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

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包括:(1)将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溶解于DMSO溶液,加入含FI的DMSO溶液,透析冻干;(2)将FA溶解在DMSO溶液中,加入EDC,再加入含G5.N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270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87173.8

  • 申请日2010-09-20

  • 分类号A61K47/34;A61K31/565;A61P35/00;

  • 代理机构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2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47/34 授权公告日:20120229 终止日期:20140920 申请日:201009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29

    授权

    授权

  • 2011-0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47/34 申请日:201009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癌症化学治疗经常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抗癌药物不仅杀死了癌症组织,而且对正常的组织也会产生副作用。另外,许多抗癌药物的水溶性不好,严重限制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药物输送体系包括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颗粒和树状大分子用来包裹药物,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溶解性并且实现了药物的靶向运输。特别地,作为一类高度支化、单分散性和合成性的大分子,树状大分子已经在靶向药物传输体系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s)是指具有树状结构,高度支化,由分子内核、表面功能基团及连接二者的支化链段构成的合成性大分子。树状大分子具有尺寸大小可精确控制、无免疫原性、稳定、在使用剂量下无毒性等特点。其内核为疏水空间,可以物理包裹一些药物;端基官能团可以静电吸附许多药物,也可以化学键合一些药物,同时可以修饰不同的官能团,如减小毒性的基团(PEG、羟基、乙酰基、羧基等)、标记物(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生物素)和靶向配体(抗体、叶酸、RGD(Arg-Gly-Asp)多肽、半乳糖等),这样就可以形成毒性小、具有标记和靶向作用的多功能载药纳米颗粒。树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可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保护药物免受环境破坏,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和靶向性。这使其在药物载体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

树状大分子可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与药物形成纳米级微粒给药系统,其与药物的结合方式可分为两种:1)化学键合;2)物理包裹和吸附。前者将药物共价键合在树状大分子的表面,然而共价键合一般都需要许多步有机反应,并且共价键应该在特定的生物条件下能够断裂将药物释放出来。后者的反应比较简单,但是药物/树状大分子复合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又面临着挑战。

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是雌二醇在体内的生理代谢产物,存在于血液和尿液中。研究发现,2-ME可抑制多种人类或动物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活性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抗血管新生、增强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而实现的。2-ME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潜在的抗癌药物。然而,2-ME的水溶性不好,严重限制了它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为了提高2-ME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为了保持2-ME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使用各种药物载体对2-ME进行负载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目前的研究,2-ME被药物载体所负载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2008年,Desai KGH等[Desai KGH,Mallery SR,Schwendeman SP.Effect of formulation parameters on2-methoxyestradiol release from injectable cylindrical poly(DL-lactide-co-glycolide)implants.Eur J Pharm Biopharm 2008;70:187-98]用可注射的圆柱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作为植入物对2-ME进行负载,试验证明,PLGA对2-ME的负载不仅提高了2-ME的溶解度,而且2-ME的释放可以持续长达一个月,大大提高了2-ME的生物利用度。2009年,Wang SH等人[Wang SH,Shi XY,Chen XS,Baker JR.TherapeuticEfficacy of 2-Methoxyestradiol Microcrystals Encapsulated withi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Macromol Biosci 2009;9:429-36.]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将2-ME包裹在聚合物多层胶囊里,虽然2-ME的溶解度提高了,且与纯药2-ME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但是,最终形成的2-ME颗粒尺寸太大(大约1μm),不适合癌症组织的靶向治疗。在我们最近的工作中(Shi X,Lee I,ChenX,Shen M,Xiao S,Zhu M,et al.Influence of dendrimer surface charge on the bioactivity of2-methoxyestradiol complexed with dendrimers.Soft Matter 2010;6:2539-2545;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99867.3.),我们采用第五代表面具有不同电荷的树状大分子来包裹2-ME分子,并研究被包裹的2-ME分子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末端基团为酰基、羟基、氨基、羧基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可以包裹2-ME分子,但是只有末端基团为酰基和羟基的树状大分子包裹的2-ME分子对癌症细胞有毒性作用,而表面为氨基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由于自身氨基引起的毒性,因而不适合用于药物载体。

检索国内外有关多功能树状大分子负载2-ME药物方面的文献和专利结果表明:在还没有发现用多功能树状大分子负载2-ME药物的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负载2-ME后,2-ME的水溶解度大大提高,药物释放时间也延长了,被多功能的树状大分子包裹的2-ME仍然具有着相同的生物活性,并且对那些高叶酸受体表达的癌细胞具有靶向的杀伤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多功能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负载抗癌药物的方法,包括:

(1)将52.0mg-55mg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溶解于5mL-10mL的DMSO溶液中,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滴加入5mL-10mL含3.9mg-4.2mgFI的DMSO溶液,反应24h-48h,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

(2)将2.55mg-2.9mgFA溶解在5mL-10mL的DMSO溶液当中,然后加入22.1mg-25mgEDC,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h-5h后,将混合溶液逐滴地加入到5mL-10mL含35.0mg-40mg G5.NH2-FI的DMSO溶液当中,搅拌反应3-5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FA;

(3)将26.3mg-28mg G5.NH2-FI-FA溶解在5mL-10mL DMSO溶液当中,加入52.74mg-56mg三乙胺,然后逐滴地加入5mL-10mL含44.35mg-48mg乙酸酐的DMSO溶液中,搅拌反应1-2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Ac-FI-FA;

(4)将上述10mg-12mgG5.NHAc-FI-FA溶于1.5mL-2mL水中,然后加入300μL-400μL含2-甲氧基雌二醇(2-ME)的甲醇溶液,剧烈搅拌12-24h,离心除去沉淀,即未包裹的药物分子,取上清液冻干即得5.NHAc-FI-FA/2-ME复合物;其中2-ME∶G5.NHAc-FI-FA摩尔比=10-12∶1。

所述以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来源)为模板,每个树状大分子上分别以共价键键合5个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分子、5个叶酸(FA)分子,树状大分子表面剩余的氨基和过量乙酸酐(Ac)分子反应。

所述步骤(3)所制备的每个G5.NHAc-FI-FA中FITC和FA的分子个数都是5。

所述步骤(4)离心条件为7000rpm,10min。

对负载抗癌药物的多功能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的制备、药物缓释及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我们做了一些测试:

(1)NMR测试结果

NMR测试结果表明:以第五代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已经成功合成了多功能的树状的分子G5.NHAc-FI-FA。每个树状大分子表面健合的FI和FA的数量都是5。参见附图说明1。

(2)UV-Vis测试结果

UV-Vis图谱证明了树状大分子G5.NHAc-FI-FA已经成功地负载了抗癌药物2-ME,即成功地合成了G5.NHAc-FI-FA/2-ME复合物。参见附图说明2。

(3)HPLC测试结果

HPLC测试结果表明每个G5.NHAc-FI-FA分子中包裹有3.7个2-ME分子。

(4)药物释放结果

药物释放曲线表明:2-ME药物分子被树状大分子G5.NHAc-FI-FA包裹后,释放速度变慢了。在pH为7.4和5.0条件下,24h后仅释放了35%和25%。参见附图说明3。

(5)相差显微镜结果

KB细胞形态的相差显微镜照片表明:G5.NHAc-FI-FA/2-ME复合物对KB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相同浓度的纯药2-ME的效果相同,说明2-ME被G5.NHAc-FI-FA负载后仍然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参见附图说明4。

(6)荧光显微镜结果

荧光显微镜照片表明:用G5.NHAc-FI-FA/2-ME复合物分别作用于KB-HFAR细胞和KB-LFAR细胞1h后,KB-HFAR细胞有明显的荧光,说明G5.NHAc-FI-FA/2-ME复合物对KB-HFAR细胞有特异的靶向性。参见附图说明5。

(7)MTT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MTT细胞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用G5.NHAc-FI-FA/2-ME复合物分别作用于KB-HFAR细胞和KB-LFAR细胞后,表面表达高叶酸受体的KB-HFAR细胞的杀伤效应更加明显,说明G5.NHAc-FI-FA/2-ME复合物对KB-HFAR细胞有特异的治疗效果。

以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合成具有靶向功能和标记功能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并用多功能的树状大分子来物理包裹2-ME药物分子。本发明涉及了一个基本原理: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内部是一个疏水的空间,2-ME是个不溶于水的药物,树状大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将2-ME包裹在其内部空腔内。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选用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尺寸大小为5.4nm,在血液循环中可以直接从肾脏中排出,不需要生物降解;

(2)本发明的多功能的树状大分子负载2-ME后,2-ME的水溶解度大大提高,药物释放时间也延长了,被多功能的树状大分子包裹的2-ME仍然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并且对那些高叶酸受体表达的癌细胞具有靶向的杀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树状大分子G5.NHAc-FI-FA的1H NMR图谱。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G5.NHAc-FI-FA/2-ME复合物的UV-Vis图谱。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G5.NHAc-FI-FA/2-ME复合物中2-ME在不同pH缓冲液条件下的释放曲线。

图4分别为未处理的(a)、1μL乙醇(b)、10μM的2-ME(c)、10μL PBS(d)、G5.NHAc-FI-FA(e)和G5.NHAc-FI-FA/2-ME(f)处理过的KB细胞的相差显微镜照片,培养时间为48h。图5分别为用PBS处理过的KB-HFAR细胞(a)、G5.NHAc-FI-FA/2-ME complexes([2-ME]=10mM)处理过的KB-HFAR细胞(b)和KB-LFAR细胞(c)的荧光显微镜照片,培养时间为1h。

图6为MTT法测试的KB-HFAR细胞和KB-LFAR细胞经G5.NHAc-FI-FA/2-ME复合物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复合物与细胞作用1h后,清洗细胞,更换不含复合物的培养液,培养48h后测定细胞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将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52.0mg,0.002mmol)溶解于5mLDMSO溶液中,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滴加入5mL含FI(3.9mg,0.01mmol)的DMSO溶液。反应24h,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

将FA(2.55mg,0.00577mmol)溶解在5mL的DMSO溶液当中,然后加入EDC(22.1mg,0.1154mmol),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将混合溶液逐滴地加入到5mL含G5.NH2-FI(35.0mg,0.00115mmol)的DMSO溶液当中,搅拌反应3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FA。

将G5.NH2-FI-FA(26.3mg,0.00087mmol)溶解在5mL DMSO溶液当中,加入三乙胺(52.74mg,0.52128mmol),然后逐滴地加入5mL含乙酸酐(44.35mg,0.4344mmol)的DMSO溶液中,搅拌反应1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Ac-FI-FA。

NMR测试结果表明:以第五代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已经成功合成了多功能的树状的分子G5.NHAc-FI-FA,每一个树状大分子表面分别健合了5个FI分子和5个FA分子。

实施例2

将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55.0mg)溶解于10mLDMSO溶液中,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滴加入10mL含FI(4.2mg)的DMSO溶液。反应24h,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

将FA(2.9mg)溶解在10mL的DMSO溶液当中,然后加入EDC(25mg),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将混合溶液逐滴地加入到10mL含G5.NH2-FI(40.0mg)的DMSO溶液当中,搅拌反应3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2-FI-FA。

将G5.NH2-FI-FA(28mg)溶解在10mL DMSO溶液当中,加入三乙胺(56mg),然后逐滴地加入10mL含乙酸酐(48mg)的DMSO溶液中,搅拌反应1天,将反应溶液放入透析袋(MWCO=10,000)中,在PBS缓冲液中透析3次,再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最后将透析袋中的溶液冻干即得G5.NHAc-FI-FA。

NMR测试结果表明:以第五代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已经成功合成了多功能的树状的分子G5.NHAc-FI-FA,每一个树状大分子表面分别健合了5个FI分子和5个FA分子。

实施例3

将10mg G5.NHAc-FI-FA溶解在1.5mL水中,取10摩尔当量的2-ME(相对于树状大分子)溶于300μL甲醇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过夜,使甲醇溶液充分蒸发,然后将混合溶液离心(7,000rpm,10min)。将沉淀即未包裹的2-ME药物溶于1mL甲醇溶液,进行HPLC分析,从而确定药物的负载量;上清液收集冻干从而得到G5.NHAc-FI-FA/2-ME复合物。

UV-Vis图谱证明了树状大分子G5.NHAc-FI-FA已经成功地负载了抗癌药物2-ME,即成功地合成了G5.NHAc-FI-FA/2-ME复合物。HPLC结果表明每个G5.NHAc-FI-FA分子中包裹有3.7个2-ME分子。

将上述G5.NHAc-FI-FA/2-ME复合物在37℃、两种不同pH的缓冲液(pH=5.0,pH=7.4)下进行缓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释放的药量来研究其对2-ME的缓释效果;其中释放出的2-ME的含量是通过HPLC来检测的,流动相是线性梯度变化的,起始水/乙腈(v/v)为66∶34,终止水/乙腈(v/v)为30∶70。时间为20mins,流速为1mL/min。

将上述G5.NHAc-FI-FA/2-ME复合物与相同浓度的纯药2-甲氧基雌二醇(2-ME)(10μM)分别作用于人类上皮癌细胞(KB细胞),培养48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来研究G5.NHAc-FI-FA/2-ME复合物对KB细胞的毒性作用;其中2-ME的浓度为5-10μM。

将上述G5.NHAc-FI-FA/2-ME复合物分别作用于高叶酸受体表达的KB细胞(KB-HFAR)与低叶酸受体表达的KB细胞(KB-LFAR),培养1h,通过荧光显微镜研究G5.NHAc-FI-FA/2-ME复合物对KB-HFAR的靶向性;在G5.NHAc-FI-FA/2-ME复合物与细胞作用1h后,清洗细胞,并更换不含G5.NHAc-FI-FA/2-ME复合物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至48h,利用MTT法测定G5.NHAc-FI-FA/2-ME复合物的特异抗癌活性。

所述KB-LFAR细胞是通过将KB-HFAR细胞与FA预培养一天得到的,FA浓度为2.5μM;研究靶向性时,G5.NHAc-FI-FA/2-ME复合物作用于KB-LFAR细胞和KB-HFAR细胞的时间为1h。研究特异抗癌活性时,在G5.NHAc-FI-FA/2-ME复合物与细胞作用1h后,清洗细胞,并更换不含G5.NHAc-FI-FA/2-ME复合物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至48h,利用MTT法测定G5.NHAc-FI-FA/2-ME复合物的特异抗癌活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