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

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到了在电池上连接其他配线的情况而使维护性得到提高的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该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包括:对车辆的各电装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池(30)、和收纳电池(30)的电池保持架(29),其中,在电池保持架(29)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盖部件(34),所述盖部件(34)与该电池保持架(29)一起对电池(30)进行固定保持,在盖部件(34)的与电池(30)的正极侧端子(31)和负极侧端子(32)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46、47)。由此,即使不打开盖部件(34),也能够将增压器电缆等连接到正极侧端子(31)和负极侧端子(32)上,从而提高维护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300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93605.6

  • 发明设计人 吉村悠纪;藤田胜正;

    申请日2010-09-25

  • 分类号B62J9/00;B60K1/04;H01M2/10;

  • 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陈伟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17: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2-13

    授权

    授权

  • 2011-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J9/00 申请日:2010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骑跨式车辆等车辆上的电池的周边的、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

技术背景

目前已知有以下构造:在配置于两轮摩托车上的电池上设置盖部件,通过该盖部件覆盖电池的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的上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44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中,虽然对盖部件进行了设计,使得在电池维护时在拆下负极端子之后正极端子才被拆下,但是,该构造并没有考虑到在电池上连接其他配线的情况(例如,连接充电用的增压器电缆(booster cable)或连接检测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该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考虑到了在电池上连接其他配线的情况而使维护性得到提高,并考虑到了行驶等的振动。

作为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手段,第1发明是,一种骑跨式车辆的电池周边构造,包括:对车辆(1)的各电装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池(30)、和收纳所述电池(30)的电池保持架(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保持架(29)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盖部件(34),所述盖部件(34)与该电池保持架(29)一起对所述电池(30)进行固定保持,在该盖部件(34)的与所述电池(30)的正极侧端子(31)和负极侧端子(32)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46、47),该开口部(46、47)具有向该开口部(46、47)的车身内侧方向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6A、47A)。

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电池(30)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4L、14R)之间,使所述正极侧端子(31)和负极侧端子(32)朝向车辆(1)的后方。

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4L、14R)的内侧,设置有对所述正极侧端子(31)和负极侧端子(32)的侧方进行覆盖的防护部件(25L、25R),将该防护部件(25L、25R)的高度设定在所述后车架(14L、14R)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上。

第4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防护部件(25L、25R)与后挡泥板(23)一体地形成。

第5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挡泥板(23)上一体地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隔壁(55),将由该隔壁(55)划分的空间确保为收纳空间。

第6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电池保持架(29)设置在后挡泥板(23)上,将所述盖部件(34)通过紧固部件(53)紧固在所述后挡泥板(23)上。

第7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34)由位于车辆(1)前方侧的前半部(40)和位于车辆(1)后方侧的后半部(42)构成,将所述前半部(40)固定在所述电池保持架(29)上,使所述后半部(42)通过铰链(41)而能够自由开闭,将所述开口部(46、47)设置在所述后半部(42)上。

第8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部件(34)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部(43、44、48、49),使该凹部(43、44、48、49)的底部与所述电池(30)抵接。

第9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半部(42)上设置有弹性部件(60)。

第10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部件(34)上设置有用于收纳保险丝的保险丝盒(45)。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发明,由于在盖部件的与电池的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因此即使不打开盖部件,也能够将配线(用于从外部对电池充电的增压器电缆或检测器等)连接到端子上,能够提高维护性。此外,开口部还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部,且开口向内侧扩大,因此,在从侧方连接增压器电缆的夹钳时,能够使夹钳与盖部件不发生干涉,从而能够更容易地从侧方进行夹钳的连接。再有,通过电池保持架和覆盖电池以使其不向外部露出的盖部件,在不设置专用的保持带等的情况下就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固定保持电池,因此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第2发明,在左右一对的后车架之间配置电池,并使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朝向后方,由此,能够使配线向后方延伸并连接在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上,因此能够避免连接的配线与车身架之间的干涉。

根据第3发明,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上连接有配线的情况下的、配线与车身架之间的干涉。

根据第4发明,将防护部件与后挡泥板一体地形成,由此,不需要为了构成防护部件而另行设置部件,能够抑制成本。

根据第5发明,能够在由隔壁形成的收纳空间内配置工具盒或储物盒,通过将隔壁与后挡泥板一体地形成,从而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配置工具盒或储物盒的部件,能够抑制成本。此外,由于能够有效地使用后挡泥板,因此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受各种零部件的安装场所制约的小型车辆中。

根据第6发明,在后挡泥板上设置有电池保持架和盖部件的紧固部分,由此,不需要另行准备用于设置电池座和盖部件的紧固部分的部件,能够抑制成本。

根据第7发明,通过只打开盖部件的后半部,就能够在不打开盖部件整体的情况下将电池取出,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池的更换等维护,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根据第8发明,能够抑制因行驶等而导致的电池在车辆上下方向的振动。

根据第9发明,能够抑制因行驶等而导致的电池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振动。

根据第10发明,能够在电池的附近设置保险丝,在从电池流过有定额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保险丝能够快速断开以保护电路。另外,由于将保险丝盒设置在盖部件上,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保险丝盒的安装场所,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受各种零部件的安装场所制约的小型车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两轮摩托车后部的后车架周边的立体图。

图3是两轮摩托车后部的后车架周边的侧视图。

图4是两轮摩托车后部的后车架周边的俯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4的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两轮摩托车的后挡泥板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在电池的电极端子上连接有增压器电缆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在电池的电极端子上连接有增压器电缆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两轮摩托车(车辆)

14L、14R  后车架

23  后挡泥板

25L、25R  侧壁部(防护部件)

29  电池保持部(电池保持架)

30  电池

31  电极端子(+)

32  电极端子(-)

34  盖部件

40  前半部

41  铰链部(铰链)

42  后半部

43、44、48、49  凹部

45  保险丝盒

46、47  开口部

46A、47A  内侧延伸部

53  卡销(紧固部件)

55  分隔壁部(隔壁)

60  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利用图1对作为适用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例子的两轮摩托车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宜地使用这些方向。

如图1所示,两轮摩托车1的前轮2被轴支承在左右一对的前叉3L、3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3L)的下端部,前叉3L、3R的上部通过转向柱4被可操舵地枢轴支承在设置于车身架5的前端的头管6上。在转向柱4的上过渡件7上安装有操作手柄8。

在头管6上结合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车架9L、9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9L),在主车架9L、9R的后端结合有上下延伸的中央车架10L、10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0L)。在构成中央车架10L、10R的下部的下方臂部10DL、10D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0DL)上形成有枢轴板11L、11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1L),在枢轴板11L、11R上以能够向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枢轴支承有摇臂12的前端部。在摇臂12的后端部轴支承有后轮13。

在构成中央车架10L、10R上部的上方臂部10UL、10U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0UL)的上部,结合有向后上方延伸并在后端一体地结合的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4L、14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4L),在后车架14L、14R的后部结合有从中央车架10L、10R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区域、详细地说从上方臂部10UL、10UR的下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后副车架15L、15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15L)的后端。另外,车身架5是由头管6、主车架9L、9R、中央车架10L、10R、后车架14L、14R以及后副车架15L、15R构成的。

在主车架9L、9R的下方以悬架方式搭载有发动机E,发动机E被定位在左右一对的主车架9L、9R及中央车架10L、10R之间。在发动机E的汽缸体的前面连接有排气管ex,排气管ex延伸到车辆后部,在其后端安装有向后上方延伸的消音器M。来自发动机E的旋转动力经由链13B传递至安装在后轮13上的从动链轮13A。另外,在主车架9L、9R的上方支承有燃料箱17,在燃料箱17后方的后车架14L、14R的上方支承有供驾驶者落座的前部座椅18。并且,在摇臂12与后车架14L、14R之间夹装有后减震器16。

关于车辆外装,车辆前方被前车罩19从车辆前部侧部覆盖,该前车罩19被支承在主车架9L、9R等的适当位置上。另外,在燃料箱17和前部座椅18的下方支承有侧车罩20,在侧车罩20的后方支承有覆盖后车架14L、14R和后副车架15L、15R的侧方的后车罩21。后车罩21被支承在后车架14L、14R和后副车架15L、15R的适当位置上,在其上部安装有供同乘者落座的后部座椅22。另外,在后车罩21的后部安装有供同乘者握持的左右一对的扶手21AL、21AR(图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21AL)和尾灯21B。另外,在后车罩21的内侧,在后车架14L、14R及后副车架15L、15R之间安装有从上方覆盖后轮13的后挡泥板23。

参照图2~图4,这些图中示出了后车罩21、前部座椅18等被拆下后的状态的、后车架14L、14R周边的情况,示出了后挡泥板23露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这些图所示,在后挡泥板23上设置有电池30。以下对电池30的收纳构造和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首先,后挡泥板23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2~图4所示,后挡泥板23以从后车架14L、14R及后副车架15L、15R的前部沿着后部向后上方稍微倾斜的状态安装,并覆盖由后车架14L、14R及后副车架15L、15R围成的区域的大致整个区域。

图5中表示后挡泥板23的纵剖视图,如图5所示,后挡泥板23在正面观察时具有曲面状的底部24,在底部24的两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侧壁部25L、25R。

底部24在后车架14L、14R及后副车架15L、15R彼此之间延伸,侧壁部25L、25R在后副车架15L、15R及后车架14L、14R的内侧向上方延伸,设定侧壁部25L、25R的高度尺寸,使其超过后车架14L、14R的上表面。即,在图5中,“L1”表示从地面到后车架14L、14R的上表面的距离,“L2”表示从地面到侧壁部25L、25R的上端部的距离,“L0”表示“L2”与“L1”的差,那么,在他们之间成立“L2-L1>0”、也就是“L0>0”的关系。此外,在侧壁部25L、25R的下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下方防护部26L、26R,后副车架15L、15R的下部被下方防护部26L、26R覆盖。

参照图6,在后挡泥板23的前部形成有电池保持部29,该电池保持部29的结构包括:形成为平面状的底壁部27、和从底壁部27的前部向上方折弯的前部侧壁部28。电池30被收纳在该电池保持部29中。电池保持部29与后挡泥板23一体地形成,由底壁部27、前部侧壁部28、以及从底壁部27的两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未图示的侧壁部形成电池30的收纳空间。

使电池30的底面与在电池保持部29中向后上方稍微倾斜地延伸的底壁部27抵接,并且使电池30的前面与前部侧壁部28抵接,从而以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将电池30收纳在电池保持部29中。

即,电池30配置在后挡泥板23的前部上面,如图2、图4所示,电池30配置在后车架14L、14R及后副车架15L、15R之间。这里,电池30的电极端子(+)31、电极端子(-)32分别成为朝向后方的状态。另外,图3所示的电池30侧部、电极端子(+)31及电极端子(-)32的侧部成为被位于其侧方的后挡泥板23的侧壁部25L、25R覆盖的状态。另外,在电极端子(+)31上安装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罩31A。

如上所述,被收纳在后挡泥板23的电池保持部29中的电池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盖部件34覆盖。盖部件34作为对电池保持部29的上部和电池30进行覆盖以使它们不向外部露出的盖体而发挥作用,并具有固定保持电池30的功能。以下对盖部件34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6、图7,在与电池30的前面抵接的电池保持部29的前部侧壁部28的上部形成有车架抵接部33,该车架抵接部33向大致下方延伸,并抵接在架设于后副车架15L、15R彼此之间的横车架15A上。该车架抵接部33构成后挡泥板23的支承部之一。并且,在该车架抵接部33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盖部件34的卡合肋35。如图7中放大所示,卡合肋35向上方延伸,在其上部形成有卡合孔36。盖部件34通过从上方卡合固定在这些卡合肋35和卡合孔36上,从而安装在电池保持部29上。

盖部件34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包括:构成前端部并与卡合肋35卡合的卡合基部37;位于车辆的前方侧,在卡合基部37的后部形成,并覆盖电池30的上面和侧面的前半部40;在前半部40的后部设置,局部形成为薄壁状的铰链部41;以及在铰链部41的后部形成,位于车辆的后方侧,覆盖电池30的上面后部和后面,并能够以铰链部41为旋转中心转动的后半部42。

在卡合基部37上形成有使卡合肋35嵌入并卡合的卡合槽38、和从卡合槽38的侧面突出的卡合凸部39。通过从卡合肋35的上方嵌入到卡合基部37的卡合槽38中,并且将卡合凸部39卡合在卡合孔36中,从而将盖部件34卡合固定在电池保持部29上。

前半部40形成为截面コ字形,由其上壁和侧壁覆盖电池30的上面和侧面。参照图2、图4及图7,在前半部40的上表面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并列的凹部43、44,凹部43、44的底面(43A、44A,其中图7仅示出了沿着C-C线的44A)向背侧突出并抵接在电池30的上面。这些凹部43、44通过与电池30的上面抵接,从而限制电池30在上下方向的移动,由此,电池30被电池保持部29和盖部件34稳定地保持。另外,取代这样的凹部43、44,例如也可以在前半部40的底面上设置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缓冲体,并使其与电池30抵接,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保持电池30。

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前半部40的上表面固定有收纳保险丝的保险丝盒45,因此能够使电池30和保险丝接近地配置。若将被收纳在保险丝盒45中的保险丝经由未图示的保险丝配线与电池30的电极端子(+)31连接,则在有来自电池30的定额以上的大电流流过的情况下,保险丝能够迅速断开,从而保护电路。

而且,参照图6、图7,后半部42形成为具有:在铰链部41的后方覆盖电池30的上面的后部的上面覆盖部42U、和从上面覆盖部42U的后部折弯并覆盖电池30的后面的后面覆盖部42R。

在后面覆盖部42R的下部形成有从该下部向后方折弯的固定壁部51,在固定壁部51的后端部形成有沿着后挡泥板23的曲面状的底部24形成为弧状的抵接部50(参照图2、图4)。在固定壁部5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卡销贯通孔52(参照图6)。

将卡销53贯穿于后面覆盖部42R的卡销贯通孔52中,在使抵接部50抵接在后挡泥板23的底部24上的状态下,将该卡销53可插卸地紧固在一体地设置于后挡泥板23的底部24上的卡销卡合部54中。

因此,后半部42由于卡销53的紧固而保持关闭状态,另外,通过解除该卡销53的紧固,后半部42能够以铰链部41为旋转中心向图6、图7所示的旋转箭头C方向打开。此外,在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旋转后的状态的后半部42,在像这样打开了后半部42的情况下,能够将电池30向后上方拉出,从而取出电池30。

而且,一并参照图2、图4,在关闭状态的后半部42中与电池30的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在上面覆盖部42U和后面覆盖部42R的范围内开口的开口部46、47。并且,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分别从这些开口部46、47朝后上方面向外部。

这里,一并参照图8,连接在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上的电力供给用的电气配线31C和接地用的电气配线32C从在后半部42的两端部形成的电气配线用开口部42A、42B向车辆前方引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46、47不是为了引出电气配线31C、32C而形成的,而是作为在不打开后半部42的情况下就能够接触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的维护用途而形成的。

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开口部46、47,这些开口部46、47具有向车身内侧方向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6A、47A,并在车宽方向上形成有较宽幅的开口区域。即,如图2、图4所示,开口部46、47与内侧延伸部46A、47A共同作用形成宽幅,不仅使电池30的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面向外部,而且使其周边区域也面向外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不打开盖部件34,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及其周边区域也能够向外部充分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连接配线(增压器电缆等)。

另外,如图2、图7所示,在后半部42的上面覆盖部42U上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并列的凹部48、49,凹部48、49的底面(48A、49A,其中图7仅示出了沿着C-C线的49A)向背侧突出并抵接在电池30的上面。由于这些凹部48、49与电池30的上面抵接,因此,能够与上述的在前半部40上形成的凹部43、44共同作用而更可靠地稳定地保持电池30。另外,在后半部42的后面覆盖部42R的背面固定有由树脂材料等形成的弹性部件60。该弹性部件60与电池30的后面抵接,限制电池30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将电池30稳定地保持在电池保持部29中。

再有,如图2、图4所示,在后挡泥板23的电池保持部29的后方,在侧壁部25L、25R之间从前方依次形成有左右延伸的分隔壁部55、56。分隔壁部55、56与后挡泥板23一体地形成,位于前方的分隔壁部55在侧壁部25L、25R之间笔直地延伸,位于后方的分隔壁部56从左侧的侧壁部25L开始笔直地延伸,然后弯折成曲轴状,与右侧的侧壁部25R结合。

而且,由分隔壁部55、56围成的空间被确保为收纳空间,其中收纳有长方形的收纳盒57和正方形的收纳盒58。并且,这些收纳盒57、58例如构成为上部可开闭地形成,并作为收纳各种物品的收纳部而发挥作用。这里,在后挡泥板23上沿车宽方向并列形成有多个肋59,这些多个肋59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与分隔壁部55、56一体地结合。这些各个肋59的高度形成为越往车宽方向内侧配置则越低,通过形成多个这样的肋59,从而能够将收纳盒57、58以稳定的状态载置固定在形成为曲面状的后挡泥板23上。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盖部件34的与电池30的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46、47,因此即使不打开盖部件34也能够将配线(用于从外部对电池充电的增压器电缆等)连接到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上,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由于在开口部46、47上还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6A、47A,且开口向内侧扩大,因此在从侧方连接增压器电缆的夹钳时,能够使夹钳与盖部件34不发生干涉,从而能够更容易进行从侧方的夹钳的连接。

即,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不打开盖部件34的情况下将增压器电缆61、62连接到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上,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并且,由于在开口部46、47上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6A、47A,且开口向内侧扩大,因此,在从侧方连接夹钳63、64时,夹钳63、64与盖部件34不会发生干涉,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从侧方的夹钳63、64的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挡泥板23上一体地形成的电池保持部29和盖部件34,在不设置专用的保持带等的情况下就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固定保持电池30,因此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再有,由于在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4L、14R之间配置电池30,并使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朝向后方,因此能够使配线向后方延伸并连接在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上,因此能够避免连接的配线与后车架14L、14R的干涉。再有,这里如图3所示,将覆盖电池30侧部的后挡泥板23的侧壁部25L、25R的高度设定在后车架14L、14R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上,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上连接有配线时的、配线与后车架14L、14R的干涉。

另外,在后挡泥板23的电池保持部29的后方的侧壁部25L、25R之间,与后挡泥板23一体地形成了左右延伸的分隔壁部55、56,并将由这些分隔壁部55、56划分的空间作为收纳空间加以利用而配置了收纳盒57、58,由此,能够在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配置工具盒或储物盒的部件而抑制了成本的情况下配置收纳盒57、58,能够有效地使用后挡泥板23。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受各种零部件的安装场所制约的小型车辆中。

另外,将电池保持部29设置在后挡泥板23上,并将盖部件34通过卡销53紧固在后挡泥板23上,通过拔掉卡销53解除紧固,从而成为自由开闭的状态,由此,只要在后挡泥板23上设置电池保持部29和盖部件34的紧固部分即可,而不需要另行准备用于设置电池保持部29和盖部件34的紧固部分的部件,或者说,能够较低地抑制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抑制成本。

另外,盖部件34由位于前方侧的前半部40和位于后方侧的后半部42构成,前半部40固定在电池保持部29上,后半部42通过铰链部41自由开闭,并在后半部42设置使电极端子(+)31和电极端子(-)32面向外部的开口部46、47,由此,通过只打开后半部42,就能够在不打开盖部件34整体的情况下将电池30取出,能够使电池30的更换等维护容易地进行,从而能够提高维护性。

而且,在前半部40上设置了保险丝盒45,由此,能够在电池30附近配置保险丝,在从电池30流过定额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断开以保护电路。另外,不需要另行设置保险丝盒45的安装场所,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受各种零部件的安装场所制约的小型车辆中。另外,在盖部件34的上表面设置了凹部43、44、48、49,使该凹部43、44、48、49的底部与电池30抵接,并在后半部42上设置了弹性部件60,由此,能够抑制因行驶等而导致的电池30在车辆上下方向的振动、以及电池30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振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当然,包括零部件构成、构造、形状、大小、数量以及配置等在内,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树脂材料局部地形成为薄壁状而构成铰链部41,通过所述铰链部41而一体地形成前半部40与后半部42,但是,也可以设置分体的铰链,将前半部40与后半部42结合。

另外,对将后半部42通过卡销53紧固在后挡泥板23上以保持后半部42的关闭状态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等:例如在后半部42上形成钩,通过在后挡泥板23上设置与钩卡合的卡合部的卡合结构,从而保持后半部42的关闭状态;或者通过螺栓紧固而保持后半部42的关闭状态。另外,关于电池保持部29,对一体地形成于后挡泥板23上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后挡泥板23上设置分体的电池保持部的形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