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包括将白灵侧耳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的中央,在22~26℃、黑暗条件下培养7~10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再培养3~5d;然后将培养皿在0~4℃、黑暗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3~5d;再将培养皿置于8~12℃,200~800Lux光照下进行恢复培养10~20d,选择能形成原基,且原基洁白、质地致密的菌株,即为出菇且性能较好的菌株。本发明方法鉴定检测准确度高、时间短、效率高、降低了育种或生产成本,适于大批量白灵侧耳菌种出菇性能的快速检测鉴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4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73430.5

  • 发明设计人 张金霞;黄晨阳;陈强;高巍;

    申请日2010-05-10

  • 分类号C12Q1/04;

  •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长远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Q 1/04 专利号:ZL2010101734305 申请日:20100510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10-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Q1/04 申请日:201005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检测鉴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又称白灵菇,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大型食用菌。它的子实体洁白,菌肉肥厚,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摹牛肝菌”的美称。这种稀有、美观、口感好的蕈菌,民间誉为“西天白灵芝”,价格比较高,栽培价值较高。

白灵侧耳主要有农业式栽培和工厂化栽培两种栽培方式,这两种栽培方式从接种到开始出菇,通常需要120d左右。假如在栽培中使用了出菇性能不清楚的白灵侧耳菌种,它需要保持恒温(23℃左右)培养3~4个月,若最后才发现该菌种不能结实或菇的品质达不到商品要求,则会造成非常大人力物力的损失。

白灵侧耳的育种方法主要对野生菌株驯化和杂交,野生菌株和杂交菌株都存在不能出菇的现象,即使能出菇,菇的品质比较好的菌株比例很低,通常低于10%,若是把野生菌株或杂交菌株按现有的方式栽培,对其生产和菇的品质进行鉴定筛选,那么不仅需要的时间长、而且生产成本很高。

因此,如果有能快速检测白灵侧耳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那么在初筛过程中就能淘汰绝大多数不能结实的或菇的品质比较差的试验材料,只保留少量能结实且菇的品质好的材料去栽培,从而达到显著减轻育种的工作量,避免生产上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经检索,没有发现对白灵侧耳菌株出菇性能进行快速检测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白灵侧耳出菇周期太长,检测菌株结实性能成本太高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力旺盛的白灵侧耳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固体培养基的中央,在22~26℃、黑暗条件下培养7~10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再培养3~5d;然后将培养皿在0~4℃、黑暗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3~5d;再将培养皿置于8~12℃,200~800Lux光照下进行恢复培养10~20d,选择能形成原基,且原基洁白、质地致密的菌株,即为出菇且性能较好的菌株;其中所述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份及其重量比例为:马铃薯(取汁)180~220g/L,葡萄糖18~22g/L,琼脂15~20g/L,蛋白胨1.5~3g/L,牛肉膏1.5~3g/L,其余为水。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按照如下重量比例将马铃薯(取汁)180~220g/L,葡萄糖18~22g/L,琼脂15~20g/L,蛋白胨1.5~3g/L,牛肉膏1.5~3g/L加入水中,混合均匀,装在三角瓶中,在121℃灭菌30min;再冷却至45~50℃,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即可。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活力旺盛是指菌丝洁白、健壮、整齐。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培养基的倒入量为培养皿容积的35~50%。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培养皿大小可以为直径9~15cm。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优选为4℃。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时间优选为3d。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恢复培养的温度优选为10℃。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恢复培养的时间优选为10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1)本发明方法鉴定检测可靠性强,本方法的操作过程所需的设备、药品都是常规的,操作简单,经过简单培训的生手就能完成试验过程。(2)本发明方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本发明方法只需30~40d就可知道结果,适于白灵侧耳育种中大批量的检测鉴定;而通常的方法测出菇性能需要120d左右,其操作也比较麻烦。(3)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只需要简单的设备和药品就行。

附图说明

图1.菌株485平板出原基照片。

图2.菌株489平板出原基照片。

图3.菌株1407平板未出原基照片。

图4.菌株485常规栽培出菇照片。

图5.菌株489常规栽培出菇照片。

图6.菌株1407常规栽培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白灵侧耳菌株出菇性能的筛选鉴定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本试验中所涉及的白灵侧耳菌株有3个,编号分别为485、489和1407,保存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中485菌株为本发明人于2004年采自新疆木垒的野生菌株;489菌株即中农1号,是本发明人经多孢杂交所选菌株,已于2005年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1300(见专利《一种白灵菇新品种及菌种生产和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0510052226.7));1407菌株为本发明人于2009年采自新疆塔城的野生菌株。

(1)培养基制备:按照下述比例将马铃薯(取汁)200g/L,葡萄糖20g/L,琼脂粉15g/L,蛋白胨2g/L,牛肉膏2g/L加入水中,混合均匀,然后装在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再冷却至45~50℃,倒入已灭菌的直径9cm的培养皿中,倒入量为培养皿容积的40%,凝固备用。

(2)接种及培养:将白灵侧耳485、489、1407三个菌株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央,在25℃、黑暗条件的培养箱中培养9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再培养3d。

(3)冷冻处理:将(2)的培养皿在4℃、黑暗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3d。

(4)恢复培养:将(3)经过冷冻处理的培养皿置于10℃、200~800Lux光照下培养,结果489菌株(见图2)10d后出现原基,485菌株(见图1)12d后出现原基,而1407菌株(见图3)始终未出现原基。说明485菌株、489菌株能够正常出菇,可以用于栽培生产,而1407不能出菇,不能用于栽培生产。

实施例2白灵侧耳栽培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1)栽培原料配方:棉籽壳90%,玉米粉6%,石灰2%,石膏1%,磷酸二氢钾1%,含水量为料水比1∶1.5~1.6。

(2)接种时间:8月28日接种,菌种分别为实施例1中的485、489和1407菌株,每个品种接种100袋。

(3)发菌丝管理:培养室遮光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20~26℃,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为了发菌均匀10天左右翻堆一次。

(4)后熟条件:菌丝长满后,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适当给予少量散射光。后熟时间40d。

(5)催蕾方法和条件:解开袋口,用小铁耙老化菌皮,搔菌后松扎袋口,低温(0~4℃)刺激,并给予光照,促进原基形成,刺激时间为7d。

(6)出菇期管理:子实体原基形成后将系口的皮筋向外拉到袋口边缘处。原基长到黄豆大小取下皮筋,并将袋口拉直。待菇蕾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将袋口挽起来或将用小刀去掉袋口。幼蕾期温度控制在8~1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加强通风。子实体发育期温度控制在5~20℃,注意防止低温冻害,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经常通风换气。主原基长至2cm以上后开袋、疏蕾,增加光照。

(7)出菇周期:结果485菌株(见图4)从接种到原基出现的时间为120d左右,489菌株(见图5)从接种到原基出现的时间为110d左右,而1407菌株(见图6)培养156d才有少量原基形成,最终没有出菇。

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对白灵侧耳菌株出菇性能的检测方法可靠,可以用于生产上菌株出菇性能快速鉴定,也可用于白灵侧耳育种中大量菌株的快速筛选,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避免了浪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