿着炼焦炉腔壁(6)的每个位置利用其 前侧打开或关闭次级空气开口(2),从而以这种方式能定量配给进入 次级空气基底(8)中的次级空气量,和

推杆(5)经由连接板条(4)通过伺服马达(9)或者手动地移动, 从而利用该移动运动定量配给进入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空气 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排 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推杆(5)经由伺服马达(9)被气动地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 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推杆(5)经由伺服马达(9)被液压地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 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 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推杆(5)或连接板条(4)或长方体形的 附件(1)具有光学监控仪器或电监控仪器,通过所述光学监控仪器或 电监控仪器能显示和监控长方体形的附件(1)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 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 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正面的侧面上共同地调节炼焦炉组 的仅一个炼焦炉(3)的各次级空气开口(2)。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 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 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正面的侧面上单独地调节炼焦炉组 的仅一个炼焦炉(3)的每个次级空气开口(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 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 烧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仅一个正面的侧面上共同地或单独地 调节炼焦炉组的一个炼焦炉(3)的各次级空气开口(2)。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 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 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伺服马达(9)通过在炼焦炉腔(3) 中的温度对次级空气量的定量配给进行控制,该温度通过在初级加热 室的和次级加热室(8)的气体室中的温度传感器来测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炉组或炼焦炉 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空气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初级加热室中和在次级加热室(8)中的温度为1000 至14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 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 烧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次级空气开口通过长方体形的附件(1) 的关闭过程在焦化循环的全部时间的百分之三十至七十的焦化时间时开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 焦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 烧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次级空气开口(2)通过长方体形的附件 (1)的关闭过程在初级加热室中的测得的温度与次级加热室(8)中 的测得的温度之温度差小于100℃时开始。

19.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量配给进入炼焦 炉组或炼焦炉排的炼焦炉腔(3)的次级空气基底(8a)中的次级燃烧 空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次级空气量的定量配给经由伺服马达(9) 通过在次级空气加热室(8)中的氧气含量来控制,该氧气含量通过在 次级加热室(8)中的λ探针测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