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过瘤胃物质的保护脂肪

一种过瘤胃物质的保护脂肪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瘤胃物质的保护脂肪,该保护脂肪包含有重量比为1.2~1.8%的C14:0;72.0~74.0%的C16:0;5.0~6.0%的C18:0和14.5~16.5%的C18:1;于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游离脂肪酸1~3%,碘值15~17,熔点50~70℃。其制备方法是用棕榈油为原料,将低熔点脂肪酸除去后收集高熔点脂肪酸加工而成。该保护脂肪,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几乎不降解,对需要进行过瘤胃保护的物质能够实现有效保护,而且在真胃的酸性环境条件下可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保证被保护物质的充分释放,不存在保护过度的问题。并且,该保护脂肪在反刍动物瘤胃以后可以被很好地吸收利用,以弥补奶牛常规日粮能量的不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120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65377.1

  • 申请日2010-08-28

  • 分类号A23K1/00;

  • 代理机构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中南

  •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18: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K1/00 授权公告日:20120711 终止日期:20130828 申请日:201008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11

    授权

    授权

  • 2011-0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00 申请日:2010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瘤胃物质的保护脂肪。

背景技术

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具有庞大的瘤胃,瘤胃是一个调控严格的生物发酵罐,其内栖息着数量巨大的瘤胃微生物体系,如细菌、古菌、厌氧真菌、原虫和噬菌体等。在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过程中,以瘤胃细菌和纤毛原虫尤为重要,其数量分别可达1011个/mL瘤胃液和105~106个/ml瘤胃液。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分解动物本身不能利用的饲料成分产生能够被动物利用的物质,从而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例如,分解饲料中难以被动物本身利用的细胞壁成分(粗纤维)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从而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二是可以合成饲料本身不含有的某些养分(如微生物蛋白、氨基酸、B族维生素等),从而弥补饲料养分的不足。因此,瘤胃消化代谢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反刍动物日粮中40%~80%的干物质、60%~95%的粗纤维、60%~80%的有机物、10%~100%的粗脂肪均在瘤胃中被消化,瘤胃中消化的能量占总消化能量的23%~87%。但瘤胃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瘤胃微生物的降解,往往使饲料中的某些成分或添加剂在瘤胃中即被破坏或分解,从而难于到达真胃和小肠,再被吸收利用。

过瘤胃保护是防止饲料养分或添加剂被瘤胃微生物破坏的重要手段。反刍动物日粮中的许多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小肽、活菌制剂、酶制剂、胆碱等)都必须进行有效保护后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养分或添加剂的过瘤胃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一是将养分或添加剂用化学方法进行修饰或改变其结构,形成其类似物、螯合物或衍生物;二是用物理方法进行包被或微胶囊处理。实际生产中,尤以物理包被或微胶囊处理应用更为普遍,生产成本也较低。而物理包被的保护效果与保护材料密切相关。

目前使用的保护材料主要有明胶、苯乙烯和2-甲基-5-乙烯基吡啶的聚合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过瘤胃蛋白、过瘤胃脂肪等。特别是过瘤胃脂肪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可以对饲料养分或添加剂进行有效保护,使其安全通过瘤胃而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过瘤胃脂肪本身在瘤胃后也能很好地被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有效能水平。因此,筛选出理想的过瘤胃脂肪是实现饲料养分及添加剂过瘤胃保护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瘤胃物质的保护脂肪,以解决过瘤胃养分和添加剂物理保护的包被问题。

本发明的保护脂肪成分主要为16~18碳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包含有重量比为1.2~1.8%的C14:0(豆蔻酸),72.0~74.0%的C16:0(棕榈酸),5.0~6.0%的C18:0(硬脂酸),14.5~16.5%的C18:1(油酸)。本发明的保护脂肪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游离脂肪酸1~3%,碘值15~17,熔点50~70℃。

本发明的保护脂肪制备方法如下:将棕榈原油加热至75~80℃,泵入结晶罐中,静置1~2h;然后快速冷却至28~30℃后,再缓慢冷却至18~20℃,静止3~4h,使高熔点脂肪酸均匀结晶;最后进行过滤,收集结晶的高熔点脂肪酸,烘干后粉碎至30~40目而成。

本发明的过瘤胃物质保护脂肪,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几乎不降解,对需要进行过瘤胃保护的物质能够实现有效保护,而且在真胃的酸性环境条件下可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保证被保护物质的充分释放,不存在保护过度的问题。并且,该脂肪在反刍动物瘤胃以后可以被很好地吸收利用,有效能值较高(产奶净能>27MJ/kg),可以弥补奶牛常规日粮能量的不足。另外,该脂肪由天然脂肪加工而成,安全性好,能够充分保证奶产品的质量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保护脂肪的具体制备方法:

将棕榈原油加热到75℃,泵入结晶罐中,静置2h,以除去非均匀晶粒;然后快速冷却至28℃后,再缓慢冷却至18℃,静止3h,使高熔点脂肪酸均匀结晶;最后进行过滤,除去短链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等低熔点脂肪酸,收集脂晶型的高熔点脂肪酸烘干后,粉碎至30目而成。

上述方法制得的保护脂肪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游离脂肪酸为0.8%以下,碘值为13,熔点55℃。其脂肪酸重量比组成为:1.2%的C14:0(豆蔻酸),72.0%的C16:0(棕榈酸),5.0%的C18:0(硬脂酸),14.5%的C18:1(油酸)。

实施例2

将棕榈原油加热到80℃,泵入结晶罐中,静置2h,以除去非均匀晶粒;然后快速冷却至30℃后,再缓慢冷却至20℃,静止4h,使高熔点脂肪酸均匀结晶;最后进行过滤,除去短链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等低熔点脂肪酸,收集脂晶型的高熔点脂肪酸烘干后,粉碎至40目而成。

制备的保护脂肪其脂肪酸重量比组成为C14:0(豆蔻酸)1.8%,C16:0(棕榈酸)74.0%,C18:0(硬脂酸)6.0%,C18:1(油酸)16.5%。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游离脂肪酸2%,碘值为15,熔点为54.5℃。

本发明的保护脂肪的效果验证:

1.利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前端瘘管的奶牛和绵羊,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小肠活动尼龙袋法测定,该脂肪在奶牛瘤胃内48小时的降解率为0.68%,小肠吸收率51.40%;在绵羊瘤胃内48小时的降解率为1.42%,小肠吸收率70.63%。

2.利用该脂肪按芯材∶壁材为40∶60的比例对L-Lys盐酸盐进行包被,经试验测定,包被赖氨酸在人工唾液中12小时的释放率为37.54%;绵羊瘤胃中36小时的降解率为61.48%,小肠吸收率为99.76%;奶牛瘤胃中36小时的降解率为39.31%,小肠吸收率64.92%。

3.利用该脂肪按芯材∶壁材为50∶50的比例对DL-蛋氨酸进行包被,经试验测定,包被蛋氨酸在人工唾液中12小时的释放率为30.36%;绵羊瘤胃中36小时的降解率为48.08%,小肠吸收率99.20%;奶牛瘤胃中36小时的降解率为32.78%,小肠吸收率67.9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