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

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钢桁梁顶推施工时的滑道含有上滑道和下滑道,其中对滑道的改进方法为:采用的上滑道是由不锈钢板首尾对接构成;采用的下滑道是在支墩上依次铺设固定主体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滑板;最后将钢桁梁放置在设置好的上滑道上进行顶推。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顶推钢桁梁,其上滑道不锈钢板的喂入工作量和横桥向滑出顶推轨道的现象均大大减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钢桁梁的顶推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1D21/00 授权公告日:20130123 终止日期:20131216 申请日:201012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1-23

    授权

    授权

  • 2011-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21/00 申请日:2010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滑道的设置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顶推法施工过程中,顶推结构前移必须克服其前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摩阻力。对设在顶推结构底面和支墩顶面的上下滑道,总的要求是要有充分的长度、表面光滑平整、刚度大、能均匀传布反力、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与顶推结构、支墩的联结牢固可靠。目前,顶推架设时作为滑动移梁设施之一是聚四氟乙烯橡胶滑板。

目前,顶推结构施工过程中传统的顶推滑道布置如下:

A、上滑道的设置:

当顶推结构底面与支墩接触面积比较大时,如顶推混凝土箱梁时,上滑道由顺桥向多块聚四氟乙烯滑板首尾对接构成。顶推过程中,借助顶推结构与聚四氟乙烯滑板之间较大的摩擦系数使该滑板随着顶推结构一起顶推前进。由于顶推结构底面与支墩接触面积大,聚四氟乙烯滑板不易偏移出顶推滑道。

顶推使用的聚四氟乙烯滑板面积按其材料容许应力(针对具体工程需求,确定合适的容许应力值)和可能发生的最大反力计算决定。聚四氟乙烯滑板厚度约为20mm,不宜太薄,需要一定厚度以调整滑道顶面标高;滑板也不宜太厚,以免容易损坏和增加施工成本。

B、下滑道的设置:

下滑道是铺设在路面支墩、桥面支墩或桥墩墩帽支墩上,现有下滑道是由主体钢板和不锈钢板组成。

作为下滑道的滑道板主体钢板为一块整钢板,面铺不锈钢板,固定在支墩上。主体钢板厚度应在20mm以上,不锈钢板厚约2mm,不锈钢板表面粗糙度小于Ra5μm。滑道板即主体钢板前后端各有一段斜面,以便于滑块的喂进和吐出。滑道进口即主体钢板前端 20cm~30cm 范围设圆弧,与梁底交角 2°~ 3°,不可用折线衔接,以避免滑块在滑移受压过程中发生线状接触,因集中应力而变形,压坏滑板,滑道出口即主体钢板后端也宜设圆弧段,可比进口段短平。主体钢板和不锈钢板的平面尺寸可结合具体顶推结构型式确定。

而对于钢桁梁结构,由于钢桁梁主纵梁底面与支墩滑道的接触面积过小,导致顶推过程中,聚四氟乙烯滑板很容易在横桥向偏移顶推轨道,不易控制和调整其移动方向,而且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完成频繁的喂板工作。多处滑道中任何一处滑道的聚四氟乙烯滑板偏移出顶推轨道抑或聚四氟乙烯滑板不能被及时准确喂入,整个顶推工序都必须停止下来处理以上问题。聚四氟乙烯滑板作为上滑道会致使上述问题频繁出现,为整个顶推操作带来极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钢桁梁顶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顶推钢桁梁,其上滑道不锈钢板的喂入工作量和横桥向滑出顶推轨道的现象均大大减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钢桁梁的顶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所述顶推施工时的滑道含有上滑道和下滑道,所述改进方法为:

a、上滑道的设置:上滑道是由不锈钢板首尾对接构成;

b、下滑道的设置:下滑道是在支墩上依次铺设固定主体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滑板;

c、最后将钢桁梁放置在步骤a设置的上滑道上进行顶推。

根据上述的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步骤a中所述不锈钢板的长度为2~3m,所述不锈钢板的宽度比接触的钢构件翼缘板的宽度长出8~12cm,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5~2.5mm;所述不锈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5μm,静摩擦系数为0.07~0.08,动摩擦系数为0.04~0.06。

根据上述的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步骤b中所述主体钢板的厚度为20~30mm,所述主体钢板的长度和宽度与支墩平面的长度与宽度相同,或者主体钢板的长度和宽度比支墩平面的长度与宽度长出2~4cm。

根据上述的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步骤b中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静摩擦系数为0.07~0.08,动摩擦系数为0.04~0.06;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为18~22mm,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宽度与钢构件翼缘板宽度相同。

根据上述的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所述主体钢板前端20~30cm 为圆弧状,与钢桁梁底交角为 2°~3°。

根据上述的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所述主体钢板后端出口处8~15 mm内为圆弧状,与钢桁梁底交角为3°~6°。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不锈钢板作为顶推钢桁梁施工时的上滑道,聚四氟乙烯滑板与主体钢板作为下滑道满铺固定在支墩上(本发明钢桁梁顶推施工时下滑道构造参见附图1),通过滑板与滑道的改进,在顶推钢桁梁的施工过程中,上滑道不锈钢板的喂入工作量和横桥向滑出顶推轨道的现象均大大减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钢桁梁的顶推效率。

2、本发明改进后的钢桁梁顶推滑道能更好的承受各向作用力,而且标高容易控制,拆除非常方便(本发明钢桁梁顶推滑道纵向构造见附图2)。

四、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钢桁梁顶推施工时下滑道构造示意图

图2  本发明钢桁梁顶推滑道纵向构造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图2,图中1为支墩,2为主体钢板,3为聚四氟乙烯滑板,4为不锈钢板,5为钢桁梁。

本发明钢桁梁顶推施工时滑道的改进方法,顶推钢桁梁时的滑道包括上滑道和下滑道,其改进方法为:

a、上滑道的设置:上滑道是由不锈钢板首尾对接构成;

不锈钢板的规格要求:不锈钢板的长度为2~3m,所述不锈钢板的宽度比接触的钢构件翼缘板的宽度长出8~12cm,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5~2.5mm;所述不锈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5μm,静摩擦系数为0.07~0.08,动摩擦系数为0.04~0.06;

b、下滑道的设置:下滑道是在支墩上依次铺设固定主体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滑板;所述主体钢板前端20~30cm 为圆弧状,与钢桁梁底交角 2°~3°;所述主体钢板后端出口处8~15 mm内为圆弧状,与钢桁梁底交角为3°~6°;

主体钢板的规格要求:所述主体钢板的厚度为20~30mm,所述主体钢板的长度和宽度与支墩平面的长度与宽度相同,或者主体钢板的长度和宽度比支墩平面的长度与宽度长出2~4cm;

c、最后将钢桁梁放置在步骤a设置好的上滑道上进行顶推。

工程应用实例:

本发明改进后的钢桁梁顶推滑道设施布置已于2010年6月成功应用于埃塞俄比亚境内青尼罗河大桥主桥175m钢桁架梁整体顶推架设中。在该工程中钢桁架梁下纵梁的截面宽度L=300mm,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尺寸规格为L×W×T=300mm×300mm×20mm,不锈钢板的尺寸规格为L×W×T=(2000mm~3000mm)×400m×2m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