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报告小区识别码的自动化和无缝更改

报告小区识别码的自动化和无缝更改

摘要

本文所述技术允许小区更改小区识别码而不中断在该小区中在进行的通信。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小区识别码更改消息由基站发送到在该基站中正被服务的一个或多个UE。该消息包括至少一个新小区标识符,并且优选也包括指示该新小区标识符何时变为活动的信息。在另一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小区识别码更改消息由更改其小区识别码的基站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4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02532.9

  • 发明设计人 P·弗伦格;J·莫;F·古纳森;

    申请日2008-08-06

  • 分类号H04W24/02;H04W36/02;H04W40/24;H04W8/28;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汤春龙

  • 地址 瑞典斯德哥尔摩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27

    授权

    授权

  • 2010-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2 申请日:2008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牵涉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无线电终端和无线电基站的移动无线电通信。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采用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内标准化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 99版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控制资源和用户移动性。资源控制包括准入控制、拥塞控制和对应于更改连接的数据率的信道切换。

UMTS的长期演进(LTE)在标准化UMTS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开发之下。在3GPP网站托管有与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有关的的许多技术规范,例如,3GPP TS 36.300。LTE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为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向高数据率、低等待时间和分组优化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演进制定框架。具体而言,LTE旨在支持从分组交换(PS)域提供的服务。3GPP LTE技术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实现大约100Mbps或更高速的高速分组通信。

图1示出LTE类型移动通信系统10的示例。E-UTRAN 12包括通过无线电接口向用户设备(UE)终端20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端接的E-UTRAN节点B(eNB)18。eNB有时更概括地称为基站,并且UE有时称为移动无线电终端或移动台。

每个基站在整个小区区域内传送特征序列(signaturesequence)以便UE终端检测和测量。UE终端执行的有关不同基站特征序列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量结果在大多数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GSM、WCDMA、LTE、WCDMA-2000等)中用于执行例如初始小区选择和切换判定。WCDMA中的特征序列包括应用到从每个节点B传送的公共导频信道的特定扰码。WCDMA标准指定512个独特扰码和512个对应的MCI。在LTE中,特征序列是二维的,并且作为二维正交序列和二维伪随机序列的逐符号积生成。LTE标准总共定义510个此类独特的特征序列和510个对应的MCI。在LTE中,UE测量用于相邻小区的特征序列以确定参考符号接收功率(RSRP),并且这些RSRP测量在执行初始小区选择以便UE“驻扎”时及执行UE连接的切换时使用。

理想的情况是单个UE能检测到的特征序列独特地映射到特定的基站。但在大多数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特定标准指定的独特特征序列的数量少于系统中基站的数量。特征序列的数量受到限制,这是因为特征序列的传输与无线电资源成本相关联,即,功率、带宽、编码空间、频率空间或时间,并且该成本随着为系统设计的独特特征序列的数量的增大而增大。特征序列的数量受到限制的另一个原因涉及UE移动台经常向无线电网络,例如,向服务基站报告不同特征序列有关的测量结果。UE可每秒多次报告多个此类测量结果,因此,此类测量报告最好能通过更少的比特编码以降低那些报告对有限的无线电带宽的影响。

鉴于这些考虑因素,在基站传送的特征序列与在已编码测量报告中UE使用的测量小区识别码(MCI)之间可建立一对一映射。术语MCI在本文用作指定给定基站在传送哪个特定特征序列的一种方便方式。MCI可视为允许UE确定对应特征序列的索引。

UE持续监视系统信息及在范围内基站广播的特征序列以通知自己关于在服务区域中的“候选”基站。UE需要从无线接入网络访问服务时,它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将请求发送到合适的基站,一般是带有最有利无线电条件的基站。如图1所示,基站通过X2接口相互互连。基站也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EPC)14,这包括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通过S1-U连接到系统架构演进(SAE)网关。MME/SAE网关在此示例中是单个节点22。S1接口在MME/SAE网关与eNB之间支持多对多关系。E-UTRAN 12和EPC 14一起形成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MME/SAE网关22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因特网16以及连接到其它网络。

在LTE/SAE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关注区域是确保演进网络部署简单,操作具成本效益。该想法是演进网络将在尽可能多的方面自行优化和自行配置。自行配置过程是通过自动安装过程配置新部署的节点以获得系统操作所需基本配置的一个过程。新部署的基站一般联系网络中的中央服务器(或多个此类服务器),并获得所需的配置参数以便开始操作。自行优化是UE和基站测量与性能测量用于自动“调谐”网络的过程。一个示例是自动操作相邻小区列表,并且自动构建相邻小区列表的一个非限制性方式在2006年10月3日提交的,并且公布为US 2007/0097938的共同受让美国专利申请11/538077中描述,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在GSM和WCDMA中,基站将相邻小区列表发送到连接的UE,以便它们具有要测量的小区广播的定义集(例如,信号质量或强度),以允许关于其确定任何相邻小区的哪个小区是切换的合适候选。在LTE系统中,相邻小区关系(NCR)列表也在eNB中用于通过X2和/或S1接口建立连接。

可能对自行配置有利的一个区域是向基站自动指配更短的测量小区识别码(MCI)。象MCI等在经常传送到网络的UE测量报告中使用的更短的小区标识符降低了消耗的无线电资源量。更短的小区标识符因此有时在本文称为报告小区标识符。除短的MCI外,每个小区还与在小区所属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电网络(PLMN)内独特地标识小区的更长小区识别码相关联。此类更长标识符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是在PLMN级上的小区识别码(CIPL)。

借助于有限数量的MCI或其它报告小区标识符,一些MCI可能在更大的网络中重用,这意味着需要网络规划。今天,此类规划一般由人工完成。例如,在LTE RAN中规划时,网络中每个小区指配有MCI,并且规划者尝试分发MCI,以便相邻小区不具有相同的MCI。但此类尝试可能不是始终是成功的。即使此操作要使用计算机上实现的合适分配算法自动执行,情况同样如此。自动MCI分配算法应优选也能够在困难的网络部署中指配MCI,例如,带有大量家庭基站(home base station),而网络运营商对其控制力度小的网络。

家庭基站是小型无线电基站,在一些上下文中也称为“毫微微基站”、“微微基站”或“微基站”。在LTE中,家庭eNB比微微eNB更小,并且毫微微eNB比宏eNB更小。与标准宏无线电基站覆盖的小区相比,家庭小区(home cell)的覆盖区域较小(毫微微或微小区)。家庭基站可能由最终用户而不是由网络运营商安装。最终用户也能够在地理范围内将家庭基站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位置,而运营商不能控制家庭基站的重新定位。运营商对此缺少控制和数量巨大的基站提出了相关于冲突的短小区标识符的难题。

为在LTE中执行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两个涉及的小区必须先建立相邻小区关系(NCR)。NCR至少包含MCI(或其它短的小区标识符)和CIPL(或其它更长的小区标识符)。NCR也可包括诸如对应小区的IP地址等连接性信息、有关X2和S1接口的配置的信息及诸如切换阈值等不同无线电资源管理控制算法所需的参数。有关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例如,LTE、WCDMA或GSM)的信息及目标小区的其它能力也可包括在NCR中。

在每个基站中构建NCR列表能自动完成。每次部署新基站时,它联系网络中的中央服务器,并且该服务器为基站指配CIPL和IP地址。基站开始通过空NCR列表操作,并且每次它从被服务的UE接收包含NCR中未包括的MCI的测量报告时,基站请求UE获得该对应(非服务)基站的CIPL。在LTE中,CIPL在广播信道(BCH)上(不经常地)广播,该信道允许UE检测非服务基站的对应CIPL并将它报告回服务基站。服务基站随后能联系中央服务器以获得对应于该非服务基站的其余NCR信息。

基站具有带不同CIPL但带有相同MCI的两个邻居时,存在MCI“冲撞(collision)”或冲突(conflict)。假设该冲撞得以解决,一个或多个小区必须更改其旧冲突MCI为非冲突MCI。进行此更改要求关闭小区,重新配置新MCI值,并随后重新启动小区。备选,小区可只更改MCI而不关闭和重新启动,这意味着当前“驻扎”在该小区的所有UE失去同步,从而干扰在该小区中的所有活动UE通信。那些受干扰UE必须执行新小区搜索,可能导致至少它们的大部分选择该同一小区,并执行随机接入尝试。由于一般的随机接入信道未设计为处理大量的同时接入尝试,因此,此类大量随机接入会成问题。备选,那些UE能选择另一较不令人满意的小区。

此类MCI冲撞的另一问题是带有新MCI的小区的所有相邻小区在其相应的相邻小区关系(NCR)列表中不再具有正确的当前信息。因此,在那些相邻小区从使用新MCI的UE接收测量报告时,相邻小区必须随后与带有新MCI的小区重新建立它们的关系。在那之前,相邻小区不能命令任何UE执行到该小区的切换,这能够导致丢弃其所需切换被丢弃的那些呼叫。

在人口密集区域(例如,曼哈顿)建立新的家庭或其它基站而无任何协调时,MCI冲撞将造成严重的问题。每次消费者建立家庭基站或者移动该家庭基站的位置时,存在许多MCI冲撞的高可能性,这是因为网络运营商未控制该基站建立或移动,并因此不能进行避免MCI冲撞所需的小区规划/协调。在新网络的“延伸”阶段期间,将添加新小区,并且因此也可能发生MCI冲撞。“中继”基站也可安装在象轿车、公共汽车和火车等移动车辆中。由于这些基站四处移动,因此,可遇到经常的MCI冲撞。此外,象功率电平或天线倾角的调整等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自动更改可导致MCI冲撞发生。

因此,能够以无缝、自动化和协调的方式更改象MCI等小区标识符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检测到将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小区相关联的小区标识符从第一小区标识符更改为第二小区标识符的需要。包括第二小区标识符的小区标识符更改消息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节点。小区标识符从第一小区标识符更改为第二小区标识符而不必中断与该小区中用户设备(UE)终端在进行的通信。小区标识符更改消息可包括时间参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节点能根据所述时间参数确定何时将小区的小区标识符从第一小区标识符更改为第二小区标识符。

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节点包括在小区中正被服务的UE终端。在另一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节点包括相邻基站。其它另外的特性包括以下选择,即命令在小区中正被服务的UE终端执行到第二小区标识符的切换或在小区标识符更改过程期间让UE终端使用第一和第二小区标识符。

第一和第二小区标识符能够是报告小区标识符,由UE终端用于在由UE终端发送到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测量报告中标识与由UE终端提供的报告参数相关联的小区。在此情况下,报告小区标识符在网络内不必是独特的。通过使用从UE终端收到的测量报告,可更新与小区相关联的相邻小区列表。相邻小区列表为每个相邻小区包括具有第一较短长度的其报告小区标识符和具有第一较长长度的另一小区标识符及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参数。

举例来说,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是长期演进(LTE)网络,并且第一和第二小区标识符是测量小区标识符(MCI),由UE终端用于在由UE终端发送到LTE网络的测量报告中标识与UE终端检测到的测量参数相关联的小区。通过使用从UE终端收到的测量报告,更新与小区相关联的相邻小区关系列表,并且相邻小区关系列表为每个相邻小区包括其更短的MCI、用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级的更长小区识别码(CIPL)及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参数。

本文所述技术允许小区自动(无人为干预)、无缝更改报告小区识别码(其中MCI是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即不中断在该小区中在进行的UE通信。此外,该技术在带有大量家庭基站和/或大量中继节点的无线电网络部署中允许即插即用操作。它也允许使用移动基站和中继站(例如,在不同种类的车辆中)及动态更改小区大小的其它自适应技术(例如,自动功率设置、高级天线波束形成和/或自动天线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LTE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例性更一般的RAN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服务多个小区并在每个小区区域中广播对应小区特征序列的示例基站的图形;

图4是示出用于运营商A的PLMN的示例的图形,其中,每个小区包括更短长度的MCI小区标识符和更长CIPL小区标识符;

图5是示出用于自动且无缝更改小区标识符的非限制性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用于自动且无缝更改小区标识符的非限制性示例信令消息的信令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用于自动且无缝更改小区标识符的非限制性示例信令消息的信令图;

图8是示出非限制性示例基站的功能框图;以及

图9是示出非限制性示例UE终端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便于解释而不是限制,陈述了特定的细节,如特殊的节点、功能实体、技术、协议、标准等,以便提供对所述技术的理解。在其它情况下,略去了熟知方法、装置、技术等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混淆本说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的框图能表示采用技术的原理的说明性电路的概念视图。类似地,将理解任何流程图、状态转变图、伪码及诸如此类表示各种过程,这些过程可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中实施并因此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而无论此类计算机或处理器是否明确示出。

包括标记为“处理器”或“控制器”的功能块等各种元件的功能可通过使用专用硬件及能够执行与适当软件关联的软件的硬件提供。在通过处理器提供时,功能可通过单个专用处理器、单个共享处理器或其中的一些处理器可以是共享的或分布式的多个单独处理器提供。另外,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明确使用不应视为完全指能够执行软件代码的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并且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专用集成电路硬件(ASIC)、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实施例可脱离下面公开的特定细节实现。叙述原理、方面和实施例的所有声明及特定示例旨在涵盖结构和功能等效物。此类等效物要包括当前已知等效物和将来形成的等效物,即,开发的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元件,而无论结构如何。

本技术在诸如LTE等演进3GPP UMTS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以便为解释提供示例性且非限制性上下文。但此技术可在支持小区标识的任何现代蜂窝通信系统中使用。一般蜂窝通信系统30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在图2中示出。无线电接入网络(RAN)32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其它网络38,比如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节点和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和因特网等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RAN 32包括相互通信以便例如实现切换和其它协调功能的基站34。基站通过无线电/空中接口与也称为用户设备终端(UE)36的移动无线电终端通信。虽然MCI在LTE上下文中用作小区标识符的示例,但本文所述技术可应用到任何小区标识符。

如上所述,每个基站在已知频率上广播预定的“特征序列”或其它标识符,其可由在与广播相关联的小区区域中扫描此类基站广播的UE检测到。术语“小区”指相关联基站或eNB为UE提供无线电服务的地理区域。但小区有时也用作指与该小区相关联的基站或eNB的简略方式。UE可检测的每个特征序列映射到UE在向服务小区发回频繁测量报告时使用的较短小区标识符。图3示出服务三个小区1-3的示例基站。每个小区传送其自己的特征序列。其它基站可只具有一个小区或不同数量的小区。无论如何,每个小区自己的特征序列映射到对应的较短小区标识符。受冲撞影响的是这些更短的报告小区标识符或测量小区标识符。更长、更独特的小区标识符也可映射到短的小区标识符/小区特征序列。

图4示出报告或测量小区标识符冲撞的LTE示例。图形示出网络运营商A的PLMN,其中,所有小区在PLMN内具有表示为CIPL的独特但较长的标识符。每个小区具有相关联的基站,或者使用LTE特定的术语,相关联的eNB。如在图3中一样,两个或更多个小区可与同一基站相关联。除对应的较长C'L外,每个小区也具有在由UE到其相应服务小区的频繁测量报告中发送的更短长度的小区标识符,即MCI。换而言之,报告或测量小区标识符与用于例如相邻小区等特定小区的特定测量或其它参数相关联。MCI在PLMN内不是独特的,因此,MCI值一定被重用。在此LTE示例中,在CIPL=1000000006的小区中和CIPL=1000000005的小区中均使用了MCI=2。即使这两个小区相互不是直接邻居,同一MCI的该重复使用也会造成问题。例如,由于UE测量报告为两个不同小区标识MCI=2,因此,在CIPL=1000000007的小区不能将与MCI=2有关的那些报告映射到一个独特的相邻小区识别码时,MCI冲撞发生。

在例如由于报告小区标识符冲撞,小区将其报告小区标识符(本文中采用的通用术语,MCI是其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从旧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为新报告小区标识符时,最好是当前驻扎在该小区的UE能够继续通信而不中断。图5中的流程图提供用于实现该无缝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的非限制性示例过程。小区检测到更改报告小区标识符的需要(步骤S1)。它将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消息发送到要或可能要受此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影响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步骤S2)。小区随后在指定的时间更改其报告小区标识符而不中断与该小区的任何在进行的通信(步骤S3)。

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小区基站向该小区正服务的UE发出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通知消息。该消息能通过适当的控制信道单独发送,或通过使用同时针对多个UE目标的群组调度,在调度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通知消息,从而更有效地发送。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通知消息包括新报告小区标识符,并优选包括通知UE或允许UE确定何时将执行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的时间指示符,象倒计数时间值或绝对时间值,例如,表示为将来的帧号。更改消息优选传送时间足够长,以确保在低占空不连续收发模式的UE能检测到该消息。

图5示出在报告小区标识符是MCI的LTE上下文中用于实现此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信令图。在接收指示报告小区标识符需要从旧标识符更改为新标识符的触发事件或信号后,小区基站向所有或一些被服务UE发出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该消息(至少)包含新MCI,并且也可能包含有关何时将使用新MCI的计时信息。随后,那些UE中的每个优选通过MCI_CHANGE_NOTIFICATION_ACK消息做出响应,以确认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的接收。MCI_CHANGE_NOTIFICATION_ACK消息是可选的,但对于从错误中恢复有用。在未从UE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基站不能确定UE是否正确地检测到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如果基站未从UE接收确认,则它可尝试重新传送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小区可向在小区中驻扎的所有UE发出专用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此类消息可包含绝对将来时间参考或倒计数时间值,以便UE同时或大致同时同步小区更改其MCI的更改。

如果许多UE驻扎在小区,则需要许多此类消息,并且这可能要一段时间。相应地,小区基站可只向在活动状态的UE和/或只向最近一直在活动状态的UE发出专用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这优先考虑为活动地通信的UE提供服务,但一些更低优先级的非活动UE可失去与小区的同步或连接。与小区失去连接的非活动UE必须执行新小区搜索,并且将可能选择驻扎在与MCI更改前相同的小区。在一些情况下,在所有断开连接的非活动UE重新连接到小区前,可能要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所有UE同时尝试连接到该小区时,可存在有关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冲撞。然而,由于这些UE在MCI更改时未在活动地通信,因此,这通常不是问题。

UE需要知道被服务基站的特征序列以便检测来自该基站的传输。如果特征序列是扰码(如在WCDMA中一样),则UE需要使用正确的扰码将收到的信号解扰,否则,收到的信号将对UE显示为噪声。如果特征序列是伪随机二维导频序列(如在LTE中一样),则UE需要能够在时间频率网格(time-frequency grid)中正确定位导频符号以便在解调器中使用它们。如果没有适当的MCI和对应的特征序列,则UE将不能检测到基站传输。在指示的MCI更改时间出现时,每个被通知UE将其信号检测器更新为对应于新MCI的新特征序列,以便UE能继续接收和检测来自该基站的传输而不中断。

为支持可能无法接收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命令的遗留UE,小区可向所有活动UE发送切换命令,以执行到带有给定报告小区标识符,即该小区的新报告小区标识符的小区的切换。在传送切换命令后,小区立即切换到新报告小区标识符并接受来自相同的那些UE的切换请求。

在一个备选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小区可在其从旧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为新报告小区标识符所用的时间内使用两个报告小区标识符。在所有“驻扎”和活动UE已转变为新报告小区标识符,并且在进行有关对应于新报告小区标识符的小区特征序列广播的测量后,旧报告小区标识符和特征序列可移除。旧报告小区标识符和对应的特征序列的移除可逐渐进行,以便对应于旧报告小区标识符的特征序列的功率逐渐降低。在LTE上下文中应用此非限制性备选方案的一种方式是使用辅助同步信道(S-SCH)传送两个短的小区识别码。小区使用两个特征序列集,一个对应于旧报告小区标识符,一个对应于新报告小区标识符。

第二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涉及相邻小区关系。在报告小区标识符更改期间,小区可从相邻小区接收一个或多个切换请求。由于相邻基站不具有关于新报告小区标识符的信息,因此,切换请求必须拒绝。否则,UE尝试附接到采用不正确的报告小区标识符的小区,并且因此切换失败。

图7是示出在报告小区标识符是MCI的LTE上下文中用于自动且无缝更改小区标识符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的信令图。在接收指示MCI应当从旧MCI更改为新MCI的触发事件或信号后,小区基站向该小区的相邻小区关系(NCR)列表中的所有或一些小区或基站发出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该消息(至少)包含新MCI,并且也可能包含有关何时将使用新MCI的信息。随后,那些NCR基站中的每个优选通过MCI_CHANGE_NOTIFICATION_ACK消息做出响应,以确认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的接收。确认消息不是必需的,但由于上述原因而有用。此类消息可包含绝对将来时间参考或倒计数时间值,以便NCR基站同时或大致同时更改。MCI更改通知消息可通过X2或S1接口发送到相邻基站。

基站具有新特征序列时,它也影响该基站服务的UE移动台及当前执行有关该基站的切换测量的其它UE移动台。在监视旧特征序列的相邻小区中的UE移动台发现旧特征序列(不再传送)不对应于可能成为切换候选的基站。如果UE移动台持续搜索所有可能的特征序列以查找潜在的切换候选,则它们将最终发现相邻基站当前在使用的新特征序列。在此搜索时间内,存在UE移动台可能与网络失去联系的风险。为防止此情况发生,从相邻基站接收MCI_CHANGE_NOTIFICATION消息的基站可将MCI更改信息转发到它服务的所有或一些UE移动台。因此,在相邻小区切换候选的特征序列更改时,受影响的UE移动台能切换为监视新特征序列而不是旧特征序列。

与小区更改其MCI而不通知相邻小区有关的另一问题是那些相邻小区将在其相邻小区关系(NCR)列表中具有关于小区的不正确信息。因此,相邻小区将开始从UE接收有关对应于新MCI的新参考符号集的测量报告。但该新的MCI不在其NCR列表中列出。相邻基站随后将命令报告的UE读取有关带有新MCI的小区的CIPL。CIPL偶尔在广播信道(BCH)上传送,UE随后将其解码并报告回服务基站。

服务基站可采用两种不同的选择。在检测到新MCI时,它与网络中能在CIPL已知时提供有关任何基站的信息的服务器联系。随后,它建立与该小区的新邻居关系。此方案具有一些缺点。旧关系未从NCR列表移除,并且最终NCR列表可包括许多不相关的条目。可能更重要的情况是许多基站可能同时与同一网络服务器联系,这可使服务器过载。

在此情况下的另一优选方案是检查NCR列表中的所有条目以查看CIPL是否已经列出。如果是,则基站理解带有对应CIPL的小区现已更改为新MCI,并且NCL列表相应地进行更新。基站可将消息发送到更改了MCI的小区以对此进行确认,但如果多个基站同时进行此相同的操作,则此类确认消息可使该小区过载。

图8和9分别是可用于实现此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非限制性示例基站和UE终端的功能框图。图8中的基站18、34包括控制器50、耦合到通常是多根天线的无线电设备52、切换控制单元54、基站通信接口56、核心网络通信接口58、小区列表存储器60及小区列表管理器62。控制器60监管基站的整体操作,并且其它块执行其相关联的基站功能。小区列表管理器62构建和更新用于此基站的相邻小区列表,例如,NCR列表。小区列表存储器60提供例如MCI等小区的较短报告小区标识符(RCI)、例如CIPL等小区的较长小区标识符及与该相邻小区相关联的其它参数之间的映射。此类参数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相邻小区的能力、诸如IP地址和X1/S1接口配置等连接性信息、与切换有关的参数(例如,阈值、滤波器参数、计时器值)、性能测量数据(例如,成功切换的次数和切换尝试的总次数)或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UE提供的其它测量结果(例如,下行链路信号强度或质量)。

图9中的UE终端20、36包括控制器70、耦合到一根或多根天线的无线电设备76、信号检测器77、用户接口72、一个或多个测量装置78(例如,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检测器)、小区列表存储器80及小区列表管理器74。控制器70监管UE终端的整体操作,并且其它块执行其相关联的UE终端功能。小区列表管理器74构建和更新在存储器80中的UE终端的相邻小区列表。小区列表存储器80提供例如MCI等小区的较短报告小区标识符(RCI)、例如CIPL等小区的较长小区标识符以及由发送测量报告到基站的UE检测、测量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的、与该相邻小区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测量参数之间的映射,例如下行链路信号强度或质量等。在其它实现中,UE的NCR列表可能不存储在UE中而是存储在网络中。信号检测器77接收当前小区标识符信息(通过虚线以概念方式示出)以允许基于该当前小区标识符信息检测从相关联基站传送的信息。

虽然不同的实施例已显示和详细描述,但权利要求不限于任一特定实施例或示例。虽然上面的描述是基于在基站和UE终端中实现的技术,但至少在网络中的一些报告小区标识符技术可在适当时在其它网络节点中实现,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甚至核心网络节点而不是基站。备选,技术能够使用网络节点的某一组合实现,例如,在基站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分开。

上述说明均不应理解为暗示任一特殊元件、步骤、范围或功能是必需的,因而它必须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中。专利主题的范围只由权利要求定义。法律保护的范围由允许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中所述内容定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优选实施例元件的所有结构和功能等同物通过引用明确结合于本文中,并且要包括在本权利要求内。此外,装置或方法不必致力于本发明寻求解决的每个问题,这是因为它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内。除非使用了“用于...的部件”或“用于...的步骤”词语,否则,不得引用35USC§112第6段提出要求。此外,无论权利要求书中是否明确提到实施例、特性、组件或步骤,本公开内容中的实施例、特性、组件或步骤并不是专用于公开场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