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4-02-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2B1/06 授权公告日:20120125 终止日期:20121209 申请日:20091209
专利权的终止
2012-01-25
授权
授权
2010-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2B1/06 申请日:2009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0-09-08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救护、逃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迄今对高层建筑火灾险境中人员的快速安全撤离仍然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
目前为主,高层建筑火灾险境中的人员撤离主要有以下方式:
1、主动自救方式:通过设置在不同建筑单元之间的消防通道,从另外建筑单元的电梯或楼梯撤离;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楼梯强行撤离。
2、被动营救方式:等待消防人员到来,通过消防云梯等专业器材营救,或者在专业消防安全气垫的保护下强行跳下而逃离火灾险境。
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险境逃生方式均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被动营救未必及时,而且设施的有效性也无法保证;主动自救缺少快速有效的方法和简单易行的装置,以至于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险境中的人员难以有效自救和被快速营救,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空气阻尼式高楼安全逃生装置,它可帮助高楼火灾发生地的遇险人员主动安全撤离现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主要分为内套和外套两部分,内套和外套为间隙滑动配合,在内套里端开有进气孔,内套外端通过螺纹杆固定爪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纵向开有防旋插孔,两个外固定卡环与外套转动配合,在外侧的外固定卡环上固定有内套防旋片,内套防旋片与螺纹杆上的防旋插孔插入滑动配合,在外套的外端通过螺母固定爪固定有螺母,在外套内壁上纵向开有进气沟槽,沟槽从外套底部起始,沟槽长度短于内套长度,在两个外固定卡环之间的外套外壁上有顺序缠绕的柔性丝绳,丝绳里端头与外套固定,丝绳外端头与安全带挂环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为在高层建筑内生活和工作人们提供一种在火灾等险境中,能够迅速安全逃生的可靠方法和装置,为在高层建筑内生活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2、本发明装置系纯机械的,其使用不需要电力或其他能源,也不受环境与季节的影响。
3、本发明装置造价低廉,使用人的经济负担较小且无使用和维护成本。
4、本发明装置体积小,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任何少年和成年人无需专门培训均能够正常使用。
5、本发明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供两三个人同时逃生需要的家用型,可供更多人同时逃生需要公用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套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套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前组装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后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1是外套、2是外固定卡环、3是内套防旋片、4是进气沟槽、5是螺母固定爪、6是螺母。
如图2所示,7是内套、8是进气孔、9是螺纹杆固定爪、10是螺纹杆、11是防旋插孔。
如图3所示,12是柔性丝绳、13是安全带挂环。
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分别制造出一个活塞内套7和与之紧密配合的外套1。外套1内壁纵向开出数干条进气沟槽4,外套1外部缠绕所需强度和长度的柔软钢丝绳12,丝绳首端与外套1固定,末端有数干个安全带挂环13,外端侧设有一个带有内丝扣的螺母6;活塞内套7设有若干内外相通的微形进气孔8,外端侧设有一个带有螺纹的螺纹杆10;组装后的活塞内套7与外套1、螺母6与螺纹杆10均紧密连接并处于初始状态,活塞内套7与外套之间有适量润滑剂润滑。
当在缠绕再外套外部的柔性丝绳12挂有重物或人员时,旋转的外套1便通过螺母6和螺纹杆10向外拉伸活塞内套7,使活塞内套7与外套1内腔之间产生负压,负压会阻滞活塞内套7外移,进而阻滞外套1的旋转;但是随着内外套的相对旋转,通过内套7的进气孔8和外套1内的进气沟槽4可以不断向负压内腔补充空气,使腔内负压得以稳定维持,从而使挂于柔性丝绳12的逃生人员保持一个缓慢稳定下降速度,让身处火灾险境中的人员安全逃生。
使用时将外固定卡环2固定在室内靠窗户附近的墙体上。
机译: 活塞式活塞机,特别是两级或多级活塞式压缩机,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和车辆,在特殊的乘用车中,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装置
机译: 活塞式活塞机,特别是两级或多级活塞式压缩机,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和车辆,在特殊的乘用车中,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装置
机译: 活塞式往复式内燃机的空气供给控制装置,活塞式往复式内燃机的空气供给控制装置中使用的阀,以及活塞式往复式内燃机的运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