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透明质酸结合物在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结合物在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在制备用于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费迪亚医药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01357.1

  • 发明设计人 D·热尼尔;S·潘菲罗;

    申请日2008-06-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于巧玲

  • 地址 意大利帕多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14

    授权

    授权

  • 2010-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47/48 申请日:2008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的结合物在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中的应用。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过度增殖皮肤学病理、更特别是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药物中的新应用。

发明领域

光化性角化病(AK)或日光性角化病是一种实质上由长期暴露于太阳辐射下、特别是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下所引起的疾病。其症状是大部分地位于主要暴露于太阳下的区域中的皮肤损害;几乎所有的皮肤损害包括具规模的斑块,其具有干燥的和不规则的鳞状表面。该基底可以是亮或暗的,棕红色,粉色,红色,但它也可能与皮肤具有相同的颜色;在后一种情况中,由于所形成的鳞状表面是干燥的和粗糙的,该损害通过触摸来识别。皮肤损害有存在较厚的发育不良性角化细胞群的角化过度类型或角化不全类型。

光化性角化病被认为是更严重的和侵袭性的、甚至是转移性的疾病的前驱期;实际上,在AK和鳞状细胞癌(亦称棘细胞恶性肿瘤)之间具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然而,AK被定义为是癌前病理,每一次必须相对于恶性变性的风险仔细评价其根除。

AK的治疗手段基本上包括除去角化过度区域,并且可通过外科手术/磨削方式(冷冻疗法、化学去皮、刮除术、磨皮术、激光)或药理学方法来实现。在现有技术中,被最广泛使用的药理学方案涵盖了以下的应用:

·维甲酸类,局部和系统给药,然而特征是有关的和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其给药必须进行仔细评价;

·局部免疫调节剂,诸如咪喹莫特其存在显著的局部副作用(发痒,发红,刺激);

·甲基氨基乙酰丙酸的衍生物,其可进行光动力学治疗。这些衍生物适用于面部或头皮的具有轻微厚度或非角化过度的、无色素的角化病,因此具有相对有限的应用范围;

·基于双氯芬酸的抗炎药适用于严重性较低的场合;

·局部5-氟尿嘧啶(软膏剂);如同维甲酸类和免疫调节剂的情况,在局部作用(发红,发痒,形成水泡,脱屑,接触性皮炎)和系统作用两方面,副作用都相当严重。5-氟尿嘧啶实际上被不断地吸收,尤其可引起精子改变和白细胞增多。因此其应用限于高风险场合。

因此,强烈地需要局部的药理学治疗,其有效对抗各种形式的光化性角化病,并且具有低毒性,其容易给药并且具有有限的局部副作用和/或系统副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克服上述缺陷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缺陷存在于本领域被描述和使用的、用于局部药理学治疗各种形式的光化性角化病、更一般是其它类型的过度增殖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中。

本发明由于基于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和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而满足了这一需要。

本申请人实际上令人惊讶地发现了这些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具有以下特征:在局部治疗所述的癌前病理即光化性角化病中,以及在治疗其它类型的过度增殖皮肤病诸如银屑病中,或在治疗原位肿瘤形式诸如鳞状细胞恶性肿瘤中,具有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低毒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在制备用于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优选用于局部治疗光化性角化病、银屑病或治疗原位肿瘤形式诸如鳞状细胞恶性肿瘤、甚至更优选用于局部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该药物组合物优选基于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所述抗肿瘤药物选自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更优选抗肿瘤药物是紫杉醇。

甚至更优选地,HA-紫杉醇结合物相当于具有20%w/w的取代度的HA/紫杉醇结合酯。

HA-5-氟尿嘧啶结合物优选相当于具有15%w/w的取代度的结合酯。

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紫杉醇的结合物是现有技术已知的(专利申请EP 1560854)并且已被证明在为数众多的肿瘤形式的系统治疗中是有效的。

HA-5-氟尿嘧啶结合物在WO2007/14784中有述,在本文中引用该文献分别用于与所述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及其特征有关的特征。如现有技术中所述,5-氟尿嘧啶在光化性角化病中的应用极大地受到显著的副作用的限制。与HA结合使得所述活性成分在局部给药后的毒性小得多,因为这使得所述活性成分的持久性仅保持在待治疗的损害处,避免了其系统积聚。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基本优点是它们留在施用部位并逐渐释放,没有系统吸收。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另一个优点是所用活性成分的严重副作用被大幅度降低。它们还使得在所述病理的治疗中常常出现的刺激和脱屑作用最小化。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描述并要求保护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对细胞增殖有活性的抗肿瘤药物的结合物在制备用于局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病、特别是光化性角化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所述抗肿瘤药物优选是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甚至更优选是紫杉醇。

正如已经提及的,HA-紫杉醇结合物是现有技术已知的;它们的制备和在各种类型的瘤形成中的系统应用在EP 1560854中有述,涉及该结合物的合成的每一方面,该文献的内容构成了本发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HA-紫杉醇结合物是从透明质酸或其衍生物与紫杉醇的结合即产生酯或酰胺类型的化学键而获得的分子。

当HA和药物彼此之间连接时该化学键是直接的,或者当该化学键借助于充当分子桥的“间隔基”存在时该化学键是间接的。通常使用具有各种长度的脂肪链作为间隔基,其尤其可以是溴代丁酸链或溴代丙酸链。所述结合改进了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使得紫杉醇更加稳定和可溶于水;使用水性媒介物进行操作的可能性使得在各种制剂中所采用的油性增溶剂诸如Cremofor变得无效,并且这大幅度降低了与这些物质的毒性有关的不希望的副作用的形成。

就HA-5-氟尿嘧啶而言,其制备和特征在WO2007/14784中有述;并且,在该情况下,药理学活性成分和HA借助于间隔基(所述间隔基可以是溴代丁酸或溴代丙酸),通过形成酯或酰胺键发生结合。从而获得的HA-5-氟尿嘧啶结合物是相对于活性成分本身而言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特征和抗降解性的分子,因为所述活性成分被与其结合的透明质酸“保护”起来。

获得具有的流变性质在彼此之间是广泛不同的药物组合物的可能性是用于本文所述应用的基本重要性:这取决于HA的固有特征,该分子在与药物活性成分结合之前可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很大改性。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化学改性尤其是如下描述的那些化学改性:在EP1,560,854等中描述的那些,更特别是与有机碱和/或无机碱的成盐作(EP 0138572B1),与脂族、芳脂族、环脂族、芳族、环状和杂环系列的醇的酯化(EP 216453B1),与脂族、芳脂族、环脂族、芳族、环状和杂环状系列的胺的酰胺化(EP 1095064B1),O-硫酸化(EP 0702699B1),内酯化(EP 0341745B1),脱乙酰基化过氧羧酸化(EP 1313772B1)。

通过这些反应获得的衍生物保持了起始多糖的生物学特性,但是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质:它们还可容易地被配制成水凝胶、霜剂、软膏剂、膜剂、硬膏剂、非织造布等等的形式,并因此可允许生产各种各样的局部药物形式,完全适于每个个体的治疗要求。

就用于本发明目的的透明质酸的特征而言,应当参见在EP1560854和WO2007/14784中的描述。

简而言之,可用于本发明的透明质酸可来自任何来源,例如从公鸡鸡冠中提取(EP 0138572)或通过发酵获得(EP 0716688),并且具有400到3,000,000Da、特别是50,000到1,000,000Da的分子量。

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结合物目标的透明质酸的衍生物如下:

1)与有机碱和/或无机碱形成的盐,其也具有生物活性(EP138572B1);

2)透明质酸与脂族、芳脂族、环脂族、芳族、环状和杂环系列的醇以一定的酯化百分数形成的酯,所述酯化百分数根据所用的醇的类型和醇的长度的不同而异(EP 216453B1);

3)透明质酸与脂族、芳脂族、环脂族、芳族、环状和杂环系列的胺形成的酰胺(EP 1095064B1);

4)透明质酸(AP 0971961A1)的O-硫酸化衍生物(EP 0702699B1);

5)透明质酸的内酯,具有的酯化百分数不高于20%(EP0341745B1);

6)HA的脱乙酰化物:N-乙酰基-葡糖胺级分以优选0.1到30%的脱乙酰百分数进行脱乙酰化(EP 1313772B1);

7)以0.1到100%的过羧酸化程度将N-乙酰基-葡糖胺级分的伯羟基进行氧化获得的HA的过羧酸化物(EP 1339753A1)。

特别地,HA-紫杉醇结合物优选借助于在紫杉醇与HA的酯之间的共价键被获得,其可从未经化学改性的HA分子开始并且只有在与活性成分合成结合物之后才实现HA的可能改性而被获得。

在HA-紫杉醇结合物的情况下,共价键可以是直接的或者还可借助于间隔基。

特别地,用于生产其中活性成分紫杉醇与HA或其衍生物共价结合的HA-紫杉醇结合物的方法可以是采用在紫杉醇和HA或其衍生物之间引入间隔基的间接合成方法;或在紫杉醇和HA或其衍生物之间的直接合成方法。用于合成HA-紫杉醇结合物的可能的直接或间接反应路线已经在文献WO2004/035629中被详细描述,并且该文献被认为是本专利申请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HA-紫杉醇结合物的合成借助于以下的路线1中所述方法进行仅用于说明性目的的描述:

路线1

如前所述,优选使用的HA-紫杉醇结合物相当于具有20%w/w的取代度的HA/紫杉醇结合物的酯。

在下面还提供了涉及HA-紫杉醇结合物的合成的路线2(20%的HA与紫杉醇通过溴代丁酸间隔基成酯)。

路线2

另一方面,HA-5-氟尿嘧啶结合物通过在HA或其衍生物与活性成分之间借助于间隔基形成间接的共价键被获得,所述间隔基与HA或其衍生物的羧基形成了酯或酰胺键。优选的间隔基是溴代丁酸或溴代丙酸。

特别地,HA-5-氟尿嘧啶结合物根据以下过程由在HA或其衍生物与5-氟尿嘧啶之间借助于间隔基通过形成酯键形成间接的化学键而获得:

间隔基的合适的官能团(该间隔基还包含能够与HA的羧基官能团起反应的第二基团)与活性成分的官能团起反应。该反应可能要求活化。在随后阶段,通过在无水环境中在HA的四烷基铵盐之间直接接触,含有被改性的活性成分的化合物起反应,导致在HA的羧基处发生离去基团(outgoing group)的亲核取代,在HA和间隔基之间形成酯键。

作为替代,有可能首先使HA的羧基与间隔基反应(亲核取代),然后使间隔基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官能团结合。

用于通过形成酰胺键形成结合物的其它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且在WO2007/014784中有详细描述。

如前所述,通过这些反应获得的衍生物保持了起始多糖的生物学特性,但是它们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质:它们还可容易地被配制成水凝胶、霜剂、软膏、膜剂、硬膏剂、非织造布等等的形式,并因此可允许生产各种各样的局部药物形式,其可以完全适于每个单一的治疗要求。

因此,特别地,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局部药物组合物被配制成含有所述结合物的霜剂、水凝胶、软膏剂的形式或药用硬膏剂或膜剂的形式。这些制剂涵盖了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05到10重量%、优选0.2到5重量%的量的、HA或其衍生物与抗肿瘤药物或活性成分的结合物。

将本发明的组合物补足到100的其余组分包括典型地用于局部制剂的药理学可接受的添加剂和水。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局部制剂的实例在下表中进行表示,其仅用于说明性目的(所示的百分数是重量%)。

表1:霜剂

1.a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1%  乳化蜡  0.5%  油酸癸基酯  1.25%  山梨醇  0.4%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5%  甘油  0.4%  PEG400单硬脂酸酯  2.5%  脱氢醋酸钠  0.0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05%  香料  0.01%  水  补足到100

1.b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2.5%  乳化蜡  0.5%  油酸癸基酯  1.25%  山梨醇  0.4%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5%  甘油  0.4%

  组分  %  PEG400单硬脂酸酯  2.5%  脱氢醋酸钠  0.0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05%  香料  0.01%  水  补足到100

1.c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5%  乳化蜡  0.5%  油酸癸基酯  1.25%  山梨醇  0.4%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5%  甘油  0.4%  PEG400单硬脂酸酯  2.5%  脱氢醋酸钠  0.0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05%  香料  0.01%  水  补足到100

表2.水凝胶制剂

2.a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1%

  组分  %  卡波普(Carbopol)  1.5%  植物性甘油  6.7%  丙二醇  0.2%  三乙醇胺  1.3%  聚乙二醇  6.7%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2%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水  补足到100

2.b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2.5%  卡波普  1.5%  植物性甘油  6.7%  丙二醇  0.2%  三乙醇胺  1.3%  聚乙二醇  6.7%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2%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水  补足到100

2.c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5%  卡波普  1.5%  植物性甘油  6.7%  丙二醇  0.2%  三乙醇胺  1.3%  聚乙二醇  6.7%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2%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水  补足到100

表3.霜剂

 组分  % HA-5-氟尿嘧啶结合物  2.5%  乳化蜡  0.5%  油酸癸基酯  1.25%  山梨醇  0.4%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5%  甘油  0.4%  PEG 400单硬脂酸酯  2.5%  脱氢醋酸钠  0.0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05%

 组分  %  香料  0.01%  水  补足到100

表4.水凝胶制剂

  组分  %  HA-5-氟尿嘧啶结合物  2.5%  卡波普  1.5%  植物性甘油  6.7%  丙二醇  0.2%  三乙醇胺  1.3%  聚乙二醇  6.7%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2%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水  补足到100

表5.软膏剂

5.a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1%  轻液体石蜡  20%  粘性凡士林  补足到100

5.b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2.5%  轻液体石蜡  20%  粘性凡士林  补足到100

5.c

  组分  %  HA-紫杉醇结合物  5%  轻液体石蜡  20%  粘性凡士林  补足到100

下面的体外试验和在诱导光化性角化病的小鼠上进行的体内试验证明了,与HA或其衍生物结合的抗肿瘤药物或活性成分是有效的,其留在施用部位并逐渐释放,没有系统吸收。以这种方式,所使用的发挥抗增殖作用的活性成分的严重的副作用被大幅度降低;另外,由于HA的再生、生疤和润湿性质,在所述病理的治疗中常常出现的刺激和脱屑作用被最小化。

现在特定参考附图,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来非限制性地、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显示了在永生化系角化细胞(NCTC-2544)上进行的MTT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其证明了角化细胞响应不同浓度的结合物(5ng/ml,50ng/ml和500ng/ml)的增殖活性;

图2显示了在健康的原代角化细胞上进行的MTT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其证明了角化细胞响应不同浓度的结合物(5ng/ml,50ng/ml和500ng/ml)的增殖活性;

图3显示了在照射8-9周后损害的组织学检查;

图4显示了在照射8-9周后损害的组织学检查的上部放大图;

图5显示了在施用基于本发明结合物的制剂后损害皮肤的组织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存在嗜酸性细胞多形核(以红色可见,并用箭头表示),其是正在进行中的、皮肤修缮阶段之前的炎性过程的指标。

实施例1:评价具有20%w/w的取代度的HA/紫杉醇结合酯对NCTC-2544角化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和原代人角化细胞的抗增殖活性。

为了检验HA/紫杉醇结合物的抗增殖活性,进行了多种适于评价NCTC-2544角化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和原代人角化细胞的增殖活性的体外实验。

实验设计

特别地,进行试验旨在鉴定健康的原代角化细胞和永生化细胞系NCTC-2544的角化细胞具有以下表现时的HA/紫杉醇结合物的浓度:

·死亡;

·减缓它们的增殖活性;

·存活。

首先确定了最佳的细胞接种条件以确保在培养第5天时已实现细胞铺满。

然后将细胞在先前已被溶解在培养基中的不同浓度的HA/紫杉醇结合物的条件下进行单层培养。

在预定时间即第1、3和5天,通过溴脱氧尿苷引入试验和MTT试验来评价处理后的细胞增殖。

材料和方法

材料:

HA/紫杉醇结合物:具有20%w/w取代度的HA/紫杉醇结合酯。

细胞系:

-NCTC-2544角化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

-原代人角化细胞

方法:

从人皮肤活组织分离健康的角化细胞:在含抗生素的PBS中进行多次洗涤后,从皮肤活组织清除掉脂肪皮下组织并将其切成小条。将这些小条用中性蛋白酶消解30分钟。在处理结束时将皮肤与下层真皮分离并用永胰蛋白酶消解10分钟。

NCTC-2544培养

细胞在补充有胎牛血清20%;P/S(青霉素/链霉素)1%;谷氨酰胺1%的DMEM培养基(Dulbecco改进的Eagle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

溴脱氧尿苷引入试验(BRDU):

在引入溴脱氧尿苷(BrdU,胸腺嘧啶的类似物)之后,将细胞用抗BrdU抗体进行标记并随后使用板进行分析。用BrdU的标记用作细胞增殖指数。

MTT试验:将细胞与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0.5mg/ml的溶液温育3小时。在温育结束时,使用提取溶液(90%异丙醇,10%DMSO)从细胞提取出MTT染料。在540nm/660nm进行染料读数。

细胞接种试验:将所述细胞系细胞(NCTC)和健康的角化细胞在24孔板上在三个不同浓度下进行铺板:3,000-6,000-12,000个细胞/孔。然后通过显微镜分析来评价细胞铺满。

HA/紫杉醇结合物的溶液的制备:将HA/紫杉醇结合物以5重量%溶解在葡萄糖溶液中。然后通过用Cellulose-Acetate Cod制成的过滤器将HA/紫杉醇结合物的溶液进行过滤。Albet具有25毫米的直径和0.20微米的截断值。

5重量%的葡萄糖溶液的制备

称重5克的无水葡萄糖并将其溶解在100毫升的蒸馏水中。使用0.22微孔过滤器将溶液进行灭菌。

使用HA/紫杉醇结合物进行的处理:在不同浓度的HA/紫杉醇结合物下进行了6个系列的实验:

a)10mg/ml;6mg/ml,2mg/ml,

b)2mg/ml;1mg/ml,0.5mg/ml,

c)0.125mg/ml;0.050mg/ml,0.025mg/ml,

d)0.025mg/ml;0.0125mg/ml和0.005mg/ml,

e)0.001mg/ml和0.0005mg/ml,

f)500ng/ml,50ng/ml和5ng/ml 3。

结果

如材料和方法一节中所述的,将细胞以三个不同的浓度接种在24孔板中:3,000-6,000-12,000个细胞/孔。然后通过显微镜分析来评价细胞铺满。在这一评价后,确认了初始接种浓度等于6,000个细胞/孔,使得在接种后第5天可实现铺满。

HA/紫杉醇结合物的活性

第1系列的所选浓度:

-10mg/ml,6mg/ml和2mg/ml;

第2系列的所选浓度:

-2mg/ml,1mg/ml和0.5mg/ml。

在上面的浓度下,在施用药物后24小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孔时,证明细胞在所有的处理浓度下死亡。

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作为阳性对照的用0.4%的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处理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试验。这一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对于所有被处理的样品,细胞死亡。

第3系列的所选浓度:

-0.125ml/ml,0.050mg/ml和0.025mg/ml;

第4系列的所选浓度:

-0.025mg/ml,0.0125mg/ml和0.005mg/ml;

第5系列的所选浓度:

-0.001mg/ml和0.0005mg/ml。

在所有的这些试验中,在细胞接种后在上午10.00点施用HA-抗肿瘤结合物;在15.00点,即5小时后,在施用BrdU用于引入到细胞部分上的时刻,这些细胞已经看起来变圆;即使仍粘着于基底,尽管如此,进行已决定的试验。

通过引入BrdU来评价细胞增殖的试验提供了在所有的供试浓度下可与阳性对照孔(与死亡细胞)相比的值,因此,在HA/紫杉醇结合物存在下,发现无细胞增殖活性。

使用MTT试验获得了相同的结果。

第6系列的所选浓度

-500ng/ml,50ng/ml和5ng/ml。

从图1和图2所示的图表可以观察到,这些浓度影响所述系的角化细胞和健康的原代角化细胞二者的增殖活性。

特别地,500ng/ml的浓度导致细胞增殖发生大规模的经时下降。关于增殖的值实际上从第1天到第5天大幅度减少。

50ng/ml的浓度引起细胞增殖的减缓,特别是从第5天开始。这一事件在所述系的角化细胞中是明显的,而在原代角化细胞中,从处理第3天开始已观察到细胞增殖有所下降。

5ng/ml的浓度在所述系的角化细胞(NCTC-2544)中似乎不引起任何明显的对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存活并保持其增殖活性直到第5天为止,而在健康的原代角化细胞的情况中,观察到从第3天开始细胞增殖有所下降。

结论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高于500ng/ml的浓度对于细胞具有高毒性,因为它们在施用24小时内引起细胞死亡;低于5ng/ml的浓度不对所述系细胞造成任何抗增殖影响,而比5ng/nl低得多的浓度不对健康角化细胞造成任何抗增殖影响。

还进行了与实施例1类似的试验,用来评价具有15%w/w的取代度的HA/5-氟尿嘧啶结合物酯对NCTC-2544角化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和原代人角化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这些初步试验给出的结果证实了可与HA/紫杉醇结合物的结果相比的趋势。

实施例2:评价HA/紫杉醇结合物在光化性角化病体内模型中的活性。

为了评价HA/紫杉醇生物结合物在治疗过度增殖皮肤学病理、更特别是在治疗光化性角化病中的活性,准备了光化性角化病(AK)模型,该模型在SHK-R1′无毛小鼠中,在相对短的时段内不可避免地变性形成鳞状细胞癌(SCC),在文献中被认为适于这类实验(De Gruijl FR和Forbes PD.BioEssays 1995;17:651-60;Kligman LH和KligmanAM..JNCI 1981;67:1289-97)。如已具体说明的,实际上,光化性角化病被认为是癌症前期形式,变性形成鳞状细胞癌(亦称棘细胞恶性肿瘤)。

材料和方法

实验规程

使用20只6-7周龄的SHK-R1′小鼠,分成四组,每组五只:

-A组:对照。

-B组:用根据制剂1.a制备的HA/紫杉醇结合物1%霜剂处理的动物

-C组:用软膏剂(5-氟尿嘧啶)处理的动物

-D组:用霜剂(HA 0.2%)处理的动物。

后一组使得能够评价供试制剂的积极效果是否完全由透明质酸的存在所导致,透明质酸的痊愈性质是公知的。

由于紫杉醇的过度刺激作用,完全不适用于局部给药形式,不可能局部使用单独的该活性成分,因为必需将其在Cremofor中增溶(Beri R,Rosen FR,Pacini Mj,Desai SR.Severe dermatologicreactions at multiple sites after paclitaxel administration.Ann.Pharmacother 2004;38,238-41;Baycal C,Erkel E,TutarE,Yuce K,Ayhan A.Cutaneous fixed drug eruption to paclitaxel;a case report.Eur.J.Gynaecol.Oncol.2000;21,190-1)。

所有的动物在其背部区域,用带有距离小鼠30厘米处的宽带的UVB照射源Jelolamp FS40-(Jelosil Skin UVS 311nm;Jelosil srl,Vimodrone-Italy),每周照射三次,历时30分钟。通过计算每只小鼠距离照射源的距离,该距离当小鼠位于辐照源下的不同位置时是可变的,计算的照射等于540-1080mJ/cm2。在约2周后,小鼠在其背部具有明显的皮肤红斑迹象。

在所有的动物中,在8-9周后,损害发展到其背部和头,其临床表现为过度角化斑块(尺寸为2.5cm×1cm),具有不规则的、几乎是疣壮的表面。揭示了这些损害的组织学检查(图3和图4):

·表皮增生,罹患颗粒层增厚、棘皮症和表皮角化病。

·不存在细胞学非典型性和皮肤侵袭迹象。

·存在大型孢囊,含有大量的角蛋白性物质,有时外倾到表皮外。

在15-16周后,在小鼠的背部和头部可见丘疹状、杯形损害,具有半透明外观和1-2毫米的尺寸。

在UVB照射15-18周后,所有的动物都在皮肤表面上发展成过度角化斑块,这可被归属于正被讨论的病理表现形式:此时,B、C和D组用如上所述的制剂进行处理。

将所述制剂施用于损害皮肤上,历时14个连续日。

在处理期间,在用软膏剂处理的组C中的所有动物,在第10-13天之间发生死亡,进一步证实了大规模系统吸收的5-FU的高毒性;相比之下,在其它组中没有一只动物显示任何对制剂有不耐受迹象,并且没有自发性死亡。

用HA/紫杉醇结合物1%进行处理,在动物中未引起任何可见的皮肤反应,不象用单独的紫杉醇处理时所发生的那样。

从组织学观点来开,在上述制剂中观察到存在为数众多的嗜酸性细胞多形核,显示了正在进行中的、皮肤修缮期之前的炎性过程(图5)。另一方面,在用霜剂处理的动物组和非治疗组中,都观察到皮肤损害的进展。

结果

从在取自上述处理组的活体上进行的组织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相对于非治疗参考组而言,霜剂在减缓SCC中的AK变性方面没有优越性;

-相对于霜剂和非治疗参考组而言,HA/紫杉醇结合物1%在显著减缓所述变性方面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嗜酸性细胞多形核的存在作为肉芽组织形成阶段、上皮再形成和重塑的前兆并是它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AK的过度角化斑块的痊愈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可以断言:

-用含HA/紫杉醇结合物1%的霜剂媒介物进行处理,在所选的动物模型中显著减缓过度角化斑块向SCC的变性;

-另外,用含HA/紫杉醇结合物1%的霜剂媒介物进行处理,诱导嗜酸性细胞多形核的存在,该嗜酸性细胞多形核是罹患斑块的皮肤组织的肉芽形成、上皮再形成和重塑所必不可少的;

-所提供的制剂在局部施用后不产生任何皮肤刺激问题;

-因为没有动物死亡或显示患病迹象,可以得出结论,即紫杉醇基本上逐渐(in loco)释放,并且不经历显著的系统吸收。

结论

总之,本文所述的含HA/紫杉醇结合物1%的霜剂媒介物被证明在治疗AK中是有效的,因为其修复过度角化损害并同时显著减缓病理朝着其瘤形成形式的变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