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

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其含有使用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所述玻璃模具的洗涤工序,所述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含有选自下述通式(1)所示的苯基醚和通式(2)所示的苯基醚中的至少1种苯基醚,且所述苯基醚的含量为2重量%~20重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17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花王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70454.2

  • 发明设计人 近藤纯二;川下浩一;

    申请日2009-08-26

  • 分类号B08B9/08;B08B3/08;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白丽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14

    授权

    授权

  • 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8B9/08 申请日: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构成塑料透镜用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清洁方法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透镜与无机透镜相比,质量轻、难以破裂、且容易染色。而且,通过硬涂层相关技术的提高和具有更高折射率的树脂材料的开发,能够制造更薄、更轻的塑料透镜。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在以眼镜透镜领域为代表的多个领域中,塑料透镜开始替代无机透镜普及起来。

以往,作为构成塑料透镜的树脂使用最多的是通过使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进行自由基聚合而获得的树脂。但是,最近开发出了折射率比这种树脂更高的树脂材料。其代表例为含硫聚氨酯树脂、含硫环氧树脂、聚硫代(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含硫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环硫化物树脂等含硫树脂。使用含硫树脂成形得到的塑料透镜基材的折射率高达1.55以上。

作为塑料透镜基材的成形模具,一般使用1对玻璃模具。该1对成形模具通过利用固定用胶带或密封垫片等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从而形成被密封材料和1对玻璃模具包围而成的空腔。向该空腔中注入聚合性单体等,通过使聚合性单体进行聚合固化,从而获得塑料透镜基材。所得塑料透镜基材使用规定的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129500号公报)。另一方面,对于玻璃模具而言,在脱模后进行洗涤,为了成形多个塑料透镜而反复使用数次。在玻璃模具的再使用之前,要将由于作为成形模具的使用而附着的污垢除去。作为附着在玻璃模具上的污垢,例如可以举出构成塑料透镜基材的树脂及其未聚合物、从密封垫片中渗出的增塑剂、固定用胶带的粘合剂、操作者的指纹以及环境中的灰尘等。

其中,由于上述树脂高度地交联,非常牢固地固定在玻璃模具上,因此极难除去。

作为用于洗涤玻璃模具的洗涤剂,一直以来使用含有KOH等碱剂的碱洗涤剂。但是,在形成折射率为1.55以上的含硫塑料透镜基材时附着在玻璃模具上的树脂与以往形成较低折射率的塑料透镜基材时附着于玻璃模具上的树脂相比,更为牢固地附着在玻璃模具上。因此,附着于玻璃模具上的树脂更难以剥离,而且在玻璃模具上的附着量也多。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特开2006-12469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3-81660号公报中公开了对上述树脂污垢显示出较高洗涤性的洗涤剂组合物。

但是,在使用了日本特开2006-124696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3-81660号公报所公开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洗涤中,无法完全地除去上述树脂污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良好地除去附着在塑料透镜成形模具上的树脂污垢的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清洁方法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含有使用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上述玻璃模具的洗涤工序,所述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含有选自下述通式(1)所示的苯基醚和通式(2)所示的苯基醚中的至少1种苯基醚,且所述苯基醚的含量为2重量%~20重量%。

上述通式(1)、(2)中,k为1或2,EO为氧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和/或4的氧化烯基,n1和n2为平均加成摩尔数,n1和n2可相互不同,m1和m2在AO由碳原子数为3的氧化烯基(PO)构成时为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在AO由碳原子数为4的氧化烯基(BO)构成时为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在AO包含PO和BO时为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和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的总数,m1和m2可相互不同,n1为3~100的数,n2为3~100的数,m1为0~0.2×n1的数,m2为0~0.2×n2的数,(EO)n1(AO)m1和(EO)n2(AO)m2各自的EO和AO的排列可以是嵌段的也可以是无规的,AO包含PO和BO时,PO与BO的排列可以是嵌段的也可以是无规的,EO可以以嵌段或无规的方式插入由PO和/或BO构成的排列中。

本发明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含有下述工序:使用含有以规定的间隔相向地配置的1对玻璃模具的成形模具来成形塑料透镜基材的成形工序;将上述玻璃模具从上述塑料透镜基材上脱模的脱模工序;在上述脱模工序后,使用本发明的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对上述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清洁工序,其中,为了成形多个塑料透镜基材,上述1对玻璃模具经过上述清洁工序后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洗涤剂组合物”)通过含有规定量的特定的苯基醚,可以良好地除去牢固附着在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上的树脂污垢(塑料透镜材料的固化物)。

(特定的苯基醚)

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所含的特定的苯基醚由下述通式(1)或下述通式(2)表示。

其中,k为1或2,EO为氧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和/或4的氧化烯基,n1和n2为平均加成摩尔数,n1和n2可相互不同,m1和m2在AO由碳原子数为3的氧化烯基(PO)构成时为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在AO由碳原子数为4的氧化烯基(BO)构成时为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在AO包含PO和BO时为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和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的总数,m1和m2可相互不同,n1为3~100的数,n2为3~100的数,m1为0~0.2×n1的数,m2为0~0.2×n2的数,(EO)n1(AO)m1和(EO)n2(AO)m2各自的EO和AO的排列可以是嵌段的也可以是无规的,在AO包含PO和BO时,PO与BO的排列可以是嵌段的也可以是无规的,EO可以以嵌段或无规的方式插入由PO和/或BO构成的排列中。平均加成摩尔数可以利用1H-NMR来测定。

EO和AO的排列为嵌段时,EO的嵌段数和AO的嵌段数只要各平均加成摩尔数在上述范围内就行,可以分别为1个,也可以分别为2个以上。另外,在由EO构成的嵌段数为2个以上时,各嵌段中EO的重复数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AO的嵌段数为2个以上时,各嵌段中AO的重复数也是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EO以嵌段的方式插入由PO和/或BO构成的排列中时也同样,EO的嵌段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由EO构成的嵌段数为2个以上时,各嵌段中EO的重复数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

AO包含PO和BO时、PO和BO的排列为嵌段时,PO的嵌段数和BO的嵌段数只要平均加成摩尔数在上述范围内就行,可以分别为1个以上,也可以为2个以上。另外,由PO构成的嵌段数为2个以上时,各嵌段中PO的重复数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BO的嵌段数为2个以上时,各嵌段中BO的重复数也是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

另外,从确保适当的水溶性的观点出发,在构成醚键的氧原子(O)上优选键合有EO。

从提高附着在玻璃模具表面上的树脂污垢的剥离性和提高特定的苯基醚在洗涤剂组合物中的水性介质中的溶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n1为3~70的数、m1为0~0.1×n1的数、n2为3~70的数、m2为0~0.1×n2的数,更优选n1为3~50的数、m1为0、n2为3~50的数、m2为0。

其中,优选n1=5~50、m1=0的聚氧乙烯-3,5-双(1-苯基乙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二苯乙烯化苯基醚,n2=5~50、m2=0的聚氧乙烯-2,4,6-三(1-苯基甲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三苄基化苯基醚,更优选n1=5~50、m1=0的聚氧乙烯-3,5-双(1-苯基乙基)苯基醚等。

从提高塑料透镜的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以将上述特定的苯基醚作为主成分的溶液的形态用于玻璃模具的洗涤。此时,从提高附着在玻璃模具表面上的树脂污垢的剥离性的观点出发,洗涤剂组合物中的上述特定的苯基醚的含量优选为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重量%以上。另外,从提高漂洗性的观点出发,洗涤剂组合物中的上述特定的苯基醚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因此,洗涤剂组合物中的特定的苯基醚的含量优选为2~20重量%、更优选为2~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15重量%。

(溶剂)

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只要可以起到作为溶剂的作用就行,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超纯水、纯水、离子交换水或蒸馏水等,优选超纯水、纯水或离子交换水,更优选纯水。另外,纯水和超纯水例如可如下获得:将自来水通入活性炭中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再进一步进行蒸馏,根据需要照射规定的紫外线灭菌灯或者使其通过滤器,从而获得。例如25℃下的导电率在多数情况下,纯水为1μS/cm以下、超纯水为0.1μS/cm以下。

从提高洗涤剂组合物的稳定性和处理性且提高废液处理性、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洗涤剂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含量优选为80~98重量%、更优选为85~9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5~96重量%。

(任意成分)

另外,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还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含有通常的洗涤剂组合物中所含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含有抑制洗涤工序中发泡的消泡剂、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所含的上述溶剂以外的水溶性有机溶剂、EDTA等螯合剂、pH调节剂、防腐剂、防锈剂等。

作为消泡剂,例如可以举出硅氧烷、高级醇、高级脂肪酸或其盐、Pluronic型共聚物、Tetranic型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可以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配合这些物质。从抑制发泡、不妨碍漂洗性的观点出发,消泡剂的含量优选为洗涤剂组合物总量中的0.01~3.0重量%、更优选为0.05~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1.0重量%。

洗涤剂组合物中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时,特定的苯基醚对树脂污垢的亲和性提高。因此,洗涤剂组合物对树脂污垢的润湿性提高,洗涤剂组合物所产生的树脂污垢的除去性能进一步提高。

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举出多元醇类或水溶性乙二醇醚类等。作为多元醇类,例如可举出γ丁内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或丙二醇等。作为水溶性乙二醇醚类等,可以举出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或三乙二醇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2种以上使用。这些物质中,从进一步提高特定的苯基醚对树脂污垢的亲和性和洗涤剂组合物对树脂污垢的润湿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丁基醚或三乙二醇,更优选二乙二醇单丁基醚或三乙二醇。另外,本申请中水溶性有机溶剂是指20℃下在水中至少溶解1.5重量%以上的有机溶剂。

从不降低洗涤剂组合物的稳定性、并对洗涤剂组合物赋予对于树脂污垢的充分的亲和性和润湿性的观点出发,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特定的苯基醚100重量份优选为5~1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1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120重量份。

作为pH调节剂,可以举出碱性化合物或酸性化合物等。作为碱性化合物,可以举出氨、氢氧化钾、水溶性有机胺或氢氧化季铵等。作为酸性化合物,可以举出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等无机酸,乙酸、草酸、琥珀酸、乙醇酸、苹果酸、柠檬酸或苯甲酸等有机酸等。

作为防腐剂,可以举出苯扎氯铵、苄索氯铵、1,2-苯并异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过氧化氢或次氯酸盐等。

从提高上述特定的苯基醚所带来的附着于玻璃模具表面上的树脂污垢的剥离性的观点出发,pH优选调整为适当的值,洗涤剂组合物的25℃下的pH优选为5~11、更优选为6~10、进一步优选为7~9,pH可使用pH计(东亚电波工业株式会社、HM-30G)来测定。

另外,上述说明的各成分的含量为使用时的含量,上述洗涤剂组合物还可在不损害其稳定性的范围内以浓缩的状态保存和供给。此时,从可降低制造运输成本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浓缩液根据需要用上述的溶剂适当稀释后使用即可。

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为上述浓缩液时,从降低洗涤剂组合物的制造运输成本的观点出发,上述浓缩液中特定的苯基醚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上,也可以为100重量%。另外,用溶剂稀释上述浓缩液时,从不使其凝胶化而获得均匀的溶液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浓缩液含有上述优选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其含量相对于浓缩液中的苯基醚100重量份优选为5~1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1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120重量份。

接着,说明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一个例子。

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并无任何限制,例如可以通过混合特定的苯基醚、溶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任意成分来制备。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使用了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对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和使用了该方法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表示本发明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流程图是对作为本发明的塑料透镜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眼镜用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含有下述工序:成形塑料透镜基材的成形工序(S1)、脱模工序(S2)、玻璃模具的清洁工序(S3)、塑料透镜基材的外周磨削工序(S4)、退火工序(S6)、塑料透镜基材的内表面研磨工序(S7)、染色工序(S9)、硬涂层形成工序(S13)、防反射层形成工序(S15)、以及防污层形成工序(S16)。

内表面研磨工序(S7)、染色工序(S9)、防反射层形成工序(S15)、防污层形成工序(S16)并不是必须的,可以没有。塑料透镜基材或塑料透镜的清洁工序(S5、S8、S10、S12、S14)中,作为漂洗液,通常使用纯水等。

首先,在成形工序(S1)中,以规定的间隔相向地配置1对玻璃模具,在1对玻璃模具之间配置例如环状的密封垫片。然后,使用夹子等保持工具来保持该状态。由此,通过1对玻璃模具和密封垫片,形成具有空腔的塑料透镜用成形模具。

接着,向空腔内注入作为塑料透镜基材原料的聚合性组合物。接着,通过例如热聚合使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聚合。

通过聚合性组合物发生聚合而获得的塑料透镜基材优选含有选自含硫聚氨酯树脂、含硫环氧树脂、聚硫代(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环硫化物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聚合性树脂。塑料透镜基材含有这些树脂时,可以制造折射率例如为1.55以上的塑料透镜,可以制造薄的塑料透镜。

作为玻璃模具,使用以往作为塑料透镜基材的成形中所使用的玻璃模具而公知的模具即可。例如玻璃模具优选由通过离子交换将玻璃中的一部分Na+置换成K+、使在表面附近产生压缩应力的化学强化玻璃构成。

密封垫片使用以往作为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密封垫片而公知的垫片即可。另外,还可使用固定用胶带来替代该密封垫片。固定用胶带也是使用以往作为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胶带而公知的胶带即可。

接着,解除保持工具对成形模具的保持,进行将成形模具从塑料透镜上取下的脱模工序(S2)。

接着,进行玻璃模具的清洁工序(S3)。该玻璃模具的清洁工序(S3)中,使用了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玻璃模具的洗涤进行1次以上、优选进行2次以上,使用了漂洗液的漂洗进行1次以上、优选进行2次以上、更优选进行3~13次。另外,实际的玻璃模具的清洁工序中,漂洗槽有时例如为5~24个槽,多数情况下使用13~18个槽,玻璃模具优选重复3~13次在这些槽中的浸渍和脱液后进行漂洗。

下述表1中示出了上述清洁工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表1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对玻璃模具进行使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的第1洗涤工序。接着,根据残留的污垢、或者再次附着的污垢的程度,进行使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的第2洗涤工序,或者进行使用了漂洗液的漂洗工序。进行第2洗涤工序时,在之后对玻璃模具进行1次以上、优选多次的漂洗工序。

作为漂洗工序中所使用的漂洗液,在使用上述水性的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时,原则上为水,从易于漂洗的观点出发,优选自来水、离子交换水、纯水等。但是,有时从洗涤工序与玻璃模具一起被带入的洗涤剂组合物蓄积在水槽中,其量为漂洗液的优选10重量%以下、更优选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重量%以下。

洗涤剂组合物的优选温度范围可根据塑料透镜基材的污染程度等来适当调整,例如从提高洗涤性、降低水分蒸发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90℃、更优选为35~80℃、进一步优选为50~70℃。从提高附着于玻璃模具表面上的树脂的剥离性的观点出发,洗涤时间优选为30秒~60分钟、更优选为1~3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15分钟、更进一步优选为2~5分钟。

对于洗涤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浸渍法、浸渍摇动法、浸渍搅拌法、浸渍起泡法、液中喷流法、浸渍超声波洗涤法等。

使用上述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时,本发明的对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例如在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第2洗涤工序或漂洗工序。第1洗涤工序中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优选为55℃以上。第2洗涤工序中,优选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低20℃以上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这样,在第2洗涤工序中,当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低20℃以上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时,可以对玻璃模具及附着在其上的树脂污垢赋予热冲击。在漂洗工序中,优选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低20℃以上的水性漂洗液来漂洗玻璃模具。这样,在漂洗工序中,当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低20℃以上的水性漂洗液时,可以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赋予热冲击。

如上所述,当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赋予热冲击时,认为可以利用玻璃模具与树脂污垢的热膨胀率之差,使洗涤剂组合物效率良好地渗透至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的界面。当洗涤剂组合物效率良好地渗透至上述界面时,可以促进树脂污垢的剥离,结果可以推测洗涤性有所提高。

当对玻璃模具和附着于其上的树脂污垢赋予上述热冲击时,从提高上述洗涤剂组合物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的界面的渗透性的理由出发,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优选为55~90℃、更优选为60~80℃、进一步优选为65~70℃。

在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第2洗涤工序时,在第2洗涤工序中,优选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优选温度范围内,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的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即,多次进行使用了上述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的洗涤工序时,在第x+1次的洗涤工序中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优选比在第x次的洗涤工序中使用的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用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

另外,在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漂洗工序时,该漂洗工序中,优选在下述漂洗液的优选温度范围内,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的漂洗液来漂洗玻璃模具。即,在洗涤工序后进行的多次漂洗工序中,第1次漂洗工序中所使用的漂洗液的温度优选比上述第1次漂洗工序之前的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此时,可以利用玻璃模具与树脂污垢的热膨胀率之差,使漂洗液效率良好地渗透至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的界面。当漂洗液效率良好地渗透至上述界面时,可以促进树脂污垢的剥离,结果清洁性有所提高。

更详细地说,当对玻璃模具和附着于其上的树脂污垢赋予温度差为20℃以上、优选温度差为25℃以上的热冲击时,认为树脂污垢产生收缩,至少一部分树脂污垢从玻璃表面剥离,洗涤剂组合物渗透至通过上述剥离重新出现的玻璃表面和树脂污垢的间隙中,从而可以促进树脂污垢的剥离。

因此,从表现出更优异的洗涤效果的观点出发,热冲击优选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中进行,由此,在第2洗涤工序中,只要是上述洗涤剂组合物的优选温度范围,则优选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的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另外,即便是漂洗液中,只要是在利用上述洗涤剂组合物进行的洗涤后,也可以获得赋予热冲击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在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的漂洗工序中,只要是漂洗液的优选温度范围,可以使用温度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的漂洗液(纯水等)来漂洗玻璃模具。从进一步提高洗涤性的观点出发,第2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或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的漂洗工序中所使用的漂洗液的温度只要是洗涤剂组合物或漂洗液的优选温度范围,则更优选比第1洗涤工序中所使用的洗涤剂组合物的温度低25℃以上、进一步优选低3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低40℃以上。

当通过在紧接着第1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第2洗涤工序而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赋予热冲击时,优选在第2洗涤工序后进行的多次漂洗工序中进一步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赋予热冲击。具体地说,在第2洗涤工序后进行的多次漂洗工序中,在上述漂洗液的上述优选温度范围内进行漂洗,在第Y+1次漂洗工序中使用的漂洗液的温度比在第Y次洗涤工序中使用的漂洗液的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25℃以上。

进而,在紧接着第2洗涤工序之后进行的漂洗工序(第1漂洗工序)中,使用其温度为55℃以上的水性漂洗液漂洗玻璃模具后,在紧接着第1漂洗工序之后进行的漂洗工序(第2漂洗工序)中,优选使用温度比第1漂洗工序中使用的水性漂洗液的温度低20℃以上的水性漂洗液来漂洗玻璃模具。这样,当连续地对玻璃模具和树脂污垢赋予多次热冲击时,洗涤性进一步提高。

附着有树脂污垢的玻璃模具一般在串联地排列有多个槽的多段槽系统内进行清洁。将20~30个左右的玻璃模具放入一个夹具中,使用传送带自动地依次浸渍在各槽内。玻璃模具从槽至槽的移动时间一般为10~60秒左右,从有效地获得上述热冲击赋予所带来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上述移动效果越短越优选,优选为30秒以内、更优选为20秒以内、进一步优选为10秒以内。整个多段槽系统配置于室温下,具体地配置在20~30℃的环境下。

另外,有时在玻璃模具从槽至槽的移动期间玻璃模具或树脂污垢的温度会下降,优选下一槽(热冲击槽)中的液体温度比刚要进入该槽之前的玻璃模具或树脂污垢的温度低20℃以上、更优选低25℃以上。

漂洗液的温度和漂洗时间等漂洗条件也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洗涤剂组合物在玻璃模具内的残留或再次附着的程度等来适当调整。例如,漂洗液的优选温度范围优选为5~75℃,从漂洗性或降低水分蒸发量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20~60℃、进一步优选为30~50℃。另外,1次的漂洗时间一般为30秒~20分钟左右。

对于漂洗方法,可使用通常使用的公知的漂洗方法。例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浸渍法、超声波洗涤法、浸渍超声波洗涤法、浸渍摇动法等各种漂洗方法。

一方面进行玻璃模具的清洁,另一方面对塑料透镜基材进行其外周的磨削(S4)(参照图1)。磨削方法可以是湿式或干式的任一种。接着,通过洗涤将磨削屑等从塑料透镜基材上除去后(S5),对塑料透镜基材进行加热处理(退火),从而获得塑料透镜(S6)。

接着,根据需要对塑料透镜的单面进行研磨(S7)。通过经过该工序,可以使塑料透镜达到所需的度数。接着,使用纯水等除去研磨剂等,对塑料透镜进行清洁(S8)。

接着,根据需要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S9)。接着,使用纯水等对染色后的塑料透镜进行清洁(S10)。染色使用以往公知的染色液和染色方法来进行即可。

接着,通过蚀刻将塑料透镜的两主表面进行粗糙化(S11)。粗糙化是为了提高硬涂层等与塑料透镜的密合性而进行的。蚀刻液例如使用碱水溶液。接着,使用纯水等漂洗塑料透镜以进行清洁后(S12),在两主表面上形成硬涂层(S13)。硬涂层的形成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形成方法来进行即可。

接着,使用纯水等对塑料透镜进行清洁后(S14),依次形成防反射层和防污层(S15、S16)。硬涂层的形成和防污层的形成分别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形成方法来进行即可。

以上说明了眼镜用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对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的一个例子,但塑料透镜的用途并非限定于此。本发明例如还可适用于照明用、相机用或光学元件用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以及其中所使用的对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另外,塑料透镜的形态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递增透镜等任一种。

另外,本发明的对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特别优选用于折射率为1.55以上的含硫塑料透镜的制造、更优选用于折射率为1.60以上的含硫塑料透镜的制造、进一步优选用于折射率为1.70以上的含硫塑料透镜的制造。

实施例

[试样]

作为附着有含硫聚氨酯树脂污垢的玻璃模具,准备了下述玻璃模具:在使用硝酸钾进行了化学强化处理的直径约为8cm的玻璃模具的有助于塑料透镜成形的面上成形有10个直径约为5mm的塑料透镜树脂(MR-8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含硫聚氨酯树脂系,折射率为1.60)的团块(树脂污垢)(0.05g/直径1cm/每个)。另外,塑料透镜树脂通过在30℃环境下加热6小时、40℃环境下加热7小时、50℃环境下加热3小时、60℃环境下加热2小时、100℃环境下加热3小时、120℃环境下加热3小时的共计24小时的加热而聚合、固态化。

[洗涤剂组合物的制备]

以表2所示的组成(组成比单位为重量%)制备pH为7~9之间的各种洗涤剂组合物(实施例1~15、比较例1~8),使用这些洗涤剂组合物来洗涤玻璃模具(试样),评价洗涤剂组合物的洗涤性。

[洗涤试验]

将附着有含硫聚氨酯树脂污垢的玻璃模具(试样)浸渍于保持于规定温度的实施例1~15、比较例1~8的洗涤剂组合物中,使用超声波洗涤装置(惠普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ILENTSONIC UT-204、39kHz、200W)洗涤2分钟(第1槽)。

接着,将玻璃模具浸渍于保持于规定温度的实施例1~15、比较例1~8的洗涤剂组合物中,使用与在第1槽中洗涤时所使用的超声波洗涤装置相同的超声波洗涤装置(39kHz、200W)洗涤2分钟(第2槽)。另外,玻璃模具从槽至槽的移动时间设为10秒钟。

接着,将玻璃模具浸渍于规定温度的离子交换水中,使用与在第1槽中洗涤时所使用的超声波洗涤装置相同的超声波洗涤装置(39kHz、200W),在2个槽(第3槽、第4槽)中各漂洗2分钟。

接着,将玻璃模具浸渍于室温的离子交换水中,使用与在第1槽中洗涤时所使用的超声波洗涤装置相同的超声波洗涤装置(39kHz、200W),在4个槽(第5槽~第8槽)中各漂洗2分钟。

接着,吹风1分钟后,用由送风恒温干燥机(株式会社东洋制作所,商品名:FV-630)供给的80℃的热风干燥10分钟。

表1

目视观察各塑料透镜树脂的团块的除去状态。作为洗涤性的评价标准,将完全除去各塑料透镜树脂的团块的情况作为10分、将除去一部分的情况作为5分、将完全未除去的情况作为0分。对10个各塑料透镜树脂的团块进行上述观察,将10个塑料透镜树脂的团块的上述分数的总和作为表示洗涤性的指标示于表2中。另外,上述分数的总和值越大,表示洗涤性能越良好,意味着更为良好地除去了塑料透镜树脂。

由表2所记载的结果可知,当使用含有选自上述通式(1)所示的苯基醚和通式(2)所示的苯基醚中的至少1种苯基醚的洗涤剂组合物时,即便不对树脂污垢和玻璃模具赋予热冲击的情况下,也可良好地除去附着于塑料透镜成形模具上的树脂污垢。另外可知,使用含有选自上述通式(1)所示的苯基醚和通式(2)所示的苯基醚中的至少1种苯基醚的洗涤剂组合物且对树脂污垢和玻璃模具赋予热冲击时,可更为良好地除去附着于塑料透镜成形模具上的树脂污垢。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良好地除去附着于塑料透镜成形模具上的树脂污垢的对构成塑料透镜成形模具的玻璃模具进行清洁的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清洁方法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例如优选用于制造眼镜透镜等塑料透镜时的洗涤工序。

本发明以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的其他方式也可实施。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方面是用于说明的,而不是用于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详细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示出的。而且,与权利要求均等的手段及范围内的变更包含在权利要求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