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一个或多个过滤器的净化吹风装置的灰尘分离器

具有用于一个或多个过滤器的净化吹风装置的灰尘分离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尘分离器,包括旋风器(1),所述旋风器支承至少一个风扇(5),混有灰尘的空气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风扇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开口(7)被抽吸到所述旋风器(1)中,并且使所述混有灰尘的空气在净化过的空气通过至少一个排出开口(5.4)吹出之前经过一个或多个壳状过滤器(2),所述旋风器(1)被一间隔壁(1.4)分成上部室(1.5)和下部室(1.6),各个过滤器(2)布置在所述间隔壁中,向下伸到下部室中,至少一个净化吹风设备布置用于在相应过滤器(2)已开始被灰尘阻塞时从后面吹出压缩空气通过相应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被至少一个盖(3)覆盖,所述盖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相应过滤器(2)的开口(3.1),在所述开口中布置至少一个用于净化过的空气的阀装置(3.2、3.2、3.4)。所述至少一个盖(3)支承至少一个在盖(3)的下侧接口的净化吹风喷嘴(6),所述净化吹风喷嘴(6)经由至少一个导阀(6.2)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源保持连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76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伊尔麦格制品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11687.9

  • 发明设计人 M·埃里克松;

    申请日2008-10-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田元媛

  • 地址 瑞典尼雪平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0-24

    授权

    授权

  • 2010-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46/04 申请日:2008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尘分离器,所述灰尘分离器优选用于在凿岩和类似活动期间清洁空气使之除尘并且包括旋风器,所述旋风器支承至少一个风扇,混有灰尘的空气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风扇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开口被抽吸到旋风器中,并且使混有灰尘的空气在净化过的空气通过至少一个排出开口被吹出之前经过一个或多个壳状过滤器,所述旋风器被一间隔壁分成上部室和下部室,各个过滤器布置在所述间隔壁中,向下伸到下部室中,至少一个净化吹风设备布置用于在相应过滤器已开始被灰尘阻塞时从后面吹出压缩空气通过相应过滤器。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灰尘分离器通过欧洲专利说明书0841095是已知的,其中公开了一种灰尘分离器,所述灰尘分离器旨在用于例如在制造用于核反应器的燃料芯块的过程中在盒体中处理放射性物质。该灰尘分离器用于连接至独立式抽气装置,诸如独立式风扇,而且该灰尘分离器具有用于对包括在灰尘分离器中的过滤器进行净化吹风的装置。该灰尘分离器包括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具有被一间隔壁分隔开的上部室和下部室。许多过滤器布置成悬挂在间隔壁中并且下降至下部室中。上部室具有盖,在所述盖中布置用于每个过滤器的净化吹风喷嘴。由此,结构获得较大的建造高度并且在期望与抽气风扇一起建造时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的灰尘分离器,而且该灰尘分离器还包括风扇。因此,本发明包括一种灰尘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旋风器,所述旋风器支承至少一个风扇,混有灰尘的空气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风扇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开口被抽吸到所述旋风器中,并且使该混有灰尘的空气在净化过的空气通过至少一个排出开口被吹出之前经过一个或多个壳状过滤器,所述旋风器被一间隔壁分成上部室和下部室,各个过滤器布置在所述间隔壁中,向下伸到下部室中,至少一个净化吹风设备布置用于在相应过滤器已开始被灰尘阻塞时从后面吹出压缩空气通过相应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被至少一个盖覆盖,所述盖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相应过滤器的开口,在所述至少一个用于相应过滤器的开口中布置至少一个用于净化过的空气的阀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盖支承至少一个在盖的下侧接口的净化吹风喷嘴。所述净化吹风喷嘴经由至少一个导阀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源保持连通。

所述各个阀装置可包括阀盘,所述阀盘经由一杆状物与动力生成装置保持联接,所述动力生成装置布置成在下部室的相应过滤器中向下伸出。动力生成装置可由压缩空气缸构成。所述至少一个吸入开口可与布置在下部室中的至少一个出口扩展器保持连通。在底部开口的至少一个安全壁可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安全壁环绕过滤器,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扩展器可布置在安全壁和旋风器的护套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风扇可由具有竖直旋转轴线的离心式吹风机构成,所述风扇可被容纳在风扇壳体中,所述风扇壳体布置用于覆盖旋风器的上部室的上部开口,所述风扇壳体可具有至少一个与上部室保持连通的吸入开口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开口。

过滤器可被用于一个或多个过滤器的盖覆盖。优选地,各个过滤器被盖覆盖,所述盖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中布置用于净化过的空气的阀装置。此外,盖支承净化吹风喷嘴,所述净化吹风喷嘴在盖的下侧接口并且经由导阀与压缩空气源保持连通。

压缩空气缸可由导阀控制,阀盘借助于导阀可被打开或关闭。当导阀开放时,空气被抽吸通过正被讨论的过滤器并且清除灰尘。通过将压缩空气缸布置成在过滤器中向下伸出,与类似的已知灰尘分离器相比,实现该灰尘分离器的更小构成高度。

吸入开口可布置成使得空气沿切向流入旋风器并且与布置在下部室中的出口扩展器保持连通。在底部敞开的至少一个安全壁可有利地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安全壁环绕过滤器并且保护过滤器免受空气流中灰尘的磨损。出口扩展器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安全壁与旋风器的护套之间。

风扇壳体可布置用于覆盖旋风器的上部室的上部开口,并且相同的上部开口可实质与旋风器的横截面相对应,并且能够实现在风扇壳体从旋风器上抬离时可易于接近下方的阀装置和过滤器。风扇壳体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与上部室保持连通的吸入开口和位于风扇壳体边缘处的排出开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灰尘分离器的沿图2的线I-I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灰尘分离器的沿图1的线II-II剖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所示的灰尘分离器包括旋风器1,所述旋风器具有上部的基本圆柱状部分1.1和下部的基本圆锥状部分1.2,而所述基本圆锥状部分具有下部开口1.3。此外,旋风器1具有水平间隔壁1.4,所述间隔壁布置在基本圆柱状部分1.1中稍低的位置处,从而在旋风器1中形成上部室1.5和下部室1.6。

两个圆锥状过滤器2布置在间隔壁1.4的每个开口中并且借助于每个盖3保持在该开口内。各个盖3又具有开口3.1,所述开口3.1可借助于阀盘3.2被关闭或打开,该阀盘经由杆状物3.3与压缩空气缸3.4保持联接,所述压缩空气缸布置成下降至相应过滤器2中。在图1中,示出了左阀盘3.2处于关闭状态,而右阀盘3.2处于开放状态。还以虚线示出了左阀盘3.2处于开放状态以及还以虚线示出了右阀盘3.2处于闭合状态。

旋风器1的基本圆柱状部分1.1具有围绕上部室1.5延伸的边界1.7,所述边界支承被容纳在风扇壳体5.1中的离心式吹风机5。风扇5由液压马达5.2驱动,液压马达的驱动轴竖直向下延伸到风扇壳体5.1中。风扇5与风扇壳体5.1的吸入开口5.3连接。

各个过滤器2的各个盖3支承净化吹风喷嘴6,所述净化吹风喷嘴经由管6.1连接至压缩空气系统,所述压缩空气系统例如可被包括在其上安装有所述灰尘分离器的机器上。穿过喷嘴6的压缩空气的净化吹风脉冲由通向喷嘴6的管6.1的阀6.2控制。

在操作过程中,空气通过入口管7被抽吸到灰尘分离器中,所述入口管沿切向延伸到下部室1.6的上部部分中并且通过出口扩展器7.1接口,在该出口扩展器中空气速度以受控方式减小,这给灰尘分离器较高动力,比在具有传统旋风器的灰尘分离器中消耗的能量少。夹带在吸入的混有灰尘的空气中的较重灰尘下落穿过旋风器的下部开口1.3,而较轻灰尘被进一步抽吸通过过滤器2而且在过滤器的外部被捕获。净化过的空气被进一步向上抽吸穿过各个还支承过滤器2的盖3的开口3.1,并且通过风扇壳体5.1的沿周边布置的开口5.4从风扇5中吹出。

过滤器2可被用于各个过滤器2的优选基本圆柱状保护壁8(在图1中由虚线示出)或分离的保护壁环绕而免受由于吸入灰尘引起的机械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出口扩展器7.1布置在保护壁8与旋风器1的护套1.1之间。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阀盘3.2借助于空气缸3.4保持在从过滤器2的开口3.1升起的位置中。在操作期间清洁过滤器2时,开口3.1中的一个(图1中左侧的开口)利用附属的空气缸3.4被关闭,其后,空气压力冲击通过净化吹风管6.1的阀6.2从附属的净化吹风喷嘴6排出。在该过滤器2被吹风清除掉灰尘时,过滤器2的正被讨论的开口3.1被打开,其后,第二个过滤器2的开口3.1被关闭并且以与第一个过滤器2相同的方式进行净化吹风。在灰尘分离器没有操作时对过滤器2进行净化时,开口3.1都被关闭,其后进行相同的净化吹风程序。释放出的灰尘落下,穿过旋风器1的下部开口1.3。

通过将风扇壳体抬离旋风器1来进行过滤器2的更换,其后,盖3被松开并且向上抬离旋风器1的间隔壁1.4。之后,过滤器2从间隔壁1.4的开口被抬起并且由新过滤器2进行更换。净化吹风喷嘴6的管6.1可有利地由可弯曲的软管构成,由此,所述软管在替换过滤器2时不需要从净化吹风喷嘴6上松开,而是可从间隔壁1.4向上弯曲。

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可在随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