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解酒养生中的应用

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解酒养生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的药物以藿香、薏苡仁、茯苓、栀子、香橼为原料进行组合,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奏其化湿渗湿利湿、行气健脾和中、清热泻火利水,祛除肝胆脾胃大肠湿热气之功效。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肝胆脾胃大肠湿热气及饮酒体内湿热之气均具有很好的调养作用。本发明由于采用药食同源的藿香、薏苡仁、茯苓、栀子、香橼为原料,无毒无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是一种很好的解酒、祛湿热气的保健产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4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90837.9

  • 发明设计人 贾孝荣;

    申请日2010-05-29

  • 分类号A61K36/8994(20060101);A61P1/00(20060101);A61P25/32(20060101);

  • 代理机构62100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张英荷

  • 地址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乡张苏滩57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94 登记生效日:201702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5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6-27

    授权

    授权

  • 2010-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4 申请日:2010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在解酒养生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湿气”“热气”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南方流行的一种名词,即体内湿热之气影响人体生理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按中医辩证归类属“肝胆脾胃大肠湿热”,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

“湿热气”产生原因很多,归纳如下:

①地域因素:中国南方地气热、水气热。

②体质因素:由于人体差异自身体内湿热之气偏盛。

③饮食因素:偏嗜酸性食品、油腻肉食、甜食及煎炸食品、动物内脏、海鲜及其它不洁食品,晚餐吃得太多或太杂或太晚或太饱。

④生活不规律:起居无节、工作压力大或过于安逸。

⑤气候因素:气候无常、大气污染扰乱人体生物钟。

⑥情感因素:情感烦杂无定数,生活缺乏幸福感,扰乱生物钟。

⑦滋补品使用太多太杂。

⑧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减少。

⑨嗜酒。

上述因素导致脾胃肝胆大肠功能下降,若不能有效地化湿、渗湿、利湿,久则郁热生火,促使湿热气泛滥。

湿热气出现的临床表现:

①口苦、口粘、口干、口中酸味、口中热气、口中干涩,或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苔厚,易上火。

②眼角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头闷或头如物裹或头重,多梦或噩梦、嗜睡、睡不解乏或失眠、心中燥热。

③恶心或欲吐或厌食或嗜食刺激食品,口渴不欲饮或多饮,食之无味或无饥饿感。

④胸闷、腹胀、肠鸣。

⑤大便干结或大便稀溏、便后肛门灼热,粪便污秽、排便不爽。

⑥皮肤表面发热但体温正常或汗出不畅或疲乏或精神欠佳或反应迟钝。

⑦女性则表现为带下异常或妇科炎症。

饮酒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但饮酒具有两面性,无论白酒、红酒还是啤酒,过量饮用均会产生肝胆脾胃大肠湿热之气,甚则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硬化,而且还会导致脾胃肝胆大肠功能下降。因此饮酒直接会导致出现上述湿热气的临床表现。

目前用于解酒的药物总体可以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品三种,其解酒功效随药性快慢有关系。

化学药品:多是兴奋剂、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能快速的起到解酒、醒酒作用,但大部分的化学药品解酒机理是仅仅能促进酒精分解,起到暂时性的缓解作用,很难起到护肝作用。如:克格勃RU21解酒药,酒之伴强力醒酒护肝丸,酒无底等品种。

中药制剂:成分多为枳椇子、葛根花、白芍、肉豆蔻,这些中药可以起到很好解酒作用,同时全身调理的作用,但效果稍微迟缓。没有副作用,在解酒醒酒同时还对肝胆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如:解酒护肝丸,醒酒王片,葛根花、草果、高良姜、菊花、竹茹、苦参、肉豆蔻等中药制剂也能很好解酒。

保健品:现在市场上卖的解酒护肝的保健品很多,应该说这些作用是有限的。解酒护肝药多为中成药,成分还是葛花、葛根、白芍、柴胡、枳椇子、桑椹和富硒野山茶等,这些中药确有解酒护肝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是肝阴虚,有的人是肝火旺,用药作用就不一样。还有部分厂家在解酒药在里面添加了利尿剂、兴奋剂、激素等,这些成分人吃了以后短时间内会感到清醒、亢奋、食欲大开,但长期服用将伤及身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解酒养生中的应用。

本发明用于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中药组合物,是以藿香、薏苡仁、茯苓、栀子、香橼为原料药,并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的内服制剂。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通常临床用于湿阻中焦证,暑湿证,湿温证,呕吐证。《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本草正义》:“藿香...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阻,倦怠乏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临床可用于脾虚泄泻、肠痈、湿滞中焦证。《本草钢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本草新编》:“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损其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临床多用于水湿证,脾虚湿胜证。《药品化义》:“茯苓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世补斋医书》:“茯苓又可以行湿。”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肝胆湿热郁结证,用于热病心烦、郁闷、烦扰不宁证。现代研究有保肝利胆、增强胰腺抗病能力、解热抗炎作用,可治疗急慢性肝炎及小儿发热。

香橼,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舒肝理气、和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气病、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现代科学研究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

本发明以藿香、薏苡仁、茯苓、栀子、香橼为原料进行组合,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奏其化湿渗湿利湿、行气健脾和中、清热泻火利水的作用,进而祛除肝胆脾胃大肠湿热之气。

大量的试验和临床总结发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在以下重量份的范围内,都能有效祛除体内湿热气:

藿香1~5份,薏苡仁1~5份,茯苓1~5份,栀子1~5份,香橼1~5份。

优选配比:藿香2~3份,薏苡仁2~3份,茯苓2~3份,栀子2~3份,香橼2~3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中药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或口服液。

下面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祛除体内湿热气的临床试验结果。

1、临床观察对象

①口干或口苦或口中异味,舌苔厚或白腻或黄腻者:观察20例,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为成年人。

②眼角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头闷或头如物裹、头重,多梦或噩梦、嗜睡、睡不解乏或失眠、心中燥热者:观察20例,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为成年人。

③恶心或欲吐或厌食或嗜食刺激食品,口渴不欲饮或多饮,食之无味或无饥饿感者:观察20例,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为成年人。

④大便干结或大便稀溏、便后肛门灼热,粪便污秽、排便不爽者:观察20例,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为成年人。

⑤皮肤表面发热但体温正常或汗出不畅或疲乏或精神欠佳或反应迟钝者:观察20例,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为成年人。

2、治疗方法

本发明胶囊剂药物:每粒0.25g。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4粒。连服15天为一疗程,最多观察3疗程。治疗期间少吃肉类食品及海鲜,禁酒。效果判断:临床表现全部消除且随访1年未复发者为痊愈;消除30%以上且随访1年虽复发但较前减轻者为有效;其它为无效。

3、治疗结果

①口干或口苦或口中异味,舌苔厚或白腻或黄腻者:痊愈17例,占85%;有效3例,占15%;无效0例。

②眼角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头闷或头如物裹、头重,多梦或噩梦、嗜睡、睡不解乏或失眠、心中燥热者:痊愈16例,占80%;有效3例,占15%;无效1例,占5%。

③恶心或欲吐或厌食或嗜食刺激食品,口渴不欲饮或多饮,食之无味或无饥饿感者:痊愈18例,占90%;有效2例,占10%;无效0例。

④大便干结或大便稀溏、便后肛门灼热,粪便污秽、排便不爽者:痊愈14例,占70%;有效3例,占15%;无效3例,占15%。

⑤皮肤表面发热或汗出不畅或疲乏或精神欠佳或反应迟钝者:痊愈13例,占65%,有效7例,占35%;无效0例。

上述临床试验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各种情况引起的人体内湿热气均有很好的祛除、调养作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饮酒后体内湿热之气具有很好的调养保健作用,即本发明的药物可用于解酒养生。

下面是本发明药物用于解酒养生的临床试验结果。

1、临床观察对象

饮酒史大于半年;每周饮酒大于五次;每次饮酒大于200ml(白酒,酒精度大于38°);平时口干或口苦或口中异味,舌苔厚或白腻或黄腻,头重或头如裹物,胃中不适,食欲低下者;饮酒后上述反应加重且易醉者。共观察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全为成年人。

2、治疗方法

本发明胶囊剂药物:每粒0.25g。使用方法:酒前服4粒,酒后服4粒,原来生活习惯不变。连服10天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当天见效者26例,占86.7%,主要自觉饮酒不易醉,口中异味减小,口干口苦减轻,舌苔腻状减轻,胃中无不适,酒后自感无饮酒感觉。

一疗程见效者29例,占93.33%,口中无不适,舌苔变薄白,头脑清爽,胃中舒适,食欲正常,且不易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肝胆脾胃大肠湿热之气及饮酒体内湿热之气具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药物,采用药食同源的藿香、薏苡仁、茯苓、栀子、香橼为原料,无毒无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片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3份,薏苡仁3份  茯苓3份,栀子3份,香橼3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片剂药物。

实施例2、本发明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5份,薏苡仁4份,茯苓3份,栀子2份,香橼2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胶囊剂药物。

实施例3、本发明散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5份,薏苡仁5份,茯苓3份,栀子3份,香橼3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散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散剂药物。

实施例4、本发明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5份,薏苡仁4份,茯苓4份,栀子2份,香橼2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颗粒剂药物。

实施例5、本发明滴丸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4份,薏苡仁3份,茯苓3份,栀子2份,香橼2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滴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滴丸剂药物。

实施例6、本发明水丸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3份,薏苡仁4份,茯苓4份,栀子3份,香橼3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水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水丸剂药物。

实施例7、本发明蜜丸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2份,薏苡仁5份,茯苓4份,栀子3份,香橼2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蜜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蜜丸剂药物。

实施例8、本发明口服液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2份,薏苡仁3份,茯苓4份,栀子5份,香橼5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口服液。

实施例9、本发明肠溶丸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5份,薏苡仁2份,茯苓2份,栀子4份,香橼5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肠溶丸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肠溶丸剂药物。

实施例10、本发明微型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配方:以重量份计:

藿香2份,薏苡仁3份,茯苓4份,栀子5份,香橼5份。

工艺:按中药药剂学制备微型胶囊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微型胶囊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