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摘要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属于花卉种苗生产技术领域。步骤包括砧木的准备、接穗的准备、嫁接与管理和插穗的采集。与目前采用的以扦插苗为采穗母株相比,本发明利用嫁接苗作为采穗母株,生长势旺,可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插穗。各采穗批次中黄蒿嫁接苗较扦插苗在插穗产量、平均长度、平均节数、平均粗度、平均鲜重和平均干重指标上均有提高。且插穗的扦插生根能力有所提高,最早生根天数及插穗生根苗的不定根数、根长、根粗、根系干重等指标均高于扦插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2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98839.1

  • 申请日2010-12-22

  • 分类号A01G1/06;A01G1/00;

  •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纪昌

  • 地址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4: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 1/06 专利号:ZL2010105988391 申请日:20101222 授权公告日:201205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6 申请日:2010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种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采穗母株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切花菊种苗规模化生产。

技术背景

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 Tzvel.)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切花产销量居世界第二,在花卉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扦插繁殖系数高且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已成为切花菊规模化生产的最主要繁殖途径。但是菊花采穗母株多次采穗后插穗品质和产量易下降,需要重新培养母株,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延长母株的采穗时间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切花菊插穗的品质影响其扦插生根能力和种苗的生长势,而采穗母株的生长势对插穗品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目前生产上主要集中于加强对母株的肥水管理等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证实,利用嫁接可有效提高园艺作物的生长势和抗性,但利用蒿属植物为砧木嫁接切花菊作为采穗母株,以延长母株的采穗时间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尚没有相关研究和实践。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国内缺乏提高切花菊采穗母本产穗量和插穗品质的切实有效的方法这一现状,提供一套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可提高切花菊插穗的产量和扦插生根能力。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实施方案如下:

1. 砧木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1-12月份开始采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种子,12月至翌年1月于穴盘或育苗盘播种培养砧木;翌年2-3月苗3-4片叶时定植于营养钵。

2. 接穗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0-11月份花期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虫害、花色鲜亮的切花菊植株,剪去开花枝条,集中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预防,春季2-3月摘心1-2次。

3. 嫁接与管理:翌年3至4月选择生长粗壮、长势一致、高约20cm、茎基部粗3mm左右的黄蒿砧木,以切花菊品种长6-8cm、粗2mm左右的顶梢为接穗,进行劈接,使两者形成层密切相接,用薄膜封住接口,将嫁接苗置于有遮光的大棚内,成活后统一定植于大棚内培养。一周后统一进行一次摘心,正常的田间栽培管理。于8月底进行夜间补光处理,防止花芽分化。

4. 插穗的采集:嫁接苗和扦插苗摘心后20-25d,待侧枝长10cm至12cm时开始采集插穗,取其顶梢为插穗,每个分枝统一留基部2-3节,保留两三片完整叶片,一般每20-25d采穗一批。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与目前采用的以扦插苗为采穗母株相比,本发明利用嫁接苗作为采穗母株,生长势旺,可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插穗。各采穗批次中黄蒿嫁接苗较扦插苗在插穗产量、平均长度、平均节数、平均粗度、平均鲜重和平均干重指标上均有提高。且插穗的扦插生根能力有所提高,最早生根天数及插穗生根苗的不定根数、根长、根粗、根系干重等指标均高于扦插苗。可以预测,本项发明将极大地推动切花菊种苗的生产。

2.本发明操作简便,所需技术和设备要求相对较低,节约资本,生产者容易接受,可直接应用于切花菊的种苗标准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嫁接提高切花菊插穗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实施方式如下:

1. 砧木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1-12月份开始采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种子,12月至翌年1月于穴盘或育苗盘播种培养砧木;翌年2-3月苗3-4片叶时定植于营养钵。

2. 接穗的准备:嫁接的前一年10-11月份花期选择生长健壮一致、无病虫害、花色鲜亮的切花菊植株,剪去开花枝条,集中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并做好病虫害预防,春季2-3月摘心1-2次。

3. 嫁接与管理:翌年3至4月选择生长粗壮、长势一致、高约20cm、茎基部粗3mm左右的黄蒿砧木,以切花菊品种长6-8cm、粗2mm左右的顶梢为接穗,进行劈接,使两者形成层密切相接,用薄膜封住接口,将嫁接苗置于有遮光的大棚内,成活后统一定植于大棚内培养。一周后统一进行一次摘心,正常的田间栽培管理。于8月底进行夜间补光处理,防止花芽分化。

4. 插穗的采集:嫁接苗和扦插苗摘心后20-25d,待侧枝长10cm至12cm时开始采集插穗,取其顶梢为插穗,每个分枝统一留基部2-3节,保留两三片完整叶片,视环境和生长势影响,一般每20-25d采穗一批。

应用本方法,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接穗,砧木为黄蒿(Artemisia scoparia),以‘神马’扦插苗为对照。2010年5月6日劈接,同日取‘神马’插穗扦插。5月18日选取生长一致的成活嫁接苗和扦插苗定植于露地,进行正常栽培管理。5月25日统一进行摘心。8月底进行夜间补光处理(23:00至翌日2:00),防止花芽分化使之维持营养生长。自6月17日开始每20天对扦插苗、黄蒿嫁接苗采集7批插穗,分别统计观测形态指标,包括数量(10株植株产穗总量)、长度、粗度、节数、鲜重、干重,并计算平均值。选择3批插穗扦插,统计最早生根天数,15天调查各种形态指标,包括单株不定根数、根长、根粗、根系干重。比较嫁接苗和扦插苗采穗母株的插穗产量和品质(结果见表1、表2),结果表明:

1.      插穗的产量与外观品质指标比较

嫁接明显提高了插穗的产量,嫁接苗的数量指标在不同时期均明显高于扦插苗,其中黄蒿嫁接苗的第三批数量指标较扦插高53.1%。

长度指标上,黄蒿嫁接苗在整个生长期都不同程度高于扦插苗,其中第五批次的插穗上出现长度指标的最高值,较扦插苗提高了24.85%。

节数指标上,总体上黄蒿嫁接苗均高于扦插苗,在第五批插穗上出现最高值,较对照提高了24.66%。

鲜重指标上则为黄蒿嫁接苗自第三批插穗起显著高于扦插苗,且在第三批增长量达到最高值49.49%。干重指标上表现为总体上黄蒿嫁接苗显著高于扦插苗,在第五批插穗上最高增长了28.78%。

表1 不同来源插穗的产量与外观品质指标比较

注:不同字母分别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插穗扦插生根能力比较

表2表明,黄蒿嫁接苗与扦插苗的生根性状差异显著。其中三批不同时间黄蒿嫁接苗插穗的最早生根天数都比扦插苗早1天。插穗的最长根长指标方面,黄蒿嫁接苗始终高于扦插苗。而嫁接苗的平均根长略高于扦插苗,但差异不显著。第一和第三批插穗中的平均根粗指标嫁接苗显著高于扦插苗。平均根系干重和根数方面,黄蒿嫁接苗显著高于扦插苗。

表2 不同来源插穗的生根能力比较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